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的痛苦或催生超常能力

楼主
超常的痛苦或催生超常能力
[size=3]超常的痛苦或催生超常能力   武志红 [img]http://gzdaily.dayoo.com/images/2006-10/14/11607549917341014B16001_b.jpg[/img]   这张图,从阴影看是两张人脸,从图形看是一个花瓶。心理疾病的意义,也和这张图片一样具有这种双重性,简单地憎恨心理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误解。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前后后有许多专家说话,讲我们的精神卫生现状是多么可怕,更有专家称,至少约1亿人患有各种心理疾病。   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便1亿这个数字也说少了。   国庆期间,我去上海学心理治疗,班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心理卫生工作者,我们一些人不约而同给这个班起了个绰号。你能想象是什么名称吗?   病人大会!   在这个班上,我们的眼睛变得异常敏锐,仿佛能看透每个人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幸免,包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确每个人都是病人。   自认有问题,在心理治疗中,这叫自知力,是做心理诊断时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假若一个人坦然地向你承认,他有心理问题,那么你可以基本断定,这个人起码没有最严重的精神疾病。   相反,像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偏执型人格障碍等一些最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恰恰是,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历史上一些大奸大恶之徒,他们也曾用尽心机迫使世人相信,他们已经伟大到没有任何瑕疵。其实,这些大奸大恶之徒,恰恰是病得最严重的病人。   如果你身边有人自认在某一方面完美,那么不管他在这一方面做得多好,请你务必和他拉开距离,因为在这方面,他恰恰一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因为,完美的人有一个可怕的逻辑:我永远正确,错误一定是别人的。   这种逻辑并非源自自信,而是专门用来推卸责任的。你若离他们很近,你就最有可能成为他们推卸责任的对象,从而成为他们过错的替罪羊。   所以,当一个人给自己贴上完美的爸爸、完美的妈妈、完美的老师、完美的医生、完美的丈夫、完美的妻子、完美的领导等标签时,那么不管他(她)做得是如何尽心尽力,你都可断言,他(她)必然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妄称完美,一方面是企图把责任推给“不完美的人”,另一方面也失去了直面问题、改善自身的机会。   相反,自认是病人,一方面意味着你还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和意愿,你还能真正地承担属于你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你知道自己还有自我改善的地方,还有继续前进的余地,从而继续向前进。   所以,真正健康的心态是,坦然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无妨对自己说一句:“我是个病人。”   一粒沙,进入贝的身体,最后化为珍珠。   痛苦对于我们,也可以有类似的含义。   一个3岁的小女孩,被幼儿园的老师训了一通,随即形成了小便失禁,一节课要去厕所好几次,多的时候达到十数次。家长急坏了,一边找心理医生给小女孩治疗,一边准备给她换幼儿园。   心理医生建议家长不要换幼儿园,她说,孩子遇到了挫折,这看上去像是一场灾难,但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化解这一次挫折,就会给孩子的心灵中种下一粒勇气的种子,让她更加坚信,遇到麻烦,她可以解决。   相反,换幼儿园是一种逃避。看上去,孩子仿佛远离了痛苦和灾难,但这会给她的心灵种下一粒软弱的种子,让她以为,一旦遇到麻烦,神通广大的父母可以帮她解决。   后来,家长听取了心理医生的意见,没有换幼儿园,也没有换班,而是在把小女孩的小便失禁治好后,又回到了那个老师的班上。不过,在回去的时候,还是这个老师,给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全班的小朋友都站起来,鼓掌欢迎小女孩回来。   被老师训一顿,是一粒沙。