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2
    • 经验0
    • 文章55
    • 注册2005-04-25
    戒“审美疲劳” 须“活在当下”
    戒“审美疲劳” 须“活在当下” [url=http://www.dayoo.com/]大洋新闻[/url] 时间: 2008-02-1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武志红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2/16/B21/res01_attpic_brief.jpg[/img] 太眷恋过去,便看不见眼前的美。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2/16/B21/res03_attpic_brief.jpg[/img] 不能活在当下,我们便会迷失在时间的漩涡里。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2/16/B21/res05_attpic_brief.jpg[/img] 《长江7号》是一部温情的儿童片。   当下左右着你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常见的是两种:留恋或目的。   留恋源自过去,而目的着眼于未来。但是,一旦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或关注于将来的目的,你就丢失了当下。   然而,当下永远是你直接面对的唯一。如果你不关注当下,你便是一直在浪费时间。   一天晚上,我在小区散步。我住的小区有一个湖,湖的两侧是矮矮的山,湖的对岸也是一座小山丘。   走到湖边的小路上,我看到湖对岸有一轮满月刚刚升起,正好位于湖对岸那座小山丘的山顶。空气中有些雾气,这轮满月有些泛黄,因这幽暗的浅黄色,这轮满月,和这湖、这些小山以及湖边的垂柳都有了一种怀旧的味道。   这一瞬间,我被触动,然后拔腿就跑,我想赶快跑回家,去拿自己的专业相机,拍下这迷人的景色。   但刚刚拔腿要跑的这一刻,我又停下来,站在湖边的垂柳下,看那轮幽暗的满月,还有湖水,小山……   有那么短短的一恍惚间,我彻底忘记了自己,全神贯注于这月、这山、这水乃至湖水上的电线……景色成为一体,我与这景色也似乎融为一体。   这一恍惚非常短,短到似乎没了时间概念。然后,我“醒过来”,再次对自己说,这么美的景色,我一定要记录下来。   于是,我再次奔跑。   10多分钟后,我从家里拿了相机,跑回到湖边,但月亮已升得相当高,那种带点怀旧感的幽暗的黄色已换成了明亮的白色,整个景色的味道也已改变,我也失去了把它拍摄下来的冲动。   第二天,我想,差不多的时间,该有差不多的月色吧。于是,到了第二天晚上,我带着相机提前来到湖边,等着这月色的出现。然而,这天晚上的月亮似乎还是那么圆,但那种怀旧感已彻底没有了。   对着这样的月色,我备感失望。但忽然间,我明白,我执著于过去了,我想在今晚复制昨晚的月色以及昨晚的快乐,而这是不可能的。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静下心来,再看当时的月色,发现它尽管没有昨晚月色的特点,但一样有它的迷人之处。   我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很容易执著于过去产生的快乐上,于是我们便不能活在当下。   一比较,便失去了单纯的快乐   我们多有一种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的快乐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过去的快乐成了一种阻碍。每多有一种快乐,我们就多少会产生一种渴望,希望能在未来继续复制这种快乐。快乐越多,这种渴望也就越多。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就会被一层又一层的渴望所缠绕,从而失去了对当下事物的关注。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逐渐对美食失去了兴趣,御厨们送来什么样的珍馐,他都觉得索然无味。这时,他想起一次在逃亡路上,喝过一碗不知道是什么做的粥,那味道好极了,简直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粥,他渴望再喝上一次。   这碗粥是当时收留刘邦的一个老妪所做,刘邦命属下找来这个老妪,用同样的方法给他做了一碗同样的粥。但是,拿到这碗粥,刘邦只喝了一口就再也喝不下去了,他问老妪为什么会这样。   老妪说,这两碗粥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她用小麦的颗粒做的粥,只是境遇不同,以前大王你在逃亡路上,命都难保,并且饥肠辘辘,于是吃什么都会觉得好吃。