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心灵种子的健全栽培(二)

心灵种子的健全栽培(二)



作者:华灵子    转贴自:本站原创


(续上)

 

9 义、珍惜、放弃

 

说到正义,让你想起哪些人?

历史上哪些人?你身边的哪些人?

他们给你怎样精神力量

 

义气呢?

 

孟子提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义大于利,在有需要情况下,甘愿舍身取义。

义到了民间,帮会也说义气,不出卖弟兄,为弟兄两肋插刀。

 

许多东西到了民间,世俗化后,原来的东西有扭曲。

人在社会上一些接受的东西,也有时是人云亦云的东西。

 

义是心灵世界高端东西,需要更基础东西支持。

首先,能不仅仅随大流,而是有觉察、能明辨是非,

还有,先要懂得和学会适当的珍惜、适当的放弃,才能更好做到“义”。

 

什么是正义?有些国家战争,双方都说自己是正义的。

有人认为,用不同的标准、角度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其观察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

有人认为,由良心可知道什么是正义。

有人认为,符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是正义。

有人认为,公正分配、奖励和惩罚是正义。

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感受到正义。

 

而对个人感受而言,义,是促进和维护他心目中比生命更重要的社会群体的利益,

由于这种促进或维护,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自己应该认真考虑付出代价值得不值得,而不是出于面子、定势思维。

 

人生是要懂得珍惜,不过,在不知不觉中,人生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付出一些代价。人生最需要珍惜的是什么?想得到什么?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已经付出什么的代价?吸取过去的教训,未来不应该付出什么的代价 ?这些都很值得自己经常反思,因为人生也在不断变化中。

 

如果义符合的是最大的利益主体的根本利益的话,

那么,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界,就是最大的利益主体,

在生态危机极为严峻的今天,生态破坏极大地动摇了人类和动植物界,陷入恶性循环,

最大的义是促进和维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界根本利益(不是眼前利益)也包括后代利益。

 

私心、私利,会对义构成影响。

坚持义,要有毅力,承担风险,往往要付出代价,私心重的人,容易放弃义。

注重自保的人,容易放弃义。而社会风气不好的时候,坚持义,可能使自己家人都受牵连,有许多人就干脆少管闲事,先顾好自己。

做好自己,觉察对方漏洞才出手,这也是种策略,

成语典故: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也是同类一个故事。

 

人至少先要生存,而抚养后代,也需要经济基础,所以,人还是会考虑私利满足。

而且,经济条件好,可有更多资金投入和延续到义的行动。

要经济条件好,可能是生在经济环境好的家庭,可能是结婚对象经济环境好,可能是经历奋斗获得,当然,这奋斗也花费时间、精力,付出青春的代价,

 

而有部分人,并不等到经济条件好,才去参与义的活动。

有部分人,更理想化,淡泊名利,专注地投入自己的理想事业。

诸葛亮就奉行“淡泊以明志向”

 

有些人,不关心义,挣多些钱,过更好的生活就满足了。

 

也有些人,有贪念,爱贪小便宜,甚至不惜用非法渠道获得更多的钱。

 

10 远大理想的确立和追求

 

由现实触发的慈悲、仁义,也会播下远大理想的种子,如爱国的、保护生态的,

进一步滋养远大理想的确立和追求。

 

由深深的慈悲、仁义确立的远大的崇高理想,

具有坚定不移的决心、信心和毅力,强大的动力,

困难是考验,考验会不会动摇、退缩、迷失方向。

 

而邪恶、仇恨、痛苦的心也可以确立复仇、争霸的远大理想,

来得坚决、不择手段,不畏艰苦。有些变得自己也认不清自己,迷失自己。

 

追求理想,使注意力集中在狭隘范围,不知不觉中失去一些人生美好的东西。

也是追求要承担的代价。应该问自己,值不值得这样做。

应该在追求的同时,扩展注意力,把生命中重要东西也加进来,实现更好的兼顾。

 

 

11 关爱过量不是好事

 

 

父母对孩子关爱过量不是好事,

会造成孩子缺乏探索机会、锻炼的机会,

孩子也会产生被控制感,不被尊重感,想摆脱。

这种虽然被冠以爱的名义,但不是真爱。

类似,一个人对其他人关爱过量也不是好事,同样会有上述问题。

 

在浮躁时代,也要自我觉察,

如果自己对某个人或组织关爱过量,

除了觉察上面那些外,还要觉察自己内心,

是否通过过量关爱,满足控制对方的欲望,

是否通过过量关爱、自我牺牲,产生折磨自己、超越自己的乐趣,

是否通过过量关爱,满足清高的自我陶醉,掩饰、麻痹自己另一方面痛苦。

过量关爱而对方感到痛苦的话,会不领情,反感、反加责备,

真是“与人做事反为不美”,

付出和反被责备的回报,会形成巨大心理反差,

如果是掩饰、麻痹自己另一方面痛苦,那一方面潜意识里痛苦仍在发生作用,

另一方面,又增添新的痛苦,

如果是巨大的付出,也可能是以前某付出得不到足够回报,

于是,潜意识里,通过付出的追加,渴望得到足够的回报。

 

那么,真正需要的不是帮助对方的多少,

而是解决自己潜意识的那个痛苦,接受恰当的心理咨询能做到。

 

助人有好的心态,而避免关爱过量的误区,就要注意不要急躁地去助人,

并加上尊重对方的自我要求和觉察

 

12 自尊、尊重别人

 

学会尊重别人,首先学会尊重自己。

否定上帝存在后,人类就失去对大自然尊敬,任意妄为,导致生态的极大破坏,可见,自尊和适当谦卑,两者都需要。

自尊和适当谦卑怎样辩证统一

我觉得,自己在世界里既是珍贵的生命存在,有相对独立的精神、信念、追求,无限生命力和潜力,又是物质世界里渺小的一个存在,受客观规律制约,不尊重规律,也会碰壁,一山还有一山高,自己需要摆正位置,外界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需要虚心吸纳,自己不是至高无上的,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优缺点都存在,优缺点也在自己觉察中,别人的说,并不损害自己内在优缺点,不需要为证明些什么而活、而浪费生命,生命本身是珍贵的存在。

有许多科学家也谦卑。例如,牛顿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牛顿研究取得巨大成就,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感受到自己的局限。

自己做得好,是生命才华、品格的展现,值得令自己喝彩、鼓励、欣赏。自己不是神,不是十全十美,有做得不够、不好的,说自己某方面做错,说对不起,没什么大不了,也是坦诚、勇敢承担后果,甚至是自信的表现。

(待续)


作者: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