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中国的德蕾莎---证严法师
    [size=3] 证严法师 [url=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d15717246e379237d40742e8.jpg][img]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d15717246e379237d40742e8.jpg[/img][/url] 证严法师   证严法师,俗名景云,1937年出生于[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8434.htm][color=#3366cc]台中[/color][/url],因父亲早逝、母亲多病,悟人生之无常而出家。1966年,在花莲山上清修的证严法师,偶然在地上看到“一滩血”,得知一个难产的山地妇人因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拒于门外,遂发下宏愿,要建造一所专门给穷人看病的医院。当时,要建一所医院起码需要8亿新台币,对一个清修的比丘尼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然而她后来不仅在花莲建成了第一所慈济医院,还把慈济志业扩展到全球。   四十多年以来,证严法师筹集了逾百亿新台币的善款,在慈济功德会的帮助下,全球各地蒙恩受惠的贫民、病人、灾民不计其数。   如今的慈济功德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国际性慈善救济组织,其“业务范围”涉及慈善、医疗、教育、人文、环保、社区志工、骨髓捐赠、国际赈灾,用慈济的术语来说,就是“四大志业八大法印”。今年初,慈济功德会也成功“登陆”,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大陆合法营运的台湾宗教性质的慈善组织。    [url=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4d4970061ba70f67020881eb.jpg][img]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4d4970061ba70f67020881eb.jpg[/img][/url] 在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山上有一座破旧的木板房,里面住着这样一位挂单修行的比丘尼,她当时看到一位难产的山地妇人,因为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赶出了大门,就发出宏愿,要建造一座医院,专门给穷苦的人看病,当时她所需要的资金是八亿台币,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后来她不仅完成了这个愿望,而且三十多年以来,她一共筹集了上百亿台币的善款,而台湾几乎五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说有四百多万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她的慈善活动。在全球有一千多万她的志愿者,   他(她)-----就是人称“东方德蕾莎”“人间观世音菩萨”的证严法师。   辞亲修行,普爱众生———— 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前两个月出生的证严法师, 俗名景云,出生在台中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非常懂事、孝顺,十五岁时,母亲因胃穿孔需要开刀,在五0、六0年代,开刀是很危险的。因此,法师向天祝祷并发愿「愿减少自己十二年的寿命、茹素,为母亲增寿祈福」,也许是孝心感动了天吧!母亲的病奇迹似的不必开刀,服药而痊愈。   五年后父亲因脑中风骤逝,给了他很大的打击,探索父亲的去处促成他接触佛法的因缘。父亲早逝,母亲多病,使幼小的她对人生充满了困惑,又由家庭的痛苦想到众生的痛苦,几度的离家弃俗不成,辗转浪迹仍未找到栖身静修之所,时而台北、台中、台东四处挂单,最后在花莲县秀林乡下的小庙——普明寺安住下来。一九六二年秋,他二十五岁,没有剃度师父,自行落发,静静踏上僧侣修行的生涯。    [img]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5beeba0f93ccfef1ab6457f0.jpg[/img] 陈云林拜访证严法师 巧遇良师,艰苦修行—— —— 一九六三年二月,他只身到台北市临济寺准备受戒,却因没有剃度师父而无法报名。戒场报名截止前一个小时,由于到慧日讲堂请购《太虚大师全集》的因缘,巧遇印顺导师(继太虚大师后主张人间佛教,台湾比丘界第一位以论文获得日本大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的学问僧),至为惊喜,并以一颗谦卑恭敬,姑且一试的心,请求拜印老为师,想不到竟获导师应允,证严法师喜出望外。