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咨客中心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

咨客中心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不详


  咨客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疗法不是由某个学派的杰出领袖所创的,而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观点的人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患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C·R·Roners)开创的咨客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咨客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
  咨客中心疗法的倡导者和创始人卡尔·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以后又学习了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了弗洛依德学派的心理分析训练,他作为心理治疗专家曾在一个儿童行为指导中心工作了12年。早在1939年,他就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设想:“假如我不去考虑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觉得依靠来访者来完成这个治疗过程更好……,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应向什么方向努力,了解什么问题最重要,了解自己隐藏着什么体验。”他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提出了自己新的心理治疗观,1951年,他又出版了《咨客中心治疗》一书,为患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罗杰斯在数十年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同那些有各种烦恼的人直接接触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并积累了许多经验。简言之,有以下几点:
  (1)他发现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能长时间装假。如:当自己生病时,不能装成正常人。
  (2)在他承认自己不完善,接受别人的真实感情时,他才能有所改变,和别人相处也会更有效些。
  (3)对别人理解越深,自己和被理解人的关系越会有所改变。罗杰斯说,他从了解患者的各种体验中学到了改善自己的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责任心的人。
  (4)用他的态度创造一种安全的关系和自由的氛围,能减少和别人之间的隔阂,才能互相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5)能接受别人的感情、态度,包括愤怒的感情和仇视的态度,才能助人成长,因为这才是他真实的、要害的部分。
  (6)他不急于叫别人照他的意愿去做。即不去塑造别人,越是如此,就越发现自己和别人都在成长变化。
  (7)应当相信自己的经验。别人评价好的对自己不一定有用,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例如:罗杰斯不是医生却在做心理治疗,批评和鼓励的人都有,可以不去管它。
  (8)经验是最高权威。罗杰斯认为,不论是圣经或预言,不论是弗洛依德学说或其他理论,不论是上帝启示或人的指教,都不能胜过自己的直接经验。
  (9)同样,应认识到事实才是真正的朋友。
  (10)经验证明:人们都有一个基本的、指向成熟的、建设性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化的潜在趋势。如果能理解别人的感情,能承认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拥有自己的权力,理解越充分,他们就越能放弃以前对付生活的假面具,向前迈进。
  (11)生命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包括信仰),应当允许别人发展自己内在的自由,对他的生活经验做出自己有意义的解释。罗杰斯把这些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都渗透到了他的咨客中心疗法的理论和实践中。

