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方笑薇关于环保社团答记者问 |
热 |
|
|
吴方笑薇关于环保社团答记者问 |
[ 作者:不详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2675 | 更新时间:2003-12-16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
吴方笑薇关于环保社团答记者问 |
|
(一)问:环保社团应该如何定位? 答:因应关注的环保问题,关心的社群和本地突出的情况,最急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生态 问题。从功能方面,可以考虑各种角色。例如:传声、桥梁、播种、催化、领航、支 持、伙伴、调研、宣教、顾问、智囊等。总的来说以“利他”人的行为,公益的活动为 本。
(二)问: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有所不同的定义和定位? 答:非政府组织英文翻译: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有很多不同定义 包括:非牟利组织、慈善组织、非盈利机构、社会福利组织、公益社团、志愿组织、兴 趣小组、关注小组、学会、协会、商会、互助委员会等。 环保组织由民间人士单位发起创建的往往被列为非政府组织。在大陆情况有点特别,有 不少社团和组织是有政府背景,因此有不同看法。
(三)问:环保组织最大的挑战是传承的问题,如何解决? 答:这不仅是环保组织、NGO、社团的头痛问题,而是政府、商界、学术界、服务界全 部面对的问题。因为好人才难遇,好人才难留。但是对NGO,环保组织,特别是大学生 环保社团则更难,往往因为要兼顾学业、事业、家庭而未能全心全力投入;另外缺乏活 动资源,没有发挥空间,因而降低接班人的信心。其实“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走 过环保路,增长知识、丰富社会经验、强化组织才能,一生受用。传承“经验”比传承 “人才”更可持续。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非政府组织或环保社团不一定是永恒的。为了解决一个环保问题而 成立,当问题得到更多人关注或有其它组织接棒,就可以考虑分工。量力而为,重质不 重量,有勇气接受现实,进行重组或合并。传承不一定以“人”为本,要以“使命”为 本,以服务精神为本。
(四)问:环保组织会员流失问题,如何解决? 答:这是自然现象,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目的、兴趣、期望和原因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亦有些人因为学业、事业和家庭未能长期参与。首先要反思,这个社团是为“会员”而 成立的,或是为“使命”为“理想”而成立的。会员的多寡不应改变使命,也不代表这 个组织的成败。不参加是他个人的损失,反而去墨存青,留下的肯定是最难能可贵的知 音者。以精英和拱杆原理发挥动力,效益更大更持久。
(五)问:环保社团缺乏经费搞活动出现困难,如何解决? 答:首先要“管理”过高的期望,很多刚成立的社团非常羡慕那些“名牌”环保组织, 但是要知道十年窗下的奋斗,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好高骛远,要搞得 轰轰烈烈,但是忘记了环保工作是个长期的承担:种下思想,收获行动;种下行动,收 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品德;种下品德,收获命运。好些活动和工作是不需要花钱的 ,例如:意识问卷、产品调查、追踪漏水、监察食物浪费、采购消费取向、专业知识传 播、环保宣教、收集信息、采访交流、自我增值、义务劳动,二手旧物交换重用等。应 该尽量利用电子通信,节省印刷。缺乏资源是个考验而不应是个障碍,成功的社团往往 以最小的力量发挥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民间精神和生命力。如果无能力争取经费独立搞 活动。为何不参加其它社团的活动,籍此强化组织能力和学习造血的经验呢?
