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与神对话》《回归神》的摘要
    《与神对话》《回归神》的摘要 http://www.xlcz.com/bbs/dispbbs.asp?boardID=21&ID=1178&page=1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眾神來會,眾聲喧嘩 ---「與神對話」座談會紀實(上) 陳玫玲 整理記錄 主持人/ 孟東籬先生 來  賓/ 徐仁修先生、王季慶小姐、平路小姐、曹又方小姐 時  間/ 1999年8月14日星期六下午1:30 ~ 4:00 地  點/ 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秀南園     孟東籬 ( 【與神對話】第二、三冊譯者 )   歡迎各位佛、菩薩、男神、女神、仙人、道人,一起來參加這個「蟠桃大會」;按照「與神對話」這本書的定義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是神,所以今天我稱各位是神,男神、女神,是佛,是菩薩,是仙人,一點都沒錯,這不是誇張,也不是阿諛,是真的,除非是神講謊話,但是神說祂不講謊話,所以我們姑且相信祂,今天眾神集合在此,一定有很多話說不完,所以請大家盡量表達。   我大概有四十年的時間,跟神的關係非常不好,今天座談會的來賓,像徐仁修、王季慶、平路、曹又方的家庭剛好都是天主教背景,如此的宗教背景使得我們從小跟神的關係糾纏不清,長大以後,開始反省的時候,對神不能接受,以致於價值觀破滅,反而更加渴望真理,如王季慶對形而上世界的追求。   當我拿到「與神對話」時,還疑惑:這本書我要譯嗎?等我讀下去之後發現這個神不一樣,和以前的神不一樣,作為一個讀者和譯者,不管這本書的內容有多少可議之處,但是這個神的態度,我接受,祂讓我覺得是一個朋友,也是一個很好的老師,甚至我們可以勾肩搭背;祂說我們跟祂共同創造這個宇宙,我們雖然是祂創造的,但是我們又是共同創造者,而且,我們又隨時隨地在創造神,這是祂給我們很重要的訊息;另一個重要的訊息是:你必須有你自己的「與神對話」,祂所提供的「與神對話」是經過某一個靈媒或「過濾器」所提供出來的,而且祂不要我們把祂所說的一切當作教條去服膺,可以說「與神對話」這套書重新建立了我跟神的關係,並非祂所說的話我完全接受,但是,這個神,我接受,我可以跟祂聊天、辯論,甚至拍桌子大罵,但是,我們還是可以互相擁抱。       王季慶(【與神對話】第一冊譯者,【中華新時代中心】創辦人)   我自己在看「與神對話」這本書的時候,並不以為書中所言百分之百正確, 對這本書,我們並非不能反駁、不能討論,因為我們並沒有意思要推崇一個新的神來取代傳統舊有的神,我們並不是要以我們的力量推出一位新神來讓大家崇拜、或者盲從,也不是要建立新宗教;新時代運動常常被誤解為新興宗教,但新時代運動並非宗教,請大家不要誤解;「與神對話」的出世,也無意要建立一個新宗教,如果大家抱著一種向外追求真理的心態,那要請你們三思,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參考。   依我多年來對新時代思想的涉獵、研究,每一代的宗教、每一代的神,它是代表當時的人、當時的文化、當時的民智,對於天、對於不可解的萬事萬象所做的種種解釋,「神以他的肖像創造人」,這句話是從某一個層面來講的,可是就世俗的層面而言,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的心智,以其成熟度,對最高理想投射而創造出如此的一位神,符合我們最高理想的神;有許多人對「與神對話」提出質疑,問:你怎麼證明這些話真的是神所說的;如果真是神,是否意味不能出錯?我之所以開始思考這本書究竟是不是神寫的,是因為發現:「與神對話」第三冊裡作者藉由神的口吻推薦某一本書,居然把作者的名字講錯了,不知其中是否暗藏玄機?   「與神對話」作者尼爾本人成長於六O年代,他追求性靈成長四十年,博覽群書,苦苦思索人生的各種現象,他也希望能找出對宇宙真理最得體、最合理的解釋,我覺得這三本書裡的神,充分反映了作者個人他自己最高的理想;在「與神對話」中,神鼓勵每個人要做自己之最大意象之最恢弘版本。