  罗杰斯认为,有机体都有一种天生的基本趋势,要以各种方式去发挥他的潜在能力,来推动有机体的生长、前进、成熟。比如幼儿学步,在正常情况下,小孩不论跌倒多少次,最后总是可以学会独自走路的,心理的成长也是如此。在合理、良好的环境中,一个人总是能靠这种天生的力量由小到大发育成熟,成为一个健全的、机能完善的人,在人的成长中,不利的环境条件,使人的这种趋势受到歪曲和阻碍,形成冲突,人就会感到适应困难,表现为各种乖僻古怪的行为。罗杰斯认为,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感受到许多经验并赋予正性或负性的价值,才形成了自身。自身能感知哪些经验是自己的,哪些是环境的、别人的。照罗杰斯的看法,一个人的自身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1)自己的态度和感情,即直接经验到的、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经验;
  (2)符合别人的价值观但已全部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3)符合别人的价值观,但并未被完全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使自己的经验受到歪曲,包含在自身结构中。
  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这第三部分的经验,会使他感到别人的评价和自身的经验发生矛盾的冲突。例如:一个小孩打了他的弟弟感到很快活,但不符合父母的价值观而受到了惩罚,因而得出经验是“这种行为不是令人满意的”。这个经验便使他自己的经验受到歪曲。如果不被完全内化为自己的,他就可能在得到快活和避免痛苦这两个欲望之间陷入冲突。在解决这些冲突时,他必须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相应的价值观。这样,他的真实经验就被扭曲了,这个扭曲的经验虽然不一定能清楚地被意识到,但它仍以不同方式在影响着人的行为。
  由于自己的真实经验被否认而接受符合别人价值的经验,照罗杰斯的话说,人们的自身结构中就加进了虚假的成分,这些成分并不基于他的本来面目。在虚假的可意识到的价值和真实的意识不到的价值之间,就存在着冲突,然而,自身应当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如果一个人的真实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从别人借来的价值所取代,而本人又感觉好像是自己的价值。这样,自身内说就出现了分裂,这个人就会感到紧张、不舒适。为了阻止这些使自己感到威胁的经验形成意识,就在建立防御机制,来维持自身造成的假象,好象戴着假面具生活。这时,人就越来越不能与环境适应,并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这就是咨客中心疗法的心理病理学。
  罗杰斯认为,这一心理病理学观点可以适用于精神病人、神经症病人和一些有烦恼体验的正常人,他们都是咨客中心疗法的对象。所以,罗杰斯不把他所治疗的对象叫做病人(Patient)、而叫做咨询客人(Client)。
  咨客中心疗法可分为若干步骤,罗杰斯强调,这些步骤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1)咨客前来求助。这对治疗来说是一重要的前提,如果咨客不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不是在很大的压力之下希望有某种改变,咨询或治疗是很难成功的。
  (2)施治者向咨客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施治者要向对方说明,对于他所提的问题,这里并无确定的答案,咨询或治疗只是提供一个场所或一种气氛,帮助咨客自己找到某种答案或自己解决问题。施治者要使对方了解,咨询或治疗的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并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施治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咨客自我成长的气氛。
  (3)鼓励咨客情感的自由表现。施治者必须以友好的、诚恳的、接受对方的态度,促使对方对自己情感体验作自由表达。咨客开始所表达的大多是消极的或含糊的情感,如敌意、焦虑、愧疚与疑虑等。施治者要有掌握会谈技巧的经验,有效地促使对方表达。
  (4)施治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这是很困难也是很微妙的一步。施治者接受了对方的这种信息必须对此有所反应,但不应是对表面内容的反应,而应深入咨客的内心深镍,注意发现对方影射或隐含的情感,如矛盾、敌意或不适应的情感。不论对方所讲的内容是如何荒涎无稽或滑稽可笑,施治者都应能以接受对方的态度加以处理,努力创造出一种气氛,使对方认识到这些消极的情感也是自身的一部分。有时,施治者也需对这些情感加以澄清,但不是解释,目的是使咨客自己对此有更清楚的认识。
  (5)咨客成长的萌动。当咨客充分表达出其消极的情感之后,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的情感,如同对其消极的情感一样,施治者应予以接受,但并不加以表扬或赞许,也不加入道德的评价。而只是使咨客在生命之中,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去自己了解自己,使之既无须为其消极的情感而采取防御措施,也无须为其积极的情感而自傲。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咨客自然达到领悟与自我了解的境地。
