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作者:南怀瑾    转贴自:不详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利害交关的生命意义

    第九篇《子罕》,可以说是第五篇《公冶长》、第六篇《雍也》两篇内容的引
伸。多半是讲孔子的思想,与学问教育的观点,以及一般历史思想观念的阐扬。第
一句话是: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一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由这一篇的记载,就知道孔子平常很少讲“利”。
所谓“利”,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钱财而言,而在这里的内容,同时也具有“利
害关系”的意思,我们听了这句话好像有点不大服气,因为我们平常也似乎不大谈
利害的关系。其实不然,仔细研究起来,尤其研究历史,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随时
随地,打利害关系的主意。尤其春秋战国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国与国之外交,
随时随地都在利害的观点上。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家,荀子、韩非子,尤其韩非子有
一篇《说难》,就谈到说话之难。在春秋战国时候还没有考试,人要取得功名富贵、
事业地位,多半要靠游说。所谓游说之士,并不是乱吹就行,必须要学问渊博,同
时具备丰富的现代知识。去见各国的领导人,拿出个人的特别见解,指出当时的利
害关系,所谓动之以利害,取得人主的信任,就可荣获功名地位。所以这句话中“利”
字的涵义,我们先要了解。对人“说之以利害”,几乎没有人不动心的,人生能做
到对一切名利无动于衷,就是真正最高的学问。由这一篇书看,孔子讲不讲利害?
“罕言利”,并不是绝对不讲,而是很少讲。如果我们想象到一个圣人,绝对不讲
利害关系,那也是过分地“高推圣境”,是绝不可能的事。

    其次,孔子讲不讲命?后世以算命看相的“命”为命,但是这里的命是广义的,
包涵生命来源的意义而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在说生命的来源,尤其说生命是
神所创造的,几乎每个宗教都有类似的说法。但由宗教发展到哲学、科学,一直到
现在,究竟生命的来源怎样?还没有搞清楚。从这一点,可见人类文化,不论东方、
西方,都还幼稚可笑,对人类本身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宗教家解决不了而演变成
哲学,哲学家解决不了而发展成科学,科学家分门别类去追究,向太空、向物理、
向医学追究,都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中国人不大追究生命来源这个问题,
尤其孔子思想,在下论中就提到“未知生,焉知死?”不要问,所以对于“命”,
孔子很少讲。因此,学校里念哲学的人、教哲学的人,并非真通哲学,只能说是替
哲学家传播哲学知识。真正哲学家,都不是学哲学出身的。曾有一个在日本学医的
学生说,学了医以后,感到痛苦,反而对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发生许多怀疑,所以
需要学哲学,否则脑子要崩溃。他这个意见很对,但丛书本上学哲学很糟糕,结果
只成为一个哲学书呆子,而不是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大多不是学哲学出身的,像
现在流行的存在主义,也是一个医生搞出来的。很多人懂得哲学而不是哲学家,譬
如乡下没有读过书的人,往往就是大哲学家。去问一位乡下老太太,这样大热天为
什么还工作得那样辛苦?她说:“命不好啊!”这是大哲学家,她辛苦了还是心安
理得,没有烦恼痛苦。真有哲学知识的人,没有她痛快。所以有许多学哲学的,最
后学疯了,究竟人生为了什么?越搞越不清楚,后来觉得人生没有道理,为了解决
自己,弄到只好自杀,这就是不懂命。孔子在教育方面,知道哲学上生命来源的道
理,很难讲得清楚,所以很少讲。

    第三,孔子很少说“仁”,这是一个大问题了。我们讲中国文化,动辄讲孔子,
而且动辄讲孔子思想中心的仁道。现在我们根据《论语》,至少它的内容是孔子学
生们直接的记载,这不能不承认的。而这里说孔子很少说“仁”是什么。我们都知
道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但这里又说孔子很少讲仁;再说《论语》第四篇就是《里
仁》,全篇都是有关仁的记载,这不是矛盾吗?所以我们讲《里仁》篇的时候,有
一个重点,那里所讲的只是仁的作用、仁的性质,对于“仁”本身究竟是什么,《里
仁》篇中并没有下定义。所以这里说孔子很少讲“利”,很少讲“命”,很少讲“仁”。
这三种中心问题都很难讲。现在讲到这里,我们暂时保留,因为下论讲到时,大家
可以从《论语》全书中,自己找出答案。

                          历史文化先驱

    下面继续叙述孔子。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
    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是一个地名。党人的党不是现代观念的党,古代所谓党,就是地方社会的
观念。在达巷这地方有人说,伟大的孔子,有这样渊博的学问,他什么都懂,而不
是仅仅某一样的专家。这里“无所成名”的成名是指专学之名,就是不固定为某一
项学问的名家。在古代的书上常有“名家”这个名词,如对三民主义的教授,可称
为“某某先生是擅讲党义名家”。他自成为一家了,就是他的成名表达了他的专长。

    在这里所说“博学而无所成名”,就是说孔子样样懂,不止是那一种学问的专
家。孔子听到了人家的这种评论,就很风趣地对他的弟子们说,这叫我抓住哪一点?
作哪一种专家好呢?我去当骑马驾车的专家好?还是当军事射箭的专家好?我还是
学驾驶吧!从字面上看,这段文章,就这样解释完了。所以这些书,我们小时候读
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头大得很。这有什么意思呢?老师还要我们背诵,一边背
诵一边在摇头晃脑,就是表示抗议。老师要我们背诵只好背诵,不过就是靠这个办
法,背诵以后经过几十年时间,如今一张口就念出来了。后来仔细想一想,大有道
理,他这个“执御”的驾驶人,意思是要领导文化,作一个历史时代的先驱者。所
以弟子们把他这句话记下来,是有深意的,并不是对不要紧的话都死记不忘。

                             礼的变态

    下面是讲孔子的思想: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
    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是孔子的思想,他看到当时的时代感到悲哀。上古时候,长辈死了,丧帽是
麻做的,很考究。孔子说这虽然是古礼,但现在的人,越来越简化了,用纯麻披孝
就够了,比较节俭。孔子对丧礼也取节丧的意义,他也同意节俭、简化。中国本是
礼义之邦,古代与人相见,跪下来拜,孔子说这是礼貌,“拜下,礼也。”但现在
的人,没有行礼的诚恳,“拜乎上”,拱拱手就算了,很讨厌跪拜行礼的事,只求
自己舒服一点而偷懒,就是不诚恳。对于这一点,孔子认为敬礼的精神,须要绝对
的诚恳,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即使是违背了时代,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做法,但还
是要保持我们古礼为上,因为它内涵传统文化的精神,并非徒重外表而已。

    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的情势,可以说和我们今日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人与人之
间的礼貌,都流于形式,只重外表不重精神。甚至外表的形态上也成问题,譬如现
在的敬礼,变成纯粹的招呼,就是打个招呼而已。不但内心没有诚意,连外面的形
态姿势都是花样百出,像希特勒式的举一举手、傲慢式翘翘下巴,欧美式的哈啰、
嗨,统统出笼,洋洋大观。这个时代问题,你我都有责任,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不
可忽略。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很容易解释,很容易懂。可是这不止是文字的问题,要在这一生中行为
修养上做到,实在很难。这里说孔子对于这四点,是绝对做到了。第一是“毋意”,
(这个“毋”与有无的“无”字通用,不过在《论语》上以及古书的否定词,多半
用这个“毋”。)这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
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第二“毋必”,他
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
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假使讲文学与哲
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
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
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又有两句说:
“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
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这就说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实上
“毋必”,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没有这种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
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
一秒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
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物。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这
个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能适变、能应变。第三是“毋固”,不固执自己的
成见。“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这就是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处。

    这里发挥起来,便要与别家的思想作一比较。如一般人认为高深莫测,甚至有
恐惧感的佛家思想中有名的《金刚经》。(所谓“经”,也便是“四书五经”的“经”
的意思。)这部书中也有四个类似上面所说的观念,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
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佛学中所谓“相”,就是形象或现象。我们人与人之间相
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
做到“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烦恼。结果忘记了你也是
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而孔
子的四绝观念,也就是平等相。

    关于这一点,我曾在一次某大学社团举办的哲学讨论会中,讲过一个“我与无
我”的专题。我们常在哲学上看到作人做事要做到无我的境界。可能吗?先就事实
来说,不可能。譬如有人说:

    “我告诉你,我绝对客观。”这句话对不对?不对。这已经非常主观,因为“我
很客观了。”这就是“我”的主观。哪里是客观?等于说“中”,天下有没有一个
“中”?因为“中”是对两边而言,才构成了“中”这个观念。其实对比出的这个
“中”,对另一点来说又是偏了,没有绝对的中。又用方位来说,你站在一个房间,
说自己是在中,前后左右是东南西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
是站在北方,没有中间的。所以说绝对“无我”,在观念上有这个名称,真要做到
无我,几乎没有这样的人。但不是绝对没有,一旦真的做到无我的话,就会非常快
乐。我们所有的痛苦,都因为自己“有我”而来的。如果我们手里拿了一件东西,
别人需要时,一定舍不得给人,因为别人需要它时,也正是自己需要它的时候。假
如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了而给别人,就是最快乐的境界。有一位学佛的朋友来问,
什么叫“菩萨”?我说这是印度梵文的名称“菩提萨埵”,音译成中文,简称“菩
萨”,所含的意义就是“觉悟有情”。自己对于人生哲理觉悟了,可是对于这世界,
对于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而尽量施以助力。所以中国人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
佛心。”这就是菩萨的境界,等于中国人说的圣贤,名称不同,发音不同而已。他
们又问学佛的人是否都成菩萨?我说没有,至少我没有看到过菩萨。