所以我想,如果八O年代的某個人來寫一本他的「與神對話」,也許他就會談企業如何發財、如何得到最大的富足,會充分反映當代人心中最強烈的渴望,所以尼爾的神代表了當時「花童」(flower children)他們對於和平、對於愛、對於寬容的一種追求,對審判、憤怒、嫉妒、貪婪的反動;如果說「與神對話」這本書不是神寫的,我覺得這一點不是很重要,如果不是神寫的,更表示,即使一個凡人,跟我們一樣的人,他也可以寫出這麼動人、那麼能夠把一些問題的癥結提出來,更可以深入人心、深入愛,這個現象的本身就給我們一個很大的鼓勵,我們每一個人「有為者亦若是」。   孟東籬   幾個月前,徐仁修在誠品書店展出他的生態攝影,我遇到他,跟他聊到「與神對話」,我本來很想說「與神對話」是兩千年來第一書,可是我說我不敢講, 徐仁修說,「你不敢講,我講」,所以我請他為「與神對話」第三冊寫一篇序,大家可以從序文中看見徐仁修用情非常投入!   徐仁修 (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   各位眾神好!我一輩子在尋找天機,讀了「與神對話」後發現:天機盡在此書中;在台灣,我們看到人跟神的關係,充滿了討價還價與賄賂---如果你讓我獲取某種利益,我就給你好處---所以才會有人在神無法滿足他的願望時,將神像的頭砍掉這種荒謬的現象;我寫過一篇小說叫「失神記」,不知道是人失掉神,還是人失神?   因為我從小的家庭宗教背景是天主教,所以常常被逼著到教堂聽福音,記得小時候常常跟修女、神父吵架,我疑惑、我不平:如果神是很偉大的,為什麼在聖經裡出現的神充滿著仇恨、充滿著報復?後來我離開天主教,去佛經裡面尋找答案,讀了許多經典,發現佛經有考證上的問題,很多佛經好像拿著繩子在繞脖子,很難理解,因為經過兩千多年,你搞不清楚這真的是釋迦牟尼講的話,還是後人的解釋、補充?大乘佛教出現以後,說「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從東海龍宮裡拿出來的,所以我迷糊了,好像在看「西遊記」一樣,到底真的還是假的?你可以看到佛陀在「阿含經」裡面講的法是那麼直接、那麼入世,把我們心裡面的東西很簡潔地表達出來,為什麼到後來有鬼怪出現的感覺?所以,我一直懷疑阿含經和大乘佛教之後出現的經書,像是斷然兩種不同的版本,在這樣的生命追求當中,這件事一直讓我感到痛苦,沒有人告訴我,為什麼要有生命?生命為什麼是這個樣子、有生有死,有人活得那麼痛苦?生命到底有何意義?我們來自何處、我們去向何方?這些問題對我來說,始終無解。   因為我做自然觀察,在大自然裡進進出出非常多年,所以我很了解進化論是錯誤的,沒有一件事可以經過億萬次的巧合而出現,打個比方說,就好像把幾千萬種的零件放在一個大倉庫裡搖一搖,然後變出一架波音七四七飛機一樣,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可以了解這是非常高明、非常巧妙的設計,有偉大的能量在裡面,但是我不敢為這個龐大的能量命名,因為一旦有了名字,就落入了侷限,所以我說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能量,但我還是不懂為何要創造人類?尤其當人活得非常痛苦時,特別讓我感到疑惑,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一直到我看到「與神對話」,他的說法對我來說很具說服力,知道為什麼造物者要如此創生宇宙,等我看完第三冊時,感覺已經脫胎換骨了三次;我從去年十月拿到這本書,看完到現在,我把自己幾乎全部都改掉了,用其他修行的方法,你也許十年都修不成,可是我在這半年就達到了,因為他的方法太簡單,你只要隨時隨地注意你的思想,往最高的境界想,每做一件事就往最好的地方想,要知道人的心隨時在創造世界----尤其當我讀到「與神對話」第三冊「小靈魂和太陽」的故事時,體會出所有來挫折我的人,都是完美的靈魂,為了要讓我體驗寬恕、包容和愛而化身來成就我的!   