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生存能力极强,威胁其实来自人类!!! 肖雪慧 很少有哪本书会像《最后的熊猫》这样深深地牵动人的情绪,让人一边读它就一边在跟作者共同经历着理想、希望、挫折、沮丧、愤怒、痛苦和幻灭,而读后又是异常地心情沉郁。 多少年来,大熊猫明星般地在大众传媒频频亮相,人们在窥见它那不可思议的美和神秘时,也产生了一种国宝正备受呵护的错觉;一些似是而非的论断则使关爱这大自然完美艺术杰作的人以为熊猫濒临灭绝的主因是它自身的缺陷使它注定要成为生物进化过程的失败者而被淘汰,人们在欣赏它的奇特时又不免隐隐带有一丝对这行将消失的神话的惋惜。但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熊猫计划"的夏勒先生根据他在中国最著名的熊猫保护区卧龙进行的长达四年之久的熊猫研究,以《最后的熊猫》一书提出了一份证言。它是关于熊猫本身的,也是关于熊猫困境及其真实原因的。 这位当代最卓越的博物学家用长期野外跟踪、观察和研究熊猫得来的大量第一手科学资料,证明了熊猫是进化上的一大成功而决非失败作品。熊猫行动敏捷,进食动作灵活、准确,前爪与嘴的配合天衣无缝;在它憨态可掬、温顺可爱的外表下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警觉、聪慧、孔武有力,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不受猛兽侵害。这些均证明熊猫是生物进化的赢家。诚然,熊猫有劣势,譬如中国一些研究者宣称的它们人工受孕困难,但这并不影响熊猫在野生世界以千百年不易的老办法好端端的生儿育女;诚然,熊猫因进化成食竹专家而减少了对选择的需要和探索、观察、尝试新事物的兴趣,把生命局限在很小范围,但食物需求的简单和易寻又何尝不同时含有熊猫生存机会上的优势。夏勒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科学家的坦率直言:熊猫的最大威胁来自人类。一些人无视熊猫在进化上的成功,根据某些劣势就把它们贬为进化过程的失败作品,其实是不公正地把人的罪责转嫁给这不能言语,不能自我辩护的生命。 对熊猫困境及其原因的揭示,是夏勒的书最撼人心魄之处。书中披露的一件件惊人可怖的事实击碎了熊猫在它们的故乡备受呵护的假象。对森林的乱砍乱伐破坏了熊猫的栖息地;人类无止境的入侵、不断的开垦山地大大收缩了熊猫的生存空间,最后把它们隔离在山顶,在狭小活动范围内又惨遭盗猎者虐杀、迫害;无知愚蠢、冷漠无情的官僚玩忽职守、听任盗猎,要不就胡乱决策,从野外大捕熊猫,既把这自由高贵的生命变成孤单地分割在不同动物园的囚徒,又人为地把保护这个物种所必要的野外数量大大降到警戒线以下。而囚徒们不是被当作政治工具一对对送往国外,就是被当作赚钱工具向国外高价出租,让它们既饱受车马劳顿之苦,又错过交配机会。在充满政治权术和铜臭味的交易中,熊猫的感受、熊猫的福利根本不在考虑之列。所有这些造成熊猫困境的原因对于熊猫的故乡来说都是很难堪的,但更难堪的或许是下述事实:惟利是图的盗猎者与喜欢用熊猫皮来显示地位的有钱的港、台同胞和"一衣带水"的日本邻居配合默契:这边屠杀熊猫,那边用大把金钱来支撑和鼓励屠杀。最奇怪的是,来帮助我们保护国宝的作者一再提议实施反盗猎行动却一再碰壁,参加"熊猫计划"的中方科学家却似乎有难言之隐,始终回避盗猎这一熊猫面临的最大、最急迫的危险。 太多这类微妙处使作者在重新认识了熊猫及其困境的同时,也接触到中国社会很少为外界所知的最隐秘的一面。这一面使他满怀理想和希望而来,却经历了充满幻灭的现实。他惊愕地发现这里许多事务靠关系而不是靠责任感来推动,保护区的警力其例行工作似乎就是看报喝茶;官员的任务似乎就是给研究设置障碍,官僚体系保持弹性的诀窍就是不作决定,过去的协议对它没有约束力,更不懂得合作精神为何物;还有无处不在的贪婪和腐败,它表现在向世界自然基金会要钱的购物清单上的胡闹:索要与熊猫保护根本无关的高档设备,也表现在这个体系较核心的人物对合作计划作暗藏鬼胎的修改,抹去共同商定的数字,任意把各项目的数量放大几倍。作为中国人,读到这些内容,不光是与作者一道经历愤怒和无奈,更有一种羞愧。不久前刚嘲笑过萨达姆以妇女、儿童名义列出的人道紧急救援物质购物清单上要的全是高级美容化妆品、隆胸硅胶之类高消费品,根本没考虑妇女、儿童急需的药品、食品等基本物质,眼下这以熊猫名义弄出来的购物清单既乱要又作假,真让我们无地自容。令我们无地自容的还远不止这件事。作者更惊愕地发现,"中国人对动物缺乏同情心",名为熊猫计划,优先考虑的不是如何保护熊猫,而是大讲排场,首先索要巨资兴建对熊猫无甚好处的研究中心,所谓保护,是把熊猫捉来囚禁,从未想过被囚的动物不快乐到极点。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只被囚的两岁小熊猫因有外国科学家在场而获准到室外围场。它从黑暗的囚室放出来后,高兴得不得了,蹦跳着爬上斜坡,快活地跑来跑去,然后翻着筋头像个欣喜若狂的黑白球一路滚下来;接着又这样上去、下来,一遍又一遍。熊猫原本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打动和改变所有见过它们的人,眼下这只熊猫的高兴劲更是能感动和融化一切,可就是撼动不了官僚的铁石心肠,外国科学家一走,它又将被关回到黑暗的囚室。