    不过我朋友曾经看到一个人,可以说得上是菩萨。那是二十年前,有一艘驶往
澎湖的船,途中遇难了。船上有一个认识的人,他本有肺病,因事乘了这船到澎湖
去。在海难来时,有船员看见他有病,丢了一个救生圈给他,要他先离船逃生。他
接到救生圈后,仍然很从容,并没有立即套上。后来看见一个妇人抱了一个孩子逃
上甲板,他就把那个救生圈转送给了这对母子。他说他是有肺病的人,早死晚死一
样的。原来丢救生圈的船员,忙了一阵子回来,见他还逗留在船上,救生圈也没有
了,问他怎么还不逃命?救生圈哪里去了?他只笑笑,(这种状况下,他还能安详
地微笑,可见是什么样的胸襟了。)也不讲话。这位船员东找西找,又找了一个救
生圈给他,他又送给了另外一个人逃生。结果船沉了,他也沉了,非常从容。这是
“无我”。他这样做不是被强迫的,完全是自动的,这就叫做“无我”、爱人。我
们心里觉得这件事情很悲惨,但在他的心境却很安然。他不是自杀,他觉得别人更
值得同情、怜悯。但在事实上,平常一般作人做事,没有办法真无我。每个人同样
画画,画出来各有不同。你写文章如在文章里“无我”,就没有你的意境了,就不
要写了。同样一件事情做起来就有“我”的精神。要将全副的我,摆到无我的境界
里,才可以达到真的“无我相”。孔子的这四点,大概用佛家的这观念来相互衬托
一下。实际上这四点是全部孔门学问的中坚,所以孔子教我们学问修养,就要效法
他做到这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接下来以一个事实,来讲孔子为什么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道理: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
    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是孔子一生中遭遇几件大事之一。匡是一个地名,在宋国。当时有一个坏人
叫阳虎,据说阳虎貌如孔子,他的相貌长得和孔子一样,宋人都要杀掉他。孔子带
了一大堆学生,经过那里,大家以为他就是阳虎,把他包围起来,要杀他。这是有
名的“子畏于匡”事件。古代的文字简单,只用一个“畏”字。实际上这个字代表
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一件事故。当然孔子的学生们感到很严重,也可以说吓
死了。可是孔子说,没有事,你们放心好了。他非常相信命,不过这个命不是普通
算命的命。他说自文王死后,五百年来,中国文化衰落到现在,难道中国文化的命
运真要断了?不要流传吗?如果上天有意一定要把我们中国文化的根基断绝,那么
就应该是我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文化,可是事实上我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来。假如说
上天并无意断绝中国文化的根本,而要让他流传下去,那么今日就还要留着一点。
如是这样,老实说,我今天对于中国文化,是全心全力贡献在这件事上;也只有我
对于中国文化,能够接受、能够发挥。像这样,那么你们放心,我死不了,匡人也
不会把我杀死。

    我们看到孔子在一个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始终不以宗教精神,来个祷告,求
神保佑。再说,这个时候,他如果谈军事精神,把学生马上一组织,变成战斗的力
量,也很容易。但是他不来这一套,所以他始终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他
始终建立一个人文之道,处一切人、事,要自己增加自信。这一段说明他作人处世,
处困难当中的精神。他这一次困难,如果不是身历其境的人,不容易体会。等于现
在和年轻人讲抗战时期的情形,讲死了他们也体会不出那种味道。没有跑过警报,
没有躲过炸弹,没有逃过难,那种味道年轻人始终不知道的。孔子当时的处境是万
分危险,但他始终不动声色,不在乎。他反而慰勉学生,放心!死不了的。中国文
化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膀上,上天有意断绝中国文化,那是我们该死。假使上天无
意断绝中国文化,那我们不会死的。这是孔子处患难中的精神。

                           良冶之门多钝铁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
    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大”读“太”,大宰是春秋时代的职官名称。有位大宰问子贡说,孔夫子这
位老师,真是圣人,他为什么这样渊博,样样都会?子贡当然捧自己的老师,他说,
那当然!天生的圣人,(等于现代说“他是当圣人的天才”。)而且学问又渊博。
后来有人把他们的这段谈话报告孔子,孔子听了这个话就说,你们以为大宰真的了
解我吗?不然,因为我是孤儿出身,从小从艰难困苦中站起来的,贫贱中什么事情
都做过,人世间一切人情世故都通达了,所以对于人世间乃至下等的事都懂。君子
对自己要求很高,始终怕自己人生经验不充足,谁够得上称学问渊博呢?这种都是
恭维的话,不能听信的,天下的知识是求不完的。《庄子》也有一段话说:“生也
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以有
限的生命去求无限的知识,太危险了。这个道理是很对,但对年轻的学生,这下半
截话,我们就打住不讲了。否则,他们正好引《庄子》这句话为不读书的理由。

    孔子这里讲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由此我们回过
来看东西两方面的文化,人类的历史中凡是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都是从
艰苦中站起来的。而自艰苦中站出来的人,才懂得世故人情。所以对一个人的成就
来说,有时候年轻多吃一点苦头,多受一点屈折艰难,是件好事。我经常感觉这二
十多年在台湾长大的这些青年们,大学毕业了,乃至研究所也毕业了,这二十多年
中,从幼稚园一直到研究所,连一步路都不要走。在这么好的环境中长大,学位是
拿到了,但因为太幸福了,人就完蛋了,除了能念些书,又能够做些什么呢?人情
世故不懂。真正要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老实
说,我们这老一代,比他们都行。为什么?我们所经历过这一时代的大乱,今日的
年轻人看都没有看到过。逃难、饿饭、国破家亡的痛苦,更没有经历过;也许说在
电影上看过,但那是坐在冷气里的沙发上看的。学问是要体验来的。所以孔子的这
句话,要特别注意。

                              古之学者为己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是孔子的学生琴子开。他说,孔子说“吾不试,故艺。”这句话很妙了,如
以现代观念来说笑话,孔子没有参加联考——考试,所以学问渊博了。好像反过来
说,一参加考试,就完了。有没有这个道理?当然没有。也有人解释说,孔子是说,
因为我不轻于尝试,所以就多才多艺了。这是怎么说法呢?他们说,在大庭广众之
中,或在宴会里就看得到,凡是喜欢说话的人,总容易被人家看穿;而坐在那里,
一问三不知,不表示意见的人,谁也不知他的学问多高深,实际上也许一点学问都
没有。这个道理,宋太祖赵匡胤曾经运用过。当时江南还没有平定下来,江南来的
使臣是文学家,有名的才子,南唐的徐铉,奉命出使到宋朝来。赵匡胤就考虑,在
宋朝有哪一个大臣的学问可以压倒徐铉?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不下来,结果宋太祖
在自己卫队中,选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卫士,穿了外交礼服,去对付徐铉。徐铉到了
宋朝,一一表演,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哲学、科学、文学都搬出来。而这位冒充
外交官的卫士,唯唯是应,什么都不谈。三天以后,徐铉就认为宋朝的确有人才,
以这位负责接待的先生来说,深藏不露,不知道有多大的学问。所以“吾不试,故
艺。”也可以从这第二个笑话去理解。还有第三个笑话,是拿童二树的不考试来解
释。童二树这个人,我似乎提过,是清代的画家,梅花画得很好,也是有名的理学
家、学问家,但没有参加过考试而没有功名。古代考试都很麻烦,为了防止“夹带”
要搜身。童二树在进考场时,门口的警卫要搜查他。他说国家开科取士,目的是要
甄选天下的人才,现在我来应试,却先把我当小偷看待,我的人格就首先丧失了,
那我何必参加考试?他就这样提着考篮走了。从此不参加考试,在家里读书作学问。
作学问自己用得着,然后就成大名。这是第三点解释。这些都是拿《论语》当笑话
讲的解释。

    那么我们来寻求这句话的真正涵义,上面孔子刚刚讲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
事。”而下面由他的弟子琴牢说出,孔子说:“吾不试,故艺。”这样连起来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的求学问,是为自己学问而学问,并不是为了要尝试什么,
并不是拿学问来作工具求取功名。秦汉以后的儒家多用孔、孟思想做敲门砖,求取
功名,这不是孔子的精神。孔子因为是为自己作学问,不以学问作功名富贵的尝试
工具,所以他的学问,到达最高的艺术境界。我们现在读书,进学校是为了将来求
职业,为了前途,所以书读得没有艺术境界,很痛苦。过去我们读书,像我个人,
喜欢研究佛学,喜欢研究禅。在当时来说,是开倒车,没有人理的古董,但是我喜
欢,有兴趣,爱学什么就学什么。若是让我学政治、银行或经济,恐怕打死我也学
不好,说不定圈圈都会画错,一万元多一个圈就是十万元。谁知道当年所走的冷门,
几十年后的今天都变成这么热门,真是我想不到的。那当年为什么求这个学问?为
自己作,没人要求,只是自己兴趣所在,非做不可。因为这样,才没有条件,没有
限制,也不考虑这一套东西学了能不能混饭吃。没有饭吃喝稀饭,没有稀饭还有西
北风,谁管它那么多!必须有这个精神,才能深入,才能称为学问,所以“吾不试,
故艺。”大概可由此看到一些名堂了。

    下面说到孔子真正学问的修养境界: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
    而竭焉。

    这是孔子的真正修养,尤其是反映前面所讲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
道理。孔子说,你们以为我真正有学问吗?我老实告诉你们,我一点学问都没有,
我什么都不懂。有不曾受教育的人来问我,我实在没有东西,就他的程度所问的,
我便就我所知的答复。如果他本身很鄙俗,来问我一个问题,我的确答不出。那我
怎么办?因为没有主观,没有成见,就“叩其两端而竭焉”,反问他提出问题的动
机,就他相对思想观念的正反两面研究透了,给他一个结论。所以我没什么学问,
不是我给他答复,是他自己的意见提出来问我时,我替他整理作个结论而已。教育
本来就是这样,真正的学问修养也是这样。知识最高处就是“无知”,就是始终宁
静,没有主观,先没有一个东西存在,这是最高的学问境界。不但孔子如此,世界
上很多大宗教家、教主、哲学家,都是如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西方文化中的
孔子——苏格拉底,也和孔子一样,出身贫苦,什么都懂,行为作人也很相似于孔
子,他说:“你们把我看成有学问,真笑话!我什么都不懂。”这是真话。释迦牟
尼也讲过这样的话。他十九岁放弃了王位而出家修道,到了三十二岁开始传教,八
十一岁才死。四十九年之间,他最后自己的结论说:“我这四十九年中,没有讲过
一个字,没有说过一句话。”真理是言语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我们可以退一步说,
孔子所讲的“无知”,是俗语说的“半罐水响叮当,满罐水不响。”学问充实了以
后,自己硬是觉得不懂,真的自己感觉到没有东西嘛!空空洞洞的没有什么,这是
有学问的真正境界。如果有个人表现出自己很有学问,不必考虑,这一定是“半罐
水”。从学武的人就很容易看到,那些没练到家的人,就喜欢比画,他是筋骨发胀,
并不是故意的。而练到了家的人,站在那里好像风都会把他吹倒,打他两个耳光,
他会躲开,绝不动手。学问也是一样,一个人显得满腹经纶的样子,就是“有限公
司”了。所以孔子这一点,就是学问修养成就的真正境界。

