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心理文章:谈陈琳自杀---我的柔情,你不必懂
    [size=3] 我的柔情,你不必懂 2009-11-0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武志红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9-11/07/B17/res01_attpic_brief.jpg[/img]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9-11/07/B17/res03_attpic_brief.jpg[/img]   (记者伍君仪编译报道 资料图片GETTY IMAGES)   10月31日,歌手陈琳跳楼自杀。从网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我在那一刹那忍不住有眼泪落下来,而耳边也响起她熟悉的歌声《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我给你爱你总是说不   难道我让你真的痛苦   哪一种情用不着付出   如果你爱就爱得清楚   ……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我无法把你看得清楚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感觉进入了层层迷雾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雾中的梦想不是归宿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我等待着那最后孤独   文 武志红   图 张龙/CFP   陈琳的灾难:被北大学生嘘场   有这样的反应,或许原因是,陈琳是我唯一有近距离接触的歌星。那是在北京大学读本科的时候,一天陈琳来学校演出,我既未听过她的歌,也不了解她这个人,只是正好那天想放松一下,于是去了北大的大讲堂去听她的演唱会,这也是我到现在为止听过的唯一一场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对陈琳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灾难。   演唱会一开始,陈琳可能是为了与现场的学生们拉近距离,于是问,你们有多少四川老乡啊?   有一些学生举手并欢呼,陈琳很高兴,又连续说了多句关于四川的事。但四川的学生毕竟只是听众中的一小部分,当陈琳只是和四川老乡拉近乎时,惹得其他学生不高兴了,开始有人嘘她。   嘘,多年以来一直是北大的传统,不知道现在这个糟糕的传统是否还在。不管是多大牌,只要有一些表现不大对劲的地方,北大学生就会嘘,对歌星影星如此,对教授学者如此,对政府官员也一样。   但显然陈琳完全没料到这一点,至少她没想到自己会被嘘。听到嘘声后,她非常受伤地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对我?   本来只是很少的嘘声,但当陈琳这样问后,嘘声一下子多了很多倍。陈琳更受伤,用更大的声音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对我?那一瞬间,她的神情看上去非常委屈,眼泪也落了下来。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我有点记不得很清楚了,但陈琳应该是仍按计划走完了演唱会的程序,其中肯定还唱了她最脍炙人口的歌曲《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一味关注别人,不可能理解别人   这首歌,现在看来,很像是她一生的写照,10月31日,是她前夫沈永革的生日。沈永革在哀悼陈琳时说,要想知道他们的感情不必多问,听陈琳的歌声就可以了。   他还说,这一天不仅是他的生日,也是他和陈琳的公司的盛大聚会,是“以生日的名义聚会的一天”。选择在这样的一天走向“那最后孤独”,陈琳显然会有她的意思。对此,沈永革说,“可能陈琳很想跟大家永远分享这份快乐。”   这首歌,也是她在北大那一场演唱会的写照。要理解这一点,只需将这首歌的歌词改成“我的柔情你永远不懂”的话。那一晚,那些嘘她的学生,显然是不懂她的柔情。她或许以为,她正在用一切努力和听众拉近距离,但她的这份努力听众却不领情,这伤害了她,令她无比委屈。   这首歌,和在北大的那次演唱会,都显示了陈琳的一个特点:她非常关注别人,也非常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但她越是关注别人,就越搞不懂别人。   这看似是一个悖论,但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任何一个人,假若只是一味关注别人,而失去了对自己的关注,失去了和自己内在的联系,就不可能会很好地理解别人。   学心理学的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是1992年考上了北京大学本科,之后一直到研究生三年级期间,我不断地重复一种经历:和人聊天,对方听说我是学心理学的,立即会问:“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就好像是,大家无形中有一个习惯性认识:学心理学这样的东西,就是为了了解别人。   了解别人,这的确该是我们无数人一个重要的目标吧。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过于关注别人,都紧张别人怎么看自己,如果能很快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那么不仅可以满足对方需求令对方更喜欢自己,还可以利用对方防范对方,等等。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研究生三年级结束时,我为期两年的抑郁症好了,而从此以后,很少有人再问我,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这是一个微妙的心理事件。或许,以前我心中一样紧张,比较关注别人,所以别人会向我发出一个信号——你了解不了我?但是,通过那两年的抑郁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心理学,首先是为了了解自己。除非你能了解自己,否则不可能了解别人。所以我从此很少发出“我很紧张你”的信号,于是别人也很少问我这个问题了。   再看《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这首歌的歌词,会看到陈琳极其关注别人,但她很难弄懂别人的想法,这让她很痛苦,于是喊出“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当无法把对方的感情弄懂时,她“感觉进入了层层迷雾”,而她不喜欢迷雾,不喜欢模糊的感觉,如果这种状态一直这样下去,她宁愿“等待着那最后孤独”。   感情、感觉、感受等等内在的东西,本来就是模糊的,只有当我们沉入它们其中,我们才能很好地表达它们。但是,我们自己会知道这不容易,这很难,但奇怪的是,我们反而会认为,别人应该对他的感觉很清楚,他们应该清楚地把他们的意思让自己明白。   这必然会遭遇种种挫折,甚至可以说,这是大多数人主要的痛苦之源。   若想解脱这种痛苦,就需要转变方向,将本来想了解别人的向外的方向,转变成想了解自己的向内的方向。做到这一点后,或许就会明白,你的柔情我可以懂也可以不懂,我的柔情你可以懂也可以不懂,但不管你懂不懂,我就是喜欢这么做,我就是喜欢这样爱你,这是我的选择。   怪调男孩的启示:为自己而唱   回忆陈琳在北大的演唱会时,我还频频想起另一个画面。那是1996年,陈琳在北大演唱后的一年或两年,我参加一个活动,从全国22个省的希望工程捐助生中挑选3个孩子,最后送去参加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一次,我们举行一个活动,让孩子们唱歌,那22个孩子中很多人多才多艺,优美的歌声不断响起,听众的掌声也不断随之响起。   一个来自贵州的11岁小男孩上台了,他唱《我们的大中国》,歌声响亮,但跑调极其厉害且古怪,还带着乡音,所以我们都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小男孩根本不管周围人的反应,他面不改色,仍然用他那古怪的调子一直大声地唱下去,好像周围人的笑声根本不存在,而且这首歌的一些歌词要重复几次,而他每次重复时都很自然。   慢慢的,周围人的笑声都淡下来,消失了。等这个小男孩完整地唱完这首歌后,周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比给以前任何一个孩子的都多。   假若有天堂,假若死后还能唱歌,我想,或许陈琳可以像这个小男孩这样唱歌,那歌声,首先是唱给自己的。   嗅觉灵敏者感情更敏感   美国《心理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研究称,嗅觉敏锐者更能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科学家早已发现气味对于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但对于人类而言,气味对生存的作用不大,而更多的是一种奢侈的功能,例如情感,文学作品中就经常把气味与感情联系在一起。   美国德州莱斯大学的化学家丹尼斯通过研究证实了气味与感情的联系:“他们在解剖上和功能上的确存在联系:在解剖上,大脑中负责嗅觉的‘嗅脑’位于负责情感的中枢‘情感脑’之上。目前认为‘嗅脑’还促进了‘情感脑’的进化。”   女性的嗅觉普遍好过男性,而且女性对情感暗示更敏感,于是丹尼斯通过一个闻T恤辨认室友的实验研究了一批大学女生,再用一系列量表测试女生们的情感敏感度,结果发现:能闻出室友T恤气味的女生情感敏感度明显高于闻不出来的女生。这个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嗅觉与情感在大脑中的中枢是密切关联的。[/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