有人說「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這種時間觀念很難理解,各位可以想像成一片CD,所有的時間都已經存在於整片CD 裡,因為礙於人身的設計、能量的多寡,我們很難去覺察到它的同時性;所有時間、所有訊號都是假的,都是幻象,所以我們會在幻象中感覺痛苦或快樂,當我深刻理解出它的幻象本質,就很容易把它當成一場電影、一齣戲,比較能抱著遊戲、演戲、好玩的心情,來度過我們的人生!       平  路 ( 作家、社會評論家 )     大家好!我先從「與神對話」這本書的形式說起,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以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呈現,而我之喜歡「問題」,歸納出來有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在我們的文化裡,最不注重問問題的傳統,我們的文化經常是爸爸告訴兒子、領袖告訴人民,是一種告訴和被告訴的關係,中間沒有疑問的空間,所以我們的文化很難做出像「與神對話」以探討、辯難的過程呈現出來的作品,但是我覺得「問題」好有趣、好重要!所以面對這種逆反於我們文化的習慣,我們要拍拍手。   第二個理由是,我喜歡西方文化互相辯難的討論,如同男女情愛的追逐,是求愛的一種表現;實際上,我們看到「與神對話」中,作者問神問題,神也在問作者問題,他們互相追逐、互相繾綣,我們看見人逆反於原先上帝的尊嚴形象,而且是一個很有幽默感、很有趣、很能體諒人的神祉,這對我自己的想像來講,我們需要一種溫柔的、互相追逐求愛,讓我們展開認識真理的過程。   第三個喜歡「問問題」的理由是:文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問問題」的過程,所謂的小說,也是在「問問題」,就是問,「一定要那樣不可嗎?為什麼一定要像我們原先想的那樣?」文學與「與神對話」這本書,有一種內在的相合之處。   提到文學,提到問問題的過程,羅蘭˙巴特曾經說過:「什麼是文學?文學就是,問題減去了它的答案」,不但是問題,而且是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問題剛好就把答案減掉了,實際上對我而言,這本書的意義,它其實不用告訴我們真理,或者真理是像答案一樣,它是被減掉的,它告訴我們的是走向真理的道路,是追求真理的方向。   剛才講到互相問問題、互相辯難的過程,為什麼問問題這麼有趣?因為在問問題時很可能觸類旁通,讓人想到許多相關的議題,實際上在這本書裡,它告訴我們尋找問題的答案是有趣的,以文學的話語來說:「當我們在旅程中,覺得目的越來越遠,才會慢慢發現,原來,旅程,就是我們的目的」---又如希臘神話中「迷宮」的故事,西西奧斯想要走出迷宮,它告訴阿莉諾,如果你讓我走出迷宮,我就來娶你、對你發生最最癡烈的愛情,因此,阿莉諾給他一個線圈,那個線圈在所到之處會留下痕跡,就憑著這個線圈,西西奧斯走出了迷宮---所以在文學或哲學的範疇裡,減去了答案是最有趣的,在它的尋索之中,自然有被減去的答案出現,對我來說,這是「與神對話」這本書之能取悅我的地方。   另外還有許多觸類旁通的地方,有一位文學家說:「天國散佈在每個角落,可是人們看不見它,所以有很多時候要愛你的仇敵」;我最喜歡的一則童話「小王子」,有一段話是小狐狸對小王子說的:「人,只有用心靈才會看得透徹,事物的精髓,光憑眼睛是看不到的」;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星際大戰首部曲」,也是叫我們很多時候要關掉外界的電腦、機器,去相信內在的直覺,那所謂的直覺正是內在的旅程,是一個問號勾連著另外一個問號所要找到的答案,不是能被告知的答案,而是要靠自己親自走完這個崎嶇的、困難的、充滿著疑惑、矛盾的內在旅程;這本書對我來講,就跟原先我所想到的、提到的書和看法互相輝映,像乒乓球一樣打來打去。   最後我要說:「懷疑,是最大的恩寵」,在不斷的懷疑中,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不斷地問下去,雖然尼爾的「與神對話」寫到第三冊算是告一個段落,但我們可以繼續把問題問下去,因為:「懷疑,是最大的恩寵」,如此一來,被減去的答案,會自然浮現在我們心頭。   