    下面是孔子晚年的感叹: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这是感叹时代,孔子认为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他的希望不是对他个人,而是
对于时代,感叹时代的无法挽救。我们中国文化中,有几样东西很奇怪的,就是龙、
凤、麒麟。中国文化是龙的文化。黄帝的时候,就对龙的观念非常重视,而且一直
流传到现在,中国文化的标志就是龙。讲到这里是一个大的问题了。西方人据《圣
经》,认为龙是恶魔,所以有一派教会,不准家里有龙的画及模型。而且更认为第
一次“黄祸”是元朝;还有第二次“黄祸”,就是东方这个“魔鬼”要来了。这是
西方文化的秘密。过去英国人已经做了一百多年的试验,促使中国的孤儿与外国的
孤儿结婚,结果第一代生下来,眼睛变黑了;再生一代,头发也变黑了;到了第三
代皮肤也变黄了。随便怎样配都是这样。所以西方人看到中国人的东西,他们内心
上都在防备。我们身为中国人,对这件事,不能不知道。所以西方政治方面的人物,
知识分子,尽管对中国文化敬佩,但他们内心还是处处防着我们。西方人有了这种
思想,所以认为“龙”是可怕的,国内某一教派的人也有这种错误的观念。

    另外,西方文化有一派认为中国的龙就是恐龙,这也错了。我常告诉西方朋友,
不要把恐龙当作中国文化中的龙。但中国文化中的龙到底有没有?连我们自己都搞
不清楚。在中国的历史上,始终没有一个人看到整个的一条龙,“神龙见首不见尾”
看了龙头,看不见尾,看到身子,看不到头尾。所以把恐龙当作中国的龙,是一个
大笑话。但究竟有没有这个生物,不去管它,这只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到底是
代表什么呢?八个字,就是《易经》的文化所表示的:“变化无常,隐现莫测。”
所以我们对中国文化,要有“子畏于匡”的那种信心,永远打不倒的,永远站起来
的。为什么要用龙来代表?因为中国人所讲的龙,是空中能飞,陆上能走,水里能
游的动物,说大可以塞满宇宙,说小可以细如发丝,这就是我们的龙。中国文化就
像这个龙。至于风,同龙一样,在画上画得和野鸡相似。但始终没人看到过,只是
传说上,要世界真正太平,圣哲的皇帝出来了,凤鸟才出来一下。所以孔子用凤来
感叹这个时代,所谓“凤鸟不至”,这句话的涵义,等于现在的说法——“这时代
不是我们的了!”而“河不出图”这句话的意思呢?中国古代文化的来源是《易经》
八卦,而八卦的来源,据说是黄河中出现了一条龙,龙变成了一匹马,这马的背上
背了一个图案出来,这就是《河图》。另有《洛书》,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对于天
文地理工程的计算没有办法,后来在洛水里有一只白色的乌龟背了一个图案出来。
大禹看了以后,发明了数学最高原理,因此而计算出工程的结构,治好了水患。于
是《河图》、《洛书》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科学与哲学的先导。

    孔子的感叹就是说像“凤鸟至”、“河出图”这样两个了不起的时代,再不会
出现了。换言之,他虽想挽救这个变乱的时代而达到太平,但自己想想年纪大,也
办不到了。这段表示孔子文化修养的高超,做事作人,挽救历史时代是那么热忱,
那么有心,可是他觉得时间不属于他,大有力不从心的感慨。

                            行为心理学

    下面再叙述孔子的行谊: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这几件事,从文学上看起来很平常,许多人都可以做到。孔子又有什么特别之
处呢?我们深入研究,就觉得不同。这节所记载的,是孔子作人态度的诚敬。尤其
对这三种人,他是特别严肃的。“冕衣裳”,“冕”是头上戴的帽子,古代代表执
政的人,所谓贵人,掌政权的。古代中国的衣服是上下装,“衣”是上装,“裳”
是下装,像裙子一样,男女都是穿裙子一样的下装,后世才演变为裤子。我们所看
到的古代衣冠,如孔子的塑像,长袍只到膝下,再下还有一截露出来的就是裳。
“冕衣裳”就是官方的礼服,代表贵官执政的人。“瞽者”是瞎子。孔子看到这三
种人,“虽少必作”。这个“少”字就是年轻。过去讲儒家思想的人,说这个“少”
是印错了,应该是“坐”,孔子虽然坐在那里,也必定要站起来。这本朱熹注的四
书上也有这样的解释,说孔子如果看见这三种人,即使坐在那里,也要很严肃地站
起来。其实并不需要改这个字,少就是少,意思是说孔子看见这三种人,不问他年
龄的大小,他必“作”。“作”就是变了脸色,也就是态度严肃起来。看“齐衰”
的人,是一种同情;看到执政的人,等于我们现在看到国旗,必定要致敬;对于瞎
子,是怜悯。孔子对于这些人都是非常肃敬,不问他们多大年纪,“过之必趋”,
如果要经过他们前面,一定很快的走过去。

    字面是这样解释的,深一层看他的意义,为什么孔子看到这三种人神态都会变,
而且还特别记载下来,指出这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呢?仔细研究,与心理的观念、
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关。现代有一门新的学问,所谓“行为科学”,或者叫做“行为
心理学”,如果以这一种新的科学观点,来分析一个人的个性,和他作人做事的思
想才具都有关系。由此研究,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来了。

    平时我们在街上看到出殡的行列,不伦不类,没有礼仪,乱七八糟,以致一般
人对丧仪都无诚敬之心,所以一般人对死者也没有什么同情之感,有时候还觉得很
讨厌。这并不是对死者不怜悯,也不是对丧家遭遇的变故不同情,实际上是社会风
气把礼仪弄坏了。以前常看见人家门前贴了“当大事”、“制中”、“严制”、
“慈制”等白纸条——现在恐怕有许多人对这些字条都看不懂了。中国的礼仪,重
视人生哲理,素来认为生死是一件大事,从出生到死亡,在人生过程中,实在是一
件大事。所以家中有人死了,便称“当大事”。“制中”就是表示在服行丧事当中。
平日称父为“严”,称母为“慈”。“严制”就是服父亲的丧制,“慈制”就是服
母亲的丧制。过去的教育里,我们对这种家庭,非常诚敬,到了他们的门口,都不
敢喧哗。这个态度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这方面素来诚敬;其次是
表示自己的同情心,同情这个家庭发生了变故。从前在大陆的农村里,如有人家办
丧事,邻居亲友都会自动去帮忙。因为孝子心情太悲痛了,所以由大家帮忙,不让
他管事。现在变成好玩的了。

    还有,过去我们读书,就受这样的教育,即使自己的地位很高,官做得很大,
回到家乡,如果经过祖坟或祠堂的时候,在相距一百步以外的地方,骑马的要下马,
坐轿的要下轿,然后走路步行经过,乘船的要在船上站起来。直到离开了一百步以
外,才能再骑马或上轿,绝不可以骑马坐轿经过祖坟或祠堂的。否则要被人骂,被
人看不起。我们从小在家里,看见父母长辈从自己的面前经过,都一定要站起来,
两手还要拱一拱。我个人的经验,几十岁了,回到家乡还是如此。就是现在想起父
亲,心里还是一种敬畏之心。只是几十年来,学制改了,改成了所谓洋学堂,把这
些礼仪都废了。所以现在我们的国民礼仪,变得很可笑,中国礼仪没有了,洋礼节
也不懂。

    这里就说到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他看到有丧事的人,心里发生一种同情心,态
度也随之肃然。至于对第二点冕衣裳,穿制服的人,执政的人为什么这样呢?因为
执政者的制服代表了国家的体制,就等于我们现在看到国旗,自然肃敬。对于瞽者,
就是对可怜的人,范围扩大包括了残废的人,看到这种人,心里自然肃然起来。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小动作,没有什么要紧,但是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一个人学
问的修养、作人的修养到达什么程度。拿行为科学来说,一个人看见别人遭遇痛苦
的事情,而毫无同情心,甚至于像小孩子看到烧死老鼠一样,在旁拍手欢呼。试问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孔子看到不但肃然起立,且“过之必趋”,一定走快几步,不
敢多看,这就显示他心理上的修养。

                            不见顶相

    下面引用了颜回对孔子的赞叹: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
    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这是颜回对孔子崇敬的评论。

    “喟然叹曰”的“喟”字,是叹气的意思。距今两百多年前的一位才子金圣叹,
许多人都知道他的。他对《三国演义》、《西厢记》等有特别见解的评论。他的名
字就叫“金喟”,又名“圣叹”。据说他姓张,并不姓金。他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因为金圣叹出生时,他的祖父焦急地在厅中等待,当时厅上挂了一幅孔子的像,突
然听见画中的孔子喟然叹了一口气,这时丫环从里面出来报喜,说生了一个孙少爷。
他祖父心里很难过,孙子生出来,孔子在叹气,觉得这个孙子将来会有问题,所以
取名金喟,又名圣叹,这是一个传说,在此当闲话一提。

    颜回赞叹孔子“仰之弥高”,就是抬头一看,越看越高。后来印度传过来的佛
教文化,对释迦牟尼也有类似的形容词。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有三十二种特殊的相,
与众不同,其中有一种相名为“不见顶相”。佛教徒们研究佛经很好玩的,起初研
究,有些人奇怪,为什么看不见头顶,后来多读了书才明白。所以有人来问我,为
什么释迦牟尼会看不见头顶?我说如果看不见他的头顶,那不是佛,是妖怪,应该
打倒。实际上所谓“不见顶相”,就是“仰之弥高”的意思,太崇高了。有些佛教
徒或研究佛学的人,把这句话当成真的了,说释迦牟尼没有天灵盖,殊不知这是崇
高伟大、没有止境的意思。“钻之弥坚”,是赞叹孔子人格与学问造就的深厚,越
钻研越厚实。“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果这两句话照字面讲,孔子有隐身法了,
以武侠小说来看,功夫很高,抓不住了。看见他在前面,追过去追不到,他突然又
到了后面,好像太极拳、八卦拳,内功到了家似的。实际上四句话连起来,可用一
句土话解释,就是“这个人摸不透”。他的学问到底有多深,人格到底多么崇高,
无法估计,所以用这四句话的文学境界来形容,益见孔子的伟大。这是颜回跟从孔
子,对孔子所加赞叹的结论。对于一个哲学家,一个民族文化伟大的圣人,譬如西
方人尊重耶稣,以后都变成宗教性的“神格化”,替他穿上宗教的外衣,而犯了“高
推圣境”的毛病,把圣人的境界推崇得太高了,好像摸不到顶,事实上是否这样呢?
这点我们要注意。事实上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最平凡。我们反过来,随便找一个乡
下很土的种田人,一个老实人,对他研究研究看,就可发现一个平凡的人,也就是
一个伟人。所以说学问真正好的人,最后是最平凡。如感觉到不凡,那是犯了“自
命不凡”的毛病,有了这种心理,就可见这个人有限。真正了不起的人,看起来是
最平凡的,所以在哲学的观点上,就有“大智若愚”的说法。如果真有学问的人,
学问到了家,自己又变成很平凡、很普通,不“自命不凡”,那就是颜回所讲孔子
这四句话的境界。

