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绵竹救灾样本调查:将NGO纳入救灾体系
    [size=3]绵竹救灾样本调查:将NGO纳入救灾体系 日期:2008-07-02 作者: 来源:新京报 出处 图片见 http://www.news365.com.cn/xwzx/zx/200807/t20080702_1932301.htm   6月23日,遵道镇双泉村志愿者工作点,一名孩子希望把妈妈介绍给志愿者,妈妈很不好意思。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郭铁流 遵道镇棚花村,志愿者组织妇女成立了绣花合作组。  绣花合作组绣一个志愿者标志,将获得60元。 6月23日,来自各地NGO的代表参观遵道镇志愿者办公室。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的NGO组织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救灾工作。对于这股强大的民间力量,地方政府由犹疑逐渐走向接纳。   灾难面前,政府部门和NGO尝试了沟通与合作。遵道镇志愿者协调办公室,是一个由志愿者自助管理的多家NGO组织的协调机构,并被纳入了政府主导的救灾体系。这在地震灾区成为特例。   介入抗震救灾,也考验着NGO的智慧。这是否会成为中国NGO发展的拐点?遵道镇的志愿者协调办公室具备了样本式的观察意义。   地震重灾区之一的绵竹遵道镇,一间15平方米左右的板房里,每晚8时都有一个会。   这天是6月20日,4张桌子凑在一起,围着23个人。   “各位领导……”   田开华一开口,惹来哄堂大笑,“哈哈哈,这里没有领导。”   田开华是一名教师,是来自江苏的志愿者,下午刚到。会议在讨论如何安排他在遵道镇的工作。   “遭到”哄笑后,田开华一时不知如何继续。   这里确实没有领导。要说有,邱旖旎勉强算一个,22岁的她是遵道镇团委书记。其他22人来自全国8个省市,都是救灾的志愿者,分属于20家不同的NGO(公民社会组织)。   邱旖旎代表镇政府参加会议,负责协调志愿者在遵道镇的行动。   警惕 陌生的来客   “民政义工”是罗世鸿对自己团队最初的介绍,政府的小邱觉得,这相对容易接受     志愿者罗世鸿见到邱旖旎时,觉得小邱两眼发木。   那是5月15日,罗世鸿带领贵州的志愿者赶到遵道镇。3天前的大地震使遵道镇成为废墟,政府大楼也垮了。   救人、卸货、发放物资,3天没合眼,邱旖旎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一样,都还没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这时罗世鸿他们到了。   罗世鸿是NGO贵州高地研究所的负责人,是最早进入遵道镇的志愿者之一。他联合了贵州10家NGO组织到遵道镇进行服务。   “我们是志愿者,来帮忙救灾。”   “我们没吃的,也没多的水。没办法安置你们。”   “只需要一顶工作帐篷。我们自己带有睡觉的帐篷,还有干粮和水。”   小邱说,罗世鸿态度诚恳,又讲了很多救灾经验,那些经验让她感到新奇和可行,而政府也确实需要人手。   请示党委副书记后,罗世鸿得到了一顶蓝色的救灾帐篷。   “民政义工”。这是罗世鸿对自己团队最初的介绍。救灾初期,物资大部分来自民政系统。邱旖旎说觉得“民政义工”比较容易被接受。   虽然这样,邱旖旎对这群陌生人还是保持了警惕。   这种警惕下,志愿者王玉凯曾被一度“误解”。   来自辽宁的王玉凯,皮肤黝黑身体强健。工作人员要求看证件时,王玉凯跑出了帐篷,引起了怀疑。   10余名工作人员马上开始搜索,最后在政府大院的树林里找到了王玉凯,电筒齐刷刷地照着他。发现原来他是在翻找自己的证件。   此后的半月,王玉凯当起搬运工,晚上睡在房檐下,随时准备卸下拉来的救灾物资。   这样的“误解”,让小邱感到对不住王玉凯。   这位22岁的镇团委书记,此前对志愿者的概念,还停留在学生时代志愿“到敬老院扫地”的认识。   对于镇政府大多数的工作人员,NGO也是他们第一次听说的名词。   志愿者们的工作逐渐获得了遵道镇政府的信任。遵道镇党委书记林建华介绍,在谨慎的接触中,逐渐意识到NGO组织可以协助政府做不少的工作。   