(六)问:外界和一些社会人士不认同环保组织的观点和价值,如何面对? 答:所谓百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是正常的。没可能赢取所有人的 认同,没可能说服所有的人,也没可能一下子就改变世界。环境的敌人是“无知”、 “冷漠”和“自私”。要说服“无知”者,靠宣教;要对抗“冷漠”靠示范和案例子; 要扭转“自私”,靠公理法理。要明白环保社团不是救世主,也不是烈士,更不是革命 家。改变思想和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几代人的努力。把“期望”放响应有的位置 上,能说服多一个人去关心环境,而那个人再去感动多一个人,这已算是成功了,因为 少了一个人去伤天害理。要说服别人还看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是否正确,才 有资格和信心说服别人。别忘记“忠言逆耳”,说别人喜欢听的话是环保社团的宣传手 段吗?不错,环保是一条孤独的路,必须要走过,必须接受考验,才得到持久的使命实 践。
(七)问:环保社团没有办公室,没有集会地点,没有凝聚力? 答:其实二十一世纪带来生活方式转变,加上电子信息科技发展,方便沟通和信息交换 ,已改写NGO发展模式和趋势。通过语言文字、通过图片资料、通过分析评估、通过榜 样和成功案例可以说服更多人关心环境。往往有了办公室,就得要花精力、时间、经 费、人力去管理、运行和维护它,付出不少。对一些起步的小社团来说是一种负担,应 该三思。虚拟办公室也有其方便和省时省钱的好处。且看赤脚医生、传教士、义工队都 是以流动性服务为本,其社会价值同样被肯定。
(八)问:环保社团正式注册拿到法定地位,对其未来发展有利? 答:正式注册是争取政府的认许和接受监管,对一个社团的发展是重要的目标和里程。 有了法定身份,就有法律责任和承担。捐款者、项目赞助者都愿意跟这些法定机构合 作。现时国内情况特殊,正式注册并不容易,因此不要强求,反而集中力量争取成绩, 建立“品牌”和赢取社会认同和支持,这已足够说服捐款者、项目赞助者给以支持。在 等候注册过程中,也不妨暂时挂靠一些已扎根的社团组织,通过跟他们合作而得到政府 社会的肯定和认许。甚至通过他们去争取赞助经费。但要小心挑选合作伙伴,避免失去 自主和过分依赖。成长的路,是一步一足印踏出来的,没有快捷方式。
(九)问:环保社团搞大联盟是否明智呢? 答:在外国,针对某些环保议题例如:反对转基因食物;例如:反对不公平贸易行动, 独立的社团都会结合成大联盟强化声音和游说政府的力量。有些长期关注农药污染的组 织也会结盟分工去监察和技术援助受害农民。在国内,情况较特殊,加上地理环境、政 治环境的考虑、更为了“保育”刚扎根的环保运动和各社团的生存空间以及独特风格, 这个阶段适宜打好根基,为未来成长、发展铺路。适当时机发布共同宣言和倡议书,合 作调研、组织考察、培训、采访交流、野外体验和社会服务。社团文化多样性、多声 道、多功能、多才多艺,是文明社会的进步。
(十)问:本地环保社团加入外国环保组织有风险吗? 答:通过项目合作,以伙伴形式联系是可行的。由于外国组织有丰富的经验和影响力, 不失为一个理想导师。合作过程中需要强调经验技术转移,帮助刚扎根的环保社团能力 建设。但也需要认真小心,挑选外国环保组织,了解其政治背景、经费来源、关注议 题、做事手法、其在国内和国外的评价,是否有双重标准。国外有些环保组织行动激 烈、触犯法律;也有些由污染企业出资成立的“冒牌”环保社团,假借环保为名,成为 企业的绿色公关。总之,要小心打听,并先以试点项目合作,从旁观察评估。
(十一)问:外国环保组织来中国设办事处和发展是否对本土的环保社团有利? 答:外国的环保运动有40多年的历史,经验丰富的环保社团真不少。通过在大陆发展有 助经验转移和帮助国内的环保社团成长。但也值得尊敬的是那些国际环保组织,不跑到 别的国家建立自己的“王国”和“阵地”跟当地环保社团竞争资源和知名度,反而默默 地在背后帮助弱小的环保社团成长,壮大的是“土生土长”的环保社团而不是壮大“自 身”组织的名望。这种做法是合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本地环保社团要精明的取舍 “西方环保运动”的优劣点,不要盲目地接受西方社团的一套手段,也不要盲目地人云 亦云,人反对我反对,一定要贴近本土民众的忧虑和诉求,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土的 问题。
(十二)问:如何考虑外国政府、企业、NGO的捐助,哪些可接受?哪些不值得呢? 答:这是一个非常争议性的问题。不同的环保社团有不同的取向。大部分外国的环保社 团都有一套接受捐款的守则指引。例:不接受香烟、皮草、赌博、烈酒、不道德企业和 污染企业的捐款。更有些全不接受政府和企业赞助,依赖私人捐献。有些在接受捐款时 约法三章,不能被利用卖广告,不搅一些不必要的宣传活动,不随便借用社团名字等条 款。有些更要求捐助企业提供股东年报、环保年报和项目环评报告,特别是其在中国大 陆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投资发展的项目环境评估,来洞悉捐助企业、政府的环保承担或污 染行为。环保社团站在公义的大前题下,需要作出衡量,以免被陷于不义,有些时候也 需要说“不”。在缺乏经费资源的处景下,有些组织在接受捐助时要求保留其对该捐款 企业的批评权。换句话说,接受捐助,不等于默默忍受捐助企业、政府的污染行为。 “捐钱不能交换沉默”!需要说公道话时就要义无反顾。