现在,你吃遍了天下珍馐,再喝这碗粥自然就不再觉得好。   这个故事表明,比较心会令我们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有比较心,那么一旦遭遇极好的事物并产生过极大的快乐,我们就会对其他事物失去兴趣。所以关键不是刘邦吃尽天下珍馐,而是因为他有比较心,总拿过去的事物和眼前的事物做比较,渴望能在眼前的事物上复制过去的快乐,这就阻碍了他与当下的事物建立好的联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特点是没审美疲劳。我的理解是,这是因为自我实现者能全神贯注于当下,他们不会执著于过去的体验上,不拿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做比较,于是每一时刻的体验都是全然的、新鲜的,审美疲劳也就无从产生。   譬如,我有时会夸口说,我就是一个没有审美疲劳的人,我可以一年看365次海上日出而不会觉得厌倦。   不过,我前面提到的故事表明,这只是一种夸口而已,我一样会拿过去的月色与当下的月色相比,于是一样会有审美疲劳。   这也是夫妻关系中审美疲劳产生的原因。好莱坞影片《美国丽人》中,丈夫问妻子,以前那个可以在阳台上对着飞机敞开胸脯的女孩哪里去了?显然,他在留恋过去的快乐,他脑子里有妻子太多的过去的形象,但当他执著于这些时,他就不可能看到妻子当前的美,也就不能单纯地享受当前的时光。   过去的感觉不可复制   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时,我开玩笑说,最好不要和太好的男人或太好的女人谈恋爱,因为他们是毒药,一旦遭遇最好就要有结果,否则这毒无解,或许只有比他们更好的人才能解。   甚至,更好的人也不能解,因为我们会拿他们与过去的恋人相比较,而一旦我们这样做,我们就是活在过去,就是在他们的身上看过去的恋人的影子,从而看不到他们的真实存在。   这个道理,我是特意说给她听。她刚失恋不久,过去的那个恋人带给她很多快乐,她说他能分分钟让她开心。现在,她接受了已经分手的事实,准备找新的恋人。她渴望新的恋人一样能让她分分钟都开心。   显然,她想在新的恋爱中复制过去的快乐。不仅如此,和她深聊下去,我还发现,她还希望新的恋人最好和旧的恋人一样,也是不高、稍有点胖、计划性极强、爱锻炼身体、幽默……   因为心中藏着这样的期望,她就看不到当下了。最近,她也与一些男子相识并尝试交往,但她很容易就会失望,她认定他们给不了她想要的快乐。   快乐有很多种,好男人也有很多种。然而,她渴望的快乐只有一种,她渴望的好男人也只有一种,她执著于这两个唯一上,也就无从看到其他的好了。   这样的话,只有过去的那个男人才能救她。   甚至,过去的男人也救不了她了。因为,即便这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时所制造的快乐,也是在过去的情形中所产生的,这种情形不可复制,这种快乐也一样不可复制。   这一点,她也承认。她说,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她的一些感觉正逐渐失去。   这是必然的,因为过去的感觉不可复制。   这也是多数爱情故事的共同遭遇。某些感觉太好了,于是我们想一再重复它们,结果这些感觉成了阻碍,令我们看不到当下的美好。   怀旧,所以喜欢旧上司   不过,怀旧是她的风格。和她聊了多次以后,我发现,她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无法和当下的上司相处,但一旦这个上司离开了,或她离开了,她和上司的关系反而会立即好转,所以她好几个要好的朋友都是她的老上司。   这个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她最留恋的是童年。10岁之前,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裕,而且视她为心肝宝贝,最小的叔叔整天和她玩在一起,经常逗她、捉弄她,有时令她生气,但多数时候是逗得非常开心。但10岁后,她回到父母家,父母收入低,并且更爱弟弟,对她相当冷淡。从此以后,她不断地渴望重新回到童年,继续过那种快乐的生活。   所以,她刚结束的那场恋爱,其实不过是和叔叔的关系的一个重复而已。那个恋人的体型和性格都和她的叔叔很像,而那种快乐也和童年时很像。   至于她和上司的关系,大致可以说,目前的上司,就像是她父母。她对父母有愤怒,所以难以和目前的上司处好关系。但一旦上司离开了,他们就像是她的爷爷奶奶和叔叔了,她爱他们,于是就能顺利地和旧上司打成一片。   此外,她还对一些零食极其执著,每年春节都会努力地去找广州一些老式的点心,而那些点心都是她童年时在爷爷奶奶家的最爱。可以说,这些点心自身并不重要,但它们是象征,是一种仪式,在吃这些点心的时候,她就似乎回到快乐童年了。   她的故事,也是我们共同的故事,我们很容易先将童年时的重要亲人的形象套在恋人的头上,渴望在他们的身上复制童年时的快乐。接着,我们又很容易将上一个恋人的形象套在新的恋人头上,渴望复制过去的快乐。