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分离焦虑与安全依恋
    作者: 陈会昌      读到儿童对周围亲人的依恋的发展,我们不能不讨论在婴幼儿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表现——分离焦虑, 以及与它联系紧密的儿童依恋方式——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的形成。    什么是分离焦虑    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 还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例如,正抓住小床围栏站着的10个月的培培看见妈妈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买东 西时,就会哭起来。在同样场景下,用不着围栏的15个月的娜娜就会跑过去搂住妈妈,或者起码也要跟她到门 口。如果妈妈关上门走出去,她就会放声大哭。这种反应就是婴儿的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证明,分离焦虑一 般出现在1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 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养育的儿童,最早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北美和欧洲 婴儿一般在6~7个月出现这种行为,而有些国家的儿童,如非洲乌干达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婴儿在5~6个月时就 出现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原因何在?和典型的西方文化相比,这些国家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有更多的亲密接 触。他们跟妈妈一起睡觉,母乳喂养的时间比西方儿童长,和母亲形影不离,他们常常骑在妈妈身上或被棉绳 绑在妈妈身后。和妈妈分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们才很早地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产生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婴儿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这时,它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和 情绪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刚刚开始体验到爱的欢乐的婴儿,现在突然又被恐惧的痛苦所侵扰呢?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可能是从他们的亲人那里学会害怕分离的,因为当亲人离开时,他们的一些不舒 适感(如饥饿、湿尿布和疼痛)就会增多或加剧。换言之,婴儿会把痛苦的延长或加剧同亲人的不在场联系起 来,因此当亲人要离开时,就表现出他们的“条件性”焦虑。    另一些心理学家从行为学角度解释这种现象:自然界的很多事件预告着即将发生的危险迹象。当一些情境 经常地与危险相联结时,通过物种的长期演化,对这些情境的恐惧与回避就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本能可 以作为一种“生物学的程序”,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处在这些事件中的婴儿就会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害怕陌 生人、陌生环境,以及和熟人分离后的“陌生场面”。但这种程序性的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在出生时还没表现出 来,因为新生儿的认知能力是很不成熟的,他们需要时间去辨认什么是“熟悉的”,并且把这些人、物体和事 件与不熟悉的事物区分开来。然而一旦这种辨别成为可能,婴儿身上那种由遗传获得的“对不熟悉事物的恐惧 ”就会迅速表现出来。婴儿满1岁以后,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以致于他们会主动与亲人分 离,并且在妈妈离开房间后能够容忍陌生人的存在,这是因为,婴儿开始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一 基地激发了他们的第二种预先编好程序的行为——探究环境。当婴儿冒险离开安全基地进行探究时,他们发现 好多新奇的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发现,一组10个月的婴 儿愿意离开妈妈,冒险进入陌生房间,为了在那儿玩。而同样是10个月龄的第二组婴儿,当他们被放在这个同 样的陌生房间并看到他们的妈妈离去时,多数都哭起来。这说明第一组婴儿在陌生环境里并没有感到不舒适, 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在哪里并把她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去探究别的新环境。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认为,陌生人焦虑是婴儿知觉发展和认知发展的 自然结果。6~8个月的婴儿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熟人面孔的稳定“图式”(即对亲人面孔的稳定、准确的记忆 ),而生人面孔这时成了与熟人面孔不同的导致恐惧的潜在刺激物。这一年龄的婴儿在产生陌生人恐惧之前, 常常凝视着陌生人。这种短暂的凝视不是恐惧引起的“惊呆”,而是一个认识过程:他是谁?这个面孔和他熟 悉的那些面孔是不是一样?原来熟悉的亲人的面孔到哪儿去了?当他们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对陌生人产 生警觉,同时用哭声来召唤熟人。随着婴儿的成熟,他们见到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他们关于人的面孔的图式也 越来越泛化。因此,2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烦恼,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无非是一些叔叔、阿 姨、爷爷、奶奶之类,他们都很友好,并没有什么危险。    在能够认识熟人面孔的同时,婴儿还形成了关于熟人可能在哪里的图式。婴儿可能形成了关于“熟悉的面 孔在熟悉的地方”的图式。婴儿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与他们的妈妈分离,并且一般地并不抗议这种短暂的 分离。例如,妈妈把10个月的儿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自己进了厨房,孩子可能会停止游戏,看着她往哪儿走 ,然后又继续玩他的游戏,并不因妈妈离开而提出抗议。这是因为孩子知道他妈妈去了哪儿;就是说,他在此 前已经形成了“妈妈进厨房”的图式。