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途径--无望的教诲

楼主
钻石途径--无望的教诲

“无望”之教诲(1)(科威特)阿玛斯
  每当你发现自己在认同某一部分而排斥另一个部分,你就已经落入了自我或人格的局限中。拒绝自己某部分的经验,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企图得到快乐,就是一种不快乐的态度,因为期望和排斥正是不幸的根源。

  到目前为止,你们有些人已经尝到和体认到内在工作的滋味,并且已经认清我们的教诲确实有效。虽然如此,这也只是教诲的某个面向罢了。通过教诲你虽然可以找到一条通往解脱的路,但解脱仍然会迷惑你。只要你还是渴望它,你就得不到你所想要的快乐。

  这真是进退两难。你来到这里,想对治自己的心理问题,你得到了某些理解,也发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这会带给你一份强大的希望以及你所渴望的内在力量,于是你的欲望就变得更强烈了:“我真的渴望登入本体,真的想得到解脱。”但不论处于任何一个层次或阶段,欲望本身都是你和解脱之间的障碍。

  我所说的“你确实有解脱的可能性”,并不意味你的渴望越强烈,解脱的可能性就越大。我真正的意图是不想增加你对它的欲望,然而要制止这份欲望是很困难的事。你越是发现一个方法能产生真正的效果,欲求就越强烈,而且离解脱就越来越远。或许最无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你会从一开始就放弃它!

  这虽然是很难认清的一件事,但确实是最单纯也最根本的攸关心识的真相:只要你渴望解脱、渴求快乐,它们势必会迷惑住你。

  你所渴望的若非眼前的真相,心就会开始争战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如果渴望快乐和解脱就无法拥有它们,那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毕竟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要得到快乐和解脱啊!”

  请你检视当下这一刻的经验。当下这一刻,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事?你看到了什么?你会发现,一方面你看到了心中所发生的事,另一方面你并不想接受那个正在发生的事,对不对?

  你心中有某个部分接受了事实,但另一部分却说:“我要一个有别于真相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你被分成了两半?你跟自己是冲突矛盾的?你跟自己产生了对立?与真相对立的那个部分可能充满着美妙的灵修知识与概念:“我渴望我的本体,我想得到解脱。”然而这些想法是不是等于在说:“另一半的我真是令人作呕,谁想要它啊?我想摆脱掉它,我想通过了解它而让它消失。”

  这便是所谓的“心灵上的唯物倾向”,一种二元对立的分裂观点。你的心分成了两半,其中的一半不喜欢另一半,它渴求的是另一样东西,这样你如何能得到统合、快乐、和谐及解脱呢?你的内心一直在打仗,你的行为全都是从冲突之中产生的,这样如何能得到疗愈?内心怎么可能祥和呢?

  这是你所经验到的每一个当下之中,最明显与最根本的真相。不论你想要的是什么,不论你想变得更富有、更美丽、更解脱、更快乐、更不害怕,你都是在跟自己作对。只要你所渴望的那个东西不是眼前的真相,你的心中就会出现争战和分裂。假设你的内在工作是根据这种对立的态度而进行的,你的分裂将会更严重。

  有人会说:“这个世界的战争实在太多了,如何才能拥有和平呢?我们必须强化我们的武力,这样才不会有更多的战事发生。”就是这种态度制造出了更多的界分、更多的对立。以暴制暴怎么可能有效呢?你能以对抗的方式来制止心中的争战吗?这么做只是在强化心中的斗争、冲突以及二元对立性。重点并不在你认为你想要什么,或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真正的问题是出在那些抗拒、渴求及渴望的心理活动,内容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你可能经验到的是悲痛而渴望的是快乐,你可能经验到的是恐惧而渴望的是解脱,或者你正在经验解脱而你很怕失去它。你可能正在体验某种美好的感觉而想抓住它,不想让它产生任何变化。