由于时间紧迫,印顺导师在简单的皈依仪式中对证严法师开示说:「你我因缘殊胜,我看时间来不及了,但是既然出家了,你要时时刻刻为佛教、为众生啊!」并且马上为他取了法名——「证严」字「慧璋」。行了简单的皈依礼,即尽速赶到临济寺报名,顺利地受了三坛大戒。三十二天之后,证严法师返回花莲,就在普明寺后方,由当时佛教大德许聪敏老居士发心,为他搭建的一间简陋的,十尺十二尺见方的木板小屋修行,日夜于屋内诵经、抄经、拜经、燃臂供佛,少食少眠、精进用功,过着清修的生活。   一九六四年春,法师开端在花莲慈善寺讲授地藏经,因而与最早四位随他出家的弟子结下师徒之缘。法师为自己的修行生涯立下不化缘、不做法会、不赶经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自修清规。法师及追随他修行的僧众们,坚持自给自足,过着简单的清修生活。一九六五年农历春节后,他们开端在普明寺后的五分地耕种花生,还到车间拿原料加工,买水泥袋,然后把水泥袋拆开擦拭干净后,改糊成小纸袋,再卖给饲料店或五金行,或者将裁缝店不要的碎布拿来缝制成婴儿鞋,以贴补生活所需。   悲心的触动———— 一九六六年法师到一诊所探望其弟子胃出血开刀的父亲,从病房区走出来看到地上有一滩血,但是人呢?人到哪里去了?旁边有人说:「抬走了!是一个山地妇人小产,由四个年轻的山胞从丰滨轮流抬着,走了七、八小时的山路,才到这里,因为缴不起医疗费与保证金,所以又抬回去了。」不可遏抑的悲痛在年轻法师的心里,排山倒海地撞击着,他想着:不知道是两条命还是一条命?是活还是死?难道这就是生命的无奈吗?   法师出家本来是为逃避名利,但此时此刻,对于「金钱」似乎有了新的诠释———钱可以用来救人。   但是光有钱,如果不能及时,一样救不了人;他突然顿悟到佛教那句话:「千手千眼观世音,救苦救难活菩萨」,假如每个人都有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肠,那么五百人散播在各个角落,不就有千手千眼可以及时救苦救难?于是一个崭新的,不同于传统佛家修行的意念,在他心底扎了根要组织一个五百人的团体,成为一尊活生生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以出世的精神来作入世的任务。   没多久,花莲海星中学有三位天主教修女,来向法师传教,他们谈到彼此的教主、教旨、教义,把天主的博爱与佛陀的慈悲提出来研究讨论。修女在临离去前,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今天终于了解佛陀的慈悲是普及蠢动含灵一切的生命,确实很伟大,但是,虽然天主的博爱只是为全人类,我们在社会上建教堂、盖医院、办养老院,而你们佛教有吗?法师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因为佛教徒本就有一种谦虚的观念,都是为善不欲人知,大都各做各的,常以隐名氏的方式进行。其实它潜藏的力量很大,只是没有组织罢了。修女的话触动了他的灵机,也加强了他的信念,他决定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从救人做起。   一九六六年一个济世团体的雏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就在法师与四位出家弟子和三十位信徒的愿心下组织起来了。最初的作法,是由四名弟子和两位老人家,每人每天加工增产一双四元的婴儿鞋,一天增加二十四元,一个月平均多七百二十元;而三十位信徒,则是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形下,每天节省五毛菜钱,以作为急难的救助金。   这五毛钱,看似微薄,但其中所蕴涵的学问和实际的力量却超乎想像。   最初法师利用屋后的竹子,锯成三十个存钱筒,发给信徒一人一个,且坚持要他们每天存进五毛钱。信徒们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干脆每个月缴十五元呢?法师说:「不奇怪,我希望你们每天提起菜篮即投入五毛钱,临出门前就有一颗救人的心,节省五毛钱,即是培养节俭的心与爱人、救人的心,两个心存一筒,力量是很大的。」于是这三十个人,每天提起菜篮到菜市场,逢人便欢喜地宣扬,「我们每天要存五毛钱!我们有一个救济会,我们要救人!」「五毛钱也可以救人?」消息不迳而走,参与的人愈来愈多,千手千眼发觉苦难的功能也很快地发挥了;第二个月他们便救济了一个大陆来台、孤苦无依的老太太,每天有人送饭给她,为她清空环境,直到她往生后安葬为止。一桩艰辛、伟大的济世工程就这样默默地开展了,那年法师二十九岁,距离正式出家,也只不过四年光景。   慈善志业———— 佛教从事慈善事业并非现代才有,中国古代就有佛教寺院从事济贫、行医救民的任务;法师早年到全省各偏远地方访视贫户,之后将贫穷的原因作了分析评估,从中发现很多都是「因病而贫」「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生病了却没有去看病,最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虽然有钱,但因地方欠缺医疗,没有医师,以致小病拖成大病;另外一种是没钱加上地方医疗不便,因此过一天算一天,一拖再拖,由小病转为大病而拖垮了家庭,家庭产生了问题,连带的发生了子女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青少年问题。」   