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02
    • 经验0
    • 文章350
    • 注册2008-03-08
    返航事件:拷问民航业管理体制
    [size=3]返航事件:拷问民航业管理体制 刘凌林 2008年04月14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http://mnc.people.com.cn/GB/54849/59580/7118427.html   3月31日和4月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共有执飞昆明至大理、丽江等地的21架航班在飞到目的地上空后返航,导致更多航班延误,千余名旅客滞留机场,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一事件,东航最初的解释是“天气原因”。4月7日,东航终于发布声明称:“返航”事件存在明显人为因素,东航将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纵观此事,集体返航事件是东航的一些飞行员对薪酬待遇和内部管理现状不满,申诉无效后采取的极端行动。   东航返航事件调查组4月9日针对部分媒体报道中涉及的飞行记录数据不全“疑似集体毁灭证据”的说法,公开予以澄清:决不存在毁灭飞机数据之事。东航称,返航事件中,确有6架飞机未能获得飞行译码数据,其原因是由于机载快速存取数据记录器(QAR)工作不稳定造成的。   东航机长事件为何频出   据了解,“返航”事件发生前,在东航云南分公司飞行员宿舍曾流传一封公开信。这封“致东方云南分公司全体飞行员”的公开信,列出了4条飞行员“应该警醒”的理由,包括公司待遇低,“在同等工作强度下,海南翔鹏公司飞行员的待遇要高出我们一倍,东航武汉分公司、江苏分公司飞行员的收入大家也有目共睹”以及飞行员跳槽还遭遇天价索赔等。   2007年5月,东航云南分公司飞行员郑志宏提出辞职,东航及东航云南分公司向其提出了1250万余元的天价索赔。在法院一审开庭时,有20余名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前来旁听,而且判决郑志宏赔偿东航137万元时,旁听席上一片嘘声。参加旁听的一位飞行教员当时就向媒体公开表示,“公司管理不规范,存在很多不合理以及处理问题不公平,以罚代管,我们也在考虑是否辞职。”   2004年7月12日,东航江苏分公司两机长提出辞职,最终法院判决两机长分别支付航空公司赔偿款100万元。   2005年11月17日,东航江苏分公司10名机长提交了辞职信。   2006年6月,东航青岛分公司7名飞行员辞职,东航索要巨额赔偿。7人在东航上海总部绝食抗议,引起舆论大哗。   2007年7月,东航武汉公司13名飞行员跳槽,遭到公司索赔1.05亿元。8月13日,湖北省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13名飞行员应向东航武汉公司支付总计929万多元的赔偿金。   对于这些辞职飞行员的去向,业内资深人士猜测,民营航空公司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一方面,待遇会得到改善,而民营航空也捡了“现成”,省却培养的麻烦。   被称为中国“航空案第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起淮说:“目前,飞行员提出辞职的理由都是航空公司违约和违法,这表现在几个方面,如超时飞行、没有休假、没有疗养制度、克扣安全奖、拖欠工资、没有工会组织、军队转业的飞行员军龄不算工龄等等。”   他表示,这次整个事件都是由于航空公司管理不善导致的,责任应该由他们负。   另外,对于分公司的管理,东航总部也无法做到完全拥有话语权。在目前的国内航空市场,很多公司虽然形式上已经被三大航空集团重组,可是每个分公司还是有自己的运行控制系统、自己的营销体系以及自己的飞行员和飞机。   而由于历史包袱少,国航很早就实现了基地化运营:分公司不直管飞机和人,只负责保障,这对于在2002年之前就有河北、山东等9家分公司的东航来说并不容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云南航空是2002年民航大重组时被并入东航的。而在合并前,云南航空是盈利的,云南航空飞行员的收入在业内是中等偏上的。   “在被要求并购云南航空后,之前也连连盈利的东航找到相关专家调研发现,这支队伍(云南航空)比较散。”东航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两家盈利的航空公司合在了一起,却没有产生整合的效应。在2002年合并之后,云南航空的部分老总被调到东航,东航也把更多飞机调到上海,以增加上海市场份额,“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员工的生活也不能很好地解决,一线的分配机制也就出现了问题。”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另外,合并后,东航也从全盘考虑航线分配。比如降低支线票价,支线向干线让利,“这样利益调节又出现了问题,飞支线的飞行员小时费低于飞干线和国际航线的,同样的飞行小时,而且支线的技术难度要高,起降次数要多,每飞一次,半小时就要一个起降,凭什么我的收入要低?”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11月发生的那次“包头空难”,同样是东航云南分公司执飞。因此有人认为,在2002年第一次民航大重组后并入东航的云南航空公司,其内部已经发生变化,并开始影响到航空公司内部。   2006年,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中,仅有东航亏损20多亿元。是年,东航集团公司两位副总经理吴九洪、佟国照因贪污受贿被捕,其下属公司中国货运航空公司20多人受到牵连。   “在所有航空公司中,只有东航云南分公司跟机无小时费、正常返航或者备降无小时费。”4月7日晚,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说,上述问题,飞行员已经向公司提了很多年,但一直得不到解决。   云南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敏认为,这支队伍缺乏向心力,跟目前体制有关。另外,大家关心的利益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缺乏上下级沟通,分公司缺少一定的自主权,解决不了问题。很多驻外站点,基本的吃住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管理”。   4月2日,民航西南管理局赴昆明调查,4月3日的调查报告也称,飞行员对待遇偏低、节油奖发放不合理不透明、跟机无小时费、正常返航或者备降无小时费等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而管理层与一线员工缺乏沟通、工作环境不够和谐、公司凝聚力不强等问题,都引起飞行员的强烈不满。  “今年3月份之前,我们的小时费是按照8%的标准上缴税收的,但之后,公司要按照20%—30%的标准收税。而且,公司要求飞行员按照新的交税标准,将去年全年‘欠交’的税收补上,并规定最后期限是4月7日。这样,一名机长补缴去年的税收就达六七万元。”4月4日晚,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飞行员陈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陈某称,东方航空公司上海总部,通过合理避税,使得个人上缴的各项税费只占收入的5%。