(十三)问:有些人批评大学生环保社团停留在游山玩水的成长阶段,跟中学生环保社 团比较相差不大,你有什么建议? 答:不少声音批评大学生绿色营沦落为游山玩水的联谊活动。这可能是由于爱之越深, 责之越切的出发点。不能一下子否定绿色营的教育意义,也不应该抹杀它启发心灵环保 的价值。绿色营搞了好几个年头,是时候回顾和改革其主旨和形式。野外考察是可以顺 道提升思考和能力建设,邀请导师参加时,可以把范围拉阔、超越生态、动植物专家。 可包括:讲演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摄影家、领袖培训专家、管理学家、农业经济学 家、遗传因子科学家、国际公约谈判专家、公平贸易研究专家、天然灾害危机风险评估 专家、绿色产品认证专家、环保创业家等等,顺道传授环保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人生经 验。帮助大学环保社团增广知识和专业信息,大学生环保社团应该安排各行业专家来演 讲交流,一方面可以培训骨干领袖,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会员。这就是环保社团的能 力建设最基本“投资”。大学生环保社团更可以调动大学内各学系专家的优势,为自身 的专业增值。深化科研和实验的基础,有助于强化考察、示范和项目管理能力。
(十四)问:环保社团走向专业化是否必然的呢?是否有利于其未来成长发展? 答:当然每个环保社团的成长有别,不能以偏概全。环保运动起步时,环保社团数目还 少的时候,较容易生存,较容易争取群众社会的认许。一但环保社团数目增加,要鹤立 鸡群就不容易;特别是要争取经费捐助时,格外困难。无可否认那些有责任心、热诚、 和优秀的环保社团更有条件赢取社会的支持。每一个社团的成长都应该朝着不断改善、 不断更新、不断突破、自强的目标迈进才不致被淘汰。“专业化”有两种解读,一方面 是关注的议题专业化,另方面是社团做事方法和管理的专业化。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 ,环境问题变得复杂化,单靠一个环保社团,单靠一班关注人士也不能够全方位地把握 相关的专业经验、知识、理论和趋势。大陆未来环保社团发展如雨后春笋,只会越来越 多,更需要分工或凝聚知识和力量,以理服人。不要忘记,民众意识通过媒体报道和电 子信息会逐渐提升,因此环保宣教和活动推广再不能停留在初级阶段了。建议定期安排 专业人士讲演交流培训,更可以邀请工商管理专家(MBA)当顾问、协助完善环保社团 的运作和管理。
(十五)问:环保社团的成功需要什么条件呢? 答:使命感、坚持、热诚、生命力、团队、领袖、志愿者和社会支持。好的团队是一个 环保社团的骨干,但它需要一位高瞻远瞩的领袖带路。那么环保领袖应具备什么条件呢 ?首先要有信念和使命感;第二要有勇气站在前线推动民众政府和企业;第三要有才智 ,以理服人,游说决策者和漠不关心者;第四要有凝聚力去组织和带领团队调动社会力 量去改变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第五要有一份坚持和耐力,不断地播种,不断的宣教;第 六要有倡导者思维和风范,洞悉环境危机、商机和生机。
(十六)问:环保社团应该如何管理和对待志愿者? 答:作为一个14年的环保志愿者,我有深刻的体会。人力是社团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应该 珍惜和公平对待志愿者。切忌滥用和贬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时间和爱心。回报他们 无偿的贡献更应该给予尊重,把他们当作大家庭的一份子。每个环保社团应该制定一套 志愿者培训管理指引,给予志愿者工作上清晰的指导,尽可能把工作性质跟志愿者的兴 趣和能力结合,让他们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提供知识和能力培训的机会,提升他们个 人和专业知识,强化他们的自尊和自我增值感。无论是内部的规划、预算、检讨、评 估、总结,都可让志愿者旁听,有助他们更深入理解一个环保社团的结构和运作,在紧 急情况下,需要调动人手时就可派上用场。还可以因应志愿者的学识和才能,通过活动 的组织为他们提供学习项目管理和推行的机会。