国际赈灾———— 随着国际信息快速交流,国际急难信息通过屏幕映入眼帘身为『世界地球村』一员的慈济人,对世间苦难有着一分不忍之心和责无旁贷的表示。从一九九一年起,慈济便积极参与国际急难救援事务,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各国受灾受难者最适切的帮助与关怀,点燃他们希望的火炬,鼓舞大无畏的信心与勇气,祈愿他们走出伤痛,迎向未来。   骨髓捐赠———— 基于「尊重生命」理念,法师不忍心血癌病患及家属苦候亲属间骨髓配对相符的煎熬与失落,一九九三年,在卫生署及各大医学中心的殷殷期盼下,成立了骨髓库。如今慈济的骨髓数据库,已累积捐赠者数据的人数达二十三万四千七百多人了(二○○二年七月底止),是亚洲最大、全世界第三大的骨髓数据库,也是志愿捐髓比例最高、拒绝率最低的骨髓库。而至二○○二年七月为止,配对成功且已进行移植的实例已高达四百二十九例,其中台湾一百四十九例,送海外两百八十例,而中国大陆即占了一百五十六例,可谓成效斐然。   二○○二年四月三十日,慈济骨髓库已转型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除了持续加强骨髓库功能外,也将发展干细胞研究、基因治疗,并筹组脐带血库,预定三年内募集一万笔脐带血,作为骨髓配对的第二道防线,万一骨髓配对不符,还可进行脐带血干细胞配对.   环境保护———— 「知福、惜福、再造福」,是法师对慈济人在生活层面,所要求遵守的观念。他不赞同人们平时生活中的过度消费,不但「消福」,而且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他提倡「资源回收」、「废物再利用」等观念,更呼吁慈济人勇于献身环保任务,从一九八九年至今,海内外慈济人抱持「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化清流,清流绕全球」的信念,从个人环保做到居住小区环保,当前超过两万名环保志工长期在居住小区做资源回收。如果以制造五十公斤的纸,需要砍伐一棵树龄二十年的大树来计算,慈济环保志工在二○○一年一整年回收的纸量达六万多公吨,可以拯救近一百五十万棵的大树免遭砍伐。这样的成效实在惊人!   法师不仅呼吁所有慈济人培养「惜福爱物」的习惯,在静思精舍利用太阳能发电、四周铺设连锁砖,设置资源回收桶,雨水及废水回收再利用;在花莲慈济医院雨水回收系统,每年为医院节省三百五十吨水量、一百九十四千瓦电量;地面铺设连锁砖,让大地能够呼吸;E化电子公文,节省纸张浪费;还有不冲洗X片的医疗图像处理传输系统,在在都显示法师疼惜大地、落实环境保护的决心。   现在他的慈善事业几乎遍步全球,每天有近100万的义工在世界各地为大众服务.   人生生命是短暂的,但时空是天长地久的;几千年来人事的变迁频仍,但人间的需要却从不断。慈济的志业是应苦难众生而设。证严法师一念悲悯,以慈悲喜舍、教富济贫直接救渡众生,他的出世是比一般人更入世的出世。 [/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size=3]陈云林拜会证严法师[组图] 2008年11月06日 19:35:00  来源: [color=#000066]新华网[/color] [img]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11/06/xin_5021105061934031097173.jpg[/img] 11月6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一行在台北拜会证严法师。 这是陈云林向证严法师赠送礼物。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img]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11/06/xin_50211050619341712291374.jpg[/img] 这是证严法师向陈云林赠送礼物。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img]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11/06/xin_50211050619342961345875.jpg[/img]    这是证严法师向陈云林介绍她从事环保事业,用回收的废旧材料制作的日用品。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img]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11/06/xin_50211050619344373026076.jpg[/img] 11月6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一行在台北拜会证严法师。