                      见与师齐  减师半德

    下面跟着说孔子教育人的态度:“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注意“循循”这两个
字,“循”是跟着走。不但是教育如此,作人处世也是如此,讲理论容易,做起来
很难。在学校里教学生,就常会感到非常讨厌,有时候心里会想:“你还没有懂?
真蠢!”当我们有了这个心理的时候,马上感觉自己到底不是孔子。颜回这里说孔
子,对学生不会发这种脾气。“循循然善诱人”,教育是诱导的,东方和西方都是
一样。什么是诱导?这是好听的名词,说穿了只是“骗人”而已,善意的“骗”。
好像小孩子玩火柴,这是多危险的事,你如说不准玩,他非玩不可,就要赶快拿另
外一件玩具骗他,要诱导他,使他觉得别的玩具更好玩,把火柴丢了,来拿其他的
玩具。这就是“循循善诱”,就是这样“骗”人。

    教育如此,推而广之,诸位出去做领导的人,从事政治,都要做到“循循然善
诱人”。“循循然”就是循他的意志,循他的个性,循他的道理,把他带一个圈子,
还是把他带上正路。人性就必须这样处理。所以从孔门思想的推演,到了孟子讲到
人性,就主张堵不得的。你说:“不可以!不行!”他就非做不可。尤其是对一个
小孩的教育,你说不准,他非反抗不可,至少在心理上反抗,表面上你是父母、是
老师,听你的,但心里非常反感,从心理学来看,就只这一点反感,慢慢积累起来,
到最后他对一切事物都有了反抗性的习惯了。越是受压制的孩子,反抗越大,所以
要想办法,循循然善诱。当然有时候有例外,像军人带兵,老实说没有那么多理由,
命令就是命令,教你如何就如何,没有理由,因为战场上必须这样,也就是孔子说
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平常的教育则还是要“循循然善诱人。”像对年
轻人有一件事就感觉得到,有些书越禁止,他越偷偷的看。所以循循善诱是一个原
则。方法怎样运用,则和用兵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孔子的教育是依受教者的思想、品格而施教,不勉强人,不压制人,不挡住人,
把门打开给他看,诱导他进去。但用什么诱导他呢?用什么“骗”他呢?“博我以
文,约我以礼。”所谓人文的学问,就是这两句话。什么是“博我以文?”就是知
识要渊博。我时常感觉到,现在的教育,从五四运动白话文流行以后,有一大功劳,
知识普及了,现在的青年知识渊博了,这就是“博我以文”。尤其现在加上传播事
业发达,每个家庭有电视,在社会上有电影、报纸、刊物、广播,各种传播知识的
工具,以致现在十几岁的青年,对于常识,比我们当年二三十岁时还知道的更多。
当年我们书是读得多,对于普通知识还是傻傻的。乡下出来,看到飞机、轮船,还
叫“飞轮机”、“火轮船”。现在七八岁的孩子都知道太空了。可是知识越渊博,
学问越没有了,缺乏了下面“约我以礼”的涵养。我们要了解,“博我以文”的“文”
并不限于文字,而包括了一切知识。知识要渊博。但知识越渊博的人,思想越没有
中心。所以中国政治,在过去领导上有一个秘密。当然,这在历史上不会写出来,
任何一个皇帝成功了,都不会传给徒弟的。这秘密是什么呢?他尽管采用知识多的
人,渊博的人,而真守成的干部是找老实而学识不多的人,他稳得住。凡是知识越
渊博的人越靠不住,因为他没有中心思想。对于这种人,给予的官位、头衔非常大,
而真正行政的权力,并不交给他。知识多了的人,好的可以说成坏的,坏的可以说
成好的。像现在的人好讲逻辑,把西方的一种思想方法,也当哲学来讲。例如说到
法理学的话,如果我们抓到小偷,送官署是对的。但是打了他一下,他可以要求验
伤,告你伤害。他说他做小偷是犯了法,但你打他是侵犯人权,至少在判决确定前,
他还只是一名嫌疑犯,你打他,侵犯了人权,人权第一,你犯了伤害罪。讲法律逻
辑,这是对的。但从另一面讲,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坏人就该打,可以不跟他讲
这一套。这就是说死守逻辑的坏处,也就是说仅仅是“博我以文”的流弊。以下面
这句“约我以礼”来救这个流弊就对了。知识要渊博,思想要有原则,走一个专精
的道路,作人处事要保持文化思想的中心精神。这是颜回第二点说到孔子教育他的
方法,也可以说是他的心得。

    第三点他说自己受孔子教育,大有“欲罢不能”之感,他说有时候自己想想算
了,不再研究了,可是却像谈恋爱一样,藕断丝连,总摆不下来。“既竭吾才,如
有所立卓尔。”颜回说他自己,尽所有的才能、力量跟他学,然后感觉到很不错、
很成功,好像自己建立了一个东西,自己觉得“卓尔”站起来了,可以不靠孔子,
不依赖老师了,好像行了,结果冷静下来一反省,还是不行。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虽然跟着他的道路走,跟着他的精神那么做,但茫
无头绪,不晓得怎么走,简直一点苗头都找不到。这是颜回口中所描写出来的孔子,
就是这样一个人,讲他的作人,崇高、伟大、其实,而摸不透。第二点讲到孔子教
育人家,是那么善于诱导,而且那么注重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渊博了以后,同时注
意中心思想的建立。第三点说明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论怎么,老是跟不上孔子。

    讲到这里,我们联想到禅宗百丈大师的几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
于师,方堪传授。”说够得上作一个禅宗大师的徒弟,要有一个条件——比老师还
高明。他说如果学生的学问见解和老师一样,已经是矮了半截了。为什么?因为老
师已经走了几十年了,这个学生还是在几十年以前的程度,在后面跟着老师走。教
育的目的希望后一代比前一代好,要年轻一代的学问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作
徒弟。所以我经常有个感想,我们年纪大一点的朋友们,领导青年们,所期望于后
一辈青年的,就要效法这几句话,希望后面的青年比我们行。有一次演讲,谈到命
运的问题,我说我们这一代,不包括现在的青年,不必算命,如果要算八字,我对
大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已经批断好了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我
们这一代是命中注定垫墙基的。但是不要自认悲哀,这是神圣的,一个建筑物基础
不稳固就不好。所以我们这一代要认清楚,是未来一代的基础,自己要建立得稳固,
同时希望后一代,要胜过于我们,见解学识都超过我们,这是我们国家民族所最值
得欣庆的事。如果现在发现不及我们,这有什么用?要现在超过了我们。如孟子说
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见过于师”的青年就是英才,但是这种人才,
始终很难得。

                          大丈夫当如是乎?

    下面继续说孔子作人外世的态度: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
    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这是说孔子的修养。由这一段话看出两点,第一可见当时学生们,尤其子路、
子贡这些人,对孔子的尊敬。以另一个观点来研究,我个人经常认为——这里特别
提醒大家注意,我个人见解不一定对,只是提供大家作一个参考——孔子了不起的
地方,除了他的学问、道德、修养以外,我以前说过,他在当时的确可以推翻任何
一个国家的政权,取而代之,但他绝不这样做。

    说到取而代之,我们讲一点题外话。读《史记》,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分别看
到秦始皇出巡的那种威风与排场。项羽看后,对朋友说“彼可取而代之。”用白话
说是“老子可以把他拿下来,我来干!”刘邦看后则说“大丈夫当如是也。”用白
话来说:“一个大丈夫,应该做到这样,才够味道。”根据行为心理,同样一个观
念,但两个人表达的气度,就完全不同。一个是非常粗犷的,好比你坐在椅子上,
一个人走进来,把你拉下来:“你下来!我要坐。”而另外一个人说:“这个位子,
可让我坐坐吧?”然后坐下来。气量就不同。所以我们读历史,这些文字上的要点,
应该特别注意。

    我们回头再说正题:孔子当时那么多门弟子,而在那么少人口对比下,等于现
在一个非常大的党组织。尤其在孔子那个时期,春秋战国的变乱已经那么久了,他
又有三千弟子,都是各国的优秀分子,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人才都有。只要稍
微动一动,任何一国的政权,他都可以取而代之,但孔子始终不干这种事情。为什
么呢?他认为这样,影响并不久,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要影响得悠久而博大,不
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在这节书里可以看到,这些弟子们对他,简直捧成
一个大党魁。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这是真正的王。所谓“素王”,
是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称
孔子为“素王”,等于佛教中称释迦牟尼为“空王”是同样的道理。不需要人民,
不需要权力,而他的声望、权威和宇宙并存。第二点看到孔子本身,始终是一副救
人救世的心肠,并没有把富贵、权位当一件事情。这里说,孔子有一段时间生病,
子路就把同学组织起来。把孔子视同一个皇帝或社会组织的领袖,而叫同学们为臣,
好像是层层节制的部属。这里的“臣”是阶级的观念,俨然显示出政府组织的味道。

    后来孔子病好了一点,知道了这件事,就感叹:“久矣哉!”他说我病了这样
久,在这段期间“由之行诈也。”他就骂子路,你怎么光做些欺骗的事情,自己欺
骗了良心,违背了道德。“无臣而为有臣”,我本来是个平民老百姓,又不是帝王,
为什么把同学们组织成这样?把我变成这样?“吾谁欺?欺天乎?”你骗人,这个
罪过可是我背了,我本来是老百姓,你硬把我变成这样,这不是骗人吗?骗自己?
还是骗天呢?

    看到这里,我们有个感想,这感想要从经验来。我们发现,有时候当一个领导
人,往往会被部下捧坏了。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自己并不想这样,下面的人会把
我们捧成这样。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要注意,假使将来有那样的地位,要留心被别
人捧,到了那样地位,别人都说你的话说得对,都对你说“是的”。这时你要考虑,
不要给人捧坏了。历史上有很多人,到了某一阶段会昏了头,就是被下面捧坏的。
还有,当一个领导人,自己要想下台下不了,下面的人不让你下来,像有位工商界
的朋友,不想做。我劝他说,你做做好事,你现在关门是舒服了,可是你要想到你
下面一万多员工,加上他们的家属,有好几万人靠你吃饭,你不能说不干。我劝他
不要以工商的观点,而以社会事业的观点继续做,这样就伟大,所以人到某个时候,
自己想下台,有下不了台的痛苦。

                              解脱生死

    回头说到正题,孔子说“吾谁欺?欺天乎?”用土话来说,就是“你为什么替
我摆这个臭架子?反而替我丢了人!”的意思。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的态度,
子路对他恭敬,而他责备子路,当然没有像我们那样用土话痛快地骂子路一顿,他
反而是“引咎自责”的态度,觉得自己没有把子路教育好,所以说“吾谁欺?欺天
乎?”

