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78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牺牲孩子:东方文化的集体无意识
    [size=3]牺牲孩子:东方文化的集体无意识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武志红  

     
      东方文化更倾向于牺牲幼儿的利益,而西方文化相对更容易忽视老年人。 

      在今年一系列校园安全事件中,不难发现有两个共同之处:

      1.作案者都是40多岁的失意人,他们不仅无法融入社会,也无法拥有一个恋爱关系。

      2.受害者多是孩子,甚至是幼儿。

      这可以看出,事件的原因的确是作案者畸形的心理。

      搞清畸形心理,才能有效预防

      2001年6月8日,日本大阪一个男子闯入著名小学池田小学,杀死了8名儿童。此外,还有13名儿童与老师受伤。

      这名凶手叫宅见,他被捕后一直伪装成精神疾病患者,而他也的确曾去精神病院求治,所以都称他是精神疾病患者,或许会轻判。但在受害者家属强烈要求下再次鉴定,经日本数家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专家鉴定,证明他当时没任何精神疾病症状,身体与智力完全是一个健康的人,最后伏法。

      宅见为何会走上这么极端的道路?他招供说,他从小就特想出人头地,所以小时候学习非常努力,但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只考上了一所工业高中,并且上了两年就退学。他人生最辉煌的事情是加入了日本自卫队,但也因为犯错误而被开除。此后,他不断换工作,做过公交车教练、出租车司机、垃圾回收车司机等。他的私生活也如工作一样不断变换,短短几年内结了4次婚。他试图与父母与前妻和好,还向政府求助,但都无效。最后,他彻底绝望,觉得自己被社会遗弃了,所以想报复这个社会。

      在审判中,法官问宅见:为何会向手无寸铁的孩子们下手?

      宅见回答说:因为池田小学是名校,那些孩子的人生都有保障。而且不止一次这样想了,到其他地方下手没有轰动性。

      要明白宅见的选择,就要明白池田小学的地位。在日本,这是重点小学中的重点,每年会有几万生源面试,但最终只有几十人入校,最后基本都能进入池田中学、大阪教育大学……也就是说,进入了池田小学,似乎就实现了社会地位的鲤鱼跳龙门,未来有了保障。

      这样就可以理解,宅见自己的人生没有了保障,于是他嫉妒乃至仇恨那些有保障的孩子。

      池田小学事件发生后,全日本都在反思该如何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后来有了很多举措,主要是学校与家长们做好交接时的工作,这样孩子们上下学时都有家长陪同,后来家长们还成立了一个协会,并与退休警察合作一起来保护孩子。因为这些举措,池田小学事件以后,针对小学生的暴力犯罪基本再没发生过。

      向强者认同,向弱者下手

      中年人攻击小朋友的事情基本上发生在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和中国。这一点也可以引起深思。

      其实,很多西方人概括称,东方文化更倾向于牺牲幼儿的利益,而西方文化相对更容易忽视老年人。

      我与数千人聊过,其中数百人有过深聊,最后会发现,我们的确更容易向老人和成年人妥协,并且会将孩子作为妥协的筹码。

      譬如,很多人对我说过,父母对他们的纠缠太厉害了,他们因此想生一个孩子,他们相信,有了孩子后,父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三代身上,那样他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脱了。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一方面可以理解他们的压力,另一方面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为了父母牺牲孩子,这一点在经典的24孝中有充分体现。孝子郭巨,其被颂扬的孝行竟然是“埋子养母”。一个8岁男孩,为了不让母亲被蚊子咬,自己主动被蚊子咬……

      可以说,牺牲孩子的利益,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集体无意识。

      这个集体无意识,如果用心理学来解释,可以用“向强者认同”术语或我自己的术语“替死鬼心理”来解释。抵抗强者是危险的,需要鲁迅那样的勇气,所以不如干脆认同强者的逻辑,苟且活着,而自己内心的愤怒、不满甚至仇恨,无妨向比自己弱小的人下手。

      在我看来,宅见这些人并不仅仅在追求“轰动”,他们还有这种可憎的逻辑。

      但这不也恰恰是我们文化中的共同之处吗?我们宁愿苟且活着,痛苦的时候可以打打孩子。

      我看过多部美国的西部片,发现西部片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处于弱势的牛仔被强权欺辱,他们愤而反抗,最后战胜了强权。另外一部目前特别火热的影片《狙击手》,也展现了类似的逻辑。

      这是美国人的逻辑,也是我喜欢看美国电影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影片中,很少那些婆婆妈妈的东西,很少有哭哭啼啼的东西,影片中的弱势群体,不是跪着求别人对自己好一点,而是很有尊严地活着,甚至很有尊严地死去。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比较好的做法,因为这比替死鬼心理好太多太多。前者是将仇恨限制在两个当事人之间,而后者,是将仇恨蔓延开去,本来是一个人受害,但他找替死鬼,替死鬼又找替死鬼,最后是无数人受害。

      如果想从替死鬼心理中解脱出来,就必须直面自己惨淡的人生。[/size]
    [ 此贴最后由华灵子在2014-11-27 8:46:49编辑过 ]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