无论家长再怎样神通广大,事情已发生,这粒沙都不可能消失。但是,通过积极地面对这件事情,这粒沙最终化成了珍珠,这个小女孩,也由此上了宝贵的一课,并学到了勇气和自信。   一粒沙变成一颗珍珠,一颗珍珠又相当于在心中种下一粒勇气和自信的种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子长成大树,最终给小女孩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譬如,30岁时,她或许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化解领导的责难,可以承受许多更为艰巨的压力和挑战。   这个小女孩遭遇到的这类痛苦,被一些心理学家称为“恰恰好的挫折”。所谓“恰恰好的挫折”,既可以激发当事人的潜力,又没超出当事人承受能力的挫折,这类挫折是可以帮助一个人既不成为温室中娇弱的花朵,也不至于被狂风暴雨摧残。   不过,每个人的命运中都注定会遭遇一些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挫折,这些挫折撕开了我们心灵的肌肤,而且一直都没有愈合,只要一碰就会令我们撕心裂肺地疼痛。这很不幸,但这种不幸,仍然令我们发展出了一些超出常人的机能。   超常能力背后常藏有“心灵地狱”   譬如,那些特别善于察言观色的成年人,如果你深入去看他们的人生,你会发现,他们多数都有一个糟糕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们如果想获得父母等亲人的物质和精神关怀,必须先讨好他们。他们没有品尝过“无条件的爱”的滋味,这很不幸,这不再是“恰恰好的挫折”,但是,他们也由此发展出了超乎常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   我一个朋友在这方面堪称超人,他特别懂得眼高眉低,能用短短几句话让一个陌生人心花怒放,于是可以非常顺利地渡过很多难关。譬如,我们去一个餐馆吃饭,他能用几句不起眼的话取得服务员的欢心,并回报给我们五星级的服务质量,甚至不惜去和厨房的师傅谈判,让我们那一桌上的菜明显多于其他桌。他从不缺女朋友,在学校里备受老师和同学喜爱,工作后也很受领导器重。   一开始,我钦佩他这种能力,但不久后,我对他有了很深的同情。原来,他的童年一直缺乏爱,父母都很能干,物质条件优越,但除非他耍一些花招,否则父母很少会主动来关注他。他就是在和父母不断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这种超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   不懂他的人,会艳羡他。但如果深深地理解了他之后,你会明白,伴随着这种超乎寻常的察言观色能力的,是一直在流血的伤口。尽管可以轻松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喜爱,但他内心深处其实一直对此没有信心。更关键的是,他的亲密关系一塌糊涂,他谈了多次恋爱,但不管他付出多大的心血,最终都没有好结果。他伤痕累累,他的女友们也伤痕累累。因为这一点,无论他在其他关系上取得多大成功,他在处理关系上仍然可以说是失败的。   这是人性中最常见的一种矛盾。如果你认真审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去急着表达景仰或艳羡之情,那么你会发现,许多在某一方面具有超常能力的人,都恰恰是在这一方面受过严重伤害的人。   可以说,他们奢华的天堂,也恰恰就是他们阴暗的地狱。   小便失禁是为了留住奶奶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其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也描绘了一个类似的角色。聪明而帅气的永泽,似乎赢得了所有人的宠爱,同学敬畏他,宿舍管理员在管理上也对他额外开恩,他和近百个女孩上过床,还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女友初美。他把小说里的男主人公渡边当作仅有的好友,但渡边第一时间感受到,他“背负着一个可怕的地狱”,而且绝对不可信任。   现实生活中,不乏永泽这样的男人和女人,他们华丽的外表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能力之下,其实隐藏着的是一颗备受伤害的心。   但反过来看,他们在与伤害他们的力量作斗争的过程中并没有一败涂地,相反倒是发展了强大的生存能力。假若有一天,这样的人超越了自己的宿命,真正明白了自己人生的局限性,那么他的心灵就有望成长为一个巨大的珍珠贝,最终将那些侵入他心灵的岩石化为巨大的珍珠。   我那个朋友也罢,永泽也罢,他们发展出超常的人际能力,其初衷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以让自己在病态的家庭中可以生存。   其实,很多心理疾病的诞生,一开始也恰恰是为了保护我们。   