    下面又申述理由:“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他说
我与其以君臣的关系,死在臣子的手边,还不如以师生的关系,死于你们学生的手
边更好些。这个话假如没有到那个位置去体会,是不知道的。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过,
有些帝王死了好可怜,曾有好几个帝王死了以后,尸体发臭,生虫没人管,几个儿
子,去争着当皇帝,真还不如一个老百姓。明朝的崇祯皇帝,最后亡国自尽的时候,
拿起宝剑要杀公主,公主年纪小,跪下来问自己有什么罪,皇帝说你没有罪,错在
作了皇帝的女儿。这便同南北朝时刘宋顺帝所说:“愿后身世世勿生帝王家。”是
一个道理。所以一个人死得光明磊落、痛痛快快很难。我有些朋友,其中学佛、学
道,或打坐的来问我修道的工夫,我总是劝他们不要搞这一套,是有这种方法,但
做不到,也不要想成佛成仙,一个人健康快乐的活着,死的时候干脆利落,不牵累
别人、不拖累自己,就是第一等人。这个话也是经验中得来的。因为我的老朋友太
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所以不
要拖累别人,不要拖累自己。如何安排自己将来的死,最好找一个洞,先进去睡好,
自己差不多了,搬块石头把洞门一堵,好了。否则拖累别人很痛苦。不过,这也不
够解脱,倒不如梁启超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

    说到这里想起了两位老朋友与殡仪馆的故事。一位是上将军某公,有一次,他
说真想在殡仪馆附近,最好隔壁找一幢房子。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有两点理由。
第一,老朋友一个个凋零,经常要跑殡仪馆,方便些。第二,有一天自己要去的时
候,就走过去了,也方便。第二个朋友也是一位将军,十多年前一个春节,碰到我
说,今年真倒楣。我向他为什么?他说刚过年,大正月坐三轮车去吊一个朋友的丧,
到了门口付了车钱,那个三轮车夫问道:“先生你还回去不回去?”可真把他气得
不得了,大骂车夫:“你才不回去!”不料几个月后,这位朋友真到那里不再回去
了。就是这样巧的事情。这是两个故事,也是两种绝对不同的观念。

    由这一段,看到孔子思想的通达,他意思说,为什么死还要摆这种排场。第三
点,他告诉子路,你怕我死后不得大葬——就是国葬、公葬——得不到你们认为死
后的光彩。我们经常看到“生荣死哀”四个字,生的时候享尽了荣华,死后的荣耀,
就是大家都会哀痛。可是我们现在到殡仪馆吊丧,有许多人在那里已经没有哀痛之
情了。

    孔子这里是说,我虽然不得大葬,没有生荣死哀,“予死于道路乎?”我也没
有惨死,总是寿终正寝。我们常常看到讣文上有“寿终正寝”这四个字,但现代往
往与事实不符,因为现在的人都是死在医院,有几个寿终正寝的?古代说寿终正寝,
是指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断气以后,才抬到正门的大厅上,所以是寿终正寝。现在
都死在医院,送到太平间,哪来的正寝?还有现在殡仪馆中,有许多太太挽丈夫,
儿子挽父母的挽联,都不合理的。因为照古礼,自己是当事人,没有心情在文学境
界上作诗作联,所以亲人是没有挽联的。若是自己不会写,由别人代写,更是莫名
其妙。挽联要与死者有感情才挽得出来,与之毫无感情,怎么代写?有感情的自己
写,很简单。白话的:“你死了,我也快来了!”或:“你先走一步,我会跟来的,
你安心的去吧!”不很好吗?所以讲到中国文化,目前许多地方都是问题。可是我
们在这里,看到孔子对于他自己的生死,却看得非常平淡。

                        卖不出去的无价宝

    下面文章,转了一个气势。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第二个“贾”字在这里念“姑五切,音古。”行商坐贾,是古代商贾两个字的
分别意义。流动作生意的称为商;开店固定在一个地方做生意的称为贾。子贡有一
天和老师幽默一番,他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老师!你说我是把它放到保险柜里藏
起来好呢?或者找一个好价钱把它卖掉了好呢?孔子一听就懂了,他说:决定卖!
决定卖!我在这里等人来买的,可是卖不出去,没有人要!这是他师生之间的幽默。
也就是说孔子感觉到生不逢时,吾道不行,而借子贡的幽默表达出来。所以接下来
就叙述孔子的另一个想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是孔子平居时的一段闲话。九夷是东南方一带蛮夷之地,当时包括现在的广
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南方省份的边区。这些地方还没开发,还是
披发文身,非常落后的地区。孔子当时想另外开辟一个天地,保留中国文化。但有
人说,那个地区太落后,没有文化,野蛮得很,怎么办?孔子说地区不怕落后,只
要真有道德、真有学问的人,去任何地方,在任何时代,自己都有自处的办法,那
有什么关系?读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最后的一句话“孔子云:何陋之有?”
就是从这里来的。他引用时,说出了“孔子云”,便不算千古文章一大抄,只能算
是借用的。

    讲到这里就想到,书读多了,便会觉得今古文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所谓“千
古文章一大抄”,于今为烈!有人到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或别的什么地方,把
几十年前的报纸找出来,多抄几篇报屁股的文章,都变成了新的。或者一瓶浆糊、
一把剪刀,拼拼凑凑,就是一本书,新著作。还有的人叫学生研究了半天,把资料
拿来,拼凑一番,就是著作。最近有一个学生,留学法国,暑假回来,找论文题目,
他说法国老师要他作关于中国问题的某一个题目。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中国老师
这样,外国教授也这样。他根本不懂这个问题,所以指定你的博士论文作这个题目,
他做指导老师,名义是他挂了,实际上是你替他研究,今日学术界,作学问都不老
实,真是孔子讲的“吾谁欺?欺天乎?”统统都是这样干。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学
生作论文,去研究。学生要想拿这个功名——学位,只好去找资料,苦死了。找来
了以后都交给他,学生的学位完成了,他的知识也得到了,又不要费力气。这是学
术界的秘密,全世界一样。决不像古人教学生是“传道授业”的精神了。人老了,
对这些也看透了,实在也不想看了。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研究孔子的生平,这里也是他重要的资料。这是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到了晚年,
他深感即使拿到了权力,也平定不了世界。要想对社会、历史有贡献,只是从事文
化与教育。因此决定回到鲁国来,整理中国文化,由此产生了六经。他说,我自从
由卫国回到鲁国整理文化以后,中国文化的中心,把它改正了。所以我们说“文化
复兴”这个名词,在孔子这个时候,是一个阶段。(在此以前大乱了一个时期后,
经过孔子的整理,一直流传了几千年。)文学的路子,与文化、文艺的路子配合,
才走到正路上。

                            不落醉梦中

    下面说孔子平常的生活: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
    我哉?

    孔子说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外面,参加政府会议的时候,(“出则事公
卿”的事字是动词。)与这些高级的国家大臣一起,参加会议,正式从事于国家的
政务。回到家里则“事父兄”,规规矩矩是一个家族里的成员,也是一个普通的老
百姓,没有官架子。在父亲的立场就尽到父亲的责任;在弟弟的立场,对兄长、对
家里的人就应该尽到作弟弟应尽的义务。这两句话,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当一个公
务员,上班的时候,规规矩矩从事公家的事,尽我的责任,守我的本分。回到家里,
做家庭中一个很好的成员,当父亲尽父亲的责任,当丈夫尽丈夫的责任,当妻子尽
妻子的责任。

    “丧事不敢不勉”,对于生死大事,尽量的周到,朋友之中有人家里出了大事,
有人死亡,就尽量的帮忙,对于朋友的红白帖子,喜事可以礼到人不到;对于丧事,
礼到人也到,这是最后一次了,不去殡仪馆行个礼是讲不过去的。对于丧家,要安
慰问讯他们,有没有事需要自己帮忙,如果有,立刻就去。这是孔子说的丧事不敢
不勉,就是在患难时需要朋友,否则人类交朋友有什么意义?光景好的时候才来往,
那不是多余!光景好到处都是朋友。

    第四点孔子“不为酒困”,喝酒没有喝醉过。我是天生不会喝酒,也讨厌喝酒
的人。不过因为不会喝酒,我也自己试验过,看看喝醉了什么滋味。我的结论是不
相信人会喝醉,如果有人喝了酒乱说话,我照样认为是装疯。没有人会喝醉的,试
试看他绝不会吃大便,他绝不会骂他的妈妈,不会揍他最爱惜的人。孔子说“不为
酒困”不只是喝不醉的意思。实际上人都在醉梦中,如果以哲学看人生,几乎没有
一个人清醒过。爱情的醉,富贵功名的醉,没有哪样不醉。道家的吕纯阳有两句诗
说:“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间死不醒。”吕纯阳以道家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
大家都在醉中,临死都没有清醒过。现在《论语》上记载孔子“不为酒困”,在我
个人的看法,就有这种意味。当然,孔子的酒量很大的,在《乡党》篇中说孔子“唯
酒无量,不及乱。”如果解释为酒量很大,怎么说“无量”呢?也许一点都不会喝。
但也不对,否则又怎么说“不及乱”?所以研究起来,大概是酒量很大,从来没有
喝醉过。不过也不能说不会喝醉,“不为酒困”应该是不迷醉于酒,没有酒瘾,而
且始终保持清醒,不会在喝酒以后,有酒态醉意,更不装疯卖傻的。孔子说除了这
几点以外,“何有于我哉!”意思说,我这个人非常平凡,出去作公务员就规规矩
矩是个公务员,回到家里就规规矩矩是家里的一分子,朋友之间有困难,尤其是有
丧事这类患难,则一定尽力帮忙,平常作人,不在迷醉中。除了这几点以外,一无
长处,一点学问都没有。

                          水流花谢两无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这里讲,为了体会得更亲切一点,就借用碧潭这个地方吧!孔子去郊游,他
站在碧潭吊桥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说:“过去的就像这下面的流水一样,白天晚上
都在流。”这两句话的文学气息非常重,全部《论语》中,最富于哲学意味的,也
就是这两句话。从这里,有几个要点可以了解。

    第一,道家思想方面,老子也和孔子这个观念一样,经常用水代表人生哲学。
老子教我们效法水,中国有一句老话“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老子教我们学
下流——不是普通所指不高尚的下流,是指水的下流——大海。天下的水都向下流
汇归成大海。所谓下流,就是谦下,站在最下面,“人之所弃,我则取之。”人要
有容量,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老子又教我们“上善若水”,最高的品德像水一样。
道家形容水很妙,水是绝对干净的,脏的东西到水里,都被水冲洗干净了。让我们
的心境,以及人品的修养,效法水一样,冰清玉洁,不受一点尘埃。虽然容纳了许
多废物、污垢,但仍然是水,水的性质没有变,而且永远自强不息。