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img]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11/06/xin_50211050619345781701877.jpg[/img] 11月6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一行在台北拜会证严法师。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img]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11/06/xin_50211050619347181973278.jpg[/img] 11月6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一行在台北拜会证严法师。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size=3]转: 佛教是理,慈济是事──   法师以他诚正信实的做事态度,把社会大众捐献的钱,涓滴不漏地全做了利益众生的事“佛教是理、慈济是事”,用事来显理, 以事启发,以理回归。许多年下来,那一股伟大的宗教情操,感召了无数的人;上至豪门巨富,下至贩夫走卒,在盖医院的消息披露后,无不尽心竭力地护持慈济这项创举。法师说:“富有的众生要启发,贫穷的众生要救济,平等没有差别。”   在慈济医院、在静思精舍,碰在的人,不论僧俗,总是对你颔首微笑,每张脸上都散发着悦人的和善光泽,这里真的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每一位被感召的途径也许不同,但是被启发的爱心,虔诚的奉献 与喜乐,却丝毫无差,在慈济世界具体例证太多了。法师说:“两三岁的小孩受妈妈影响,每天张开眼睛,也会说:我要去上工了,要扒分给师父盖医院,他每次看到我,就会拿一个小猪扑满给我。那是他乖时,妈妈给的零用钱。”小孩子的爱心一样可佩。   “做苦工的人,认为自己一生劳劳苦苦,没有办法为社会作些什么。可是他到过慈济以后,几乎是以卖身的方式,对雇主恳请先 给予他一年的工资,然后再任务。他把那一整年十五万、廿万的工资,原封不动地拿到我面前,要让我盖医院。”   这是清寒人的愿心,那么有钱人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济贫教富,净化人心──   “还没到过慈济以前的一位女士,家境优渥生活富足,每天打开衣橱都觉得少一件衣服缺一件首饰,所以逛委托行,买比别人珍贵的饰品。直到有一天他公公生病了,她忽然憬悟到:公公家业这么大,生病却没人可以替代他;而公公死在医院时,所穿的只是内衣裤,什么也没带走啊!人间的生老病死对她造成一股很大的冲击。她开端接近、关怀慈济,慢慢转变了人生观。   医院第一期工程刚开端的时候非常艰钜,有一次我正好上台北, 她到银行把保险柜中所有的珠宝捧到我面前,说“师父讲经时曾说──珠宝是破铜烂铁,人间的凡夫心、虚荣心,把它看成是宝。现在我要把这些破铜烂铁的烦恼交给师父去处理。”于是金块换成了砖块,一大片一大片的墙壁砌起来,破铜烂铁变成了钢筋水泥,“烦恼”也变成了真实的喜悦。从那天开端她不再有少一件衣服的心理,家庭料理好之余,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慈济。   像这样的例子,在慈济俯拾即是,每一个都是人生的转变──对世俗、对价值的观点。谁说富人不须要教富呢?   “一颗种子种下去,一年不发芽,三年发芽还是得等,不管如何佛教谈的不离因缘,有好的因缘,要赶快撒种。五祖说过:有情 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只要诚恳的下种,时机、地点相合,终有一天会结果的,许多人受法师感召,纷纷来慈济义务任务。但是法师并不鼓励人一定要出家,即使是志工委员来慈济做事,法 师也要求一定要先个人修心,把家庭教育好。法师说:作事修心不一定要形象化,而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才是真出家。 自己的医院自己盖──   建院的计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款项也恒常在不足当中,这时,像是贵人相助,立即有两亿美金要资助慈济。   那时候,有位黄姓建筑师要免费为慈济设计,他从**回来时带 来一个好消息,说有**人要捐两亿美金帮助大家盖医院。有三个理由:第一、花莲是他的第二故乡。第二、他是佛教徒。第三、以反馈感谢 蒋公的德政。   黄先生宣布这件事时,刚好是慈济联谊会的日子,大家都觉得好 高兴,一直拍手叫好。但是法师说:“我不能接受。”大家都觉不可思议。   他说:“当时我实在很困难,但是对我而言,我凭什么来接受呢?我是一个中国的国民,在**与中国的关系上,经过八年抗战 ,战后我们盖医院,反而要接受他的帮助,站在一个国民的立场,我很难接受。   其次,我是为佛教为众生盖医院,想要发挥的是真正的救人任务,我今天若接受了这两亿美金〔合当时八十亿台币〕,功德会十 几年来辛辛苦苦地才得到政府的支持〔故总统蒋经国先生曾指示地方政府,要协助法师找土地。〕找到了一块平整的土地。将来医院若盖好了,土地是我们政府帮助的,钱是**人出的;他是老板,我们是否一切能作得了主呢?”   