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悲伤 我们风雨兼程
2008年05月19日12:40 中国新闻出版报
张若渔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余震不断,悲伤不已。自5·12震发以来,这场旷世拯救已近一周。当慢慢从恍如隔世的巨大震惊和悲恸中苏醒过来,我们更加刻骨地领悟到,我们所遭遇的是怎样一场灾难、所面对的是怎样一番处境、所迸发的是怎样一种力量、所再造的又是怎样一个未来。
悲绪布满国中。如果说当初灾祸从天而降,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忧戚。今日今时,正是舔噬伤口的日子。家园已然破碎,亲人已然阴阳两隔,午夜梦回之时的惊悚暗生……这是我们无处安放的悲伤。
“黄金72小时”早已悄然滑过,但救人仍是第一要务。不知还有多少生命被深埋废墟之下,也不知其中还有多少生命在黑暗中灵魂不息,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挖掘不止,直到把所有的废墟都荡平,把所有的阴霾都驱散,使死者得到安息,生者得到拯救。事实上,生命的奇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120个小时、130个小时、140个小时,这些把生命的韧性发挥到极限的人们,以睥睨灾难的顽强和坚毅,赋予我们更加执着的信心和勇气。
救人仍在继续,救治、防疫、心理干预业已全面铺开。除了让废墟之下的生命得见天日,废墟之上的几百万灾民亦需得到妥善安置与呵护。对于后者来说,他们刚从生死线上挣扎过来,生理和心理上都极度脆弱——伤员急需得到医治、精神创伤者急需得到慰藉、灾民生产生活也急需恢复秩序,以免次生灾害发生、疫病流行,让这些本已幸免于难的人们陡然招致第二重伤害。
灾难所留下的不仅有断壁残垣,更有我们对生命的无上敬畏。因着死亡的不可避免,生存的意义才弥足珍贵。在一种多箭头救灾的体系中,死者和生者构成了天平的两端,称出救灾的重量。我们亟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不仅让生还者活着,还要让他们活着的质量更好,为其未来的幸福作出今日不遗余力地努力。
暂且平复无以复加的悲伤,让我们为灾区人民搭建更多的帐篷、设立更多的配水点、建设更多的公共卫生间、输送更多的物资;让我们告诉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你很棒,你安全了!告诉那些痛失双亲的孩子,我们都是你的爸爸妈妈!告诉那些晚年丧子的孤老,我们都是你的儿子和女儿!告诉那些被截肢的人们,我们将成为你的双腿和双脚;告诉那些陷于灾难的阴影不能自拔者,请尽情的倾诉衷肠,我们都是聆听者和感同身受者,你并不孤独,我们始终在一起。
是的,灾难当前,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将始终和灾区人民在一起,一起痛苦地承受、凛然地担当、不竭地行动。我们总会等到那一天,那一天愿望会实现,那一天相对是笑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