  这些全都是相同的心理活动,里面都有二元对立与挣扎。这些全都不是祥和,也不是解脱。我所说的这一切并没有任何玄秘色彩,你只要观察一下自己的经验,就会看到这些现象。
1楼
[size=3]转 在大多数的情形中,当你说“我”的时候,其实就是小我在说话,而不是你,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了。它包含了思想和情绪,还有一堆你认同为“我和我的故事”的回忆,还有你不自知而习惯性扮演的角色以及一些集体的认同,像国籍、宗教、种族、社会阶级、政治立场等。它还包括了个人的认同,不仅是认同于个人拥有的东西,还包括个人意见、外表、长久以来的怨恨,或是关于你自己比别人好或是不如别人,还有自己是成功或失败的概念。 ------------ 小我的内容因人而异,但是在每个小我中运作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小我的差异只是在表象,深究之下都是一样的。它们是怎么样相同的呢?它们都是靠认同和分离为生。当你透过小我而活的时候(小我是心智制造的自我,由思想和情绪组成的),你身份的基础就是不可靠的,因为思想和情绪的本质就是短促而稍纵即逝的。所以每一个小我都不断地在为生存而挣扎,试图保护和扩大自己。为了要维护“我——思想”,它需要一个相对的思想——他人。概念上的“我”,如果没有一个概念上的“他人”的话,就无法存活。当我视这些“他人”为敌人的时候,他们是最与我分离的。在这个无意识小我模式天平的一端,是小我强迫性地责怪、埋怨别人的习惯。耶稣对此也曾说过:“为何你只看见你弟兄眼中之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呢?”在天平的另一端,是个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在《圣经》中,耶稣问的这个问题从未得到回答,但是答案当然应该是:因为当我批评或责怪他人的时候,我觉得有优越感,也比较强大。 [/size]
2楼
[size=3] 转 小我喜爱它对现实(reality)的憎恨。现实又是什么?现实就是本然(whatever is)——不论它是什么。佛陀称之为“tatata”——生命的如是(the suchness of life),它不过就是当下时刻的如是。对如是的反抗是小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创造了小我赖以兴旺的负面状态以及它所喜爱的不快乐。这样做的时候,你让自己和其他人受苦,却毫不知情,也不知道你是在地球上创造地狱。无意识生活的本质就是:创造痛苦而浑然不觉——也就是完全在小我的掌控之中。小我对于辨识它本身以及它所作所为的能力之差,令人咋舌而不可置信。它会去谴责别人的行为,但却完全看不见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当别人指出来的时候,它会以愤怒的否认、狡辩和自圆其说的方式来扭曲事实。不但大家这么做,企业组织甚至政府也都是这样。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0445-1-12.html[/size]
3楼
[size=3]问:我们把什么都怪到小我的头上,小我好像成了我们的代罪羔羊,不是吗?
http://hi.baidu.com/%B8%D0%BE%F5536000/blog/item/3b21f581f059acdbbc3e1e92.html
2007-11-19

答:呣…… 什么是「代罪羔羊」?表示它是冤枉的,我们把它没有做的事情归咎于它。其实,我们并没有冤枉小我,它确实应为我们的痛苦负责。
可能是因为你把小我当成一个有感觉的主体,或是把它与「自我」混为一谈了,而起了「惺惺相惜」的同情,而为它打抱不平。其实,小我不是一个实体,也没有生命,它只是一套观念,一种心态而已。它呼风唤雨的本领纯是借用你在背后支持它的能力;它之所以活得有模有样的,是你自愿让它代你出面的。
你才是生命的主体,是圆满生命的流露,拥有无限的智慧。那你怎会跟它沆瀣一气了呢?让我用大家熟悉的微软窗口打个比喻吧!你拥有一部功能无限的计算机,你对它的无限功能充满了好奇,像孩子一般,挤捏敲打他的玩具,东拆西凑地试探它的限度,Oooops,内部的线路搞乱了,启动了急救措施,进入「安全运作模式」,只容你开启极小部分的信息与功能。其实,你的计算机有自动修复功能的,但你担心会挨老爸的骂,不敢找他帮忙,只好将错就错地在「安全模式」下面运作,不只处处受限,连你储存的信息都被搅乱了,还得随时承受当机的威胁。
不论你有多么好的构想,在它有限的功能下,呈现出来的常是夹杂着一堆乱码的图像,显示不出你本来想要表达的内容。于是你只好靠自己的本事来猜测,解释或联机,重组这个破碎的画面。这种肖似计算机中毒的状态,可说是「小我」的最佳写照了。也许我该把小我称之为「小我意识」,那就更清楚了,你就不至于把它当成一个可怜的人而为他撑腰。
透过小我意识所看到的人生,好似由一个破洞里所窥见的世界,你在那小孔中,只会看到一个人影突然走进你的视线内,又突然消失了踪影,你不知道它来自何处,又去至何处,你只能猜测,假定,然后编一个你能够接受的道理出来。
因此,活在小我意识中的人由于看不到整体的真相,必定缺乏智慧,佛教称之为无「明」。人类在无明状态下所做的决定,所发的行动,不可能不落入 《奇迹课程》所谓的「神智不清」(insane) 的状态了。
我们这样分析小我,不是批判,或打落水狗,而是呈现事情的真相。但《奇迹课程》一再安慰我们说:「不必害怕小我。它是靠你的心灵而存在的,既然你能因着相信它而造出了它,你也同样可以收回信心而将它驱逐。」(T-7 VIII.5:1-2)
小我原是 nothing,它之所以变成 something,是假借我们赋予它的力量,它存在的基础全靠我们的认同。所以《奇迹课程》才一反新时代的作风,花了很多的笔墨为我们揭露「小我」的伎俩与遗害,打破我们对小我所怀的一些神秘幻想。如果我们还一味同情它,护卫者它,甚至美化它,只会增长「无明」的势力,让我们更难看见自己原本光明的面目。[/size]
4楼
不必害怕小我。它是靠你的心灵而存在的,既然你能因着相信它而造出了它,你也同样可以收回信心而将它驱逐。
5楼
[SIZE=3]小我关系主要的三个状态

