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物种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
|
|
|
物种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
作者:不详 转贴自:不详
自然的“贷款”何时还
|
|
诧异:老问题入选新突破
解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之所以这个老问题也列入“十大突破”,我想可能是因为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新公布了濒危物种评估标准后,新方法大规模的应用,各国对物种进行越来越细致的调查、评估,陆续得出的大量数据显示,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2004年对两栖动物、蝴蝶、植物和鸟类进行的多项大规模研究发现,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正在下降”---生物多样性下降对我们来说这绝不能算是什么新闻了。就算从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算起,人类关注生物多样性也有30多年了。然而,今天,它却和“火星上发现水”并列为2004十大科学突破,又一次跃进了我们的视线。看来,逐年严重的问题,绝不会因为我们闭上眼睛而不出现。
震惊:15万物种遭受灭绝威胁
资料显示:全球155589种物种遭受灭绝的威胁。其中,32%的两栖动物,约45%的水龟、陆龟,12%的鸟,23%的哺乳动物,大约三分之一的鲨鱼,18%的鳐,正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推算,地球上约每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每年有1.75万生物消失。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全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
“截止到2004年,全球受威胁物种已达到15589种,与2000年的名录相比,在4年的时间内,受威胁物种增加了4544种”,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蒋志彬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并且这还不是全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主席阿希姆·施泰纳说:“这份名录只包含了那些已评估的物种,还有很多物种由于缺乏数据支持而没有收入名录,它们中间有一些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但是我们却对它们缺乏了解。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而且正在不断恶化。”
痛心:中国的“红色名录”
资料显示:1998年出版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的数据为:哺乳类22.06%,鸟类14.63%,爬行类4.52%,两栖类2.46%和鱼类2.41%;裸子植物28%和被子植物13%左右。而2004年较为全面的评估发现,无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比例为34.74%;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比例为35.69%;裸子植物为69.91%;被子植物为86.68%。特别是植物的濒危物种比例远远超出了过去的估计。
汪松(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方组长、研究员):通过此次对中国物种的评估证明,中国的物种濒危情况远比过去的估计高。
2004年11月22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了最新修订的《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历年来发布的名录不同的是,由于一批中国科学家的勤奋工作,这份最新的名录第一次详细记录了中国濒危物种的现状。
2004年8月,经过近一年的组稿编排,凝聚众多学者心血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终于出版。该名录所收集的数据同时提供给IUCN,并被收入IUCN发布的全球《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这份最新的名录第一次详细记录了中国濒危物种的现状。
警示:不可忽视的多样性
汪松:这些年,我们经济是发展了,可却是以巨大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这当然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是整个世界的问题。但发达国家比我们更早的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的情况比发展中国家好得多。
资料显示:生态系统由各种生物构成,每一种生物都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约有500万种至3000万种,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往往导致20种其它生物的生存危机。我们每失去一种动植物,就意味着破坏了进化了35亿年的生物链。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巨大的。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许多诸如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产品。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它是维持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生命资源的汇集和未来农林业、医药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材料等基本需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价值也是巨大的,它在自然界中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小气候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每种生物都可能对人类具有重大的潜在价值,但以现在的发展趋势,一些濒危物种,在它们彻底消失前,我们往往连标本都没有留下。无奈的是,环保专家指出,这一现象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改观。我们在环境方面的历史欠债本来就多,现在又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现象。而生态系统的恢复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甚至永远都不能完全恢复。
新闻缘起
负责研究世界各地现存的野生动物命运的自然科学家在二○○四年报告了一个坏消息:一项对两栖动物的调查显示,在已知五千七百个物种中,百分之三十的物种面临着灭顶之灾。另外一项英国科学家的调查显示,蝴蝶、鸟类和很多在英国本土上生活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去年,“生物多样性下降”这一“老生重谈”的话题入选“年度科技突破”,可见其形势严峻。
链接
保护多样性,我们有多少误区
当人们为了避免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而做出种种努力的时候,人们的作为都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弄巧成拙的时候?解焱研究员告诉我们,在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上,人们还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形成“绿色坟墓”
外来入侵种的主要危害是采用各种方法杀死或排挤当地土著物种,很多外来入侵种我们叫它绿色坟墓,它覆盖了良好的植被,使得植被因为没有光、空间窒息而死,由于它杀灭了许多当地植物,依靠当地植物生存的动物物种也就大量的减少,引起物种的单一化。
误区二:人工林成“绿色沙漠”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把植被的覆盖率作为评估和监测环境的标准,而忽视了天然植被和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是根本不同的。因为种植的树木的年龄和高矮比较接近,树种密度过高,遮挡了阳光,抑止了其它植物的生长,树下基本没有其它植物,而实际上,灌木草丛、枯枝落叶是水土保持的关键。
误区三:忽略了物种之间的交互作用
一个地区的一个生态系统它有自我更新和维持的能力,实际上物种之间的交互作用是这种能力的基础。因此有传播种子的媒介动物,有控制病虫害的天敌动物,有分解枯枝落叶加速土壤营养循环的动物,在进行植被恢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野生动植物的相互关系,并且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加快植被的恢复。
误区四:忽略了农业区的植被恢复
典型的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往往使得农业区成为生物多样性的障碍,因为动植物很难跨越太大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它们找不到可以生存的天然植被、水源。而且种植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对当地的野生动植物有致命的威胁。在北方地区,我们已经不得不承认,重要的农业区域已经是沙漠化的成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