碰撞 合作逐渐加深   每天一早一晚的会,解决了碰撞的问题。重大问题则向镇领导请示     “镇政府只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工作,而志愿者可以照顾到一些特殊需求。”林建华说。   救灾初期的工作重点是物资发放。大量的救灾物资到达后,镇政府以户籍为依据,以村为单位分发,所有灾民的标准都是统一的。   第一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物资发放,邱旖旎感到有些头疼。物资分配稍有不均,便会引来灾民的不满。   15日当晚,罗世鸿组织志愿者开了会,布置志愿者进村调查灾民的需求。罗世鸿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参加过贵州抗冰救灾,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志愿者发现,遵道镇4个灾民安置点里,垃圾乱扔,存在卫生问题。同时他们发现,救灾物资中急缺奶粉及女性用品等。   志愿者们组织灾民搞垃圾分类,同时,罗世鸿将需求情况反馈给了他们的支持者友成基金会。7大卡车物资很快运到了遵道镇。   奶粉、卫生巾等物资迅速分发到了特定灾民手中。邱旖旎对志愿者的工作效率感到惊讶。   镇政府和NGO很快达成默契:大宗物资交由政府按照人头发放,特定的物资则由志愿者分发。既保持了标准的统一,又照顾了特殊群体的需求。   “做政府无暇顾及的,查漏补缺。”罗世鸿称,这种定位得到了认可。   不过,邱旖旎也认为志愿者有些想法不完全切合实际。“志愿者拉来进口奶粉,当地婴儿不适应,有些会拉稀。衣服其实也不用买名牌。”邱旖旎说,志愿者大都来自城市,对农村不太熟悉。   每天早晨8点和每天晚上8点的两个会,解决了这些碰撞的问题。作为镇政府代表,邱旖旎记录志愿者的工作安排,也对有些问题提出看法。重大问题则向镇领导请示。   汇聚 统一意愿下的行动   “我们不能让志愿者满腔热情而来,失望而去。”镇党委书记林建华说   5月18日,NGO在遵道镇的工作取得标志性进展———遵道镇志愿者协调办公室成立,并被纳入遵道镇的抗震救灾指挥部。   “可能会被记入中国的NGO发展史。”罗世鸿兴奋不已,因为这在灾区是绝无仅有的。   罗世鸿说,在灾区的志愿者多处于混乱状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媒体重点报道的地方,志愿者“关注”过度,需要人的地方又找不到人。很多志愿者满腔热情到灾区,又失望而去。   相比之下,遵道镇的志愿者自称“幸运”。而他们的支持者友成基金会有良好的政府资源,也为他们带来了便利。   17日,万科集团的援建人员进入,此前万科决定捐资1亿元援建遵道镇。随万科援建团队一同到达遵道镇的,还有深圳登山协会。   这样,万科公司、友成基金会、罗世鸿带领的NGO和深圳登山协会,在遵道镇形成了一股合力,成为镇政府无法忽视的救援力量。   “与其无序的工作,还不如统一起来。”5月18日下午,万科援建项目总指挥朱保全向遵道镇党委书记林建华提议设立“志愿者协调办公室”。   建议得到了遵道镇政府认可。“我们不能让志愿者满腔热情而来,失望而去。”林建华说。   邱旖旎说,从那时起她的工作正式成为“联系、协调志愿者工作”。   5月21日,万科援建遵道镇政府的两排板房竣工。遵道镇政府将其中一排交由志愿者使用。罗世鸿说,有了固定办公场所,志愿者在遵道镇的工作开始系统化地展开。   NGO组织间有着广泛的交流,遵道镇的协调办公室成立后,陕西、河北、北京等地的NGO纷纷联系,并派出了志愿者前往遵道镇。   一时间,遵道镇成为NGO组织眼中的“圣地”。   定位 只帮忙不添乱   “不能代替灾民,只能教给方法。”志愿者认为,若灾民形成依赖,将不利于重建   “只帮忙不添乱,查漏补缺。”这样的定位,成为在遵道镇的NGO的共识。   罗世鸿说,NGO必须坚持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工作,重点放在政府暂不能顾及的工作上。   罗世鸿介绍,遵道镇以外的有些NGO组织,在未跟政府沟通的情况下设立帐篷学校,但因天气炎热,帐篷并不适合,另一方面有安全隐患,帐篷学校最终被政府接管。   