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0
    • 文章60
    • 注册2008-05-22
    借绘画评估幸存孩子心理,引导打开心扉
    [size=3]绘画疗法帮助孩子打开心扉 2008-05-2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武志红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5/24/B17/res09_attpic_brief.jpg[/img] 图一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5/24/B17/res11_attpic_brief.jpg[/img] 图二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5/24/B17/res13_attpic_brief.jpg[/img] 图三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5/24/B17/res15_attpic_brief.jpg[/img] 图四   地震对孩子的冲击是最大的。对唐山大地震的灾后心理干预的研究显示,尽管已经过去了32年,但地震对很多唐山人的冲击到现在还未消失,经历过大地震的孩子,他们的离婚率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同龄人。并且,孩子的年龄越小,地震对他们的冲击就越大。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显示,大地震时的幼儿,他们长大后的心理健康程度远远低于大地震时的青少年。   所以,地震后对孩子们的心理干预极为重要。不过,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常很一般,心理咨询师也罢,教师也罢,其他救援人员也罢,很难通过言语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沟通。这时,使用形象的沟通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譬如让孩子们绘画,或让孩子们接受沙盘游戏的治疗。   我此次出行的搭档晏嫣便特地为孩子们准备了绘画的工具,她带了一盘24支的水彩笔和一叠A4纸。每次对孩子进行辅导时,她会让孩子们相对自由地绘画,而结果显示,灾情严重地区的孩子,绘画差不多都与地震有关,而灾情较轻的地区,如果孩子家中没有遭受重大伤亡,他们的绘画多是积极的,有不少绘画与地震无关。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比较直接地识别受灾情况严重的孩子,而给予特别关照。   图一是15岁女孩阿凤的绘画,她画完画后已泪流满面,我注意到后便约她单独做了对话。   这幅画反映的是她的一个真实的梦,她梦见地震发生,山崩地裂,树木和房屋纷纷倒塌,而她从山上倒摔下来,就在快掉在地上时,她醒了,醒时陷入极度的恐慌中。   和她对话中,我了解到,她的直系亲属中没有人死亡或严重受伤,她只是舍不得父母离开家。原来,地震发生后,她在北京打工的父母想尽办法回到家,但看到地震没有给家里造成重大影响,所以父母想再返回北京继续打工。知道父母想返回北京的消息后,阿凤很恐慌,但她又是乖孩子,不想把她的恐慌说给父母听。得知这些情况后,她的问题就不难解决,因为她需要的只是和父母好好谈一次,将地震发生时她险些被同学踩倒在地的惊险和她所受到的惊吓,以及地震后的一切体验都和父母好好沟通一下即可。   图二是13岁的阿清的作品。乍一看,这幅画似乎很积极,因为画上有五颗心,每个心上有一个字,组成了“美好的一家”五个字,但当晏嫣问阿清,画上的人都是谁时,她的回答是,爸爸、奶奶、姐姐和妹妹,而且姐姐已在地震中遇难身亡。那么,妈妈去哪里了?她为什么不把妈妈画上来?这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晏嫣细问之下,发现阿清对妈妈有很大的愤怒,她认为妈妈对姐姐的死有责任。由此,咨询师就可以明白,这个愤怒是她亟须处理的关键情绪。   图三是12岁的小男孩小余的作品,这幅画面的信息很直接:地震发生,人们慌张逃生,还有几个人躺倒在地。这反映了,很可能小余看到了有人丧生的情境。   图四是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小倩的作品,这幅画中鸟语花香,显出一派祥和的气象,但考虑到小倩所在学校受灾严重,那么,她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她没有受到严重影响;第二,她在绘画时处于情感隔离状态,她的绘画没有表现出她的潜意识的内容。如果是后者,她会是最难辅导的对象。   救援组中使用绘画疗法的志愿者不少,志愿者马龙涛说,他会让孩子们画两幅画,一幅是他们最痛恨的东西,一幅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最喜欢的画可以让孩子们去想,自己在灾难中还可以做什么,还可以有什么寄托,而最痛恨的画画完后,他会让孩子们将这幅画撕毁。   孩子们最痛恨的画反映的都是地震导致的悲情,譬如一个读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他从北川来,地震发生后曾和父亲去抬尸体。后来,一次闻到了臭豆腐的味道,没有在抬尸体时呕吐的他却在此时呕吐了起来。他的画,画的就是一个卖臭豆腐的小摊,但摊上摆的却是人的尸体。   孩子们撕毁最痛恨的画时的情境给马龙涛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当时小小的帐篷内有20多个孩子挤在一起,他们先用手撕碎,扔在地上后再捡起来,撕成碎末,有的孩子还用牙齿撕咬这些画,最后他们一边痛骂一边用脚踩这些画的碎末,咚咚声仿佛要把帐篷给震翻。   这是一种很好的仪式,通过这种仪式,孩子们表达了对地震的愤怒,也表达了对这一悲剧的告别。[/size]
    滋神沐灵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0
      • 文章60
      • 注册2008-05-22
      [size=3]全文 见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5/24/content_203409.htm 武志红   20日调整一天后,我们由15人组成的小分队21日按计划奔赴绵阳,先后给永安镇救助站帐篷学校的170名师生、沸水镇150名师生和花亥小学150名师生做了心理辅导。   在永安镇,我和来自广州的心理咨询师晏嫣一起合作,负责辅导20余名十来岁的孩子,先由晏嫣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手指操”活跃气氛,等气氛活跃起来后,我们给每个孩子一张纸和笔,让孩子们画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梦,如果没有梦,就可以画自己想画的任何画面。   距离北川县城20余公里的永安镇是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了解,我们负责的20余名孩子差不多都有亲人遇难或受重伤,所以不出所料的是,孩子们画的都是与地震有关的画面。   等孩子们画好后,我和晏嫣再根据画面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做一个直觉上的评估,然后视情况或做单独对话,或让孩子站出来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感受。   我先和一个孩子单独对话,等结束对话后,我们回到帐篷里,看到晏嫣让一个神情落寞但又有点要强的9岁的小女孩在讲她的画,讲完后,晏嫣问她有什么理想,小丫头大声地说:“我长大了要发明一个仪器,可以控制地震的仪器。”   这个小丫头的理想真好,我想,有这样的一个理想,她就从灾难中找到了积极的意义,而不会单纯地陷入悲伤中。于是,我走上前说:“你的理想真好,你会记住它的,是不是?请大家为她的理想鼓掌!”   孩子们激动地为她鼓掌。但是,等她坐回座位后,我却发现,她的神情仿佛更加落寞。于是,我走到她的小课桌前,蹲下来,拉住她的小手,轻声问她:“愿不愿意跟叔叔单独说会儿话?”   她摇了摇头,并且隐约有点拒绝我的身体接触,虽然不坚决。   等离开这个帐篷学校后,这个小女孩的那种落寞和倔强的神情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突然有一瞬间,我想到一个可能的答案:她很内疚,她很自责,她认为她对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她才有了要控制地震发生的理想。   当然,这只是一个推论,并不一定就是答案,晏嫣就不大认同我的看法,她认为我给出的反应非常好。 全文 见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5/24/content_203409.htm [/size] [此帖子已被 华灵子 在 2008-5-24 8:45:31 编辑过]
      滋神沐灵苑感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