  (6)咨客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由于社会评价的作用,一般人作出任何反应总有几分保留,加之价值的条件化,使人具有不正确的自我概念,因此常常会否认、歪曲若干情感和经验。这与人的真实自我是有很大距离的。而在治疗中,咨客因处于良好的、能被人理解与接受气氛的之中,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心境,能够有机会重新考察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达到一种领悟,进而达到接受真我的境地。咨客的这种对自我的理解和接受,为其进一步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心理的调合奠定了基础。
  (7)帮助咨客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在领悟的过程之中,必然涉及新的决定及要采取的行动。为此,施治者要协助咨客澄清其可能作出的选择。另外,对于咨客此时常常会有的恐惧与缺乏勇气,以及不敢作出决定的表现应有足够的认识。此时,施治者也不能勉强对方或给予某些劝告。
  (8)疗效的产生。领悟导致了某种积极的、尝试性的行动,此时疗效就产生了。由于是咨客自己领悟到了,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付诸于行动的,因此这种效果即使只是瞬间的,仍然很有意义。
  (9)疗效的产生。当咨客已能有所领悟,并开始进行一些积极的尝试时,治疗工作就转向帮助咨客发展其领悟,以求达到较深的层次,并注意扩展其领悟的范围。如果咨客对自己能达到一种更完全、更正确的自我了解,则会具有更大的勇气面对自己的经验、体验并考察自己的行动。
  (10)咨客的全面成长。咨客不再惧怕选择,处于积极行动与成长的过程之中,并有较大的信心进行自我指导。此时,施治者与咨客的关系达到顶点,咨客常常主动提出问题与施治者共同讨论。
  (11)治疗结束。咨客感到无须再寻求施治者的协助,治疗关系就此终止,通常咨客会对占用了施治者许多时间而表示歉意。施治者要采用与以前的步骤中相似的方法。来澄清这种感情,接受和认识治疗关系即将结束的事实。
  罗杰斯的咨客中心疗法不太注重治疗技巧,只注意治疗关系。他曾说:“当一个为许多困难而苦恼着的人来找我时,最有价值的办法是,建立一个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关系,目的在于理解他内在的感情,接受他本来的面目,制造一个自由的气氛,使他的思想、感情和存在沿着他要去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关系中,施治者不是以专家、医生或科学家的身份去理解他的情感,促进他的成长,不是以施治者自己的理论去影响咨客甚至强加给他们。而是要在良好的环境里,让咨客自己内心世界发生变化。所以称之为“咨客中心”疗法。
  施治者怎样才能制造一种安全的关系和自由的气氛呢?
  除了以平等的身份出现之外,还应做到三点:即真诚相待、无条件尊重和设身处地的理解。所谓真诚相待是指,施治者持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态度,和咨客公开讨论自己的感情与态度,这样才能使咨客消除关系上的障碍,这是促使其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无条件尊重和理解是指,施治者对咨客的正性或负性感情都无条件地接受,尊重他的自身价值不加评判,不急于叫他们按照施治者的意愿去行事,而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这种感情,就可从其眼神中看到内心世界,做他们患难与共的朋友。据说,在这样的气氛下,咨客会有要求改变的动机,深深埋藏在防御面具后面的趋向成熟的潜力就会发挥出来。在治疗过程中,咨客渐渐透露出以前隐藏的感情和经验。当他们发现施治者真诚的接受态度,并不因他们表露出各种正负情感而动摇时,作为酬答,也会持同样的态度对待他本来的自身,并能负开表示内心里的一切。逐渐取下他们的假面具,分析哪些行为出自自己的真实情感,是他“本来如此”的;哪些行为是反映别人的价值,是“应当如此”的。他会发现,在他人的生活中,有多少行为是被他认为“应当如此”指导的,而不是他“本来如此”所指导的。他会发现他仅仅是为反映别人的要求而存在,似乎没有他自己的自身,他仅仅照别人以为应当想、应当做的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动。这些假面具,在治疗以前,咨客是不知道的。在通过治疗而移去这些假面具时,可能引起暂时的烦恼。以后,越来越少地看重别人是否赞许,而多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生活方向,防御性行为就减少了。同时,对别人的评价也较以前易于接受,更能尊重别人,人格更能成熟,更能承受挫折。
