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人生之
忧患人生
忧患意识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心的表现。只有那种对国对民自觉有重大责任,而又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才有忧患意识。忧患人生者,必是那种“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负有历史使命感的人,昕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成为他们的生命准则和他们人生价值的体现。
忧患人生的产生必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一是人要有高度的道德感和文化修养,思想上有节操,行动上有准则,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国家腐败,世道艰难,致使国计民生不断遭受损害,而且社会上小人当道,狡诈横行,有才能的人反而处处受压,报国无门。在这种情况下,忧患人生总是作为一种与黑暗抗争的形象出现的,他们不甘心社会日益走向衰败,也不甘心自己被社会所遗忘,而是继续愤世嫉俗,向社会呼号,时时刻刻为国忧心,为民感叹,为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中国历来多忧患人生,凡属文化人,大多是忧国忧民之士。苏东坡有一句诗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确实道出了一个普遍规律。忧患多是从有知识有文化开始的,而知识往往是忧患意识产生的温床。有了知识文化,懂得人活着除了吃喝拉撒睡和个人喜怒哀乐之外,还有更高的理想、更大的人生责任,在更大的范围里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而这一切都将是忧患产生的根源,因为理想并不那么
容易达到,责任担负起来非常沉重,自我价值更是不好实现。
所以,忧患人生是一种苦难,一种精神上承担重负、遭受磨炼的过程。当年屈原丢官丢职,飘泊在汩罗江边,心里想的还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为国为君忧心似焚,其一生真是为忧患而生,为忧患而死。再例如唐大诗人李白,虽然有时会“仰天大笑出门去”,但终究改不了“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习惯。至于杜甫,更是一个“白头惟有赤心存”的忧患诗人,他经常处于“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的状态中,用自己的诗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到了现代,忧患意识更是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鲁迅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一直活得又苦又累,心灵上经受种种磨难,忧患伴随着他一生,否则,他也不会那么早逝。
但是,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一种注定的命运。当然,活得轻松也很容易,你最好没有知识,或者有了知识后也看不起知识,把它看成是罪恶之源——不是“越有知识越反动”就是“越有知识越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