陳玫玲     感謝方智出版社、感謝王季慶王姐;想請問一個比較世俗的問題:「與神對話」這三本書到目前為止銷售的情況如何?能不能請曹又方小姐回答?       曹又方 ( 作家、【方智出版社】發行人 )   我想,其實不用我回答,你們心裡八成也有答案,一個社會閱讀的水準也表現在個人平均的水準上面;我朋友講一個笑話給我聽,說台灣哪裡產「龍蝦」?我說東港嗎?他說不對,是「立法院」---又聾又瞎;所以說,以這種國民的水 準,像這樣的書,他們關懷的程度畢竟不高,「與神對話」前兩冊大概是八千、五千上下,第三冊因為剛剛出版,所以還不知道。 其實,方智出版社,尤其是我個人,還有很多同仁也非常重視這本書,無論在做內文,或封面時都非常用心,甚至是在裝釘上面我們都做了突破,我要它好翻、好唸、好保存,因為實在太寶愛這本書,也太想推出去了;甚至有一年,我們花了一百多萬在全省舉辦關於「新時代」的演講會,情況並不理想,當時孟東籬和王季慶都參加了,就是說反響不大,不過我也想到整個 New Age Movement 它是一個菁英份子的思想運動,在「2000年大趨勢」那樣的書中,估計美國的精英份子大約只有一千一百萬人左右,它預言他們會主導美國未來的社會,雖然目前本書的銷量沒那麼大,我相信如書中所言,每個人都在扮演角色,如果你能把這些訊息傳達出去的話,那就會影響非常大。 記得我有一次搭飛機,旁邊坐著謝長廷,我把握機會,第二天就請快遞送一本「寶瓶同謀」給他,好,我心裡想,這些政治人物能把這些問題好好關心一下,真的會對我們的社會有幫助,後來我看見他向宋七力跪拜,感到好挫敗!我想,終究還是不能挫敗的,包括我後來得了癌症也不挫敗,因為還是覺得有希望,我從「與神對話」第三冊中讀到他談生死的問題,覺得談得非常聰明、非常好,談到自殺,我相信得了癌症,不打算自殺的人很少,有時候活著,也只是苟且偷生,所以我一直在思考生死的問題,「與神對話」裡面有非常好的說法,讓我們學著怎麼活、怎麼死;談到自殺,他說你們都在慢性自殺,你們每天抽煙、喝酒、環境那麼壞,又吃各種「毒藥」,這樣「慢慢的死」就不犯罪,如果你「快快讓自己死」,你就犯罪了!像這樣的問題,我都覺得非常有趣,所以希望大家能廣為介紹這本書。 我今天來的時候也有點失望,像這樣的題目,媒體就比較不感興趣,媒體感興趣的東西也代表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水準,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努力,需要大家把好的東西推薦出去,我想,這本書即使是賠本,我們還是要做,畢竟,出版事業還是得要有人文素養和理想的。     王季慶   我想補充一下,曹小姐大概太客氣了!因為我聽說第一冊已經印了一萬本,現在已經第五版了,算是蠻不錯的一個回應;剛剛提到宋七力,我們在這裡並沒有要去崇拜任何的權威,而是我們每一個人能不能在我們的內心找到最高的理想、我們最崇高的版本,有人說:你可以去當教主,但那不是我的最高版本,而且,我本身就蠻自閉的,這個內向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所以不可能去當教主。   剛剛平路提到「問題與解答」,我想「與神對話」所揭示的神的面貌,是作者尼爾他個人所體悟的一個最高的神,當然我也很喜歡,因為這個神非常幽默、非常溫柔、非常善解人意,而且講的道理讓人覺得非常窩心,讓人覺得你是被愛;我們人生就是會有很多的疑問,現在有許多善知識、許多好的訊息出現,這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真理就存在我們之內,我們的理想有多高,我們認識的神就有多高,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而真正的答案來自我們的內心,靠自己思索,不必向外崇拜權威,不必照單全收別人的思想。   提到「反省」,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為自己負責;我所謂的「反省」是,我們要找到任何事情的原因,問它為什麼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身上,因為在我們這個二元世界,我們藉著扮演的角色,藉著我們的選擇、藉著每天的思、言、行,表現這一生要呈現何種神的面貌?