  咨客中心疗法倡导非指导性治疗,不讲究技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除了让咨客畅所欲言外,关键的还在于帮助咨客宣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施治者在会谈中,要不断地使用会谈技巧来激发咨客的情绪。非指导性治疗的会谈技巧包括:①以某种方式确定咨客表达自身时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态度;②确认或说明咨客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③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咨客自行发挥;④确认咨客谈话的主题;⑤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⑥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⑦根据咨客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40年代初,罗杰斯最早提出的“非指导性治疗”,当时仅看作是一种咨询和治疗的新方法。对咨客的各种诉说和行为不加评论,不与指导,只是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的感情。在施治者提供的良好气氛中做出自己的发现和决定,被人称为“点头疗法”。1950年前后,开始发展为咨客中心疗法,重点放在咨客的内心变化上。60年代以后罗杰斯发现在个人咨询中,行为改变的潜力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也可得到发挥,便以邂逅小组(encounter Group)的形式进行集体咨询与治疗。在罗杰斯倡导的邂逅小组中,人数不等,可自由参加,成员们可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感情,倾诉他们各种烦恼和悲伤,可随意找组内任一成员谈心,互相保持温暖、谅解的气氛和理解、接受的态度;以诚相待,不互相指责;可以批评,但要从理解和尊重出发。这样的关系和气氛与个人咨询或治疗的时间相同,只是范围更广。小组活动的结果是,大多数成员变得能认识自己,能理解别人,去掉通常社交时的假面具,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感情,少用防御机制,变为成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有的邂逅小组目的是,让参加者尽量宣泄他们的感情,强调得到所谓“高峰”体验,或者用静坐法达到“无自我”状态等等。这些方法统称为体验过程疗法(experientia therapy),据说是咨客中心疗法的进一步发展。
  与以往的心理治疗方法相比,作为心理治疗第三个里程碑的咨客中心疗法有以下几点不同:
  (1)它打破了以前疾病诊断的界限。不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对象不分神经症病人和正常人甚至精神病人,因而不叫他们为病人而称之为咨客。
  (2)只注重治疗环境和气氛不注重治疗技巧。罗杰斯说,心理分析法的“钻心”技术无用,行为矫正法过分“机械”而失去人性。他批评以前的心理施治者把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强加给病人,叫他们无条件接受,阻碍了病人发挥自己的潜力。
  (3)轻视专家的作用。批评心理分析中,父母—子女式的医患关系和行为疗法中的师—生关系,主张施治者不应以医生、专家的身份而应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以平等态度对待咨客,不给予具体指导和分析,只引导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
  
  患者(当事人)中心疗法。这是人本主义流派中一个代表性的心理治疗,治疗者把病人作为一个有自尊心的主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病人,故用咨客一词。在进行治疗时,治疗者让咨客畅所欲言,但不需要什么自由联想。治疗中的关键是治疗者处于中间的媒介,帮助咨客发泄他的感受,治疗者耐心地倾听。为达这一目的,当交谈时治疗者不断用反响来激发咨客的情绪,一再重复咨客在交谈中所表现的最基本的情感。治疗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咨客身上,而是帮助他弄清问题,增加自我了解和适应能力,发展其成长潜力,从而获得治愈。罗杰斯认为,治疗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治疗者应成为“真诚的或自我和谐的人”,这就是说他不仅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发挥作用和进行操作,而且在与咨客的关系中也是坦率和诚实的。因为任何人不愿向不真诚的人暴露自己的。
  罗杰斯所提倡的患者中心疗法打破了医学传统的诊断界限,不论是精神病人、神经症病人,或正常人都可参加,而治疗让不懂心理治疗的人主持。因之,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缺点是可想而知的。
  
