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大学人文读本》:“精神成人”的中国接力

《大学人文读本》:“精神成人”的中国接力



作者:夏中义    转贴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http://www.bbtpress.com.cn/homepagebook/500/index.asp


《大学人文读本》:“精神成人”的中国接力

http://www.bbtpress.com.cn/homepagebook/500/index.asp

   沿着纽曼→弗莱克斯纳→罗索维士基→赫钦斯等留下的先驱足迹,笔者其实是把世界近百余年高等教育思想史走过的路,也简略地走了一回。这对自己与其说是“充电”,不如说是“充气”,因为似乎看清自己是谁,自己正在做什么,将去何方了,故底气也就不期而丰沛。世界大学百年之旅犹如不休止的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自纽曼在1852年于爱尔兰天主教教会大学点燃第一支“精神成人”火炬,依次经弗莱克斯纳所推崇的柏林大学,罗索维士基任文理学院院长的哈佛大学,赫钦斯主持的芝加哥大学,一路征尘,一脉光明,而今终于登陆大洋对岸,映红了21世纪的中国驿站,我当有理由为《大学人文读本》也赶上世界性“大学理想”接力而深感荣幸。

   当代中国有太多的理由应参与“大学理想”之接力。且不说奠基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现代大学本是借鉴西方的,它是对西方现代大学制度与精神的“横向移植”;本土语境自1990年代以来,“大学”作为一个公共话题也在渐渐升温:从谢泳对“一个人、一本杂志、一所大学”的系列研究,到北大、清华百年华诞的倾国倾城,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的大陆新版,杨叔子主编《大学人文启思录》,杨东平编纂《大学精神》,再到王承绪领衔推出《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相比较而言,近期问世的《大学人文读本》倒像一名仓促上阵、惟恐落伍、故不由得加紧脚步的新兵,却意外地赢得各界人士的广泛期许与鼓励。我和编委惊喜之余,不敢自满,这套百万字篇幅的《读本》谈不上完美(8个编委工作8个月,于2002年8月初版,谈何完美),只能说它出得及时,还算上品位,确凿地说,这是一部社会各界期待日久,用以应对中国晚近10年“价值悬浮”境况的文化读物。故就本土语境而言,《读本》亦可说是对王晓明、陈思和在10年前发起“人文精神讨论”的一脉相承,这是当代中国人文启蒙跑道上的另一场未休止的接力:若曰“人文精神讨论”在10年前跑了第一棒;那么,《读本》是在10年后接棒,继续跑,且自期跑得脚踏实地,目标明确,带有操作性,亦即自觉加盟世界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环球接力。

   既然说到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可操作性,不妨将《读本》与哈佛“核心课程”、芝加哥“名著阅读”置于同一平台,作一比较。

   哈佛“核心课程”之特点,在于激发了大学对“后现代”条件下的人文通识教育“有效性”的探寻,其弱点则是未找到这“有效性”。毛病是出在罗索维士基将“今日‘知识人’应有怎样的文化形象?”这一价值论命题,交给知识学层面的课程设置去应付了。人文教育本应针对大学生的“信念”或“信仰”现象(所谓“成长的烦恼”),这才是真正“核心”之所在,然哈佛方案所着意的,却是让跨学科的多维信息来拓展大学生认知心理结构,这叫“文不对题”。其结果,因“核心课程”已无根基性“核心”可言,故其本身即使在知识学层面也未能整合出真正的有机结构——看表面,这固然“是由于知识的爆炸,学术越来越细密的分化与专业化,加之现代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使得知识上的‘统一性’和教育课程上的‘连续性’变成最大困难” ,但实质上,却是被冠名为“核心课程”的哈佛方案没了“核心”。