但是,这都令我们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不能活在当下。   总想着目标是浪费时间   不能活在当下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我们容易被目标所淹没。   很多人喜欢树目标,认为目标越高,自己做事的动力就越强。然而,当总是想着目标时,我们就会忽略当下,就做不好当下的事情。   春节回家,我一个老乡来找我诉苦,他说他有一肚子的雄心壮志,渴望出人头地,但没有人理解他,大家反而都嘲笑他好高骛远而看不起他。   和他聊天时,我有一种感觉,好像他漂浮在空中,并且他的眼神也有一种飘忽感。   慢慢地,我发现他说话有这样一个逻辑:事情A做不好,是因为事情B阻碍了事情A;事情B做不好,是因为事情C阻碍了事情B……总之,我难以和他就事论事地谈论一件事情。   一开始,我试图令他就事论事地说话,但发现无法做到这一点,就感觉接受他的逻辑,顺着他的逻辑往下说。既承认事情B是事情A的阻碍,事情C是事情B的阻碍……   但最终这样聊下去的结果,是他不得不承认,他没有做好过任何一件事。譬如,他事业做不好,耕田也不行,做饭超难吃,也不会打扮,也不会玩牌,学历也很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最直接的原因是好高骛远。他做事情时,也是一个逻辑,做着事情A就想着事情B,做着事情B就想着事情C……总之,总是想着更高一层的目标。   但是,当做着事情A时,他的时间就用在了事情A上,但他心思却不在事情A上,于是时间就被浪费了。因为过去三十多年他一贯如此,于是他过去的所有时间都被浪费了,结果令他差不多一无是处。   聊到最后,他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承认这的确是他一个最大的缺点,他决定试着活在当下,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活在当下,才能全神贯注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我认为,是卓越人士的共同特点。   我一个小有成就的企业家朋友说,他的一个人生哲学是,从不抱怨,做什么事就做好,如果对这件事不满了,就立即离开它,去做新的想做的事。   如果我这个老乡持有这种人生哲学,那么,他的人生会全然不同。设想,他还是农民,但耕田一流、做饭一流、衣着有风度、玩牌一流……那么,这个人该是何等出色?   两年前,我去一个家具店买家具,接待我的是一个刚来广州的女孩,在这个家具店的办公室墙上,写着每个店员的职业目标,她的职业目标大概是三年内做一家分店的店长,我说,这个目标你一定会实现,并且时间也许会更短。   果不其然,再过几个月,我又去逛这个家具店的另一家分店时,发现她已是这家分店的店长,她开玩笑说是托了我的洪福。我则回答说,我的预言不是瞎说的,因为我看到她有一个可贵的品质——能全神贯注地做事情,非常投入地为顾客着想,不仅不厌其烦,而且还很快乐,有这种品质的员工一定是人才,而那店家具店的管理看来也不错,我相信这个店的老板能慧眼识人。   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是有必要的,然而,仅靠目标做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强迫式的,有这种动力的人很容易会焦虑,所以会比较努力,但他们缺乏全神贯注的素质,于是做事会比较马虎,而且会浮在表面上,不能做得非常到位。   拥有全神贯注的素质的人,是能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也会有目标,会有一个全盘规划,但当做事时,他们会关注当下的信息,不仅会细致,而且会享受当下的事情,他们做事的动力是当下产生的快乐,而不是源自未来——其实也是过去——的目标。   很多父母和老师喜欢给孩子树立目标,认为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但是,这都会阻碍孩子活在当下,令他们在做事情A时总想着目标B,于是不仅容易焦虑而且还容易马虎。   大多数有考试焦虑的孩子,他们的动力都是过去产生的,主要是父母给他们心中种下的压力,他们的关注点也是这些压力,而不是学习本身。例如,有考试焦虑的高三学生,做任何事时都会想着高考的结果——如果考砸了怎么向父母交代,所以不能全神贯注于当下的学习。   不活在当下,便容易纸上谈兵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渴望,但这些渴望都会阻碍我们与当下的事物建立最单纯的关系。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活在当下是智慧的唯一源泉,因为过去产生的都是知识,都是僵死的东西,按照过去的知识套当下的问题,就不能第一时间洞烛当下问题的本质,从而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战国时期,赵括纸上谈兵而葬送赵国四十万的兵力;三国时期,马谡死用兵书而导致蜀军失败,这都是不能活在当下的典型案例。   