    第二,佛家也说过水,我们看到流水,永远只是一股流水而已。照佛学的分析,
人的心理就和流水一样,如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永远在流,真的吗?错了。等
于看到电灯光,说它一直亮着,也错了。当我们看到一个浪头的时候,事实上这个
浪头已经过去了,是接上来的另一个新浪头,当在看到这新的第二个浪头时,它又
已经过去了。灯光也是一样,当我们刚一打开开关时,所发出的光波已经消失了。
我们的思想、感觉、年龄、身体,当一个钟头乃至一分钟前坐在这里的我,与此刻
坐在这里的我,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变化了。所以“今我非故我”,现在的我已经
不是前一分钟的我了。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去。所谓“江水东流去
不回”,历史永远不会回头,时间永远不会回头。人生永远像浪头一样,一波又一
波地过去了,要想拉回来是做不到的。

    这些都是另一面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消极的人生,许多宗教家、哲学家,都从
这一面看,花落了再不会开了。大家都看过的,《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这位小
姐病兮兮的,花落了还要去收回来,还要葬下去,情调非常美,文章也作得很好,
葬花词名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此之为林黛玉!怎么不生肺
病?怎么不那么痴迷的死?你管他谁葬你,死了就死了。说到这里,龚定庵的诗就
比林黛玉高明多了,他的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刚才说过
的某先生,他死后有人问我送什么挽联给他,我说我会另作一副。但送给他的挽联
最好是这两句诗,因为,虽然人死了,而其耿耿的忠心仍令人感动,在文学境界上,
就是龚定庵的这两句诗。以上这些都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但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而很多的意义包括在内,极高明。从
另一面,用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涌进。所以我们要
了解,人生就像这股流水一样。孔子所以站在上流告诉学生们:“注意呀!你们看
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面去!向前面去!而且是昼夜不断的向前去。”他这
话的意义,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
经》乾卦的卦辞。乾代表了天,中国文化是用乾代表了天体,现在的名词就是宇宙。
《周易》就是文王的思想,也就是孔子所效法的。文王解释宇宙,是永远在转,永
远在动,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假使一秒停止,不但地球完了,没有人类了,整个宇
宙也垮了,所以宇宙是动态的。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了。我们有两位现代的学者是在
思想界很有影响力的,他们评论中国文化,属于静态的。我对他们说,老兄,谁告
诉你们中国文化是静态的?讲中国文化,第一部书就是《易经》,里面就告诉了你
“天行健”,宇宙没有静态,永远是动的。中国文化并不主张静态的宇宙。人生也
是这样,要不断求进步。静是缓慢的动态,没有真正绝对的静。譬如人坐在椅上好
像很静,其实并不静,身上的血液正在分秒不停地循环,各个器官也都各司其职地
工作着。“天行健”是永远强健地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一
样,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就是《大学》这部书中引
用汤之盘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生思想、观念,都要不断
的进步。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

    所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包括各方面很多意义,可以
说孔子的哲学,尤其人生哲学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中,它可以从消极的、积
极的各方面看,看宇宙、看人生、看一切。我们自己多多去体验它,应该了解很多
的东西。在这里所提供大家去研究的意见,还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实际上,根据这
两句话,可以写很多很多的文章。历史是不能停留的,时代是向前迈进的,宇宙如
此,人生也是如此。

                           女人未必皆祸水

    这里是另起一节。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里面说的色,包括了女色、物欲、嗜好三重意义。但根据历代的看法,
只是偏重在女色这一面,认为这是孔子对卫灵公的感叹。孔子周游列国时,对孔子
比较重视的是卫国,但卫国的政权,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大臣蘧伯玉,而左
右卫君的是美丽妃子——卫灵公嬖好的南子,所以有这句感叹,而成了一句名言。
事实上不止卫灵公,从人情世故上看,人都是好德不如好色。如果一定要以最高的
道德要求,世界上很少有合乎标准的人。

    像我们看到很有名的唐明皇与杨贵妃这段历史故事,唐明皇这个皇帝的确是不
错,少年时代非常好,晚年时因嬖好杨贵妃,致使国家发生了变乱,成为知名的历
史故事。在过去的历史,很多人都把这个罪过,推到场贵妃身上去,这也是很难说
的。说一个女子对于政治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也有可能。就是西方也有这种情形,
所谓英雄征服了天下,女人征服了英雄。不过要看哪种女人,真能征服英雄的女人,
并不容易。我们看到蜀亡国以后,蜀王妃子花蕊夫人被俘。宋太祖赵匡胤就问她,
你们国家有十几万大军,为什么今天你会到我身边来。这位妃子作了一道诗答复他,
大意是说我本在深宫中养尊处优的女子,对国家大事不了解,但这首诗的结论却骂
尽了男人,她说:“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
个是男儿。”这也是历史上,女人关系历史命运的一个故事。再其次,大家都说唐
明皇是误在杨贵妃手里,尤其是诗人们都如此说——中国的诗人多半对于历史大
事,有谨严的批评——但也有另一面的看法,如袁枚的诗说:“空忆长生殿上盟,
江山情重美人轻。华清池水马嵬土,洗玉埋香总一人。”当安禄山造反,兵逼长安,
唐明皇出走到长安南面马嵬坡的时候,发生兵变,部队不肯走了。大家提出了一个
条件,要求把杨贵妃杀死。唐明皇没有办法,只好让贵妃自缢死。所以后人评论历
史,认为唐明皇不一定是为了杨贵妃而误国的,这首诗就是这个意思。建温泉池给
杨贵妃洗澡的,让杨贵妃自杀的,都是唐明皇做的,不要把历史的罪过,推到一个
女人身上去。

    同样,清代的龚定庵也提了一个反调,他的一首诗说:“少年已自薄汤武,不
薄秦皇与汉王。设想英雄迟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他说一个英雄到了晚年没事
情做了,不让他住在温柔乡里,又要他干什么?龚定庵这个理论,和现代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有点类似。我们要特别注意,性心理学与马克思的理论,严重
的影响了近一百年思想。今日除了马克思的影响以外,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对近百
年来历史文化转变的影响更大。不过这一方面不像政治理论受重视——如果依据性
心理学的看法,有过分的精力,就有杰出的事业。因此英雄、豪杰、才子,几乎各
个行为不检,都是孔子所讲的“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然而孔子所要求的真正圣人的境界,这是非常难的事,一般心理状况,凡是了
不起的人,多半精力充沛,所以难免要走上女色这条路子。这是我们就这一点,对
历史的看法。扩而充之,“好色”不但是指男女之间的事,凡是物质方面的贪欲,
都可以用“色”字来代表。尤其是以佛学的立场看,那就更明显了。照儒家的思想,
一个领导人,简直任何嗜好都不应该有。但是人很难做到完全没有嗜好。譬如有些
人什么嗜好都没有,就是好读书,这也变成一个嗜好,于是左右的人都是读书人。
南朝梁元帝读书读呆了,敌兵临境,还要文武诸臣戎服听他讲书。最后终于亡了国。
他在投降时,放一把火,把收藏的十四万卷图书烧了,他说“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有人问他为什么烧了书,他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可见读书也很
害人,真成呆子。

    从此我们了解,上面有一点偏好,下面就偏向了,这就是“物必聚于所好”的
道理。我们要看古董,就必须到好古董的人家才看得到。有些人好石头,有些人好
怪木,有一些人就是好钞票。某公说,有一个老朋友,每天入睡以前,要一张张点
过他铁柜里的钞票以后才能睡着。所以孔子这句话,是一个最高的目标。同时提高
我们的警觉,凡是作一个领导人,不但是好色,任何一种嗜好,都会给人乘虚而入
的机会,因而影响到事业的失败。所以接着下面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
    吾往也。

    一切的进德修业,都是如此。不但是学问的成功、道德的成功、事业的成功,
原则都相同:不是进步,就要退步。没有进步,停留在原地,也是退步。尤其对于
自己道德的要求,更难!我曾说过,英雄征服了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人不想征
服天下,而能够征服自己。事实上征服自己比征服天下更难。所谓道德的修养,就
是征服自己。上面孔子的话,就是说这个道理。他说譬如我们去挑泥土来堆成一座
山,要挑一百担泥土的,已经挑了九十九担,最后“未成一篑”,少了一畚箕泥土。
“止”,停止了,因此便不能登峰造极到顶点。是谁使你停止的?我们一件事没有
成功,往往推之于客观的环境、社会的因素,但是孔子在这里说那是不可能的,“吾
止也”,还是自己心理的疲劳与退缩,不是客观因素。他又说,譬如填平一块土地,
倒一畚箕泥土上去,就看到更高一点,这个进步,也不是外来的因素,而是自己的
成功,这里他所强调的,是指一切的作为,其成功或失败,都在于一个人自己,不
要推之于外来的因素。外来因素之所以形成,也是自己本身的关系。

    到这里为止,结束了孔子上面站在河川上所发的感叹。下面是孔子的教育经验,
对于个人的评论。

                         学而有成之难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在他的学生中,能依照他的教导去做,而不懒惰的,只有颜回这一个学
生。这句话好像很普通,但如果在教学上或在领导位置上工作久了,就可以体会到
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话,我们现在常常发现有些年轻人,吩咐他们去做一件事,譬
如去照顾一位老年人,他有这个心,但没有这份热情,他会觉得是老师叫他去做的,
而没有感觉到这件事情是他应该去做的,就只差了这么一点。讲理论时,他讲得和
大家一样,知道应该爱人,应该尽心,但做起来是另外一回事。我和年轻的同学们
说,许多社会上已经做了的事情,如“张老师”、“生命线”这些,已经有人做了,
不要再重复,你们应该去做一些须要做却还没有人做的事。据我的资料,一些老年
人很可怜,子女不在身边。可以发动年轻人对老年人服务,绝不接受招待,自己带
便当去。青年们都说得头头是道,但我告诉他们,要经得起往后的困难。有些老年
人替他服务久了,他会觉得应该。第一次有感谢之意,第二天他觉得差不多,第三
次也许你迟到了,他会骂人,那么年轻人还要准备行礼、道歉。由此可知做一件好
事,也有如此的困难。所以理论与事实配合起来,要“语之而不惰”,讲到了就做
到,而且非常勤快,又持之以恒地去做,实在是非常难的事。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论,一个人总有些熟人有事相托,如果做得到的事情就答应
了,答应以后有时又觉得烦了,摆在那里两三天,就把事情“惰”下去了。有时候
提高警觉,赶快办,办了以后,有没有结果不知道。办不到的也要早告诉人家。否
则等于医生替人看病,看不好的,给人家一点平安药吃,好不了也死不了,就是拖,
这就是罪过。所以孔子讲颜回的这句话,表面上看很普通,真正体会一下,这种修
养实在是不容易的。

