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考试焦虑,对不能获得爱的忧虑
    [size=3]对不能获得爱的忧虑 [url=http://www.dayoo.com/]大洋新闻[/url]  2007年04月14日  来源:[url=http://gzdaily.dayoo.com/]广州日报[/url]    作者:武志红 [img]http://gzdaily.dayoo.com/images/2007-04/14/11764678681710414B16001_b.jpg[/img]   我们的应试教育,本来就类似于走钢丝,学生们天然的压力已很大,而家长们还急着去施加更大的压力。   我有严重的考试焦虑,该如何克服呢?   每次遇到考试我都会紧张半天,特别是比较大的考试,以至于各种各样的症状都来了,比如心慌、控制不住脾气、拉肚子。   这些还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我一接触书就开始听外界的声音,只要有一点吵(其实在别人看来很小)我就接受不了。虽然还可以学得下去,但是心里想的都已经是那个噪音了。   好不容易集中精神,然后会忽然问自己:咦?怎么不介意那声音了呢?然后又开始心慌,有时甚至全身发热!   到了考试时,会害怕自己集中不了精神,以至于真的就胡思乱想了。我特别郁闷,现在都吃不进东西了!也不想睡觉。   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我,我要不要看专门的心理医生啊?   ——一名焦虑的中学生   高考和中考都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试焦虑势必将会像往年一样,成为无数学生和家长们共同苦恼的问题。   考试焦虑,顾名思义,就是现在的或即将到来的考试,引发了当事人极其强烈的焦虑情绪。   那么,当事人仅仅是因为考试而焦虑吗?   不!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副主任医师宁布说:“考试焦虑的背后,是学生对不能获得爱与认可的忧虑。”   广州中山三院心理科的副教授王玲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她说,她处理过多起关于考试焦虑的案例,最后多数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他们之所以出现过分强烈的考试焦虑,都是因为,他们很难获得父母的认可。   我的读者来信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几乎每一个对考试充满焦虑的中学生都会说类似这样的话:“要是考砸了,我怎么向父母交代啊?!”   (本版文字 武志红)   额外的焦虑多来自父母   这种心理,不仅在中学生中如此,在大学生和小学生中也一样。譬如,一个女孩即将参加本科自考,非常焦虑,她写道:   在重要的考试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了。在紧张的温习期间,常会想到:“这次考试要是得到个坏分数怎么办?”   在考前,我总预感到这次考试将要考坏。开考的铃声一响,我的心跳立即会加剧。考试开始后,我却总想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注意力无法集中。我想了很多办法,试图让自己对考试有一个平常心,但没效果。我还有几门就考出本科了,我不想让父母失望,不想让男朋友天天催我早点毕业。我希望拿到本科文凭后继续考研究生,然后好好去挣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我现在就是好紧张……   她为什么会如此焦虑,实际上她已给出了答案——“不想让父母失望,不想让男朋友天天催我”。   仅仅面临着重大的考试,已足以令我们有适度的焦虑感了。但这个女孩,除了考试本身外,她还有额外的焦虑源,那就是父母和男友对她的期望。   此外,我相信她还有一个焦虑源,那就是她的“内在的父母”对她的“内在的小孩”的渴望。   在我的文章中,我屡屡提到,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会被我们内化到人格中,构成“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这样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是解答我们许许多多行为的一把钥匙。   许多父母常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如果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不懂得认真学习。于是,他们习惯给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以迫使孩子更认真地学习。这种做法看上去颇有道理,但其实有很多恶果,最直接的恶果是,孩子除了承受学习和升学的天然压力外,还要承受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于是,他们面临考试时过分焦虑,就不难理解了。   更要命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系模式,最终会被植入孩子的内心中,以“内在的父母”的方式,继续给“内在的小孩”施加巨大的压力。于是,即便这个正在自考的女孩已20多岁,她的父母已不再直接对她施加压力,她的“内在的父母”也仍然会一如既往地给她施加压力。   也就是说,有严重的考试焦虑的孩子,他们那些额外的焦虑,多数都来自现实的父母,或“内在的父母”。   儿子,你不需要是最棒的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小雷的案例,典型地说明了,考试焦虑是怎么形成的。那天,他来向我咨询说,他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是班长,前不久第一次参加小学考试,语文考了95分,数学考了99分,总成绩在班里排第10名左右。   我这位朋友对儿子这个成绩挺满意,但小雷自己非常难过。他对爸爸说:“我是班长啊,我应该考第一,才对得起这个位置。”为了抚平儿子的焦虑感,他给儿子做了许多思想工作,但儿子仍然处于强烈不满的状态,甚至觉都睡不好。   “你对儿子要求高吗?”我问他。   “不高,”他回答说,“我觉得儿子这个成绩挺好的,毕竟他只是因为马虎丢的分,这不算什么,小孩子马虎一点很正常。”   和他聊了很久,我都找不到答案。后来,我忽然明白,他一直在用概括性的语言说,他对儿子要求不高。概括性的语言,是很容易忽略一些关键信息的。于是,我让他描述一下,他常常对儿子说哪些具体的话。   “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鼓励,我常对儿子说,你是最棒的。”他说,“每次儿子听到我这么说,他都是很开心,但这次考试后,这句话不顶用了。”   “自然不顶用了,因为你儿子已经发现,他不是最棒的了。”我对他说,他这样的话,就是问题所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与认可,不是简单的夸奖或鼓励,而是无条件的接受,即父母对孩子表示,不管你优秀不优秀,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你,爱你。