尤令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里把懒惰当美德,辛勤工作的人招忌恨,不干事的人阻挠干事的人。他更不理解官僚体系为何连续任用一些祸害来负责研究中心的工作。他称之为"三大祸害"的负责人,全部聪明才智都用在满肚子小心眼和诡计上,用在把研究中心变成动物监狱,把它们搞得虽生犹死,用在对参加合作的外籍科学家封锁拿人家千辛万苦采集来的标本作出的分析报告和研究数据上,使作者不得不怀疑他们"是否用数据作人质",向基金会交换昂贵设备。这几个祸害后来几乎毁了整个研究工作,却只受轻微申诫,有的惩罚简直就是奖励:调离、出国、然后升官。尽职尽责但讲了点真话的翻译却受了重惩。作者从中锐利地窥见了体制对人才的压抑,又准确地总结出在这里讲真话、表达异议几乎马上受惩罚。但他恐怕永远不会明白的这里有太多的秘密要对大众保守,更不要说对外国人了,所以习惯于把讲真话当成泄露国家机密。而环绕着他的阴谋气氛、信件被拆、受人监视、被打报告……则使他痛苦地感到人格的受辱和萎缩,痛苦地经历了理想的幻灭。就他自己的失望,他说:"我在一个把懒惰当美德的环境里辛勤工作,表面受邀来做研究,却遇到重重不动声色的阻挠,挽救一种在这儿没人当回事,全世界却当瑰宝的生物。"就他感受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气氛,他很悲哀地说:"文革号称已死,却还没有埋葬,""它的阴影还笼罩人心,影响到大部分的行为。" 作者写这本书,是基于对熊猫的热爱和科学家的道德立场--"真相必须让大众知道"。熊猫的真相和社会环境的真相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这本书就不仅如作者所说,是以科学使者身份来中国了解和记录熊猫,为一种不能言语的生命作翻译,而且也是一个敏锐而勇敢的观察者为能够言语却没有勇气言语或因不知情而无法言语的人置身其间的环境作解剖式描述。由解剖式描述呈现出的形象很不美妙,但它的真实性我们无法否认,更不是给人家栽一个"妖魔化中国"、来一场骂街就能抵赖的。因为作者体验到的一切,包括最微妙的感觉,此间人人都在体验,但绝大多数人只心照不宣而不去讲它。作者还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情况,这是为数不多有勇气言说的人因不知情而无法言说的。例如,即使在最著名的保护区,盗猎使得熊猫的未来仍是风雨飘摇。这里既刻意隐瞒一些熊猫的死因,又在外籍科学家离开后,停止了研究工作,停止了给熊猫戴项圈,使野外无线电追踪熊猫无法进行,使过去接受保护和观察的熊猫下落不明。在此期间,从破获的盗猎团伙那里一次没收的熊猫皮就高达一百四十六张(而熊猫在整个野生世界可能不到一千只),停止无线电追踪和盗猎之间就有了耐人寻味的联系;又如,无论是熊猫因被出租、被展览而自己打工挣来的钱还是世界各地捐赠来投在中国的熊猫保育费,都未能明智地真正用于熊猫,滥用还使捐款者提供的资金几乎都成了呆帐,世界动物协会不得不考虑如何采取措施从旁监督资金使用;再如,在我们这个号称熊猫是国宝的地方,动物园罔顾道德,自毁在世界保育界的形象,拿熊猫当摇钱树,即使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敦促终止展示租借大熊猫的行为后,仍然继续高价出租有生育能力的熊猫,这刺激了继续从野外捕捉熊猫。 透过熊猫的困境,是人和社会的困顿。作为熊猫的故乡,我们不仅必须正视熊猫问题的真相,还必须正视我们的体制和人的精神道德素质的真相。熊猫处境的真相令人伤心、恐怖,我们自身的真相令人汗颜、催逼人反省。熊猫属于中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厚赠,也是我们的骄傲;熊猫属于世界,是全世界野生生物保护的象征和众生博爱的象征,拯救熊猫不只为着使美的事物免于灭亡的悲剧,也寄托了人类拯救地球、拯救自己的希望。但是熊猫正在受苦、正在被囚、正在被虐杀。作者说,"在熊猫的故乡维护熊猫生存的责任,完全看中国:惟有他们可以落实保护熊猫的各种必要手段。但世界其他地区必须提供原则、经费与道德上的支持。"的确,这完全看我们能否洗心革面,改变对动物的冷漠无情、唯利是图的态度,立即停止从野外捕捉熊猫,立即采取反盗猎措施并退耕还林,恢复被我们破坏了的熊猫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熊猫才有希望。如果还不反省,让这个物种在我们继续的轻慢与胡闹下无声无息地毁灭,我们将承担"对希望的最后背叛"这一罪责。到那时,什么强词夺理也无济于事。 写到这里,还想说一句,如果我们真的爱惜我们这个国家,真的有荣誉感,就应该感谢作者的直率。他不对我们发出廉价的颂词,更不把我们的病灶当美好来恭维,他锐利而诚挚地道出真实,使我们得以在听了太多的恭维话而变得昏头昏脑的情况下有了一丝清醒。一个民族要想自强,对自身的清醒认识是先决条件。 (《最后的熊猫》,乔治.夏勒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 http://www.ep.net.cn/cgi-bin/ut/topic_show.cgi?id=12398&h=1#13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