但是假如妈妈换上衣服,装起钱包,走向大门口,孩子就不知道妈妈要 到什么地方去,因此哭起来。就是说,如果婴儿理解不了不在场的亲人去了什么地方或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他们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不管对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怎样解释,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婴儿身上出现的这种情绪体验对儿童将 来的心理发展有长期影响。早在本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 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一观点后来获得了行为学家约翰·鲍尔贝和当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 论家埃里克森的赞同。埃里克森认为,早期情绪依恋向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儿童在以后的生活 中能够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联系。以研究黑猩猩著称的学习理论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类学习著称的罗 伯特·西尔斯认为,与母亲的密切联系使婴儿习得了全套的社会技能,使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恰当地同其他 社会成员交往。    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    70年代末,美国有一位女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丝设计了一种专门研究婴儿依恋的方法,叫做陌生情境 测验。在这种测验中,她先让妈妈抱着孩子进入一间实验室,玩几分钟玩具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先沉 默,再和孩子妈妈交谈,之后让妈妈离开房间,看孩子的表现。过一会儿,妈妈回来,再看孩子的表现。实验 者可以控制妈妈离开的时间长短、妈妈与陌生人的交往方式、妈妈离开孩子的次数等因素。    艾因斯沃丝发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做安全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1岁孩子大约占70%。进入实验室以后,他们积极地独自或与妈妈一 起进行探究(玩房间里那些没见过的玩具)。与妈妈分离时明显的焦虑。见到妈妈回来非常高兴,与妈妈进行 热烈的身体接触。妈妈在场时与陌生人一起玩。    第二种叫做忧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大约10%的1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进入陌生的实验室以后,虽然 妈妈在身边,他们已经感到忧虑,不喜欢探究玩具;妈妈走后表现极为痛苦。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双重情感:既 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离开,并反抗妈妈主动与他们亲近。即使妈妈在场,也对陌生人非常警觉。    第三种叫做忧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大约20%的1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这些孩子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时 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较弱的痛苦,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她接触。对陌生人不十分警觉,有 时他们像回避妈妈一样回避与忽视陌生人。    婴儿为什么形成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依恋呢?玛丽·艾因斯沃丝认为,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取决于父母 对他们的养育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认为,从孩子一出生,自己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养育者。平时,她们对孩子的 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    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婴儿的母亲看上去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但她们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 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这些孩子当中有些属于难养育型儿童,在新生儿期易激惹或反应迟钝。他 们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无一定主见,养育方式自相矛盾。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心境,有时热情,有时冷 漠,使孩子产生悲伤和怨恨,不能从妈妈那里获得必要的情绪支持和舒适感。    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 的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 也很微弱,而不是紧紧抱住孩子,热情地亲吻。她们往往属于刻板、僵化、自我中心和拒绝孩子的人。    近期在心理学界名气越来越大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认为,陌生情境测验所测出的婴儿差异主 要是由儿童气质上的差异、而不是由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所导致。那些难养育型气质的婴儿拒绝任何行为习惯 的变化,常被新奇事物所困扰,所以,他们在陌生情境中感到非常痛苦,不能对母亲的关心作出积极的建设性 的反应,因此被归于“反抗型不安全依恋”之类。相形之下,那些表现友好、容易交往的孩子则披归于“安全 型依恋”类型。那些发动缓慢型气质的儿童,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则容易被归于“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儿童。    玛丽·艾因斯沃丝和杰罗姆·凯根所代表的两派意见领有道理,也许互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对 亲人的依恋现象。