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非暴力沟通

楼主
[转贴]非暴力沟通
[size=3]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NVC(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中译。非暴力沟通认为,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专注于自己和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一心致力于满足彼此生命的需要,可以减少退缩、申辩、对抗等造成隔阂的反应,而培育彼此的尊重与爱。这样,通过建立双方的感情联系并促进相互理解,矛盾就有可能以非暴力的方式得以解决。   非暴力沟通创始人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Marshall Rosenberg)。他早年生活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充满暴力的生活环境促使他去了解是什么使人们互相伤害,以及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有助于矛盾的和平解决。这个愿望引起他对临床心理学的兴趣。1961年,他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得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卡尔·罗杰斯。1963年,他创立了非暴力沟通模式。   非暴力沟通作为一种交流方式,目前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层面和各种环境中,帮助预防和解决学校、家庭、商业、医院、监狱等环境中的矛盾与冲突。2006年,卢森堡博士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文版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本书目录】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第六章 请求帮助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第九章 爱自己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后记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编后记 第一句:当我看到你把袜子又丢在地上(要述说事实,任何人都不可以反驳的事实。比方说,乱丢,就是一个批判,不是事实,人家觉得袜子本来就该放地上的!!)    第二句:我觉得很不舒服(陈述自己的感受,诚实、中肯)    第三句:因为我很不喜欢家里看起来凌乱(把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归咎到自己身上,因为我不喜欢凌乱,我才不喜欢你把袜子丢地上,否则我一点也不在乎的,不是吗?)    第四句:可以请你捡起来吗?或是以后你可以把袜子放到洗衣袋里面吗?(提出一个可行的要求,对方可以照着做的合理要求)    这种沟通方法很棒,可以化解很多纠纷,尤其是对付青少年反叛期的孩子,特别管用。但是,你必须要有高度的“临在”和觉知,才能使得出来这个功夫。有兴趣的人看看这本书吧。[/size]
1楼
[size=3]译者 我曾发现一个秘密:一个人对其他生命的态度,也就是对自己的态度。例如,当发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如蚊子),怒气冲冲想拍死它;同样性质的能量也会用来消灭自身中不喜欢的部分。 我相信,我们与他人交流的方式,也正是自我交流的方式。 NVC的两个方面 我相信,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抱怨,一直在命令。 可似乎既没有听到埋怨,也没有听到命令。 这一切仿佛都是沉默的、窒息的。 又一次,我终于苏醒过来。 微笑。信心。希望。力量。 当生活似乎停滞不前时,我写信给一个朋友。他说他听到了抱怨,然后,我恍然大悟。 刹那间,想起了过去母亲的埋怨和父亲的愤怒。 我开始请求,而不想命令; 我开始敞开心扉,而不想埋怨。 这有些难 -- 因为内心的对话常常是隐晦的暗流。 也许,与他人的交流较容易突破。 我相信,当我改变与他人交流的方式,与自己交流的方式也在转变。 于是,实践NVC的热情高涨。 夜里,当窗外的野猫喵喵时,我温和地说:“猫咪,我需要休息,请保持安静好吗?” 猫咪是否接受我的请求,似乎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转变对生活的态度。 我不想再说“小猫,吵死了!” 这是NVC的一方面: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前晚,野猫再次半夜喵喵,我在心里祝愿它们安宁。 居然,猫咪随即安静了。 是巧合。或是它们听到了祝福。 这是NVC的另一方面:关切地倾听。 我相信,宇宙会对我们的善意作出回应。 再谈NVC的两个方面 在一个论坛讨论时,一位朋友说:“希望多展示一些使用这个方法进行交流的实例,最好是具体细节,而不是对它的评价。” 我回复说:NVC首先是一种觉察——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哪里,语言是辅助。 