(十七)问:对环保社团的管理制度,有何建议? 答:环保社团好象一个大家庭,不分彼此的。不过,为了使工作和资源应用更有效益, 清楚责任的分担,值得制定一套管理规条和工作程序指引。例如:财务管理、项目的规 划、活动的编排、接受捐款的规范、对外宣传的内容管理、跟媒体沟通的程序、办公室 物资设备的管理、接听外界查询的响应程序等。一个社团的运转不能依赖人治,要对会 员负责,要对公众负责,要对捐款者负责,因此有需要推行制度管理。每当人事变动时 (因为环保社团财政不稳定,往往流失人才),处变不惊,接班人就可以参考以往经验 和制度走马上任稳定社团军心有一定作用。
(十八)问:环保社团未来发挥空间是什么? 答:国家于2003年9月1日推出“环境评估法”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规定发展项目必须进行 环境评估,并咨询公众。如何以专业论点去提出反馈意见?如何以充分的理据提出一些 环境风险疑虑?如何协助受影响民众了解情况;代他们表达意见?如何找专家尝试寻找 另类方案和弥补环境影响的损失?外国很多环保社团积极响应和监督环境评估的咨询, 认为是社会环境责任的一份承担,高度重视行使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大学生环保社团 应该调动大学的优势去收集专家意见,以专业论点作出响应。不管项目是一条公路、一 个电厂、一个农场、一个化学工业园、一个旅游开发点,其选址和规划或多或少对生态 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那么,环保社团作为生态环境捍卫者可以袖手旁观吗?根据环评 法评估内容会通过公开上网及公告邀请社会人士提意见,那么环保社团有没有装备自己 就关注的项目和政策作出响应呢?
(十九)问:环保社团如何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答:我认为全球一体化,助长过度生产、过度消费、过度污染和过渡耗用大自然能源。 争取公平资源分配和生态公义,无节制的生活和消费模式需要矫正。环保社团需要关注 和推动“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每一个人都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有责任及 有力量影响生产和贸易。从身边事日常用品开始,追踪其生产过程,从而作出明智和道 德责任的消费选择,倡导清洁生产和环境责任消费。过分包装是其中一个需要关注的问 题,食物的安全和污染都是衣食住行的隐存危机。身在毒中不知毒,为什么默默承受呢 ?以在过去3年间我已开展了“责任消费”“责任投资”的环保宣传,走遍了十多个省 市,把讯息传播给老师、学生、妇女、干部、企业和环保社团,辐射面达40万余人。 “可持续发展”关乎公益、公平、公开、公正和公义,也是对本代和下一代的责任。
(二十)问:扭转生态和环境的危机还有什么方法? 答:除了环保社团做领头羊之外,我希望每一位专业人士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催化绿色的 关注和响应。银行界可以就项目的开发和投资评估环境风险;建筑师可以从设计节能环 保大楼作出贡献;法律专家可以为污染受害者争取公义、会计师可以推行绿色审计;产 品设计师改良包装和产品再用性;MBA可以推动企业环保管理;股票分析家可以评估上 市公司的污染风险;农业专家示范无公危害生态养殖工业;电子科技专家研究电子废料 的安全处理方法;服装设计师推广百分之百有机新棉和服装……人人有责!
关注平常之中不平常的事
坚持平淡之中不平淡的工作
承担平凡之中不平凡的责任
NGO=Never Give-Up Organization (永不放弃的组织)
吴方笑薇女士是香港民间慈善环保团体──香港地球之友的总干事。在2000年世界环境 日,她获颁发联合国「全球五百佳」荣誉。同年她亦获国家环保总局委任为「环境使者 」。2003被香港特区政府授予“紫荆勋章”。
吴方笑薇女士一向积极推动香港的环境政策,例如:在1993至2001年,她是郊野公园及 海岸公园委员会成员;在2001年,她被委任为环境咨询委员会成员。吴方笑薇认为民众 参与和社会力量都很重要,所以她致力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可再生能源、废物回收、 环境教育、影响评估、政府环境管治和绿色消费。她会定期组织:环境教育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是专为中国资源贫乏地区和受严重污染地方的老师、学生和妇女而设的。吴方 笑薇女士的千禧目标是要推广「自助自强环保精神」的理念。她提倡寻根究底、资源共 享、责任共担,一起为可持续未来而努力。 | |
|
上一篇文章:建议塑料袋收费,汇成环保基金用于处理塑料袋
下一篇文章: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研究 |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