最近,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个由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心理学者组成的 国际研究小组,正在进行一项长达7年的追踪研究,试图回答这个已经争论了上百年的老问题:究竟是遗传,还 是环境(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等),决定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转自(全文见) http://www.chuanke.cn/zixiao/club/show.asp?id=12984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黄维仁博士的心理专题讲座尤其受到各界的欢迎,特别是谈到现代人的婚姻及家庭问题的讲题更是叫好又叫座。很多人都熟识爱家(Focus on the family)的杜布森博士,它是美国爱家的创办人,也是知名的美国儿童心理学与家庭辅导专家。大家都相信,西方的杜博士与东方的黄博士同样对力挽社会狂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黄维仁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临床心理学系。擅长于婚恋家庭群体及泛文化的心理治疗。目前执业于芝加哥家庭心理诊所,从事双语专业心理治疗。并在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从事心理治疗、督导、训练与教学工作。    黄博士的《爱情心理学讲座》音频材料我会在近期整理出来,相信对那些正处于情感和婚姻困惑中的你我会有帮助,下面是《爱情心理学讲座》中的依附理论,先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黄维仁      为什么一个平时很独立的女孩,恋爱后会对男友十分依赖?为什么小小的分手会使人做出异常的事情甚至威胁生命?为什么有外遇时丈夫对元配会冷若冰霜、面若阎罗,但对并不及元配的情人却曲意讨好、柔情似水?在于“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Dr. John Bobby最初发表这个理论时差点被吊销行医执照,他是通过研究母亲与其1岁孩子的互动提出的,因为母婴关系与恋人关系有着很大程度的类似:在一起时的心理满足和所谓的分离焦虑;“被无条件接纳”的心理需求和“最被重视”的心理需求(如果婴儿发现母亲不理它,就会哭闹来引起母亲的注意,期望母亲产生内疚来更好的满足自己)。所以有人戏称所有相爱的人心理年龄都会降到3岁以下,退化成为父女或者母子关系。 下面介绍一下依附实验,将母婴引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观察母亲离开一会儿再回来过程中婴儿的反应,发现了四种典型的表现: 1、安全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欲挽留,表现出不快乐,母不在时无心玩玩具,母回来后张手希望被抱,被抱一会儿后就要下地接着玩儿。这样的婴儿长大后在恋爱中表现较好,包容、谅解、易相处,尊重爱人,不论你需要个人空间还是亲近时,他/她都可以给你。 2、逃避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无反应,母回来后也无反应,通过仪器发现婴儿也有焦虑情绪,只是不表露出来。这与母婴平时的相处经验有关,婴儿学会了不期望母亲能长时间相伴。这类的恋人,表现为比较冷漠,但是内心很需要爱情,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等其他非面对面的渠道寻找感情。 3、焦虑型,不安全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哭喊不从更甚于a,母回来后还要打母亲,很久之后才会安静下来,边玩边看着母,怕母亲再离去。给予这类恋人的忠告是:首先懂得怎样当一个快乐的单身,才能在关系中找到快乐。 4、紊乱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表现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母回来后亦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会出现张开手要抱的同时后退不让母接近。因为婴儿希望爱的对象——母亲,也是造成其痛苦的对象,爱恨交织。这种类型的恋人一般受伤很多,分手时常会做出比较出格的事,致命吸引。孩子在前三年的经验最重要,可以一直影响其行为到青春期,对于他们的情绪,只能进行输导而不是围堵,父母要做到emotion coach(情感教练)的作用而不是emotion dismissing,举个例子:孩子的宠物狗死掉了,哭泣不止,母亲抱着安慰说“我很理解你现在的悲伤情绪,妈妈以前养的一只猫也死掉了,……”,这就是emotion coach;父亲来了却直接训斥:“哭什么哭?狗死了再买一条!”这就是emotion dismissing。曾经有个女学生来向我诉苦,说花前月下,她依偎在bf怀里,正想说“月亮好圆好亮啊”之类的话,bf忽然冒出一句:“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壮的脚已经踩上去过了!”顿时让她觉得虽然近在咫尺,心却离得比地月还远。安全型的人在四种当中是最适合做爱人的,但是数量比较少,即使是紊乱型的爱人,只要找到领航船,绕开暗礁安全停泊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理想的是安全型的。我应该属于安全型的,“包容、谅解、易相处,尊重爱人”,但是我缺乏交流的技巧。又有点像逃避型,“表现为比较冷漠,但是内心很需要爱情,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爱”。       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情帐户”,加分就是存款,扣分就是提款。举例:对方口渴时,你递给它一杯水,存款;对方十分口渴时,你递给它同样一杯水,大存款;对方十分口渴时,你递给它一个馒头,提款。要懂得投其所好。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Man from Mars, woman from Venus),女人喜欢男人用女人的方式存款,对男性最大的抱怨是“他不肯与我沟通,又不听我的话”。两人一起散步,女生一直在说,男生默默,过后男生会对朋友说“今天好幸福,跟gf一起散步”,女生却会对朋友说“今天好没劲,我一直在说,可那头大水牛一声也不吭”因为男性是行动取向,女性是语言取向。怎样才能存1而让对方收到100?      给女性的忠告:男性不管多么成熟,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小小孩,对他的努力多多给予赞赏;给男性的忠告:女性诉苦时需要的不是劝告建议而是认真聆听,并且感其所感,重复“好可怜”、“真惨啊”类似词语。     最后一点,发展健全真我。最好的朋友是遇难时还站在自己这边的朋友。最大的礼物是自己真正的心声,但是不要随便给,否则你会受伤。要通过测试确认是否安全,安全性的朋友会仔细听、理解你的感受、替你保密、也会与你分享他的心声。同时也要从自己做起,当一个安全性的朋友,多恩赐,愿意去鼓励别人。 出处 http://www.psy-online.cn/forums/permalink/737/669/ShowThread.aspx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