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生命的感悟 >> 正文
李嘉城的人生感悟       
李嘉城的人生感悟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5565 | 更新时间:2003-10-28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花了58年,李嘉诚建立了今天的王国。最新一期香港《资本》杂志选李嘉诚为香港十大最具权势财经人物之首,现在李嘉诚拥有约600亿港元财富,其商业王国市值数千亿。

  到今天,他仍然坚持每早5时45分起床,听6点钟新闻报道,跟着打高尔夫球,然后返回办公室,展开一天的工作。

  走到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李嘉诚扼要地说出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言两语,描绘出他怎样闯过昔日的难关。每次面对逆境,李嘉诚都会这样问:"自己有足够能力应付吗?"能力需要锻炼。入世之初,他就碰上了逆境。

  请看《名人》杂志载文:

  

              少年:"人家求学,我是抢学。"

  1938年,李嘉诚读初中,为了逃离战火,一年后,他跟着爸爸离开家乡潮州到香港谋生。

  爸爸在家乡当教师,李嘉诚自小喜欢看书,来到香港,他坚持半工半读。"人家求学,我是抢学。"

  李嘉诚13岁那年,爸爸患肺病入院,他马上到处查看书本,寻找医治方法,但最后还是失望。临终前一天爸爸问:"你有什么事跟我讲?"李嘉诚很有自信,安慰爸爸,说:"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生活得很好。"每次提及父亲,李嘉诚都是眼泛泪光,哽咽说着往事。

  之后,李嘉诚做推销员边进修边工作,赚钱养家。

  当推销员的日子,李嘉诚每天工作16至20小时,没因香港战乱而放弃拼搏。早上9时上班前,他到其他地区发掘新客户。人家喝下午茶,他继续工作,晚上,他又跑到工厂视察"跟单"。工作尽责勤奋,他开始有自己的熟客。

  一次老板以营业额计算,派发年终花红,李嘉诚排在第一位,花红高出第二位7倍,"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就老想着一直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提醒自己,如果继续有骄傲的心,迟早一定碰壁。"

  

            创业:"不要嫌弃细小河流……可以成为长江。"

  1952年,李嘉诚开设塑胶厂,取名长江。"不要嫌弃细小河流,河水汇流,才可以成为长江。要不停吸收新知识,留意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甚至要稍跑在社会之前。"

  50年代香港工业刚起步,又有大批廉价劳工,经营小本生意,最重要是能吃苦耐劳。"最辛苦是做穷生意。"创业时,资金不足,推销、设计,样样都要亲手做。

  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较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只可惜当时香港没有这种机器,若到外国订购,价钱又昂贵。于是,李嘉诚不断研究,制造机器,"靠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到现在,李嘉诚仍不停阅读书籍杂志。每有好文章,下属必定翻译成中文,让他阅读。

  经商之道,要居安思危,也要洞悉社会动态。"没有一样事情会无止境地好,同样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

  经营塑胶生意时,李嘉诚已投资地产,主要投资到工业大厦。就在70年代香港工业式微前,他结束塑胶生意。"我在赚钱时结束工厂,赔偿赔得足,工人们人人开开心心。"

  

        做生意:"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投资地产,李嘉诚运用资金宁取稳健保守,从不向银行借贷。"做生意似划艇,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投资者失去信心,但李嘉诚有另一见解。"中国不会将香港变成一个烂摊子,对她没有好处,香港不会完。"

  人弃我取。李嘉诚低价买下其他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的地盘。70年代,人口由战后60万增至400多万,楼宇需求大大增加。"我赚到很多钱,但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

  某日,开完业务会议,他的秘书洪小莲(现为长江实业董事)说:"我们将来一定要做成最好的华资地产公司。"李嘉诚却说:"我们要做到能与置地(当时香港实力最雄厚的英资地产商)较量。"

  70年代中,长实击败置地,投得地铁公司那块位于中环旧邮政局的地皮。虽然如此,但当问李嘉诚,经商多年,最引以为荣的是什么事情,他说不是击败置地,而是"我有很多合作伙伴,合作后,仍有来往。比如投得地铁公司那块地皮,是因为知道地铁公司需要现金……你要首先想对方的利益:为什么要和你合作?你要说服他,跟自己合作都有钱赚。"

  因为这一击,洪小莲后来回忆起当初李嘉诚那番话,发现原来梦想可以成真。

  

              下属:"你要首先让他们喜欢你。"

  洪小莲当年是李嘉诚的秘书,那时长实还未上市。她说:"如果当年我的老板不是李先生,就没有今日的我。"

  当秘书,没什么消遣,洪小莲就用午饭时间来看报纸娱乐版。李嘉诚刚好走过,说:"看这些东西,没有益处的。"她当时想:"关你什么事。我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再细想,又觉得不无道理,于是开始工余进修,后来,她又鼓励下属进修。

  李嘉诚有一套管理之道。"管理一间大公司,你不可以样样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使得他们安心工作,那么,你就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你。"

  业务发展愈是庞大,就更要懂得用人之道,独具慧眼,李嘉诚那份"慧"是出于一份"心"。

  一位长江实业的司机跟采访李嘉诚的记者说:"我们真是很喜欢我们老板,他对我们非常好。他知道公司的公积金投资在外面,遇金融风暴,损失很多,老板填了那笔数,不让员工的公积金受损。"

  70年代,李嘉诚留意到英资公司有不少优质资产,有助他发展地产以外的业务,于是他开始计划一连串的收购行动。

  80年代初,李嘉诚以较优惠股价收购和黄,他是凭着长远投资大计取得汇丰银行的信心,这为日后的港口业务奠下发展基础。

  对于迅速发展港口业务,负责李嘉诚专访的香港电台监制有这样的理解:"和黄已经有港口生意,所以李嘉诚说1983年,用一两亿就发展了六号码头,到投得七号货柜码头,已经要40亿,你想一想,他可以省很多钱而拥有很多实力……现在全球最大吞吐量就是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

  

            信心:"上市公司一定不迁册,但一定要做得很好。"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35岁前应该做好的十件事
下一篇文章:人生的光彩在哪里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