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系生命垂危 为太湖“换血” |
|
http://www.tt65.org 2003年12月3日10:11 来源:《华东新闻》 |
|
●每一条河流,都是有生命的
●太湖水系的生命,已开始呈现“血脂增高”、“血管堵塞”诸多症状。1954年,全流域足足下了90天雨,水涝成灾;1991年只有30天雨,太湖水系便几近崩溃。今天的太湖更不堪重负,日趋严重的污染如外部感染,使本已脆弱的生命力进一步下降
●2002年元旦,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启动“引江济太”调水试验,从长江抽水补济太湖,推动静滞的水流,稀释严重的污染。这次试验,犹如换血手术,以期重新激发太湖水系的活力
追思河流之死
如果说,是水利工程害死了河流,似乎有些绝对;但若说水利工程的后遗症是河流慢性死亡的基础原因,此话似不为过。
中国是世界上水坝最多的国家,共有8.6万座,占世界的50%。中国有多少水闸?至今未见统计数字,也许因为太过庞大。但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所有的河流,几乎都被一道道的闸门统辖着。
苏州市水务局局长黄雪球描述了苏州环城河死亡的过程。苏州建城2500多年,城区位置至今未变,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直到上世纪70年代,盘门口的胥江水势依然湍急,船只行走十分艰难。后因大运河改道工程,切断了胥江,苏州环城河水系顿失70%来水。加上东太湖81个小口门被水利工程控制,苏州环城河水日渐停滞,河道淤积,水质恶化,河流萎缩,环城河的生命就这样渐渐萎逝。
其它河流同样难逃这样的死亡轨迹。天下闻名的周庄,庄口原来有个急水港,可见水势之激活。现在的游人,只能见到一河浓稠的死水。
行政割据,是河流死亡的另一个病因。
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重新审视水坝利弊。1994年,美国宣布:美国的水库时代结束,并动手拆除了500多座水坝。挪威电力虽然99.9%来自水电,仍然立法禁建水坝。
中国科学家也在反思。两院院士潘家铮在《水利工程不能只言利不言弊》一文里强调:“大自然经过千百年的磨合,已形成一个平衡的系统。修建水利工程,必然扰动这个平衡。”
打开观念闸门
根据专家划分,人类和水打交道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无能为力阶段,第二是改造自然阶段,第三是协调共处阶段。
我国正处于第二阶段的后半程,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而大自然也已经开始重重地报复我们。
正在陆续完工投入使用的太湖十大骨干水利工程,是在1991年太湖大水后决策上马的,目标是防范1991年这样的50年一遇的大水。10年后,工程虽然陆续建成,但10年前定下的防范目标却转移了:经济发展增加的污染源,使静止的太湖水系严重恶化,反而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
长三角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GDP占全国20.3%;太湖流域又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域,以上海为中心,南边是富庶的杭嘉湖平原,西边是发达的苏锡常地区,GDP占全国12%。1991年的太湖洪水造成损失100多亿元,10年后的水质恶化,影响的却是这个经济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地位能否保持,水是关键中的关键。
2001年9月的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提出了治太新理念: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新理念,为太湖治理打开了观念的闸门。
虽然还是这些防范洪水的工程,但观念闸门一旦开启,新的思路便沛然而生。翌年元旦,“引江济太”试验启动,原本为防洪抗旱启动的闸门,从此为生态调水、资源调水而开启。它意味着我国治水指导思想正在发生重要转变,从单纯的防汛抗旱调水,升华为生态调水、资源调水,统筹水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再造天人和谐
今年,“引江济太”工程往太湖调了20亿立方米的好水,相当于太湖一半的蓄水量。
有了源头活水,还需修复旧有水利工程留下的后遗症,太湖水系才能走向新生。今年3月,苏州启动了环城河整治工程,从太湖到苏州城之间,开凿了18公里长的西塘河引水工程,整治了环城河道,全部工程年底将竣工。明年春节,枯死的苏州环城河将重新焕发生机。上海也在整治曾以黑臭闻名全国的苏州河,并取得初步成效。
但在更多地方,河流还是被人们遗忘着。与此相反,公路建设正吸引着方方面面的巨大热情和投资。浙江嘉兴市水利局局长徐关明认为,修路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也不能忘了治河,河流不治,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嘉兴的1.38万公里水道,20年来淤积了3亿立方米淤泥,“引江济太”引来了好水,但淤泥泛起,水质仍然难清。可是,清挖3亿立方米淤泥需要投资30亿元,而且很难有直接的利益回报。
污染不除,太湖积疴难去。苏州市水务局局长黄雪球认为,太湖治污的零点行动未能达到阶段性目标,一个主要原因是各地的一些行政领导只对当地利益负责。那么,能否在水系的行政地域界面上制定水质标准?从某地流出的水污染超标,某地的行政领导就要承担责任。
如今,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孙继昌最关心的事情是“引江济太”的效果,因为这关系着全流域水系的治理。今年的气候高温和少雨碰头,从长江抽取的20亿立方米水,抬高了太湖水位,缓解了旱情,稀释了污染,抑制了蓝藻爆发,但只推动了太湖东北部的水流,西太湖水还静止着。他有个设想,从太湖西北角上方再开凿一条引江通道,让太湖水全都流动起来。
当整个太湖水系都欢畅脉动起来时,它的生命就将走向复苏。人与水,将走向新的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