法师顿了一下,神情无限感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宗教家的因果而言──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我是个农夫和隐者,我要好好的耕耘,这块土地,也希望自己的同胞,自己来播种, 然后自己收获。假如盖医院的八亿资金,是很辛苦一点一滴捡存起来的,每一个人是一把沙、一根铁地参与的,那么医院盖好所有撒种的人都会感觉到欢喜。如果我接受了两亿美金,那么就只能做让一个人欢喜的事啊!”   是真菩提证如来大智慧,是民族大爱击垮了外来金钱的诱惑。在艰困的情形下看到这么大数目,很难不动心,尤其是在恒常不足的情况下,更难!可见事实上法师对“钱”一直有他个人独特的看法,并不是来者不拒的。   他总是对急欲奉献的人说:“你慢慢来,多来了解慈济在做些什么,自己做的又是什么,要做得一生不后悔,才不会觉得被辜负了。” 启发善念,引导众生──   这样大的宗教智慧,以福田一方广邀天下善士同耕,是否意味着佛教普渡众生的另一层面意义呢?因为法师不太谈神通的事,他总是说“愿有多大,力就多大”,以实际的任务参与一同闻善去 启发众生的喜悦心,而不以教义接引,这一点又与一般宗教界作法不同。对这一点疑问,法师以非常和平的语气,帮助他的立场。   “其实佛教的教理本就适用于世间社会,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宗教都是要人行善的。只不过过去佛教偏重讲理──弘扬佛法,所以提倡布施给寺庙,因为以前寺庙很少,而寺庙是信徒集中的地方,也是佛教教义精神发扬的道场。   现在我只是把观念改一改,将这些布施的心态转移去做人饥己饥 、人溺己溺的救人任务,让社会大众知道佛教慈悲喜舍的道理,这同样是为善的一种方式。因为做的是社会任务,所以我也常说:你若不信佛教不要紧,但是一定要启发这一份善念。一念善心生,八方灾难消。”其实具以真诚恪天意,即使非关宗教,又何尝不是普渡众生,何有分别呢?   福田一方广邀天下善士同耕,以因缘说就是种福。那么“慧”呢?佛家所谓“福慧双修”在慈济又是怎样衔接?如何理解?慧是 什么呢?慧是平等,知道佛与众生平等,佛心与众生心同。   能行善,合佛法,就是在修慧。以慈济来说,我把这些阿公阿婆当作我自己的慧。有一句话说:“菩萨所缘,缘苦众生。世界上 所以有菩萨,是因为世间有苦难的众生,他才成为菩萨,这就是平等慧;同理我常告诉委员们,有钱的要感谢穷人的贫苦,才有这个好事来让你们当好人;医师也要有病人才能成名、才能利收 啊!怎能不感谢病人呢?能修身正心、正勤不懈,慈济自然是个福慧双修的事业。” 感恩的世界──   “感恩”是最美的面孔。   在慈济世界里,不管是救人的人或者被救的人,都洋溢着感恩的心情。而法师本人更是“感恩”的具体表征。   民国七十八年十月廿八日,李总统登辉先生对法师济世的精神,非常敬佩,特于总统府颁赠“慈悲济世”的匾额,以表彰法师“深悲大愿,慈济为怀;以孱弱之身,申医疗教育之志业,宏济世救人之精神。”然而法师在致辞时,只谦冲的表示:“慈济功德会的成果,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委员、会员的努力、爱心,及全国同胞支持所汇聚的力量,人人以众生的苦为苦,为普天下众生拔苦与乐。”   八十年七月十六日享有“亚洲诺贝尔奖”之誉的菲律宾麦格塞塞基金会,宣布法师获颁一九九一年的麦格塞塞“居住小区领袖奖”,获奖的原因是“唤起现代台湾民众对古代佛教慈悲为怀教义的重视。”   法师向麦格塞塞基金会致感恩与谢忱的信函中仍谦冲地表示:“天下事不是一人做的,而是大家一起共同成就的;天下事不是一时做的,而是一人接一人,一代接一代,相继完成的。如果说佛 教慈济功德会廿七年有成,那是所有佛教徒、慈济委员、会员与社会爱心人士胼手胝足,共同创造出来的,如果说本会今后犹能持续发展,屹立不摇,那是所有慈济人『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代代相接,薪火相传,有以致之的。所以,奖励虽然集证严一身,但实质的荣耀应归于所有的慈济人。”   慈济能有今天的成就,众生的护持,固然功不可没;但法师的心力精神可谓投注最多,实际上法师做的时候,心理是挣扎的。   “有时候静下来想想:我一无所有,任何力量,任何金钱我都没有,却要做如此艰钜重大的事业,靠的就是社会大众的力量。我生性好静,过去是如此,现在还是。因为做这个事业却常常需要 与社会人士接触,真正支持我的只是一份使命感。” 实践法华精神为依归──   高信疆先生在“静思语”编辑缘起中言:“慈济功德会成立时,法师是布衣芒鞋,和敬宽柔;慈济医院成立时,法师还是布衣芒 鞋,和敬宽柔;慈济护专创校开学了,法师依旧是布衣芒鞋,和敬宽柔。”面对外界的赞与奖励,法师仍然是布衣芒鞋、和敬宽柔,不因奖励的有无,而在任务、心力上有增减。   这份恒常如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精神,令人忍不 住想探讨这分支持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而法师平日研读的又是什么样的书籍或经典。   法师云:“有人问我平常念的是什么经。其实佛陀诵经不是要我们在口头上念,而是要我们把经铺在地面上当路走──行经。