举例来说,有一次我去百合素食香草园店吃饭,通过饭统网预定的。结帐时,服务员说不可以打折,因为她没有看到记录。-- 语气听起来似乎比较坚决。 我大概说(记不清了):“你需要对工作负责是吗?”(试图理解她的立场 - 责任并不是NVC的需要,但它被用来满足需要 - 如安全感、食物、住处等等。) 这时,我感觉气氛就放松了。我告诉她我有短信可以给她看。她说不用了。但我坚持拿给她看了,我告诉她我很看重信任。 顺便说一句,最后她还给我办了一张贵宾卡。下一次再去的时候,看到她欢迎我的态度,我觉得宾至如归。 我喜欢NVC,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能与身边的人建立比较温馨的联系。这仿佛应验一句话,我们创造自己的世界。 这是NVC的一个方面:借助四个要素关切地倾听(Empathy)。 今天,我补充两个小故事,来说明另一方面——借助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Honesty): 有天早上,我去附近一个公园卖早点的餐厅,要两碗豆浆。碗是底小碗面开阔那种。我看大概只有半碗多一点,就说:“太少了!”服务员提高嗓门说,“还少啊!”给其中一碗添了点,另一碗还是那样。结果不太愉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我已经放开怨气了,不再介意去那家餐厅吃饭了。——我相信,对别人有怨气是我自己的麻烦。 如当时能NVC,我可能会直接提出请求而不批评,“可以给我添点吗?” 另一次,和两位朋友去一家饭馆吃饭,其中一个菜,他们觉得太油了。在结帐时,我建议他们说,“我们喜欢清淡点,这个菜,我们吃太油了”;而不是“这个菜太油了!”。领班回答说,“那下次点菜时提醒一下服务员。”这一次,我们诚实地表达了请求,而不批评。同时,我们的反馈看来也没有被看作是批评。 工作坊的意义 NVC的模式是简明的,看来很容易操作。 但同时也是很困难的。 NVC提醒我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而我过去倾向专注于“我是什么人”,“我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别人应该(或不应该)怎么对待我”;“你是什么人”,“你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或不应该)怎么对你 ”。有意思的是,NVC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评判和要求自己、他人,而是强调要觉察评判和要求中所隐含的NVC四要素,并作出建设性反应——以较有效率、代价较小的方式满足彼此作为生命的需要。 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需要不断地练习——这也许是我一辈子的功课。 好比一位老师讲练太极——工夫是练出来的。 所以,对我来说,学习NVC,阅读资料是有帮助的,但更重要的是实践。 工作坊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 - 参与者都是有意实践的人, 以及主持人的讲解和主持参与式活动-- 为参与者体会NVC过程究竟意味着什么, 并有意识地借助NVC表达创造较为宽松的条件 (平时,可能会担心别人是否觉得奇怪)。 相信这会有助于深化对NVC的理解及 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同时,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一般会接近自己、他人及世界的真实 ——借助NVC表达意味着我们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及倾听他人的内心世界。 我曾几次见到多年的好友, 在活动中重新发现对方; 以及陌生人在瞬间, 感到彼此的亲切。 还有, 一个人在表达软弱及体会他人时 ——如果他/她选择这么做, 感受到的友好和接纳, 及对他人的理解和欣赏, 将有助于促进自我接纳, 并改变对人的基本看法。 当压抑得以表达, 当对抗得以缓解/超越, 当发现 自己及他人的力量和美 就可以更加自如地生活 ——一种释放的感觉, 也就是自由和喜悦。 一个事情在做的过程中 得到认识, 以上谈到几点工作坊意义, 基于我过去参与及主持活动的经验。 很可能在将来, 我会有新的体会和看法。 不论如何, 我的愿望是, 经由必要的训练——工作坊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即使在人生的艰难时刻, 我们也能借助NVC, 关心自己和他人。 作为主持人,我将致力于促成上述的环境 我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借助NVC)坦诚及倾听, 将决定我工作的成效。 我乐于承担这个工作, 但无意承诺什么。 因为归根结底, 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size]
2楼