   相比之下,芝加哥的“名著阅读”倒是深谙所谓“人文通识”,本是“通”向大学生赖以“精神成人”之普适价值常“识”的;而足以撑起人类文化殿堂的普适价值谱系,其中相当大部分委实是在西方名著中被保存且阐释得最经典,故完全可以说,赫钦斯在这一点上确比罗索维士基智慧得多。但芝加哥方案也有尚待完善之处:即当它将在校本科生的“精神成人”,与校外成年人的“终生教育”汇成波澜壮阔的“名著阅读”运动时,有否想过:在倡言一般公民“精神成人”与本科生“精神成人”有普遍性的同时,是否还应深思后者的特殊性?这儿是否应有“因材施教”意识,而使彼此间有深浅、缓急、轻重、刚柔之分?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文教育最后能否落到实处(所谓“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试想,“名著阅读”所列书目本就浩瀚深邃得像百科全书,从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史诗,到20世纪下半叶的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海森堡、加缪、霍金、汤因比的著述,共涉及157位世界贤哲,横跨文学、哲学、神学、宗教、自然科学、社会或行为科学与历史学……恕笔者学殖欠厚,至今未见赫钦斯在具体指导本科生四年“名著阅读”一案,有否更契合大学生实际需求水准的操作规程;否则,听任同学们一叶扁舟去闯莽莽学海,其效果恐怕难以高估。

   或许,正是在赫钦斯方案稍逊周详之处,《读本》有自信可在追随西哲“照着说”之余,也尝试“接着说”些“中国特色”。以《读本》为表征的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其实已就大学生“精神成人”(有别于一般公民教育)所涉的若干重大命题,初步给出自己的明确回答:

   第一,“精神成人”的内涵——旨在让一个大学生于本科期间初具“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其鉴别尺度之一,当是看其在学业之余,能否认真且持续地向自己追问“如何做人”这一终极命题,以及在何种价值水平上思索乃至践履此命题。

   第二,“精神成人”的维度——大学生应在如下三个维度展开对“精神成人”的思考:一是“人与自我”,你将如何为自身的日常生活注入意义,从而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二是“人与国家”,你将如何面对故土的百年沧桑及其社会—文化转型,以期将自己塑造成迥异于卑微子民的“现代国人”;三是“人与世界”,你将如何置身于新世纪的“全球化”格局,尝试用全人类而非狭隘族国的眼光,来关注我们这颗星球所发生的宏大事件与国际难题,诸如生态、种族、战争、宗教、人权……而无愧于“世界公民”。

   第三,“精神成人”的资源——意在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根基性价值参照的资源,须具备“思想性”、“可读性”与“经典性”。“思想性”、“可读性”无须赘言,“经典性”则重在辑录名家文字(内含著述、演讲、诗文、信函、奏章、碑铭、日记、随笔、格言、遗嘱诸多文体)。所谓名家,除了星辰般辉映20世纪人类文化星空的世界巨人外,还应珍视如下三类中华英杰所贡献的思想瑰宝:一是1840年以降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与进步而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二是1916~1919年间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而疾呼“民主与科学”的“五四”先驱;三是晚近20余年来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而不懈奋斗的社会精英。这在实际上,是在尝试现代人文视野的重新整合,即通过对人类共同的普适价值谱系的纵深勘探暨合理配方,以期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全方位、几近全息型的思想营养。

   第四,“精神成人”的实质——当在使人类共同体的普适价值谱系,能通过大学生的自由抉择、日常践行及独立担当,而最终内化为他(她)的血肉人格即德性。

   《读本》所呈示的“中国特色”,与其说出自编委的个人灵感,毋宁说是表达了编委对严重困扰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坊间流俗的集体殷忧。这是被逼出来的。故《读本》之编撰目的,亦可用四字概括:“固本祛病”。所谓“固本”,当想为大学生“精神成人”夯实价值根基;所谓“祛病”,则是针对民间已经流行十年、很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还会流行的三种“主义”传达我们的警示;这三种“主义”依次为:

   1.“无边消费主义”——中国人几乎被洪水般的、旨在撩拨官能的商业广告所吞没,从“娃哈哈”的“妈妈我要喝”,到“做女人挺好”,全是刺激人的,让欲望无限膨胀。我当然不是说,不应让孩子喝“娃哈哈”,也不是说做“太平公主”更好,而是说,作为国家控制的媒体系统因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而盈利时,是否反省过如此单向度炒作,会不会对国民品性演化铸成“精神污染”?君不见,不少中国人在消费上已经濒临失控,人似乎除了官能满足就没有别的需求了。人好像成了一堆泡沫般膨胀的欲念。这类人显然是缺少灵魂的,缺少人应该有的境界,同情心,高远的志向,严格的自律。所有的精神向度似乎都被那种消费的欲求掩盖了。《读本》第一卷所以叫《人与自我》,就是企图针对“无边消费主义”,引导同学思考人活着干什么?什么叫活着?怎么活着才有意义?活着是一种生物学层面上的肉体存在。肉身假如未被注入意义,便不可能化作文化学层面上的价值存在。人身有生命冲动与欲念是正常的,应该满足的。但这满足本不该是无边际的。也就是说,人身上还有一种比吃喝玩乐更重要的东西。《读本》主张人应该活出意义,境界乃至圣洁。假如每个人都有这信念,虽然他也消费,享受,但他不会把自身的消费与享受膨胀到压抑人格健全、漠视人生意义的程度。

   2.“历史虚无主义”——应该说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文科大学生,他们历史试卷上的成绩不会太差,太差了,大学恐进不了。但绝对不能因此认定,他们心中就一定真的有历史。从史学角度说历史,历史一词至少有三种涵义:一是指过去岁月发生过的事,可谓史实;二是指历史学家编的史书或教材;其实,还有一种更重要,就是你经历过或虽不曾经历过,但却值得整个民族乃至人类刻骨铭心的史识与史鉴。父母受的苦,作为孩子是不应忘记的。但今天的大学生,有多少人记住了他们父母在分担共和国命运时所熬过的蹉跎岁月?也许孩子明白原始社会曾经历了旧石器、新石器、铁器时代,熟得能倒背如流,但这些常识并不会深刻影响孩子未来的生命历程。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痛感晚近百年国史:中国百年之路为什么如此的曲折跌宕?中华民国是怎么回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回事?共和国五十多年来,除了它的“光荣与梦想”,也有它用血泪书写的一面。对于这些,孩子又知道多少呢?祖国是母亲,但共和国还很年轻。祖国可说5 000岁了,共和国仅仅50多年历史。一个50多岁的共和国,她在成长路上遇到的挫折就像年轮一样,刻在今天大学生的父母的前额上、心灵上。但这些刻在共和国同龄人心头的活的历史,孩子又知道多少呢?孩子不知共和国曾经历的苦难与曲折,那么,有朝一日,当孩子扛起共和国未来的命运时,其父母经历过的苦难与曲折会不会在孩子身上重演呢?假如重演,他们的父母所吃的苦,共和国曾付出的沉重代价,岂非要让子孙再次承受了吗?这对于共和国的同龄人来说,苦不是白吃了吗?但历史虚无主义确实在当下语境大行其道。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对共和国的未来不是一件好事。《读本》所以要编第二卷《人与国家》,就是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

   3.“狭隘民族主义”——“9·11” 事件爆发,我在中国大学校园听到了青年学子有一种不负责任的非理性的声音。他们竟然为拉登把无辜者的生命作为肉弹去袭击世贸大厦的恐怖行为而欢呼。无辜者的生命在刹那间灰飞烟灭,他们居然不眨眼,不痛心。那非理性的声音,由我的学生嘴里发出,我所感到的恐怖不亚于我在屏幕上看到飞机穿过世贸大厦的楼身。这难道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幽灵在作怪吗?《读本》所以编第三卷《人与世界》,目的就是要启发大学生尝试用世界公民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倘若民族与民族或区域与区域之间不幸爆发冲突,面对这类灾变局面,除了战争,是否还有更智慧的办法呢?《读本》希望,人类应该学会和平地缓解在各自生存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障碍,而不要迷信乃至滥用暴力。


作者:夏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