明朝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说,兵法的最高境界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心不动,意味着放下了渴望,放下了对过去的执著,而随机而动,则意味着对当下形势的准确判断。做到了这一点的王阳明,一生剿匪无数,却没打过一场败仗,等他56岁又被调往广西剿匪时,广西的土匪听说是王阳明来,立即就投降了。   可以说,活在当下是一个普世哲理,任何时候都适用。譬如学心理学,国内一个著名心理专家对我说,他发现学心理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人是拿理论去套事实,这种人将大师的理论奉为神明,如果发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时,他们第一时间会怀疑事实,而不是理论;另一种人则是拿事实检验理论,如果发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怀疑理论,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态度。   玩摄影时,我也会发现这种差别。一些人拍照时,会想着书上讲的构图,另一些人则是沉浸在当下,凭着当下产生的感觉去构图。自不必言,前一种人的摄影水平很难提高,因为当不能沉浸于当下,不能与当下的事物建立关系时,他们就是一直在浪费时间。   要活在当下,重要的破,而不是立。我们要认识自己当前的渴望,明白它们一定是源自过去,然后试着放下它们。当你能做到放下时,你就能洞见当下事物的本质,然后这洞见就会自动告诉你,你该怎么做。    《长江7号》:我们儿时的共同梦想   一个朋友在她的博客里写到,周星驰最新的贺岁片《长江7号》中的外星狗非常可爱,相信每个女孩都想拥有一个。   其实,岂止女孩,男人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能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估计会发现,拥有一个像“长江7号”这样神奇而又忠诚的宠物,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梦想。   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都渴望一个不离不弃的陪伴者。这种渴望的对象最初是妈妈,其后还有爸爸或其他重要的亲人。然而,这一渴望注定是会受挫的,因为妈妈势必会有种种理由,不时地离开自己,离开的时间有时很短,只有一转眼,有时则很长。   3岁以前的孩子,受不了这种分离,当看不到妈妈时,他们就会哭泣。心理学的说法是,太小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客体恒定感”。他们只有在看到一个人或物在自己眼前时,他们才会相信这个陪伴者存在,而一旦看不到了,他们就会觉得这个陪伴者似乎是彻底消失了。因为妈妈太重要了,不仅满足着一个孩子的所有重要的生理需要,也满足着他的所有重要的情感需要,所以一旦妈妈不在他的眼前,他的世界仿佛就坍塌了,于是他号啕大哭,这种哭的背后,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痛。   3岁以后的孩子,才初步形成“客体恒定感”,即,当一个人或物从眼前消失后,他的心中有着这个人或物的意象,所以这种消失不会令他太焦虑。   长江7号=“过渡妈妈”   简而言之,每个孩子——其实大人也不例外——都渴望绝对地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重要客体,这个客体最初是妈妈。   但是,妈妈总是要不断地或长或短地离开自己的,这会给一个孩子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为了弥补这种伤害,一个孩子就会将这种渴望转移到某个物品上,这个物品,则可以称为“过渡客体”,或“过渡妈妈”。   过渡客体可以是任何物品。譬如,一个女孩的过渡客体是一团毛线,她每天都攥着这团毛线,仿佛这是天下最宝贝的东西,当这个毛线突然找不到时,她会哭得晕厥过去。这团毛线是一张毛毯的残留物,这张毛毯是她出生后和妈妈一起盖的,而她的妈妈是空姐,总是满世界的飞来飞去,这令她很痛苦,为了弥补这种痛苦,她便先是依赖那张毛毯,每天都睡在毛毯里。毛毯被家人扔了,那次她也是哭得晕厥过去。后来,她不知在哪里发现了这团毛线,于是视为珍宝,实际上她是将这团毛线当作了妈妈,妈妈才是她心中真正的宝贝。   最常见的过渡客体是毛茸茸的玩具,例如各种各样的公仔。电影《长江7号》中,当七仔死去时,缩成了一个毛线织成的玩具,便是这个道理。   