大众对金牌的关注有点过 |
|
2004-08-19 来源:转载文章 |
|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邵楠报道 时下,有太多市民早晨睁眼后第一句问的就是:几块(金牌)了?前所未有的好开局——10枚金牌刺激着对更多金牌的渴望。但在雅典,曾是夺冠热门的赵颖慧有另番感受。比赛前,她的教练对媒体说:“放过她吧!”比赛后,媒体们不约而同放过她,去追逐冠军杜丽。同时,林丹的教练也感叹:“比赛前大家对林丹夺金的期望太高,他被压力打败了……”
人们为金牌欢欣鼓舞,未能夺金则让人失落甚至愤怒。奥运 新闻被简化成奖牌榜的更新,金牌,似乎成了奥林匹克的全部。
针对这一现象,《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孙葆丽教授,她也是北京申奥报告撰写人之一。
《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队许多夺金热门队员都有失常表现。尤其是男子体操男团和男子3米双人跳板。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孙葆丽:有许多原因。但我觉得现在许多观众看奥运会,不是在观赏竞技,而是金牌竞猜。唯有拿到金牌,才能实现参赛意义,社会舆论也是这样。民众的期待给运动员们造成竞赛之外的巨大压力,奥运要求的是身心协调发展,这一压力不符奥运要求。
《国际先驱导报》:罗雪娟获得冠军喜极而泣时,澳大利亚错失金牌的姑娘脸上却也挂着兴奋笑容,对此你怎么看?
孙葆丽:冠军的画面最容易捕捉,大家也最喜欢。但这种表情不专属于冠军。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中,许多人一开始就知道无法拿到任何东西,但他们依然很开心。能够参加奥运会,就是终生荣耀。这就是参与精神。那个澳大利亚姑娘就在印证这一点。在奥运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令人感动画面。在一届奥运会上,一位来自南非的马拉松选手刚起跑就扭伤了膝盖,按照当时的情况,他必须接受治疗。但是他说,我来这里不是听发令枪的,也不是搭顺风车的,我的目标就是完成比赛。整个比赛他用了四个多小时。当到达终点时他发现,观众和摄影机都等在那里,记录下了这样一个震慑人心的瞬间。这个选手的成绩并不重要,但他的名字刻在奥林匹克历史上,让人们明白,“重在参与”并不是对失利者的安慰,而是运动员身体力行的座右铭。
《国际先驱导报》:对金牌的过分关注会让我们“漏”掉什么?
孙葆丽:未得金牌或者奖牌的队员,他们付出的努力丝毫不逊于金牌得主,这点会被忽略。即使对冠军本身,我们也只关心他(她)夺冠后的心情,以及周围人的反应,而忽视了其奋斗过程。
《国际先驱导报》:那么金牌对整个民族的意义不大吗?
孙葆丽:意义当然很重要,金牌数量体现了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以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很容易产生“金牌情结”。但就奥运会本身而言,金牌不是一切。奥运会是手段,用来促进人类身心和谐发展。升国旗、奏国歌这些强化民族情感的仪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奥运会的影响力。毕竟,“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是对所有运动员提出的。因此,不该盲目为金牌赋予过多的意义。
《国际先驱导报》:对“奥运文化”,你是怎样定义的?
孙葆丽:奥运文化最重要就是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要求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希腊并不是体育强国,但是雅典人给我们展示了“奥运回到故土”这样一个人文主题。他们很好诠释了“友好、和平、团结”的意义。开幕式上,他们为每个代表团欢呼,无论是美国还是伊拉克。开幕式中,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整个体育场的欢呼声最为响亮。北京也提出了“人文奥运”的口号,我觉得雅典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
《国际先驱导报》:除了“金牌情结”,国内对奥运的理解还有那些不足?
孙葆丽:我国回到奥运大家庭只有20多年,相对于现代奥运会100多年历史来说算是新人。媒体还不能透彻理解奥运文化,所以对奥运的报道和宣传上,往往更重视结果而忽视奥运的人文精神。我相信,大家在深刻理解奥运精神后,会给运动员送去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自己也会获得更多的欢乐。#
文章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编辑:宁白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