[size=3]“神奇的礼物”     信任 是 事情 成功 的首步。--禅_ 2009.6.18    前行的路上,有时认为自己带着许多顾虑,战战兢兢。于是,对一位朋友说,我现在有些虚弱,请扶我的肩膀,告诉我“我们在一起”。他用行动回答“是”。    当萍萍决定为我在广州组织工作坊时,她与我素未谋面,也清楚我尚未做过连续两天的工作坊。她说:“觉得好玩,想到就做。”      当心向世界敞开时,我收获了神奇的礼物——信任、友谊和勇气。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把 Integrity 列为我们每个人共有的需要。这个词在英文中有两方面的含义:1)诚实(Being Honest);2)完整、整体(Condition of being whole or undivided)。我曾把它译为 表里如一 ,但在一次工作坊中,没有一个人把它当作一种需要。    现在,我选择表里如一 的生活。是此刻,而非未来。    非暴力沟通(NVC)包含两个方面:借助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Expressing honesty through the four components);借助四个要素关切地倾听(Receiving empathically through the four components). 其中,我特别强调诚实的意义。作者把 诚实 也列为需要——“诚实使我们能够认识和超越自己的局限性”(The empowering honest that enables us to learn from our limitations)。    在我看来,诚实 帮助我通向自由、友谊、亲情。它也是我所能给予您的最好的礼物。您准备好接受了吗? “心灵沟通”    有次工作坊,一位参与者说,他来是为“心灵沟通”所吸引,却又怀疑它的可能性。“心灵沟通”一词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联想,对我来说,它意味着彼此情感的联系——彼此能够分享心底深处的情感,并互相体贴。    在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中,责任、义务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们提醒我们他人的需要。我看重的是,它们作为爱的表达,而不是不情愿的负担。前者即使艰苦,也乐在其中;后者即使轻而易举,也难免怨气。我认为,NVC正是用来深化亲密关系及社会联系中的温情。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它提醒我们 诚实 ——我们真正的感受,以及 愿景 —— 我们与他人情意相通、由衷互助。    我深信,“心灵沟通”是可能的——它是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通过情意相通、由衷互助来满足个人需要;也可以选择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生活。前者是广阔、有趣的,后者是冷清、生硬的,所以我选择前者。 共同的探索    作者认为,借助NVC,人与人可以情意相通、由衷互助。(第一章)他强调,NVC不是用来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愿望,而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Empathy)的基础上与人联系。(第六章)    在实践中,我注意区分作者的信念与我个人的信念。我对他所提出的愿景感兴趣,并发现实践NVC确实促进了我与自己及他人、社会的联系。这激发了我邀请他人了解、运用NVC的热忱,并渴望进一步借助它促进个人成长,以及一个更加友善的世界。    NVC作为一种交流方式。理想的学习环境也许是感兴趣的人一起来借助它交流。从读者的反馈看,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难以按照它的表达方式交流”。但我认为,借助它的模式来表达又是重要的 -- 它提醒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种觉察方式需要实践,并逐渐变得自然。在这转变的过程,有意识地练习是重要的。 友谊的网络    人生难免起伏。在心情沮丧、低落时,也许我们只需要一点点的关注与温情,可以来自自己,也可以来自他人——友善的情感可以帮我们与人生、社会再次握手。    5月底,一位朋友在信中写到:    “自从参加红十字会培训,听了您的课以后,我发觉自己也在无形中改变了很多想法,心态也放得更宽一些!抛开了很多不应该有的消极,倦怠,和钻牛角尖的思想。    “前几天,我一个很好的朋友自杀了,当我回去见她最后一面的时候,她紧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她不想死。一个因为一时冲动而葬送自己生命的傻子!在事情发生后却是那么的眷恋着尘世!要是我一直和她经常联系,或者是她面对一些事情,(特别是她自己觉得很难的事)多和自己的好朋友说说,或者是商量一下,我想,她也不至于走到这种地步!这就让我想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周围,特别是在经历了地震的大灾难后,很多的人丧失了重建家园的信心,丧失了再生活下去的勇气。这时候如果能多沟通,多从精神上去引导,也许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悲剧!(比如北川的冯翔)”    这位朋友曾参加1月份我为国际红十字会提供的培训。读了她的来信,我也想起了发生在校园以及社会上的一些悲剧。我常常想,人在绝望之际,也许只需一点理解和关注就可以走出困境。而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得到倾听和理解又是多么难啊!而有时我们心中的渴望,也许就像另一位参与者所表达的:“需要有真正帮助我们的人能融入我们的生活,了解实际情况。