其實,人生本來就是一齣大戲,可是當我們把它看得太認真、太嚴肅,就失去了樂趣,還是輕鬆一點、愉快一點,把它當作一個遊戲比較好。   回頭再提「反省」,我們還是要思索,因為人不可能不去思索,任何一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是為什麼,它深處的訊息是什麼?他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體悟?而不是說壞事發生在我身上,就一定表示我做錯了什麼,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自責心理、有罪惡感,以為如果事情不是那麼完美,就是我錯了!我不好!神強調我們要「覺察」每件事發生的原因,而不是自覺有罪,罪惡感來自恐懼,恐懼讓人癱瘓,而覺察讓人行動,我們要的是覺察,而不是恐懼!     (下期待續)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眾神來會,眾聲喧嘩 ---「與神對話」座談會紀實(下) 陳玫玲 整理記錄   主持人/ 孟東籬先生 來  賓/ 徐仁修先生、王季慶小姐、平路小姐、曹又方小姐 時  間/ 1999年8月14日星期六下午1:30 ~ 4:00 地  點/ 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秀南園     徐仁修 因為我原先安排好要幫學生上課,必須先走,所以在告辭之前,很想再跟各位分享一件事:人類裡面有許多的靈感根本不知道從何而來?也許來自更高層的啟示;我經常有演講,在演講最後要接受聽眾的發問,有些問題很Sharp,或者是兩難的,可是我經常發現:當我把問題回答以後,發現自己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了不起?能夠回答得這麼好,這麼完美!好得連我自己都嚇一跳。後來我了解可能的情況,所以演講後得到很多掌聲,我會指著天上說:謝謝你啊! 經過二、三十年的寫作生涯,我現在回過頭去讀自己的作品,覺得那不像是我寫的,怎麼可能自己會那麼好?現在讀了「與神對話」之後,特別會感謝神;其實當我們專心一致時,比如說靜坐,它其實可以連接某種境界,像印度人修行注重小宇宙與大宇宙的連結;這讓我聯想到廣欽老和尚,這個人斗大字不識一個,竟然可以口出許多真理與高層的智慧,再看看證嚴法師也是一樣,一個領位子的小姐到現在可以口出這麼好的思想與哲學,一個人如果到達某種狀態時,其實可以解開封存在我們記憶中的智慧,當你用無私的愛去付出,以行動去實踐時,在過程中,會解開密碼,取用無盡的智慧,證嚴法師和廣欽老和尚就是最好的例子。   孟東籬   我覺得徐仁修其實也像他剛才所敘述的那種人,當他長期投入自然田野時,很多層面也打開了,最近我在翻譯研究黑猩猩的專家珍古德的傳記,她這二十年來,每年有三百天在外旅行演講,每天的演講幾乎是三場,餐會三場,電視訪問二十場,瘦瘦小小的珍古德旺盛的精力從何而來?因為她完全的投入,能量不斷地獲得補充,她說,每次當他腦袋空空時,話就出來了!   與會男士 我覺得在我們中間,有一個愛在這個地方,有一個最高的享受,最高的靈在我們中間 。 孟東籬 整個「與神對話」可以濃縮成一句話,就是:「神愛世人」。 最近發現「與神對話」給我的一個影響是:我可以接受任何宗教,我不再排斥任何宗教,所有的神、所有的宗教只不過是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下,講述同一個真理,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呈現的面貌不一樣;我們用這種態度來看,其實沒有什麼宗派之分;在我的生活裡慢慢會有這種體會:其實,我們沒有敵人。   何敬海 我想我們在看書的時候,「頭腦」往往用得太多了!