  罗杰斯治疗是罗杰斯(1902—1987年)所创建的一种心理疗法,被公认为人本主义疗法的代表。人本主义疗法是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采用的途径与心理动力学和行为疗法不同,认为不正常的行为,不能光靠探求无意识记忆或者改变反应来纠正,相信病人只要得到治疗者的温暖和鼓励,发挥出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 最初在1942年,罗杰斯称他的治疗为“非指令性治疗”,1951年定名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反,罗杰斯治疗的医生不以权威或专家自居,而像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伙伴或朋友,与病人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感到温暖并产生信任感。:治疗者不对病人发出指令,也不进行调查、解释或分析。因而治疗中既不采集病史,也不下诊断。治疗者不控制治疗的程序及内容,只决定治疗的时间和长短。治疗过程集中在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上。治疗者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抱着充分理解和宽容的态度,通过重复病人所说的话,对病人陈述中的情感作出反响,以便让病人尽量表达和暴露自己,充分体验到他的情感和自我概念的不协调,将此揭露出来加以改变,就能使病人有所进步。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根据,是认为人类有自我实现的潜力,能够了解自身,使生活态度和行为产生建设性的改变。病人的这种潜力,在与治疗者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后,就能得到释放和发挥,罗杰斯治疗的关键乃是医患关系。
  罗杰斯指出,这种疗法不同于其他心理治疗的特点为:(1)治疗者应采取一定的态度,这是治疗取得效果必需的条件;(2)治疗心理障碍时,是根据治疗能使心理进一步成长的事实,而摒弃医学模式;(3)治疗者的作用,仅限于根据病人当前的感受和体验,与之建立关系;(4)注意的中心放在病人的现象学世界上;(5)治疗成功的标志,是病人的态度发生转变,更直接地体验到自己的情感,随着治疗的进展,病人的生活能力日益提高;(6)治疗的动力是人们普遍具有的自我实现趋势;(7)治疗所关心的是人格改变的进程,而并非人格的结构;(8)强调必须继续研究‘,以便获得有关心理治疗的实质性知识;(9)同样的治疗原则,适用于各种人,不论他们被诊断为“精神病人”、“神经症患者”或“正常人”;(10)把心理治疗看成各种建设性人际关系的特殊例子,广泛接受心理治疗领域内的各种知识;(11)从实践经验中建立理论,并不断丰富其内容,而不是把经验加以歪曲,以符合既定的理论假说;(12)关注心理治疗实践中产生的哲学问题。罗杰斯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认为现有的医学模式,包括诊断系统和专门治疗,完全不适合于心理障碍的人。
  历史
  罗杰斯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很早就从自身的业务中认识到,如果得到充分的理解和爱护,儿童和成人都有能力自主地改变他们的生活。罗杰斯对道德教育和宗教失去信心,对心理学的测验方法和精神病学的诊断和解释方法也不满意。他利用直观、经验和研究,发展了这种独特的治疗。
  30年代,罗杰斯在纽约的Rochester指导中心,观察了治疗者行为对病人的影响。40年代初,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作了系统研究,撰写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书中列举了病人与治疗者谈话的实例。1945年至1957年,他在芝加哥大学继续作治疗、研究和教学工作。1951年出版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书中包括罗杰斯治疗的理论以及在个别心理治疗以外的应用。1957年至1964年,他到威斯康星州立大学从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尝试,结果不够理想。后来在加里福尼亚州建立了一个中心,训练治疗者和机构领导人。目前他正积极应用这一原则,来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技术 罗杰斯治疗时,给予病人充分的时间和注意,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步调来探索其处境。治疗者必须以真诚、耐心和理解的态度,与病人建立融洽的关系。治疗者如能敏锐地觉察到病人陈述中的情感,对病人不做个人判断,抱接纳的态度,就能够帮助病人体验到他的怒气或其他情感,而这些情感是使他产生紧张、躯体反应或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以往被自我概念排斥而未觉察到。如果病人对治疗者产生移情,应将它反响回去并不作解释。这样就能创造一种独特的气氛,使病人感到他是独立自主的,而不像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受到他人的评价、拒绝或劝说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帮助病人从消极防御的情感中解脱出来,随之产生健康的和自我实现的态度。
