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突破 " 亚健康 " ,活出最佳状态[转贴]
    突破 " 亚健康 " ,活出最佳状态[转贴]    心理学有很多流派,对 " 健康 " 也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为了表达我对健康的看法,我采用了 " 全人心理学 " 这一说法。    什么是 " 全人心理学 " ?    先看什么是 " 全人 "。    在这里, " 全人 " 的 " 全 " 主要是指健全、全部、完整的意思。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充分发挥潜能,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的时候,就是一个 " 全人 " 。    全人心理学所理解的健康状态,是一种理想的健康状态,它是指人能够不断地接受适当的挑战,并且战胜这些挑战,这样也就不断地发挥潜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有所创新和创造,这样,人就能够过一种丰富的充实的人生。心理学应该为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这种状态也是全人心理学所努力的方向。    现在有一句话: " 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 可以说,心理学就是帮助人活得高兴、活得自在的科学。人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叫一个人回忆他最高兴的事情,这件事情的背后一定有他的能力的发挥。    " 全人心理学 " 在理解人的潜能方面,具有更开放、更广阔的心态。它认为人有四种性质:物质性、动物性、人性、灵性。    什么是灵性?    我们常常说某人有 " 灵气 " 、有 " 灵感 " 、有 " 悟性 " ,这些都与灵性有一定关系。但是,我所说的 " 灵性 " ,还有另外的含义。所谓灵性,是指人满足和表达自己终极关怀的一种能力,是指人在达到一定的高境界后产生的一种状态。就拿写文章来说吧:    陆游: "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杜甫: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这里所描述的写作时犹如神助,犹如一位仙人在推着自己的手在写的情况,也就是灵性的状态。    灵性的状态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 " 高峰体验 " 状态。这种状态,不仅表现在写文章中,也表现在其他事情中。例如,有的时候我们观看足球比赛,会遇见这样的情况,某一个队 " 打疯了 " ,这时候,好像已经不是他们自己在踢球,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力量在推动他们踢球,所有的队员不过是这种力量的工具或者说显现而已。体验过灵性状态,也就是灵性得到了开发。应该说,有许多人都体验过这种状态。    高峰体验对于人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高峰体验,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坚持,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我们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如同一直在山腰攀登,永远到不了顶峰。 " 所以高峰体验又叫 " 终极体验 " 。它使我们体验到人之为人所能够体验的最美好的东西,使我们能够死而无憾。    灵性的开发是人的潜能的深度开发,只有最后通过灵性的开发,人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开发。灵性的开发与人的其他性质并不冲突,人通过不断整合自身的能量越来越成为一个 " 全人 " 。这也是全人心理学在潜能的开发上不同于其他心理学的地方。    全人心理学有一个特点,它一方面对生命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更高的健康标准,一方面拒绝把一些习以为常,但并不令人满意的状态看成是 " 亚健康 " 状态。它主张健康应该包括身、心、灵三个方面。    " 身 " ,主要是指身体方面的健康; " 心 " ,主要是指心理方面的健康; " 灵 " 主要是指灵性方面的健康。这三个方面如果有一个方面没有达到健康,都是亚健康状态。    身体方面的健康问题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指身体方面的疾病。在以前,主要是由医院的医生来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是指心理情结、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在以前,主要是由心理咨询师、精神病医生来解决这些问题。    灵性方面的健康问题,是指在追求生命的充实感、完满感、意义感以及潜能的充分发挥方面的问题,在以前,主要是通过哲学、宗教或者与哲学、宗教有关的修养或者灵修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身、心、灵三个方面的健康来看,大多数人都至少在一个方面有问题,也就是说,至少有一个方面不健康。