“当分公司员工向领导反映后,得不到解决,这就是这次集体返航事件的导火线。”   4月7日,东航云南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称,东航总部对云南分公司的态度有问题,待遇政策方面有歧视。他说这批飞行员其实非常有职业精神,长时间疲劳的工作,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这种不理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迫不得已。   东航云南分公司一名飞行员称,总部那边飞长途,一次飞10几个小时,只需一次起飞和降落。我们这边飞半个小时,也得一次起飞和降落。但是他们按照10几个小时来算工资,我们按半个小时来算工资。   对于为什么偏偏是东航出了“返航”事件,这位飞行员表示,因为我们的待遇太低。国航待遇是我们的两倍,总部的飞行员高人一等。   该飞行员还表示,税收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很多事情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和东航合并之后,我们待遇不但没任何改善,反而越来越差。我们可以忍受,但是不同人的忍受底线是不同的。而且,东航总部对我们的态度也无法让人满意。   他介绍说,比如说原来没有合并的时候,我们飞曼谷这些东南亚国家,航线利润非常好。合并之后,总部把这些航线拿走了,让总部的飞行员来飞,从昆明中转,他们到那边还有过夜费。可到了淡季,总部又让分公司的飞行员来飞这些航线,但不让我们在那边过夜。另外,把我们的好航线拿走后,又分开搞核算,核算结果分公司肯定亏本。   再比如,从总部派过来的领导,没人真正想把分公司做好。而且在他们看来,分公司的员工就是要比总部的低一等。我们飞行员是需要尊重的,可现在总部不尊重我们。讲奉献可以,当年在云南航空的时候,大家也加班,没有什么怨言。现在这种歧视的氛围,谁还想奉献?   凸显民航业发展症结   “返航”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民航业发展中遗留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民航业的垄断已经被打破。2003年以来,民航局已经批准设立鹰联、春秋和奥凯等5家民营航空公司。民航市场开放后,民营航空公司开始与国有航空公司争夺各种航空资源,对飞行员的争夺尤为激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求飞行员能够在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流动。可是国有航空公司依然以垄断的人才观束缚自己的飞行员,甚至与飞行员签订长达99年的劳动合同。   “中国民航业发展太快了,大量飞机没有人开。当航空公司市场化时,飞行员却没有市场化。”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田保华感慨。   此外,此次“返航”事件也折射出我国民航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问题之一,劳资双方沟通渠道的闭塞   资深媒体人士周东飞认为,如果工会的运作是正常的,那么劳资双方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无论薪水还是管理的问题,都可以磋商和谈判。即便直接商议不成,如果渠道是通畅的,飞行员完全可以继续向监管方申诉,直至司法的裁判。可以说在充分的博弈下,罢飞只是最坏的极端的结果,其出现的几率很小。其实,罢飞事件所揭示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民航业劳资之间博弈渠道的缺失。   问题之二,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飞行员和航空公司之间,也许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根本的问题还是飞行员的短缺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各航空公司飞行员总数仅1万多人,刚好能满足当时国内700多架飞机的配备需要。而民航总局预测,到2010年,我国航空运输机将达1250架,需补充6500名飞行员,而我国目前每年培养飞行员的总数只有600名到800名。在飞行员如此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他们待价而沽和企图另谋高就,就是必然的了。   问题之三,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进   田保华认为,中国一直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实际上,外国的飞行培训中心跟汽车驾校一样多,主要靠学员自费,而国内恰恰相反。   在我国,民航飞行员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空军飞行员转业;二是民航院校的培养。也就是说飞行员都是由国家或者航空公司掏钱培养。   据海航方面透露,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到成为一名机长至少要经过7年以上的实飞训练,而培养一名机长大致需要600万元至800万元的花费。即使是军队转业的飞行员,也需要经过至少3年的各项过渡训练,至少花费70多万元培训费才能效力航空公司。   按惯例,飞行员一毕业就与企业签订99年的终身合同,这的确是束缚了其流动的空间。但航空公司普遍反映,这样规定主要由于航空公司为飞行员投入了大笔的培训费用,如果任由其自由流动,航空公司的损失太大。   问题之四,飞行员市场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据了解,过去我国飞行执照有地域性,限制了飞行员在不同航空公司间的流动。2004年,民航总局颁发新的全国通用的飞行执照,其目的之一就是鼓励飞行员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以打破垄断,鼓励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   考虑到飞行员这种劳动力的特殊情形,民航等五部委2005年下发了《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行队伍稳定的意见》,明确飞行员跳槽后“新东家”要参照70万元—210万元人民币的标准向“老东家”支付费用。   民航专家解释说,飞行员的症结其实是民航总局一手造成的,当初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现在却又对飞行员流动作出严格的限制,这两项政策本来就是矛盾的,必然会加剧行业震荡。[/size]
    [img]http://www.ep.net.cn/img/banna_9.gif[/img]<br><br>你的爱心,会给有需要的人,也给你自己,带来一分光,温暖,快乐,爱心事业离不开你的支持,关注和参与! <br>[fly]~v~ 奥运让海内外华人团结凝聚[/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