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size=4]4、要让支持者获得自豪与成功       不论是对志愿服务提供法律支持、政策支持或者资源支持、资金支持的机构与人员,都需要从志愿事业的发展中获得自豪与成功。我们发现,志愿者的各类服务活动,需要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这就涉及各种人员。因此,要创造各种机遇,让热心支持者不仅仅看到志愿者的服务效益,而且感觉自己的支持受到赞赏、受到肯定。       有一次,我们配合某地区的省委政策研究室进行志愿服务专题调研。当时,我还非常奇怪,一般来说开展志愿服务调研的是团省委或民政厅,为什么省委政研室愿意牵头呢?合作过程中发现,涉及具体领导与干部的热心和推动。不久以前,省委政策研究室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布置,到各部门、各机构调查“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在团省委交流的时候,团省委书记介绍共青团工作、青少年教育之外,还介绍了志愿服务发展,认为志愿服务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团省委将我们出版的《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志愿服务指南》等书赠送给政研室人员。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人员中,有一位年轻同志是刚刚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在读大学、研究生期间热心参与志愿服务,对此有较深的体会和理解。因此,这位年轻同志就向领导建议,由省委政策研究室牵头,会同团省委、民政厅等联合组成调研组,专业重点调研报告,提供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时参考。团省委安排我们积极参与调研,撰写初稿、提供材料。经过团省委多次修改,政策研究室多次修改,这份调研报告呈报上去后,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落实“六个一”的发展措施,包括一部法律(《志愿服务条例》)、一个文件(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志愿服务的《意见》)、一个协调机制、一个基金会等等。伴随政策、措施的出台,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成立,该省志愿服务事业再上新的台阶,再次领先全国,引起国际关注。伴随这些法律、政策、财政资金等落实,不仅仅加大政府对于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而且带动社会机构、工商企业等支持志愿服务。因为,社会各界看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就激发出更大的支持和资助热情。在这次调查研究与制订文件的过程中,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副主任、处长、科长都热情认真、竭尽全力,促成这一“崇高而光彩”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志愿者联合会秘书处、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人员,就时时记得这些领导、干部的热心和帮助;定期通过短信、邮件介绍志愿服务最新进展情况,介绍志愿者成长情况,介绍志愿事业在国内外的影响,感谢有关人士的倾心支持。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同志见到我,说道,“你们志愿组织真不错,一直拿我当自家人,告诉我很多志愿者的信息。”正是志愿组织对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人士的支持、资助牢记在心,通过感谢、联络增强这些支持者、资助者的自豪感与成功感,就建立了长期、持续的社会支持网络。       其实,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名人也是人,也是普通和平凡的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所以,志愿者在争取他们支持、赢得他们支持的时候,也要非常关注支持者的心理需求、心理感受。当志愿者、志愿组织推进每一个项服务,获得每一次成效的时候,都及时与支持者分享成功的体会,分享服务的快乐,就能够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奠定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 5、通过反馈和评估赢得支持者的信赖       社会各界支持志愿组织的发展,资助志愿者的服务,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注重志愿服务的效果,希望真正能够帮助社会人群。所以,志愿者争取社会的资助之后,不仅要踏踏实实做好服务项目,而且要想方设法将服务进程的情况,对服务对象的帮助情况,及时向资助方汇报。       某市的一批外资企业投资人员、管理人员,每年圣诞节都聚会。AA制筹集聚会活动的经费,如果有剩余的费用,就用于公益慈善。最初几年,这些外商自己寻找资助对象,提供帮助。后来,他们在电视、报纸看到当地志愿者协会的服务很有特色、很有必要成效,就主动打电话,委托志愿组织开展资助活动。这一年,他们提供经费之后,志愿组织就安排一个“亲子义工队”合作服务。“亲子义工队”是中小学生与家长、老师共同组织的志愿队伍,在服务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成长。他们设计了“晨曦行动”——中小学生、家长、老师、外资企业管理人员代表、志愿组织管理者共同到广西百色地区资助山区贫困家庭的学生。路途中,父母子女交流对于服务活动的期望;到了目的地后,父母子女一起与山区学生家庭交流沟通、体验生活,并且赠送学习生活用品;返回过程,父母子女分享服务的感受,分享活动的收获。有些家长说,“我这一旅程与子女的交流,比平时一年的交流还多。看到孩子在服务活动中成熟、懂事,心理特别高兴。”有些老师说,“这些活动比我们多少次说教的效果都好,学生真正在心理想着别人,想着山区孩子了。”外资企业陪同前往的管理人员,将这些信息发送回去,告诉企业投资者、客户,让他们对于资助的效果有很好的回馈。       此后,每年这些外资企业老板与管理人员的“圣诞节嘉年华”,都邀请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参加,并且现场募捐,支持志愿服务。去年底,我刚好在该市志愿者协会调研,应邀一起参加“圣诞节嘉年华”。