  学习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需借助录像和视听装置,经过若干年专门训练,学会对情感进行反响的技术。这一技术曾帮助过众多教育家、企业经理、政府官员和父母。本疗法可以应用于人与人相互影响的任何场合。主要适用于有主动性和能交往的病人,而不适于精神病人,患躯体病者、沉默和有抵抗的病人,以及需要做出诊断和评价的病人。 (赵亚忠撰 车文博审) 心理治疗手册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是通过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的,而不是从空想或实验室公式中推导出来的。1942年罗杰斯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后来经过几次充实,有时作了根本性的修正。它是有关治疗过程的理论,而不是人格结构的理论;是一个对影响人类行为因素的综合理论,而不是弗洛伊德学说那样的起源学理论。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
  (1)实现的趋势
  这是对人类基本特性进行多年观察后得出的结论。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婴儿在正常环境中的生长过程,他将逐步学会行走,尽管跌倒、失败和受挫,最终将学会各种动作。在心理方面也是如此,只要有生长发育的条件,有机体的这种自我实现趋势会克服各种障碍和痛苦。
  许多学者也持同样观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生物学家阿尔贝特·森特—乔盖依从一生的工作中得出结论:生物体内肯定存在着一种动力,推动它不断完善自身。在细胞水平上和整个生物体中,他都以实例证明了这种动力的存在,为生物体的实现功能这一概念提供了坚实的论据。
  无数的环境因素可能妨碍人类机体的实现趋势。被这些生理上和心理上有害因素包围,实现趋势可能受阻或完全停顿下来,产生一些歪曲的、奇特的、不正常的表现,对社会形成具有破坏性而不是建设性的力量。在这方面,人类与其他生物体没有根本区别,只是更加复杂一些。人类正常的实现趋势被歪曲或受阻时,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反应形式
  (2)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乃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取决于这一自我概念。对任何一个新的体验都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反应:(1)与自我概念相结合,融为一体;(2)对其不加理
  (3)产生歪曲的反应。
  当新的体验与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一致,或被视为对自我概念的威胁时,就容易产生后两种反应。
  自我概念非常刻板的人,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容易遇到困难。罗杰斯认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过程,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减轻病人内心的压力,使其不致于歪曲或拒绝与自我概念(理想化的自我)不一致的体验。
  (3)体验
  它是对客观事物和可以意识到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但在治疗方面有其特殊的含义,通常称为“充分体验”。吉德林(1962,1978)曾详细说明了这一概念,并发展了一种“集中注意法”来帮助病人,使其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向下向内,直至产生可以觉察到的生理和内脏的感觉变化。这是治疗过程的关键。当注意力集中于以往被否认的体验,用接纳的态度对它进行充分体验时,就会给治疗带来转机。
  内脏变化的体验并非出于想象;Don(1977—78)提出,当一个人精神内守,用容忍和非批判的态度专心体察自身的感觉,就可以产生感觉上的变化。病人可以指出它在记录带上的位置,它是一种躯体可以感受到的释放,在这一时刻有独特的脑电波型,而在此之前脑电图上出现稳定的a节律,证实这种体验伴有生理上的改变。
  可以和病人谈论他的体验。例如在一次交谈时,发现病人对他父亲显然有否定的情感,当治疗者说:“你大概正在生他的气吧?”,病人回答:“不是”;“感到痛苦吗?”,“这也不确切”;“那么,是轻蔑他吧?”,“是的,正是这样!”病人接着说下去,打算探索这种情感。显然,也曾同时感受到某些内部的生理改变。这种形式的体验,是治疗过程中发生改变的主要成分之一
  (4)不协调
  它是指机体的体验和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致。当它消失时就可以证明在治疗中确实存在。例如,一个人的自我对别人(配偶、母亲或其他人)并无敌意,但当他与自己的机体体验接触时,却发现自己充满了怒气。“我对他感到生气,.我是一个有这种感情的人。”此时他的自我概念已明显改变。
  当存在高度不协调时,实现的趋势就会混乱或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自我概念受实现趋势的支持,使这个人努力奋斗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机体力求满足本身的需要,它与自我概念和意识中的愿望可能大相径庭。这时,自我向一个方向活动,而机体却朝向另一个方向,造成情感和理智的脱节。不协调是产生焦虑的根源,这种冲突在治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赵亚忠撰 车文博审) 心理治疗手册
  
  罗杰斯治疗的特点是什么?