我們了解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不斷地存疑,想要找出解答;我後來發現:當一個經典註解越來越多時,相信它的人就越少,剛才平路小姐提到:「懷疑,是最大的恩寵」,但是如果我們認為:「信任,是最大的恩寵」的話,有些心靈上的東西、真理上的東西,如果要先解再信的話,可能解一輩子都很難有答案;我曾經參加過一些讀書會,發現有個障礙,大家都忙著求解,問這個到底是神寫的,還是人寫的?從讀賽斯資料以來,我發現:看得懂的是真正「以心印心」的部分,有些地方有文字障,很難理解,可是你的心讀到某處感應到了;懂,並非知道它的來源,而是真正知道它在講什麼。我的建議是:在看這類書時,盡量把以往的知識拋棄掉,然後我們才可能在書中感應到那種「以心印心」的快樂。   陳玫玲   我很喜歡前面這位先生所表達的「以心印心」這種說法;在「懷疑,是最大的恩寵」與「信任,是最大的恩寵」兩種看似對立的觀念之間,使我聯想「與神對話」第三冊中提到:尼爾自己經常懷疑這三本書是出自我尼爾自己想像寫出來的,還是真的是神透過我通靈所寫出來的?然後神很可愛,就跟他回答說:為什麼我們的思考方式不是A就是B?為什麼一定要二選一?難道不能既是A又是B?這些書為什麼不能是尼爾---你自己想像出來,而同時又是我---神透過你的想像力運作出來的---其實,它是一個合作的模式。   與會小姐 我只是一個讀者,針對讀者來看的話,在閱讀的時候去享受那個過程;我自己是唸哲學的,哲學研究的方式不一定只用思辨,也有很多地方要靠體驗,我要說的是:每樣知識,都可以去吸收、都可以去了解,但不要中毒太深,多用你的感覺去體認……   孟東籬 我想這一點就是「與神對話」這整套書裡,一再提醒我們的: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神,不如無神;每個人都可以在他的內心深處找到自己的答案。   曹又方   我想也許有人在報上看到我寫一篇文章叫「立志作『笑』花」---立志作三八,我不想這麼正經八百談神,因為想以不一樣的方式談神,所以我自動出席這個座談會。 我小時候,父母親帶我去信天主教,我父親那時候大概是中年危機,他又找不到心理醫生,所以我們家經常有神父、修女出沒,他們變成我爸爸的心理醫生,當時我差一點就去唸「靜宜」;到我長大到台北來時,父母親吩咐我要去上教堂、望彌撒,因為我父親管我非常嚴格,我心想能夠出去總比不出去好,所以到台北來時,就到一家外型很漂亮的教堂去,沒想到去了以後被詢問:你是哪個教堂的、你是哪個教區的?我就發現,怎麼這個教堂還有門檻的,進不去?那時我唸大學,年輕氣盛,就寫了一篇文章抗議,後來他們發現事態嚴重,怎麼這個小孩子很反叛,竟然找人來教堂關說!這件事給我很大的挫敗感,他們的確有很多門戶之見,從此以後,我不再進教堂望彌撒---倒是到了紐約,我對聖誕節有了新的認識,在美國,聖誕節通常是家人團聚的節日,就像我們過年一樣全家團圓,彼此送禮物給彼此,讓大家開心,是一個表現愛的節日,但是在我們台灣,好像跟狂歡劃上等號;紐約的聖派克教堂很漂亮,有時候我會進去坐在裡面,傻傻地看人家結婚,因為儀式雖然簡單,可是蠻莊嚴的;聖誕節時有許多人去望彌撒,那個氣氛我蠻喜歡。 我記得那時候我的好朋友孫春華去靈泉寺,靈泉寺一時變得非常熱鬧,車水馬龍,我也去了,結果老師父想度我,但是我一直對佛教有「來生」這件事抱持懷疑的態度,所以並不感到契合;當我生了重病以後(我是第三期期末的癌症),在祈禱治病救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要向哪個神求救呢?教我叫上帝、耶穌,我也叫不出來!對於佛、菩薩,我也不願意跪拜,我覺得我不是那個形式的人;後來遇到一個人很可愛,他的案頭有基督,有瑪莉亞,有佛陀,也有觀世音,我一看覺得蠻不錯的,我大概就是這種心情,只要是好的,只要是美的,我的歸納宗教就是「愛」,就是能夠自我反省,大約如此,管他是哪一種宗教?我皈依的是那個超越的真理;我看「與神對話」覺得很好,沒有什麼形式,就是找真理、找愛---以上就是我個人的宗教經驗與體悟。   平  路 我回應剛才何先生的發言,既然「懷疑,是最大的恩寵」,那麼必然在鏡像的另一邊,「相信,是最大的恩寵」,這是一體兩面;為什麼我這麼喜歡「與神對話」,包括「New Age」在內的一些討論的過程,借用佛經的說法,法門有八萬四千種,每個人用不同的法門找到各種道路通往真理,有時候確實有當下的覺悟,所謂的「以心印心」;有時候某些法門看來曲折了一點,但這曲折的過程有其內在的意義,有的人似乎要經過一些文字的障礙、經過一些疑問的過程,但最終會發現:「天國,散佈在每個角落」。 