    如果他人拥有较多、知道的较多,或能做得较多,小我就感觉备受威胁,因为和他人相较之下的“较少”的感受,会缩减它虚拟的自我感。它甚至会试着用削减、批评、藐视其他人拥有的财产、知识或能力的价值来重新修复自己。同时小我也许会采取不同的伎俩,如果对方在大众的眼中被视为是重要人物的话,与其和对方竞争,不如借由和他攀上关系来增强自己。

    小我和名声

    众所周知的“攀亲带故”(name dropping)现象(就是不经意地提到你认识某某人),是小我用来在他人和自己眼中获取优越身份感的策略,这种优越感是来自于与某位“重要人士”的牵连。在这个世界上,成名的害处就是你的本质(who you are)会完全地被一个集体的心理形象(collective mental image)所掩盖。大部分碰到你的人,都想经由与你的交往来强化他们的身份——也就是他们心理形象中的自己(who they are)。他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他们其实对你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是想最终借由你来增强他们虚构的自我感。他们相信经由你,他们可以成为更多。他们是在利用你成就自己,或者这样说:他们眼中的你,只是那个名人的心理形象,一个超现实的、集体概念上的身份(collective conceptual identity)。

    对于名气荒谬的过度推崇,只是小我在这个世界上众多疯狂表现的一种。有些名人犯了同样的错误而与集体幻相产生认同,这个幻相也就是人们和媒体为这些名人创造的形象,而他们也真的开始觉得自命不凡、高人一等。结果,他们与自己以及他人的距离愈来愈遥远,愈来愈不快乐,愈来愈依赖持续不坠的知名度。围绕在他们四周的,只有那些能够豢养膨胀他们自我形象的人们,因此,这些名人无法拥有真正知心的人际关系。

    爱因斯坦是众人所仰慕的超凡之人,也是命定该成为世上最有名的人之一,但是他从来不和集体心智为他所创造的形象产生认同。他还是非常谦虚,没有小我。事实上,他说过:“人们对于我的成就和能力以及我真正的本质和能力之间,有着可笑的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有名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真诚的关系。真诚的关系是不会被小我的形象制造和自我追寻而操控的。在真诚的关系中,应该有开放、警觉的注意力(alert attention)自然地流向对方,而在其中没有任何形式的需索。那种警觉的注意力就是临在。它是任何真诚关系的必要条件。小我要不就是一直在索求什么,要不就是如果它认为从对方身上已经得不到什么了,就会处在一个很明显的冷漠状态:它根本不在乎你。因此,在小我关系中最主要的三个状态就是:需索,受挫的需索(愤怒、怨恨、责怪、抱怨)以及漠不关心。

书的其他章节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0445-1-8.html[/SIZE]

*滋神沐灵苑* Page created in 0.2500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