    下面接着再赞叹颜回: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这并不是对颜回本人说的话,是他对学生们说颜回的。颜回不是只活了三十二
岁就死了吗?孔子说可惜得很,我只看到他的进步,没有看到他的成就。有进步应
该有很大的成就,可惜短命死了,所以成就没有看出来。因此孔子有下面对人的感
慨: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所谓苗就是根苗。有些植物,种籽种下去,发出的芽非常好,应该前途无量,
但结果却长不大,枝叶并不茂盛,这是“苗而不秀”。也就是说有许多人,小时了
了,大时糊涂。尤其在教育界更看得到,有些年轻人非常好,眼看他慢慢变,变到
最后不成器。再更进一步是“秀而不实”,虽然花叶扶疏,但没有结出果实来。如
果我们把这两句话,回转来看看自己的人生,大多可以说是“秀而不实”的。在这
个非常时代里,年轻时,想如何如何。结果到了现在,得了结论,晓得自己是“起
不了”。而这个重点,就是孔子上面所讲的“止,吾止也。进,吾往也。”在乎自
己,不关他人,尤其作学问更是如此。我们常看到年轻人文章写得好,有许多人寄
以厚望,我说不见得,这就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真正文章写得好,能称得
上是一个文学家的,以整个人类文化历史看,古今中外不到两三百人。这仅就文章
这一行而言,写了许多书的人,能流传的又有几本?这都是“秀而不实”。

    所以文学也好,学问也好,无论哪方面,能够做到历史上有成就的,很不容易。
这也就是孔子对人物的感叹。有许多人,聪明而进取,有前途,但最后并没有结论。
许多人的事业、道德、学问,都在这两句话的范围中。

                            勿轻后学

    因此孔子又对学生们讲到对年轻人的观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
    不足畏也已。

    这句“后生可畏”是孔子的名言,切不要轻视后一代的年轻人。从古至今,对
年轻的后一代都非常重视。孔子说后来的年轻人可畏,并不是怕他,而是说值得用
心培养,值得重视。“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千万不要轻视后一代,不要以为未
来的不如现在的。这一点我们不要冤枉孔子了,我们学术界经常都把孔子描写成非
常古板、保守的。实际上孔子的思想最前进,他不轻视后一代,更不轻视后来的历
史,认为未来的社会不比现在差。所以他说你何以知道将来就不及我们?以人来说
也是如此。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也就算了,再没有什
么可观的了,这也是事实。

    前面说过,我个人的看法,人类文化永远是年轻的,到现在为止,永远都在幼
稚的阶段,还没有成熟,假使真正成熟,在文化的立场来看,此时人类的生活就永
远安定了。这个理论是最麻烦的历史哲学问题,在此我们不去多讨论它。这一段也
是孔子在鼓励青年们努力,我们过去有一句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还是他对于学生们的鼓励: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边无说乎?绎之
    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这固然是他对学生的鼓励,也是我们一生作人做事值得效法的地方。“法语”,
就是我们现在普通说的“格言”。古人的名言,古时也称“法言”,有颠扑不破的
哲理。我经常告诉来学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不要走冤枉路,最直捷的方法是先去读
“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四本书,
努力一点,三个月的时间,对中国文化基本上就懂了。三字一句的《三字经》,把
一部中国文化简要地介绍完了。历史、政治、文学、作人、做事等等,都包括在内。
尤其是《千字文》,一千个字,认识了这一千个字以后,对中国文化就有基本的概
念。中国真正了不起的文人学者,认识了三千个中国字,就了不起了。假如你考我,
要我坐下来默写三千个中国字来,我还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慢慢地去想。一般脑子
里记下来一千多个字的,已经了不起了。有些还要翻翻字典,经常用的不过几百个
字。所以《千字文》这本书,只一千个字,把中国文化的哲学、政治、经济等等,
都说进去了,而且没有一个字重复的。这本书是梁武帝的时候,一个大臣名叫周兴
嗣,据说他犯了错误,梁武帝就处罚他,要他一夜之间写一千个不同的字,而且要
构成一篇文章,如果作不出来就问罪,作得出来就放了他。结果他以一日一夜的时
间写成了《千字文》,头发都白了。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
张……”四个字一句的韵文,从宇宙天文,一直说下来,说到作人做事,所谓“寒
来暑往,秋收冬藏。”不要以为千字文简单,现代人,能够马上把《千字文》讲得
很好的,恐怕不多。至于格言,也有一本书《增广昔时贤文》,是一种民间的格言。
过去读旧书的时候,等于一种课外的读本,个个都会念,包括作人做事的道理在内。
当然里面也有一些要不得的话,如“闭门推出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的作用。
但有很多好的东西,都被收进去了。到了台湾以后,发现市面上发行的《昔时贤文》,
又把闽南语的一些民间格言也放进了。

    讲中国文化,除四书五经以外,不要轻视了这几本小书,更不要轻视那些传奇
小说。真说中国文化的流传与影响,这几本小书和一些小说发生的力量很大。四书
五经,除了为考功名以外,平常研究起来又麻烦,就很少人去研究。而这几部书,
浅近明白,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都表达出来了。这是说到“法语”而引出来格言的道
理。

    孔子说历代的格言,构成了“法语之言”,“能无从乎?”能够说不信从它吗?
譬如我们看到了很好的名言,一定因欣赏而背诵下来,默记在心。“改之为贵”,
仅仅欣赏也没有用,要把它当成一面镜子一样,照照自己,反省反省,发现自己的
毛病,然后彻底改正,这样读书,才是学以致用。“巽与之言”就是顺从的话,顺
着你的意思的话。有人编了一则笑话,说有一位侨领之流,年纪也大了,人家请他
在一家豪华饭店吃饭,坐在首席。这位老先生经常放屁,联珠直响以后,他道歉说:
“对不住!”旁边有人说:“没关系,不臭。”这位放屁的老先生说:“真的吗?
那就糟了,听人家说老年人放屁不臭,命就不长了。”此话一出,那位说“不臭”
的朋友愣住了,其他的人也很尴尬,过了不到一分钟,又有人用鼻子嗅嗅说:“唔,
现在有一点点味道。”这也就是巽言的刻薄形容。还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出国前
找到一幅祝枝山的画送给一位朋友,这位桥商展开画,看了祝枝山的名字后说:“啊!
他画的,我认识他的,他为什么不写我的名字?”这位朋友听了,不好意思说穿是
明代古书,只好说“巽与之言”:“那恐怕他忘记了,我回去要他替你加上好了。”

                           高帽压人低

    这位朋友说的笑话,虽然非常刻薄,但他的经验阅历非常多,对事情看得非常
透。人的经验阅历多了,也容易变成尖酸刻薄。我现在老了,有资格对年轻学生们
说,他们骂我们老年人老奸巨滑,我绝对承认,而且认为是恭维的话。老奸不是巨
滑,因为年龄越增加,经验越多,讲话就只好保留一点,这也是一种修养的工夫。
如果年龄增加,人情经过多了,把人事看透了,而转来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厚道,
宁可你不对,我不挖苦你,不刻薄你,仍诚恳对你,这是道德,这是学问。各位要
注意,假使作领导人,自然有好听的话要来的。孔子说,顺耳的话,听了难道会不
高兴吗?捧两句总比骂两句听来舒服,明知道那两句捧的话是假的,可是总舒服点。
清代才子袁枚有名的故事,他二三十岁就名满天下,出来作县长,赴任之前,去向
老师——乾隆时的名臣尹文端辞行请训,老师问他年纪轻轻去做县长,有些什么准
备?他说什么都没有,就是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老师说年轻人怎么搞这一套?袁
枚说社会上人人都喜欢戴,有几人像老师这样不要戴的。老师听了也觉得他说的有
理。当袁枚出来,同学们问他与老师谈得如何?他说已送出了一顶。这就是孔子说
的“巽与之言,能无说乎?”好听的话谁不愿听?

    所以我们要注意“绎之为贵”,绎就是演绎,要反省、研究、推敲、分析一下。
“说而不绎”,光喜欢好听的话,自己不加反省、推敲。“从而不改”,对于好的
格言,只是欣赏,而不依格言去改自己的毛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说对
于这种人,我也实在拿他没有办法了。这也是说知识分子讲理论,告诉人家如何如
何很容易,要做到就很难,如果做不到,也没有办法。孔子的学问是讲实际行谊的,
能够做到,才是真的学问。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是重复的,前面说过,不再讲了。重心在“无友不如己者”,千万不要
依古人的解释,认为交朋友一定选比自己好的,那就错了。要尊敬每个人,认为所
有的朋友,不可能不如自己的。

                              意气凌云

    下面是讲学问之道,除了知识以外,要注意气节的培养。气节是人格的中心。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说一个人中心思想的养成。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讨论过的,佛家、儒家都
主张作人要作到无我,这无我是对个人道德修养而言。处理事情则要有我,要有正
确的意志思想,用现代话说,便是主义的中心思想。“三军可夺帅也”,古代作战,
如果把对方主帅抓住了,三军失去了领导人,就整个崩溃了。对人而言,“匹夫不
可夺志也”,任何一个人真有气节,立定了志向,怎么样也不会动摇。我们看到抗
战时,许多朋友,为国家牺牲,很多人值得钦佩的,他们可歌可泣、有气节的事太
多了,无论受到怎样的折磨,始终志向不屈,气节不变,就是说个人的思想与意志,
是很难征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人对于思想、文化侵略的严重,还不大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一个国家对于这一点都懂了,在战略上先侵夺对方
的意志,先把敌人的思想意志变更。在人类文化的战争史上来说,到这几十年来,
他们才真正懂得运用这个道理。拿中国历史来说,我们中国自南北朝以迄清代,经
过好几次的外族入侵,为什么中华民族始终站得住,外来的民族结果都被我们的文
化所同化,就因为文化力量的伟大。有个哈佛大学的教授来问我,全世界的国家亡
了就亡了,永远站不起来,唯有中国经过好几次的大亡国,但永远打不垮,永远站
得起来,理由在什么地方?我答复他说,关键在一个很简单的名词“统一”,文化
的统一,思想、文字的统一。现代的欧洲,和我们春秋战国的时候一样,交通不统
一,经济不统一,言语也不统一。我们中国言语,到现在也还没有统一过,广东话、
福建话,各省各地都有他的方言。但秦汉文化统一以后,不但是整个中国,即使整
个亚洲,包括日本、东南亚各国,都是中国文字。最近东南亚曾经先后想改,不用
中国字,结果没有办法,改不了。越南在变,变到现在还是没有办法;马来西亚也
在变,有从那里回来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把“窗”字变成“”,去掉中间的两点,
但学生还是写“窗”字,老师就说那是以前的窗,现在新来的不必要中间的两点,
新式的不用那两个螺丝钉了,可是学生说字典上窗还是有螺丝钉。据说这一类的
趣事很多,所以统一的文化非常重要。因此文化不能亡,不能挖根。我们有些国人,
自己去做文化挖根的工作,这是自取灭亡的事情。

    因此孔子讲到个人“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志节,表现于日常生活上的情形: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减?