如果我們的文化非常相信「以心印心」而不相信辯駁過程的話,我們目前的宗教,或者徐仁修先生剛才批評過的一些宗教現象,其實背後有許多是在強調唯心的部分,只要求你相信,而不要你辯駁;到底是懷疑,還是相信,我想在兩者之間,我們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何敬海 我想提出來兩個線索:第一個是徐仁修先生,他顯然在這本書裡得到相當大心靈上的啟悟,第二個是剛才孟東籬先生提到的珍古德,在面對大自然時,人不需要用太多的頭腦,可能是因為我們長久生活在城市中,要用很多的頭腦來自我防衛,這很可能是離開我們自性越來越遠的陷阱!   孟東籬 我再補充一下,其實這是說,要接受或不接受,那個「心」,是很直接的。 陳玫玲   剛才在曹小姐的談話中,突然讓我有個聯想,聯想到孟東籬先生;忘了在幾年前,我看過您的文章裡面,提到您在您的書房,或者在哪一個生活空間裡面,牆上並掛著兩幅畫,一幅是弘一大師的畫像,一幅是瑪麗蓮夢露的裸體像(孟東籬更正為宮澤理惠),我現在想說的是,在「與神對話」或「New Age」的思想裡面,一再地談到神的觀念就是「一切萬有」---神說,我是我所是的,可是,我也是我所不是的;我個人大約在兩個月前開始寫「玫玲與神對話」,開始試著跟我自己內在的神性交談,不過,我常常會過濾我的問題,有些問題我不敢問,我認為神那麼偉大,我問祂這樣的問題會不會太沒水準?不知道神會作何感想?某一次,我內在的神性回答我:玫玲啊!你不要讓我佔盡天下便宜,不要把所有所謂「好」的東西都歸給我,不好的都是魔鬼,祂說不要這樣子,你可以把我想像成在歌劇院裡唱美聲的花腔女高音,非常高貴、非常優雅!可是,也可以把我觀想成電子花車上的脫衣舞孃,庸俗得可以!我是我所是的,我也是我所不是的,其實人性裡面隱含神性,那神性,其實也就是人性。   許添盛 我想講「與神對話」中文版最初的來源,是我在某個地方看到報導,覺得這書不錯,所以介紹給王姐,請嘉瑤趕快去申請版權;我剛才聽大家談對立的觀念、談到魔跟神的問題,有人說魔是一種「恨」吧!有時候,恨把人帶得離愛更近;我覺得懷疑比相信的人更相信,相信的人比懷疑的人更懷疑,有人是透過相信來前進的,有人是透過懷疑來前進,就像神跟魔之間永恆的戀愛,它都把人帶得更接近你自己。   剛才這位先生提到的神,比較是於我們之外一個客體的神,那「與神對話」所談的比較是我們內在那個自體的神,到底神,是自體還是客體?如果神是自體的話,那這本書縱使是尼爾的想像又何妨?那如果神是客體的話,它是鼓勵我們接受那個更高的、不知從何而來的智慧,那又何妨?不管它是自體還是客體,它都是我自己,端看你用哪個觀點去看。 再談健康與疾病,健康是人生命必要的原素,疾病有時候把你帶得離你自己更近,兩者的目的,跟神與魔、絕對與相對,其實是一樣的,在這些過程當中,我們怎麼去認識自己。   與會男士 懷疑,我們把它看做一個房間,這只不過是一個境界,懷疑是科學的開始,所以它是一個門,而什麼叫做「相信」呢?相信,是懷疑進到房間之後,你看到一個窗子、看到一個景緻,它們是一體的東西;再談直覺和理解,它們也是一體的,直覺比較主觀,它是一種「情氣」,理解呢?它比較客觀,是多數人可以接受的一種思維模式。   廖心怡 大家好!我的問題是:人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活著意義到底是什麼? 平  路 活著,真好!活著,多快樂!真喜歡活著,想到有這麼多好玩的問題,我就要好好的活著!   王季慶 我個人的答案是:人生追求的就是一個「快樂」,不管是世俗方面的快樂,還是美感上的;我覺得形成快樂的最大原因是美感經驗,在自然界、在任何地方看見美;還有就是:在你追尋真理的過程中,有一天你覺得「我找到了」,就像我以前非常疑惑,所以很怕死,不知死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剛才講相信是個grace,可是懷疑呢?