遵道镇志愿者也对无学上的学生进行了帮助。在志愿者的例会上,山西志愿者林艳梅提出了“快乐假期”的设想,得到了协调办公室的认可。   随后林艳梅做了详细的项目规划书和课程设计。学习点设在了小树林里,凉爽又安全。课程以娱乐为主,寓教于乐。孩子得到家长同意后,自愿参加。   活动以项目的形式上报遵道镇政府后,政府也参与到了“快乐假期”中,发文要求各个村组配合。   志愿者在调查中发现,遵道镇是年画和刺绣之乡,但一直没成规模。年画的设计和销售均由外部完成,遵道镇实际成为一个印刷加工地,刺绣也面临同样问题。   为了帮助灾民重建,志愿者在遵道镇棚花村搭建了刺绣帐篷,将村里会刺绣的姑娘组织起来,并以志愿者办公室的名义下了第一批订单。志愿者将年画设计融入刺绣,设计了一个志愿者纪念臂章,第一批加工100个,每个60元。   罗世鸿说,订单扶持是为先将灾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志愿者办公室还计划征集专业从事设计的志愿者,成立艺术工作室,协助他们进行产品开发。并由专业从事营销的团队帮助开发市场。   “志愿者不能代替灾民,只能教给方法。”志愿者们认为不能让灾民形成了依赖心理。此前,由于部队和大量志愿者涌入,很多本可由灾民自己完成的事情都由他人代劳了,例如打扫卫生、搭建帐篷等。   遵道镇志愿者办公室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工作已由“帮灾民干”转变到“教灾民干”。   罗世鸿认为,如果灾民形成依赖心理,对重建将造成阻碍,也将加重政府的负担。   发展 这里能否成为拐点   司机说志愿者最让人感动,因为没人给他们下命令,也没人给他们发工资   罗世鸿称,遵道镇志愿者协调办公室的工作设想是3年,甚至更长。他认为办公室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构建一个架构,招募专业化的志愿者,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服务。   在罗世鸿的设想中,专业化的志愿者需要进行相对固定期限的服务,减少流动。遵道镇重建需要的专业化服务,也将以项目的形式,面向所有的NGO组织进行招标。   “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容纳不同的NGO来工作。”深圳登山协会理事“大老虎”认为,协调办公室需要厘清机制,使NGO在遵道镇的工作能持续进行。   6月21日,友成基金会和绵竹市政府在成都联合召开重建论坛,众多国际国内的NGO组织和学术机构参加。遵道镇志愿者协调办公室作为样本,被与会者反复提及。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郭虹认为,灾后重建阶段仍需要大量志愿者,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   郭虹讲了一个故事,她坐出租车时曾问司机地震中什么人最让他感动,司机说是志愿者,“因为没人给他们下命令,也没人给他们发工资”。不过司机不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干呢?郭虹说,是公民意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司机突然以严肃的口吻说。这让郭虹非常感动。   郭虹说,地震中NGO的工作使她看到了中国社会公民意识的迸发。大地震使中国的NGO站到了前台,这对NGO来讲即是机遇又是考验。   朱保全认为,遵道镇NGO的工作局面是“志愿者热情的总爆发”,很多节点上的工作是靠人的作用完成而非机制,有很多偶然性。因此这个模式的推广难度可能很大。   绵竹市副市长罗登亮称,绵竹市政府已在开会讨论,计划仿照遵道镇NGO的工作模式,在绵竹市内推广,以尽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资源,加快绵竹市的经济重建。   “遵道镇的NGO工作模式如果能推广,无疑将在中国NGO发展史占有一席之地。”罗世鸿称,他们将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