得到这样的接受后,一个孩子就会非常有安全感,同时也会特别自爱、自信。   我对他解释了这一点,并建议他回去对儿子说,不管你学习好还是不好,老爸和老妈都会一如既往地喜欢你接受你。他答应试一试。   结果,第二天,他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问题的确出在这里,小雷听了他那番话后,立即松了一大口气,不再对自己的成绩耿耿于怀了。   或许,很多父母看到这个例子后,会反驳说,压力就是动力,压力高一点有什么不好?小雷既然对这次的成绩如此不开心,那么他一定会加倍努力,下次就可能考更高的分数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从哪里来的动力才是好的?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我看来,动力可以分两种:来自于“内在的小孩”的动力,来自于“内在的父母”的动力。   前者的动力因素是感觉、享受、愉悦和欲望等,而后者的动力因素则是理性、规则、命令与控制。   假若一个学生的父母对他的要求很高,那么,这个学生最终就会形成一个苛刻的“内在的父母”,会一直迫使他拼命学习。很多父母对孩子要求很苛刻,就是希望孩子能够知道活着不容易,能够特别用功。   但是,假若父母对孩子要求不苛刻,这个孩子就不知道学习了吗?   宁布和王玲一致认为,答案是否定。她们说,每个人天然能够感受现实的压力,从而会主动去迎接一些挑战。实际上,很多孩子最终不再好好学习,并非是因为压力太小,相反是因为压力太大,好像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最后干脆就不努力了。   宁布说,几年前,她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很以女儿为荣,因为女儿不仅乖巧懂事,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女儿不在时,她会对别人拼命夸女儿,但女儿一出现,她就会百般挑剔。她对宁布说,她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女儿骄傲自满。   现在,宁布又见到了这个朋友,一说起女儿来,她就只有愤怒和无奈了,原来女儿已成了一个小太妹,不仅学习毁了,而且还常和一些“坏男孩”交往。   这个结果不难预料,因为她女儿看自己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妈妈的期望,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心理学有一个术语:天花板效应。意思是,如果我们把门槛设到天花板那么高,让别人怎么都爬不上来,那么他们最后就不会再努力了。   所以,父母要多夸奖孩子。但我前面提到,即便夸奖都未必是好事,因为最好的动力不是来自现实父母或“内在的父母”的鞭策,而是来自于“内在的小孩”。   高峰体验属于“内在的小孩”   父母之所以喜欢运用一些手法迫使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源自于我们一个观念:孩子天生都是爱玩的,如果给他们自由,他们就不会刻苦学习。   其实,这个观念再错误不过了。只要认真观察孩子,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会令孩子很主动地去学习。   譬如竞争。很成年人一样,孩子只要一处于一个集体中,他自动就会出现竞争的欲望,因为谁都渴望在这个集体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既然学校这个集体以学习为主,那么一个正常的孩子,自然会希望在学校这个体系内取得学习上的优势。   再如乐趣。尽管我们的应试教育非常糟糕,但孩子们仍然会学到知识,而知识会满足孩子天然的好奇心,满足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欲望。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后的享受感,是令一个孩子投入学习的最佳动力。   在我20年的求学历程中,我见过不少人,他们努力学习,首先是因为热爱学习。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提升了他们的智慧,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了很多乐趣,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于是,他们不需要鞭策就可一直努力学习。甚至,这样的人,从来不曾厌过学,更不用说逃学。   现在,我们就看到了两种学习的模式:一种是主要源自于“内在的小孩”的好奇心的驱使;另一种是源自“内在的父母”的压力的驱使。   前一种动力因素发展到极致,其实就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描绘的“高峰体验”,这种体验给了“内在的小孩”极大的愉悦感,于是就成为最重要的奖励,令我们由衷热爱上学习。   后一种动力因素发展到极致,就会成为强迫症。尽管一个学生受到“内在的父母”的驱使,迫使自己努力学习。但是,他这种努力完全没有快乐可言,而成了百分百的煎熬。   瑞士心理学家维蕾娜·卡斯特说,强迫症就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内在的小孩”被严重压制的结果。于是,我们的意识只能触及“内在的父母”的理性和规则等强制性的力量,而不能很好地触及“内在的小孩”的感性和愉悦等自发性的力量。由此,学习就仅仅成为了一个目标,同时也成了一种煎熬。   更极端的,则是广州弑父大学生董吉君,他可以完全不顾“内在的小孩”的承受能力,而几乎百分百地去追求学习目标,最终陷入了精神分裂状态。   无条件的接纳才是答案   “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主要在童年形成。在一个孩子的人格中,到底是“内在的父母”占主要力量,还是“内在的小孩”占决定力量,主要取决于孩子童年时父母对待他的方式。   宁布说,孩子小时候很容易顺从父母的愿望。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顺从了父母的愿望,他们才能获得父母的爱。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很容易控制孩子,从而将他们所渴望的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不担心孩子成为一个仅仅知道学习压力,而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的孩子,如果父母不惧怕孩子以后患上考试焦虑症,甚至患上的强迫症,那么他们最好在孩子的3~6岁期间就实施这种压力。   相反,假若父母希望孩子热爱学习,能从学习中多少体会到高峰体验,并最终走向自我实现之路,那么,父母就要慎用任何控制孩子的手法。   可以说,任何塑造孩子的巧妙方法都不如无条件的爱。真正伟大的父母,会对孩子表示,无论你优秀不优秀,无论你成功不成功,做父母的都会一如既往地接纳你爱你。   有了这种爱的保证,一个孩子就会获得自由,会充分地享受学习。学习会带给充分的乐趣,遇到重大的考试,他也会有焦虑,但那是正常的焦虑,而所谓的病态的考试焦虑,就极少会出现在他身上。[/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