晚宴过程中,为外商播放了志愿者协会帮助的一位智障青少年的宣传片。多年前,当家庭为智障儿童的生活困难,陷入困境的时候,几位热心的志愿者主动前往沟通,承担起帮助智障儿童学习语言、联系行为、培养能力、适应生活的服务。经过艰辛的努力,智障儿童成长为少女,语言与行为能力逐渐增强,她非常感谢志愿者的帮助,也愿意自主自强地生活下去。这一短片让所有在场的外资企业投资者、管理人员、客户深受感动,现场就捐助15万美元给志愿者协会,作为开展各种服务活动的经费。       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想我介绍情况的时候说,“对于赞助者,反馈信息非常重要。如果接受赞助之后,长期没有反馈服务信息,对方就难以持续信任你。我们将经费用于那些服务项目,帮助了哪些人,产生什么效果,带动了那些资源投入等,都及时告诉赞助者。有时候,一年要想赞助机构、赞助人送十几次服务信息材料,他们就非常信任,赞助数额越来越多。”       因此,志愿者或志愿组织不仅要善于争取资源支持,而且要善于了解资助者、资助机构的需求,根据不同资助人提供富有特色、切实可信的服务信息,就能够长期活动社会机构、工商企业、各界人士的信任和赞赏,建立长期资助志愿服务的关系。 6、志愿者要善于营造社会支持网络       志愿服务需要社会的支持,但是应该形成持续发展的支持网络,而不是“竭泽而渔”,越来越没有后劲。我们发现,许多企业界、社会人士或者不愿意公开支持公益事业,或者支持之后也不愿意声张,特别不愿意媒体报道。其原因就是由于社会存在“枪打出头鸟”的现象。哪个企业家、知名人士支持了工艺事业、志愿服务,其他知道的人就蜂拥而来,要求资助。如果企业家、知名人士表示有困难,暂时不能再资助,就受到指责、批评。所以,我们要改变现状,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一方面支持志愿服务,一方面保护和支持热心公益的企业家、社会人士。       我认识的一位企业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陆续在个人财产中拿出几百万元,建设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最初为“问题青少年”、“边缘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提供场地,随后发展成为青少年综合素质训练的基地。经过几年的运行,他发现纯粹免费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基地服务人员缺乏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逐渐减弱,素质训练的效果难以持续提高;另一方面,接受素质训练的青少年及其组织感觉“既然是免费的,就不必珍惜机会”,训练态度并不认真。后来,这为企业家学习外国、港澳新兴的社会企业模式,转变为收费训练服务。一般性的学校、社团、企业、机构组织青少年前来培训,按照物价局规定的范围收取培训费用;部分特殊教育社团、特殊志愿服务社团的培训,减半收费或者免费。每年收取的培训、训练费用,除了支付人工、设备折旧、项目更新等经费之外,获得的利润全部投入“慈善义工基金”,资助公益服务、志愿服务事业。我们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后志愿服务的同时,进行调查研究,撰写和出版《爱在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后服务亲历故事》时,就曾经申请这一慈善义工基金的资助。我问过这位企业家,为什么从单纯的免费训练基地,转变成为社会企业。因为,通过收取培训、训练费用,投入慈善义工基金,支持公益服务,需要花费的精力比单纯免费服务更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大。但是,企业家说,“单纯免费服务的机制是无法持久的,如果我的财产发生困难,或者遇到其他问题,这一基地就无法继续运作。转变成为社会企业,基地经营管理人员具有积极性,也有能力让他自主运行、自主发展;同时产生的利润用于资助慈善义工事业,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示范作用。”       如今,这种营造社会支持网络的方式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志愿组织学习和掌握。我曾经应邀参加一些志愿组织的年终“嘉奖会”,或者项目“表彰会”,从中了解许多营造社会支持网络的经验。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办官方”志愿组织,曾经在很长时期基本没有得到政府支持的资金支持(但是政府给予政策与表彰),却从十多人发展成为几百人、几千人,甚至拥有一万多名志愿者。他们作为没有独立注册、没有经营权限的公益组织,志愿者想出很多方式营造社会支持网络。一是建立“志愿之友”网络。既将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机构与人员纳入网络交流,定时向他们提供志愿服务总队队的活动信息、服务细节、服务对象真情流露、社会舆论反响情况等,建立密切的信息沟通。二是制作“爱心卡”,向支持、赞助志愿服务项目的热心人士发放具有观赏价值和纪念价值的创意卡,上面有优秀志愿者的感谢语、祝福语,让资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每年举办“嘉奖会”,除了表彰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小队之外,还设立各种名目表彰和感谢企业家、热心人士。我曾介绍一位企业家,为该志愿总队的一个小小的服务项目提供了资助。年底“嘉奖会”时,志愿总队为这位企业家颁发了奖牌,赠送了感谢状,上面有非常温馨的图画和言语。有些是项目服务对象的心声,有些是志愿者的嘉许话语。企业家拿到奖牌、感谢状之后,非常高兴,说到,“我才资助一点点钱,你们就开展服务这么好,还给我这么热情的夸奖。明年我一定更多支持你们志愿总队的活动。”       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家、社会人士对志愿服务的支持,越来越期望多、要求多,包括希望志愿服务真正有实效,志愿服务帮助更多的人,志愿服务产生更大社会影响等等。同时,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对于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不仅仅是支持单一的项目活动,而且希望支持长期推进、效果长久的服务项目。这样,社会资助与志愿服务之间,就要建立长期密切的关系。志愿者不仅仅要学会寻求社会资源,争取社会资助;而且要善于与企业家、社会认识建立合作的联盟,形成对志愿服务长期支持、资助的网络机制。 [/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