这三个方面的情况是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人在经历一场灾难后如果不能够大哭一场,皮肤就容易生疹子。人的心理长期有负面情绪,就会得各种各样的疾病。    人的三种健康,相比之下,人的身体健康与先天因素有更密切的关系。例如,有的人生下来就有心脏病,甚至有残疾。尽管这些先天不足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人很难在后天改变这种身体情况。考虑到这些情况,所谓全人,主要是指在心理和灵性方面都健康的人。全人有可能在身体方面没有疾病,也可能有疾病。身体方面有一定疾病,对一个人成为全人是有影响的,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    谈到心理方面的健康,以前人们以为只要没有明显的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正是由于如此,许多人尽管有心理情结、心理障碍,却羞于去找心理咨询师。    全人心理学认为,除了少数达到 " 全人 " 状态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心理咨询。再严格一些说,甚至全人也需要心理咨询,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需要心理咨询。因为第一,完全、绝对没有心理问题的人是不存在的。全人也可能有一些小的心理问题。第二,一个人即使没有心理问题,他也需要心理方面的共鸣和交流。    如果我们假定 1% 的人是全人,或者正在向全人的方向发展的人,是完全健全的人; 4% 的人是有明显心理疾病的人;那么 95% 的人处于中间状态的人都是亚健康人。(这一百分比不是通过研究得出的。只是我自己的一种评估,仅仅供参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由于并不影响日常生活,所以也不会引起充分注意。    以下情况有任何一种都属于亚健康状态包括:    一、精力不充沛,容易感到疲劳,容易患感冒,稍动则出虚汗,食欲不振,经常失眠,记忆力下降,有性功能障碍等。    二、有明显的强迫倾向。例如,经常控制不住自己,不断地洗手,爱干净爱到反常的程度,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是常见的心理病态。    三、有明显的抑郁倾向,经常感到心情不好,情绪波动大,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不想与人交往,这是有心理情结的表现。    四、经常有明显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包括焦虑、紧张、抑郁、愤怒、委屈等。当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强到足以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时候,就是心理病状态。    五、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寻求刺激,长久地沉溺于玩游戏机,打麻将等事情。玩过之后,不是精力的恢复,而是更加麻木不仁。沉溺的一个表现是谈恋爱,谈了一个又一个,用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六、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经常有无聊、无意义的感觉。长时间地处于无所适从、无所事事的状态,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做什么都觉得麻烦,喜欢睡懒觉。    七、过分的 " 善适应 " 状态。毫无疑问,适应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正是由于这种重要,使一些人忘记了适应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人适应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成长。在现实中,不难看到这样的人,他们过分地把精力消耗在人际关系中,一味地讲究适应,而没有创造性地影响环境。他们在人际关系的周旋中,丧失了个性。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刚出校门时还雄心勃勃,过了不久便被磨掉了棱角,被环境同化。一些被称为 " 老油条 " 、 " 滑头 " 的人,以及没有骨气,完全被人际关系所支配,没有独立人格的人,就是这种状态。    八、缺乏好奇心、求知欲。对于有关人生意义,宇宙真谛等没有兴趣。这种人爱说的话是 " 不谈虚的 " , " 没有用 " 。或者说 " 没有悟性 " ,那是哲学家的事情等。之中人的误区在于自己给自己设立限制。马斯洛提出 " 低俗化 " 来描述这种人。 " 在一个不到一米五的房间里量身高,所有的人都不超过一米五。 "    九、对于美、艺术、大自然体会不到美感,或者感觉淡漠。没有 " 高峰体验 " 。    这一条是不是要求太高?不是太高,而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本来就应该高。    关于艺术创造和写诗,有的人说, " 那是艺术家和诗人的事情。 " 错,其实每个人都有创造艺术和写诗的潜能,这与当艺术家与诗人不是一回事情。就算不创造艺术、写诗,当面对美的事物的时候,至少要有诗意。    以上这些状态,都是属于亚健康状态。