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女孩,老师训她其实只是个诱因。原来,一直照顾她的奶奶因事即将回老家,这让小女孩产生了很强的分离焦虑。对于3岁的孩子,分离焦虑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只是,奶奶离开她有充足的理由,她不能很直接地表达她的焦虑。但是,一旦小便失禁,奶奶就只好留下来陪她。这样一来,她就用生病的方式把奶奶留在了身边,而分离焦虑也由此得到缓解。   《挪威的森林》中还有一个叫玲子的女士,她曾是弹钢琴的天才,从小一路过关斩将,在无数比赛中拿到了大奖。但在参加一次大赛前,她的小手指忽然间不能动弹了,大奖也由此泡汤。后来检查,她的小手指不能动,没有任何生理原因,纯粹是心理因素,是癔症的一种。治疗这种癔症并不难,只需要进行心理暗示就可以了,譬如催眠,或者给她打一针生理盐水,但骗她说是特效药。   但是,光做诊断和治疗,就会忽视最重要的东西:疾病发出的信号。   疾病的初衷   保护你自己   小手指不能动,其实是潜意识在捣鬼,是她的潜意识在告诉这个钢琴手,不要再这样弹下去了,只是为了参加大赛,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甚至也可以说,潜意识是在告诉她,不能再只为别人而弹,不能再只为别人而活了,你长大了,你应该为自己而活。否则,就算以后当真取得巨大的成功,成为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她仍然是一个没有自己的人。并且,那时她最重要的目标已经实现,再没有其他的目标可以追求,没有自己这一点就会令她产生巨大的空虚感,那轻则令她陷入抑郁症,重则让她产生自杀的冲动。   那个小女孩的小便失禁,也有同样的含义。事情发生后,她的父母和爷爷奶奶给她做了很多次检查,都查不出有什么生理基础,也是纯粹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小便失禁,也有非常明确的心理含义。   原来,小女孩的奶奶特别爱干净,每次小女孩大小便后,疼爱她的奶奶都会给她洗一次澡,并且脱衣服穿衣服都是奶奶做,小女孩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如果不洗,奶奶会很焦虑,小女孩也会很焦虑。这当然是不健康的育儿方式,等上了幼儿园后,小女孩就遇到了最基本的问题:她不会自己脱裤子,所以得完全靠老师才能大小便。老师最终失去耐心训她,也是必然的事情。   并且,这时小便失禁还有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小女孩在告诉奶奶,如果你想离开我,你得先让我长大,你得先改变对待我大小便的方式。   这是后来的心理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心理医生建议逐渐减少小女孩便后洗澡的次数,最终达到一天一次,并且让小女孩自己学习脱衣服。   最终,小女孩学会了自己脱、穿裤子,也不再有每次便后洗澡的洁癖。等她做到这两点后,她对幼儿园的适应能力大大提升,而对奶奶的依赖也大大减少,她的奶奶也终于可以回老家做她该做的事了。   不要想着消灭疾病   其实,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在童年初步形成,并且在形成之时,都有类似的心理含义:告诉他(她)的抚养者,放弃不健康的抚养方式。   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确应该感谢自己的心理疾病,感谢它们最初对自己的保护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心理疾病的保护,许多孩子可能早就夭折了。   譬如,一个8岁的孩子之所以很孤僻,是因为他没有学会拒绝别人,任何人向他寻求帮助或指使他做事情时,他都说不出“不”这个字来。这个时候,孤僻就是对他的保护,防止太多的人指使他或向他索取,最终将他掏空。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最好不要把“消灭心理疾病”当作目标。因为,心理病灶已经吸纳了我们大量的心理能量,我们围绕着自己的心理疾病发展出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心理疾病“消灭”,那么我们相应的优点和缺点会一并消失。最终,当我们成为一个没有一点心理问题的人的时候,也就成为了一个没有任何特点的行尸走肉。   所以,心理学出身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旗帜鲜明地反对用脑部手术去治疗心理疾病。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博士钟杰说,这种手术的意义就是,把一个病人变成情感白痴,他的确有可能成为一个无害的人,但他也由此成为一个麻木、冷漠而没有生命力的人。 [/size]

*滋神沐灵苑*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