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成为环保主力军
Eedu.org.cn 作者:刘军红 资讯来源: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07-12-1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军红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今年,八国峰会、地区合作系列峰会、乃至联合国安理会,都将环境问题纳入核心议题;而眼下正在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更掀起了一波绿色高潮。
在中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已成为一种新型社会道德;而节能环保意识和行为,也渐趋变成衡量一个人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甚至是获得社会承认的条件。可以说,中国人已经走到了环保的时代前沿。
全球化的时代,环境问题已超越了国界,成为地区问题和全球问题。由此,改善环境也无法仅限于某一个国家的单独努力。而另一方面,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有不同的表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焦点也不尽一致。
对中国而言,作为世界级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总人口的70%,而森林覆盖面积却仅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7%。尤其是,受地理条件影响,干旱、洪涝、沙化日益侵蚀“国土安全”;江河湖海的污染,城市垃圾的堆积,更使可耕农田备受蚕食,人们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这是中国最现实的环境难题。
而作为解决方案,即使在中国内部,也无法简单使用一刀切的解决方式。比如,当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时,黄河流域则很有可能正遭遇罕见的旱情;而西北的沙化、土地的农药、化肥污染,也并非简单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
由此,立足中国,面对现实,寻找切实改善环境的方法,堪称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增长”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从发达国家经验上,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发达国家之发达,并不仅限于工业、金融业,其农业也形成了“发达国家型农业”特征。在发达国家,农村是“最先进的综合技术试验园”。这里集约了植物学、遗传工程学、医学(兽医学),乃至物理学,甚至经营管理科学;“农民”已成为一种“受尊重的职业”。在美国,农场主总是把自己的产业留传给最优秀的儿子;在澳大利亚,具有高学历的政府农业技术普及官员最终会选择农业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而“农作物植被”则成为“天然的国土保护层”。农民根植于土地,经营着山林,维护着水源,扮演着神圣的“绿色国土守护神”角色。
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赋予山林、绿水、农作物以环保价值,让农民成为“绿色资产”的创造者和经营者,充当环保主力军,让农村成为环境保护、国土保全的主战场。这是中国适应时代特点的环保新创举。
诚然,中国的农村环保还有很大空间,更有无法计量的市场价值。重要的是,今后如何将“三农经济”、“三农环保”与“城市经济”和“城市环保”相结合,如何使“中国的农村环保”与“全球气候潮流”相融合。在此,构建“三农环保”的市场价值体系,确保农民环保利益,切实让农民尝到环保甜头,则成为中国经济与环境均衡发展的时代课题。
当前,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已开发了“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联合国也认可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资产价值”,“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值钱的东西。这给人类的环保事业探索了一条新的市场化道路。中国如何赋予“三农环保”以更大的市场价值,形成“绿色资产交易市场”,让“三农环保”的投入得到积极的市场回报,恐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市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