这个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工作坊的目的    NVC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学习网络的形成可以通过论坛、QQ群等。但如果大家有机会一起在工作坊中参与式地学习,不仅可以深化对NVC的理解,而且可以发展友谊。而两天时间是比较理想的开始。我的体会是:结识朋友,见不见面差别很大;隔一天,再见一次,又能深入许多。    工作坊是每个人向所有人学习。每个人的生活体验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我的作用是主持人,介绍我所理解的NVC基本理念并组织参与式的学习。每次事先我都详细规划流程,但实际过程,是团体互动的结果。而一个人在工作坊中的学习体验,也就是他/她与团体互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出发点及学习态度。    本次工作坊收费两天980元(食宿自理),20人以内。我非常看重这次工作坊的收入,除了负担活动成本(场地费、差旅费以及经营费用等),我希望我和主办单位都能有些盈余——使这项活动可持续运营下去。我非常期待朋友们的支持。您可以选择参加,也可以帮助把活动推荐给朋友,或帮助在论坛/博客转载活动信息。十分感谢!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如果您感兴趣参加,想了解进一步的活动信息,欢迎来信咨询(peaceisafire@yahoo.com.cn),也许您现在就可以选择借助NVC的方式来表达您的请求。其中,我特别希望听到您对工作坊的期待 -- 这有助于我设计工作坊并澄清工作坊是否有助于满足您的期待。    最后,再次声明:我所分享的只是我所理解的NVC理念。CNVC(NVC国际中心)提供培训师认证,我并未申请认证。(阮胤华) [/size]
3楼
转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08d740100d43j.html 非暴力沟通: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以下内容摘自《非暴力沟通》一书第五章。 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显然,这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我常听人这样谈论亲密关系:“我真的害怕与人亲近。每次看到伴侣处于痛苦之中,我就极为沮丧、感到窒息,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囚犯。于是,我就想尽快摆脱这段关系。”许多人认为,爱情就是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刚谈恋爱时,他们对恋人的关心是自发的。那时,彼此的相处是那么的惬意、融洽和美好。然而,随着关系变得“严肃”,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情人过得开心。于是,爱情开始沉重起来。   一旦面临这样的情形,我就会承认:“在恋爱中,我无法忍受丧失独立性。如果恋人过得很糟糕,我就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够。我可能会由于不堪重负而提出分手。”然而,如果意识不到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我可能就会指责恋人:“你太依赖我了,我能力有限,我们分手吧!”此时,如果我的朋友能够倾听我的痛苦,她也许会说:“你认为你必须照顾好我。这让你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是吗?”如果她反过来指责我:“我的要求过分了吗?”那么,我们的关系很可能就会陷入僵局,甚至难以为继。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有一次,一位女士在研讨班的休息时间兴奋地说,她很高兴认识到自己也曾是“情感的奴隶”。研讨班重新开始后,我建议大家做一个活动。这位女士坚决地说:“我想做点别的。”我意识到,她在捍卫她选择的自由——即使她的选择会与其他人的需要相冲突。 于是,我就问她:“你想做点别的,即使那会与我的需要相冲突?”她想了想,然后结结巴巴地说:“是……嗯……不是。”她的困惑反映了表达自己的需要只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阶段。 这里,我想讲讲我女儿玛拉的经历。她以前是个“有礼貌的小女孩”,对别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她习惯于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注意到这个情况后,我想鼓励她大胆地说出心里话。当我告诉她我的看法,她哭了。她很无奈地说:“但是,爸爸,我不想让任何人失望!”我回答说,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不久以后,我就发现玛拉有了变化。有一次,她学校的校长打电话给我。他告诉我,他在学校和玛拉说 “校内不能穿牛仔裤”,玛拉没好气地回答 “见鬼去吧你”。我很高兴,玛拉终于能够说出心里话。当然,她还要学着尊重他人的需要——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滋神沐灵苑*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