  (1)以病人为中心
  罗杰斯治疗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不同,不是靠探究无意识领域或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不正常的行为,而是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使病人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罗杰斯强调,整个医患关系应以病人为中心。治疗是非指令性的,所有的情况都由病人提供,治疗者必须暂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对病人不作评价,对其意图不作探究和分析。治疗者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宽容和充分的理解。治疗者这种真诚和接纳的态度,会促使病人重新评价自己和周围事物,并按照新的认识来调整自己和适应生活。例如一名口吃的女孩,对许多事恐惧,感到自己无能,当她发现治疗者对她的态度完全不同于父母和老师时,她想:“这个医生能够接受我,即使我有明显的缺点,那么为什么我不能接受自己呢?”这往往是转变的第一步。当她逐步理解到自己的价值,放弃了那些歪曲的、不真实的自我概念时,她就会认识到,她所不能接受的是母亲要求她说话字字正确,给人留下好印象,以致每当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时总感到不舒服。“即使在别人面前显得笨拙,那又有什么要紧呢?我是一个害羞的人,但至少我对人是真诚的,从不虚伪。”最终使病人更准确地接受她真正的情感和态度,并相应地校正她理想中的自我。这一转变过程,是真诚的医患关系所导致的。
  (2)把心理治疗看成是一个转变过程 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自我的结构和功能的—个过程。一个人有许多体验是自我所不敢正视和不能清楚感知的,因为面对或接受这些体验,与自我目前的结构不协调,并使其感到受威胁。
  治疗者如同一个伙伴,就像是可以接受的改变了的自我,帮助病人消除不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自我形象。心理治疗实质上是自我的学习过程。如果不建立适当的医患关系,这种学习过程就不会产生。从外部可以把心理治疗看作是:“通过人际关系来改变人的行为。”罗杰斯指出,这种关系的主要成分是态度,而不是理论,教科书并不能传授心理治疗。研究证实,治疗成效取决于治疗者的态度,而不是他的知识、理论和技巧。只有以病人为中心治疗所建立起的人际关系,才能使病人成为他应有的样子,实现治疗的真正目标。
  病人是一名辍学青年,工作纪录不佳,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在女人中厮混,曾因流氓行为被拘留过。最近由于酒后开车被吊销了驾驶证。他原以为治疗者会以权威者的口吻对他说教。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借助于容忍的气氛,他愈来愈多地谈到自己,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治疗者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他逐步认识到行为的愚蠢,生活的漫无目的,但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以往遇到麻烦他总是归罪于别人,治疗深入后他才知道,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只能责怪自己。他一直过着不负责任的生活,讥笑那些安分守己的人。由于他内心不协凋,支持这种玩世不恭的轻率态度,而事实上他还是羡慕生活充实的人。治疗者对他接纳的态度,使他也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同时激发出自我实现的潜力,使他的自我概念趋于完整,与情感体验更协调一致。不再干傻事,接受现实的价值观,对未来的生活具有责任感和信心。
  (3)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与一般的指令性心理治疗比较,罗杰斯治疗反对操纵和支配病人,很少提问题,避免代替病人作出决定,从来不给什么回答,在任何时候都让病人确定讨论的问题,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也不要求病人执行推荐的活动。
  罗杰斯治疗采用的治疗技术,从最常用的开始,依次为:
  ① 认识病人方才以某些方式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② 对病人从一般举止、特殊行为和以往谈话中表达出来的感情和态度进行解释或认识;
  ③ 提出交谈的话题,但是让病人发表意见和展开来谈;
  ④ 确认方才病人谈话的中心意思;
  ⑤ 提出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答案只限于“是”或“不是”,或提供具体情况;
  ⑥ 解释、讨论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有关的情况;
  ⑦ 用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来说明和解释交谈的情况。
  罗杰斯为了避免操纵病人,在交谈时往往只是简单地点点头或嘴里“嗯”“啊”应着,似乎是在说: “好,请继续说下去,我正在听着。”因而他曾被称为“嗯啊治疗先生。”有人经过言语操作性条件试验,证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它能强化病人的言语表达,激发病人的情感,使病人进一步暴露自己,并随之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摘自《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