妈妈,最初在一个幼小的孩子心目中是全能的,因为她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逐渐明白妈妈的能力其实是很有限的,随后,他将这种全能幻想转移到了“过渡妈妈”身上。孩子们常对自己的玩具说话,如果你认真去听,你会发现,孩子把这个玩具想象得极其伟大,好像可以把自己做任何事情似的。   在小狄的梦中,周星驰刻意描绘了这一点。七仔不仅可以打败“天下最凶恶的狗”,还可以给他神奇眼镜,让他偷窥同学的试卷而考100分,还可以给他一双超级跑鞋,让他在体育课上大放光彩,并且还帮他惩罚了一直瞧不起他的两个老师……   越爱它,越要折磨它   6个月前的孩子处于“全能自恋”期,他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为当他冷了、饿了或渴了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尽管是妈妈满足了他,但因为他觉得妈妈和他是一体的,所以他会觉得是自己全能。如果这种“全能自恋”得到了满足,这个孩子便会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但是,如果他的这些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那么他的全能自恋便会遭遇挫伤,此后,他会一直执著于这种全能需要。由此,可以说,如果《机器猫》或《长江7号》这种影片中的“全能玩具”特别能打动你,那很可能是你在很小的时候得到的照料不够好。   除了超能力外,一个过渡客体的更重要的特征是不离不弃,不管我们怎么对待它,它都会忠于自己。《长江7号》便着意刻画了这一点。先是小狄的爸爸无意中百般折磨过七仔,接着是小狄,后来是小狄的同学……但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折磨,七仔仍然忠于小狄。   这也是每个孩子都干过的事情,那些被孩子当成过渡客体的玩具,不仅被孩子视为珍宝,也被孩子肆意折磨过,但不论孩子怎么对待它,它势必都会“不离不弃”。这样一来,一个孩子就会获得一种安稳感。   很多人恋爱时会做这样的事情:不断刺激对方,不断探对方底线,并且心里会想,如果这样的事情他都宽容我,那么就证明他爱我了。然而,一再对方降低了底线,自己会忍不住做更过分的事情,进一步试探对方的耐心。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然而,一个玩具可以承受任何折磨,但一个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这种不断探视底线的人,注定会失去自己的恋人。   妈妈的宽容很重要   其实,这种行为很早便开始了。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天然就是有强烈的攻击性的。譬如,很小的孩子会咬妈妈的乳头,大一些的孩子会掐妈妈,拔妈妈的头发,等等。他们这样做,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果我这样对待你,你都对我不离不弃,都一如既往地爱我,那就真证明你是爱我的了。   一个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宽容孩子的攻击,毕竟一个婴儿的攻击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得到了这种宽容的孩子,则会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他心中的攻击性会大减。   相反,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妈妈,可能会对婴儿的小小的攻击过于敏感,于是会惩罚孩子。由此,这个孩子的攻击性便会被过度压制,于是他会执著于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上,会找一切机会去释放它,譬如那种不断探恋人底线的人。   这也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大人们的攻击行为常常是有目的的,当目的达到时,大人的攻击行为便会停止,但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常常没有底线,他们似乎根本没有满足的那一时刻。   所以说,最好让一个人在最小的时候释放他的攻击性,毕竟一个婴儿的攻击性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而一个青少年的攻击性已比较可怕,而一个成年人的攻击性就尤其可怕。   (本版文字  武志红)   通知      每周一下午14时~15时,“健康·心理”专栏编辑武志红在大洋网(www.dayoo.com)通过视频与读者互动,本期(18日)的话题是“活在当下”,欢迎参与。
    滋神沐灵苑感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