其中第一是指身体健康;第二、三、四、五、六、七是指心理健康;第八、九是指灵性健康。    关于阻碍人达到灵性健康的心理障碍,马斯洛曾经提出一个概念 " 约拿情结 " 。 -- 人不仅害怕自己丑恶的东西,也害怕自己神圣的东西。用佛学的话来说,如果有人在前七方面都是健康的,但没有后二方面的健康,仍然是处在轮回中。只有同时具备了后两方面的健康,才是走向开悟、涅盘的状态。    一般而言,以上九种亚健康状态,越往后要越轻。    要活出生命的最佳状态,意味着要突破这些亚健康状态。突破这些状态的过程,也是我们满足自己的需要,在需要层次上不断上升的过程。    " 全人心理学 " 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扩展为七个层次,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加上 " 自我超越需要 " 和 " 大我实现 " 需要。人的需要满足的优势,应该至少最终发展为自我实现需要、自我超越需要的优势。    所谓 " 自我超越需要 " ,是指在自我实现之后,还要进一步发挥潜能,除了关注自我以外,还要关注社会、人类,把关注力扩展到地球、宇宙。    所谓 " 大我实现需要 " ,是指实现的主体已经从自我转化为 " 大我 " ,或者说宇宙的本体、本源。或者说,这已经不是 " 我 " 在实现,而是 " 道 " 、 " 规律 " 本身在实现。前面所引的诗歌也有这样的意思。这种境界是人与宇宙的本体合一,能量发挥最畅通的一种健康状态。中国哲学所表达的 " 天人合一 " 类似于这种状态。    这种境界是可以达到的吗?可以肯定,是可以达到的。例如,佛陀、老子、庄子、耶稣等,以及现在的甘地、德雷莎修女等,都是地球上真实存在过的人,他们都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既然是可以达到的,那么怎样才可以达到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自己的需要满足现状入手,从消除自己的亚健康状态入手。    心理学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对心理学的作用要有新的认识。心理学不只是针对心理病人,甚至只是精神病人,而是针对所有亚健康人。    心理学对上面所列举的九种亚健康情况,都能够发挥作用。也许有人会问,对第一种身体方面的亚健康也能够起作用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身与心是互相作用的。身体不好,也能够找到心理方面的原因。当然,心理学只能够做心理学能够做到的事情,对于纯粹生理方面的问题,还需要看病吃药,让医学来解决。    心理学如何起作用?    简单的说,就是找到人们的心理问题,然后予以疏通。禅宗讲 " 看破,放下,自在。 " 凡感到不自在,都是由于有东西没有放下。凡不能真正放下,是还有东西没有真正看破。什么地方没有看破、放下,什么地方的能量就不通畅。看破、放下的地方越多,能量就越通畅。心理学起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看破、放下,从而使能量通畅。打个比方,就像是一条河流,时间长了,就会有淤泥,淤泥多了,水流就不畅通。如果淤泥堵塞了河道,河水就会从河堤上漫出,甚至冲跨河堤。洪水就是这样造成的。心理学家的作用就是清理河道。又像是人身上的胆固醇。时间长了,就会堵塞血管,使血流不畅通。因此,必须对胆固醇进行清理。我参观赵州桥,写了一首诗:    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    石头里渗进了多少血汗?     一千三百九十九年,    有多少驴、马、人从此岸走到彼岸?     五个桥洞,    把大自然的感情疏通。    石头不会念经坐禅,    却把当初的感动保留到今天。    这个桥大家都很熟悉,它巧妙地设计了桥洞,使涨水时能够使河水流畅。所以我血 " 五个桥洞,把大自然的感情疏通 " 。大自然的感情也需要疏通,何况是人。    人的感情如何疏通?就是帮助人看破、放下。在这里,看破是最关键的。    看破不只是获得一种知识,而是要在体验上、情绪上、生活上、生命上发生一种改变。    要发生这种改变,需要在 " 看破 " 上下细致的功夫。不仅要改变认识,而且要改变体验、情绪以及潜意识。    具体如何去做?我的做法,是首先提高觉察力。觉察力高了,对于情绪的 " 敏感度 " 高了,负面情绪对自己的支配力也就小了,心理情结、心理障碍,也就会慢慢化解。心理情结、心理障碍越少,人就越能够活在当下。    关于潜能的发挥,马斯洛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    " 如果你有意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福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系的各种可能性。 "    我想,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由于还没有到疾病的状态,大多数都没有紧迫感,还可以过一天算一天。由此,我想到这样一句话:    " 如果你有意得过且过,不去争取你本来就应该有的最佳状态,那么我要警告你,在你临终的时候,你将会感到后悔。因为你已经错过了你最宝贵的生命。 "    以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更多 见 http://www.xujinsheng.com/04.htm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