    这是孔子描画出的子路。如果现在遇见子路这样的人,是很有味道的;有侠气,
讲话直,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没什么心机,宋江
想打一个鬼主意,就往往被李逵叫开了。孔子弟子中,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
当然,子路有学问,他并不像张飞、李逵的粗鲁,但个性豪迈,慷慨尚义。孔子说
他,穿着破旧的袍子,与富贵中人穿了皮袍的——大陆北方冬季严寒,非穿皮袍不
可,至少穿羊皮,高级的穿狐皮,貂皮、灰鼠,相当贵的——站在一起。“而不耻
者”,他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通常穿一件蹩
脚的衣服,到一个豪华的场所,心理上立即会觉得自己扁了。这就要有真正学问的
气度,即使穿一件破香港衫,到一个华丽的地方,和那些西装笔挺的人站在一起,
内心中能真正的满不在乎,不觉得人家富贵自己穷,实在要有真正的修养。孔子说
这种气度,这种修养,只有子路做到。如孟子所说“说大人则藐之”,见到了不起
的人,也看得很平凡,很普通。下面孔子引用《诗经·邶风·雄雉章》中两句诗称
赞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也告诉我们为什么子路能够做到,凭四个字“不
忮不求”。“不求”,大家都知道,你官大,我不想作官;你钱多,我并不以为钱
是了不起的东西,我并没有觉得穷是悲哀,对你无所求嘛!

    什么是“不忮”?以现代观念解释,就是心中很正常、坦荡,你地位高,有钱,
但你是人,我也是人,并没有把功名富贵与贫贱之间分等,都一样看得很平淡。对
人不企求、不寄希望,自己心里非常恬淡、平静。如此作人做事,“何用不臧”?
哪里还行不通?有此心理,自然就气度高华。所以说培养气质,不是衣服装饰可以
培养得出来的,要在内心上具有这种修养,风度、气质自然就出来了。子路听了老
师用《诗经》这两句奖励他,就“终身诵之”。孔子又说他,我说你好,你就得意
起来了。我讲你对,这不过是学问的过程,而学问永无止境,以此到处炫耀,你就
已经不行了。因此孔子的结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永远是碧绿的——台湾的气候
看不出来,大陆上四季分明,就看得很清楚——这是孔子的感叹。人生要在最后看
结论,人要在艰难困苦中才看得到他的人格,平常看不出来。如文天祥就是一个例
子,国家无事时,他是一个风流才子,谁看得出他后来竟是一个如此坚贞而正气凛
然的人。所以古人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大风来了,所有的草都倒下去,
只有山顶上有一种草,可以作药用的,台湾也可看到,名叫“独活”,在海拔很高
的地方,所有草都不生长,只有这种草生长,所以叫“独活”,就是劲草,大风都
吹不倒。时代的大风浪来临时,人格还是挺然不动摇,不受物质环境影响,不因社
会时代不同而变动。国家一乱,就看到了忠臣,也就是孔子说的“岁寒,然后知松
柏之后雕也。”

                      三达德的重心

    下面孔子说到人格修养的三个重点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智
慧,我们要注意,“知”在东方文化里并不是知识。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
识。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研究佛学,就看出来了。照梵文的音译,“般若”
这两个字,中文来解释,相当于智慧。当时我们翻译佛学经典中的《金刚般若波罗
蜜多经》,其中的“波罗蜜多”、“般若”都是梵文译音。“般若”的解释是智慧,
为什么不译成《金刚智慧波罗蜜多经》呢?因为中国过去翻译有“五不翻”,外文
有此意义而中文无此意义的不翻,为“五不翻”中的一种。现在对外国学生上课,
就常有这种情形。譬如“境界”一词,外文里就没有这个字,勉强翻成“现象”,
但并不完全是境界的意义。“现象”是科学上的名词,“境界”是文学上的名词。
譬如说有人常引宋代辛稼轩有名的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
就是境界,若隐若现。再说诗的境界,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
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好境界!如改作“飞机轰轰对愁眠”那是噪音
不是诗了。李后主词的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若
是“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那就没有境界了。这是讲文学的境界。如把境界
翻成现象,就只有“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才是现象。又如中国文字的“气”
如何翻译?西方文字不同,氧气、氢气、瓦斯气,究竟用哪一种起来代表?中国字
就不同了,一个“电”字,就有许多的妙用。在外文就不得了,现在外文有十几万
字,真正常用的几千字而已。外文系的学生可不得了,新字一年年增加,我看照这
种情形下去,七八十年以后,谁知道要增加到多少字,将来非毁弃不可。而中国只
要一个“电”字就够了,发亮的是电灯,播音的是电唱机,可以烧饭的是电锅、电
炉,还有电影、电视、电熨斗,只要两个一拼就成了,谁都懂。外文可不行,电灯
是电灯的单字,电话是电话的单字,所以他们的物质越进步,文字越增加,增加到
最后,人的脑子要爆炸的。所以现在中文翻外文,就是采音译的方法,然后加注解。
我们过去的翻译,不像现在,尤其南北朝佛学进来的时候,政府组织几千个第一流
的学者,在一起讨论,一个句子原文念过以后,然后负责中文的人,翻译出来,经
过几千人讨论,往往为了一个字,几个月还不能解决。古人对翻译就是那么慎重,
所以佛法能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在的人学了三年英文,就中翻英、英翻中,
谁知道他翻的什么东西?所以翻来覆去,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给他们搞翻了。当
时“般若”为什么不翻成“智”?因为中国人解释“智”往往与“聪明”混在一起,
所谓“聪明”是头脑好,耳聪目明,反应很快就是聪明,是后天的;而智慧是先天
的,不靠后天的反应,天分中本自具有的灵明,这就叫智慧。他们考虑梵文中这个
字有五种意义,智慧不能完全代表出来,所以干脆不翻,音译过来成“般若”。这
里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真
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仁者不忧”,真正有
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勇者不惧”,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
可怕的。但真正的仁和勇,都与大智慧并存的。

                           圣人之道与才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
    与权。

    这是作人做事最要注意的事。讲到这种人生的经验,孔子真是圣者,实在了不
起。他说有些人可以同学,年轻做朋友蛮好,但没有办法和他同走一条道路,不一
定能共事业。假如有一个事业,认为是好朋友,拉在一起做,往往后来朋友变成冤
家,真不划算,如不共事业,还是好朋友,多圆满!朋友是难得,结果变成冤家,
等于离婚一样,该多痛苦?所以汉光武找严子陵,而严子陵始终不干,始终和皇帝
是好朋友,多舒服!如果他作了汉光武的官,最后历史的记载,两人有没有这光荣
史迹,就不知道了。“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些人可以共赴事业,但是没有办
法共同建立一个东西,无法创业。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再回过来看这节书,
真感到孔子的了不起。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尊孔子,反对孟子,把圣庙里孟子的牌
位丢掉,说孟子没什么了不起。后来观念转变,翻开孟子一看,读到孟子说“天将
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一段,他又立即认为孟子真是圣人,
恢复了孟子在圣庙的牌位。这就是说明要人生的经验多了,才体会得出圣贤之言的
可贵。“可与立,未可与权。”有些人可以共同创业,但不能给他权力,无法和他
共同权变。这在历史上很多故事中可以看到,有些人学问、道德都不错,作别人的
高级干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错,但权力一集中到他手里,他自己会害了自己,
就坏了。譬如现代史中的袁世凯,和曹操差不多,是乱世奸雄,治世未必能。如果
一个人大权在手,又有道德学问的修养,把权力看成非常平淡,那就高明了。

                         赞元禅师与王安石

    再说,由“可与共学”到“未可与权”这三句话,我们可以借用宋代蒋山赞元
禅师对王安石说的话,作为更进一层的了解。王安石与赞元禅师交情犹如兄弟,一
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作了宰相,王安石每个月都要写信给赞元,而赞元始终不打
开来看。有一天王安石问他能不能学道,赞元禅师说:“你只有一个条件可以学道。
但有三个障碍永远去不了,只好再等一世,来生再说学道的事吧!”王安石听了很
不痛快,要他说明。他便说,你“秉气刚大,世缘深。”你的气大,又热心于人世
的功名事业,成功与失败,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心里永远不会平静,哪里能够学道
呢?并且你脾气大,又容易发怒。作学问,重理解,对学道来说,是“所知障”,
你有这三个大毛病,怎么可以学道?不过,不大重视名利,而且生活习惯很淡泊,
很像一个苦行僧,只有这一点比较近道而已。所以说你可以先研究修道的理论,等
来生再说吧!我们看了这一段对话,再研究一下王安石的一生与宋神宗时代历史上
的成败得失,便可以了解孔子所说的这三句话的份量了。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
    远之有?

    孔子所引用这四句古诗,用得很妙。“唐棣”是一种植物,像栗子一样,台湾
也有栗子,五月间开白色的花。这诗上说到看见唐棣开的花朵,好像是反偏在一面
的情形,因此引起一时的感想,了解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有些事所以一
时看不清楚,都是因为它太亲近,反而使自己受到蒙蔽,其实,道理就在你的面前,
就像在你家里一样,只要多多精思,就可以知道是自家本有的。所谓“祸患常积于
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便是此意。唐棣之花的四句诗,它包含有两个意思。第
一是说前面有一朵花,真是好看,可惜偏向了一点。第二是映射偏差的过失,是由
自己不注意去深思所致。作事业或作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不太注意最浅近
之处和偏信最亲近的人。由人生的经验以至历史上的教训,我们便可知道,一个人
的失败,整垮你的不是敌人,往往是你左右最亲信的人。也不是左右的人有意整垮
你,而是他无意犯一个错误或太多的错误,结果却帮忙你拆垮了台。所以人最不容
易看清楚的,是自己同室的人和最亲近的事。好像我们戴眼镜,可以看见外面的事,
往往忘记了自己的眼镜,把镜片撞破了,也把眼睛伤害了。四句话连起来就是说,
我们有爱好,就有偏私,有了偏私,往往就看事情不清楚,越亲近的事物越看不清
楚。这要特别注意。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是孔子的结论,他说实际上都是自己不
肯用心去深思,才看不清楚。其实,最高远的道理,就是最平凡、最浅近的。我们
往往把摆在面前的事情看得漫不经心,不屑去考虑,才种下失败的种子。

    一般把《论语》二十篇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十篇为上论。《论语》上半部的
最后一篇,也就是上论第十篇《乡党》,因为这一篇多半是记录孔子日常作人处世
的态度,比较枯燥一点。事实上以现在的观点来说,也就是孔子日常生活的素描。
本其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和为人处世的一方面,等于研究孔子的一个结论,我们
暂时把它保留。上论到此就告一段落。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上一页    下一页

作者: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