因 为经者道也,道者路也,佛陀的话语即是在指点迷津。人生道路一步都不能错,所以念经不如行经。至于我平日常诵持的经典,就是法华经和阿含经。阿含经是佛陀日常跟弟子讲话的语录,随 机指点,很生活化也很平易近人。法华经讲的是菩萨道的精神,要学做菩萨,就不能耽于声闻,光听而不行;也不要当个阿罗汉,只修持自己;要同时救渡众生,这是法华经的菁华。”   佛经的开头恒常是“如是我闻”,聆听证严法师的话语,又何尝不是如此;艰深的浅易了,奥秘的近人了。生命在嘈嚷人间,一下子变得很踏实,很有希望。 一生为佛教为众生──   法师常说:“经只是佛陀在二千多年前与弟子讲话的笔记,本身很日常生活化,也没什么变化神通,不过在传中国的过程中,经 法显、玄奘等人的翻译,才使得平常很浅的教义变得很深,一般人不懂,就觉得很奥秘,反倒生出一大堆怪力乱神的事情。其实人与佛之间,真是很接近的。”   “不要把人与菩萨中间划一道鸿沟,要把菩萨人格化,把凡夫的 人格往上提升,人与菩萨合起来,就是菩萨人间化,人间菩萨化。”   慈济荣誉董事何国庆曾无限感慨地说:如果台湾的二千万人口都能菩萨化,净土也就不用西求了。   法师又言:“其实每个人都是白纸上的一篇文章,大宇宙中无论 走到那个角落,只要肯去面对,处处都是可以学的地方。”   对烦扰熙攘的台北而言,花莲是一块净土,是娑婆中的琉璃世界,那儿有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地藏王菩萨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印顺长老对证严法师说:“你要为佛教为众生啊!”   人生生命是短暂的,但时空是天长地久的;几千年来人事的变动频仍,但人间的需要却从不断。慈济的事业是应苦难众生而设 。证严法师一念悲悯,以慈悲喜舍、教富济贫直接援引众生,她的出世是比一般人更入世的出世。[/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size=3]   证严法师告诉我们: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实在太少,再勤劳的人也只有三分之一而已。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让它永住人间;既然这么去来无常的生命,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大师还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还说:我们要有大爱,要爱得透彻,爱得普遍,尽虚空遍法界,达到冲破自我,和合于大自然同体大我的爱。这种“大爱”的思想,就是她人生的理想追求。她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其理想就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难之行,予乐拔苦;慈济的精神是“诚、正、信、实”,并希望以事理圆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主,同耕一方福田:勤植万蕊心莲,同造爱的社会。大师说得好:"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普天三无,这句心包太虚与气度恢弘的开示,来自证严发誓美善与坚定的心灵。    证严法师告诉我们: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透彻千经万论,亦如空花水月,一事无成。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诚意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辩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人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张着眼睛向外看,把别人称斤论两,把世事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做事,一定要秉持着"正"与"诚"的原则;而待人,则要以"宽"与"柔"的态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态,宽大的心胸来容纳任何人。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会有烦恼。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抱持着一颗"精进"的心。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精是专心一念,要做一件事,必须专心才能做得成;无有二念,才有进步。凡此种种,修身养性、待人处事之道,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堪比座右铭。   《证严法师静思语》[/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