我當時很想相信,可是沒有辦法說你想相信,你就可以相信,當你不斷地懷疑又懷疑,不斷地思考再思考,得到了各種訊息,不管從自然也好、美也好,從朋友之間的愛也好;因為我曾經有過所謂的「巔峰經驗」,所以我才真正相信了!   曹又方   我想生命的意義是每個個人賦予它的,有人糊里糊塗也活了一輩子,像我這麼有目標,包括生病,我都要生個夠本,我要把我得癌症的經驗寫出來,也算我病沒有白生一場,我連生病都要有意義,不曉得這樣對不對,可是至少它比較符合我的個性,像我出去玩,也要玩個夠本,通常比別人還要早起床,我覺得,人生,就是要盡興,每個人一定有創造力,把自己的創造力發揮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有想要愛的人,不要怕他拒絕,我一輩子不知失戀多少次,可是我還是要去愛,我想人生就是這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想做的事、能做的事,我覺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生命,就是要有光彩!     許添盛 我是一個精神科醫師,每天都會被問到「生命有什麼意義」這樣的問題;我大部分的病人都曾經自殺過,有的已經自殺死掉,有的快要自殺,就是說,你想要做某件事、你想要去成為某種人,就是找不到任何意義,可是就想這樣去做的時候,那就是你的意義吧!當你所有的希望都幻滅,所有的意義不再存在,當你不再追求符合世俗的標準,去討好神或符合魔的時候,你的心靈已經開始跳舞了!當你遭遇生命最大的挫折時,那個意義就浮現了!也許你一直認為自己追求的是非常有意義的東西,可能到頭來發現它是最沒有意義的,你不可能去架構它,可能你頭腦架構出來的東西,到最後都導致幻滅,當你不再去架構時,覺得自己這樣做就是充滿喜悅和快樂,當你不再追問意義,很可能,它的意義就出現了!   孟東籬 當我感到很虛無時,我就會衝出屋子,等到我看到外面陽光明媚,走到大自然裡,我的虛無感馬上就消失了,我治療虛無感的方法,一種是大自然,一種就是女人,當我擁有愛情時,我絕對不會問生命有沒有意義,也不會虛無,這就是我實際生活裡面的答案。   廖心怡   其實我自己是有答案的,那就是追求「快樂」,每天都想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再就是「飢來食,倦來眠」,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包括我今天來參加這個座談會,想發言就勇敢的發言,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到了晚上,我就可以安然入眠!   林毓文 我想談的第一點是:「與神對話」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並不是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可以討論得很充分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吸引身邊的同好,共同組織讀書會擴大討論;第二點是:在「與神對話」第三冊最後綜括幾個結論:   1.  We Are All One. 2.  There's Enough. 3.  There's Nothing We Have To Do. (一)我們都是一體的---當我們有了「萬物一體」的觀念,就可以解決當今世界許多問題;(二)一切都已足夠---當下就已足夠,我們要學習將焦點放在目前所擁有的事物上,懂得要,比需要更健康;(三)並沒有什麼事是我們必須去做的---不用做什麼,如老子說的「無為」,因為存在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做什麼來得到什麼其實是次要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佛子、神子,都是完美的,如果我們能夠體會當下存在的狀態就是那麼好的時候,其實許多的疑問自然消失,生命是那麼的好!每個人都是那麼的好!願與大家共勉。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