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七年之痒,完结第二个童年,真爱契机
    七年之痒:真爱契机 [url=http://www.dayoo.com/]大洋新闻[/url] 2007年07月14日 来源: [url=http://gzdaily.dayoo.com/]广州日报[/url] 作者:武志红 [img]http://gzdaily.dayoo.com/images/2007-07/14/11843694637650714B16001_b.jpg[/img]   令人羡慕的爱情常被称为“梦幻”,而这也恰恰是爱情的最关键的问题所在——我们看到的是梦幻,而非事实。 [img]http://gzdaily.dayoo.com/images/2007-07/14/11843523533120714B16002_b.jpg[/img] 七年之痒的经典剧照。 [img]http://gzdaily.dayoo.com/images/2007-07/14/11843523533120714B16003_b.jpg[/img]   当登上人生的巅峰时,你真希望只有你孤独一人吗?你还会渴望什么?人啊,请好好想一想吧。  七年了,真是舍不得这段感情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可以过啊。   ——百度“七年之痒吧”的网友留言   假设,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也一见钟情,完美的爱情发生了。   那么,这两个幸运儿彼此迷恋的甜蜜会持续多久?   或许,7年是一个极限。那些非常有感觉的爱情与婚姻,只怕势必会遭遇七年之痒。   近一段时间,不断听到关于七年之痒的故事。结婚7年了,今年离婚;恋爱7年了,今年分手。也想起了以前几个朋友的事,一样是在结婚第7年陷入严重危机。   看来,七年之痒这个词是相当有道理的。只是,为什么是第7年,它有什么特殊含义?   一天,无意中思考这个问题时,脑子里突然跳出一句话:第一次童年,是6年;第二次童年,还是6年。   这句话一跳出来,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大脑暂时为七年之痒找的答案。   七年之痒意味着成熟   第一次童年,是0~6岁。心理学理论认为,6岁孩子的人格结构和智力机构基本定型。   第二次童年,是恋爱,是婚姻。七年之痒如此普遍,意味着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6年。   第一次童年,是命运,我们没有选择权,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和亲人,我们不能主动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次童年,我们有了相当的主动权,我们选择恋人,我们选择结婚,我们选择分手……   第一次童年,我们希望自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父母。童年越痛苦,改造意愿就越强,但不幸的是,这些改造愿望很少被实现。   第二次童年,我们再现第一次童年实现过的美好,于是恋爱中的人常觉得两人像是“两个快乐的孩子”。同时,也会再现童年的童年和童年未被实现的憧憬与愿望。童年越有问题的,这时就越渴望改造恋人。假若改造成功了,那仿佛也意味着以前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第一次童年,当我们“成熟”时,即人格基本定型时,是6岁。做父母的多有体会,6岁的孩子和5岁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或许是,6岁的孩子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改造父母的愿望,他们学会了接受事实,接受“父母就是这个样子”的事实。不过,改造梦想并未消失,只是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深处而已。   第二次童年,第6年时极可能会重现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前6年,我们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改造父母、纠正童年的错误——又被唤醒,我们把这个愿望投射在恋人身上,像6岁前渴望改造父母一样而渴望改造他们,但到了第6年,我们再次发现,这是行不通的,我们得再次放弃这个改造梦。   这时,一定会有巨大的失望,我们的意志再次被命运嘲弄,你这时常常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最亲密的人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样,他(她)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他(她)的确不是你想像的那样,你其实是将你的想像强加在他(她)的头上,当你看到他(她)时,你看见的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是你加诸在他(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确是另外一个人,而这恰恰是他(她)的真实存在。   由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假若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那么,一个新的、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前6年的关系那么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   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它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我们常说,相恋容易相处难。相恋时,其实我们没有和对方的真实存在打交道,我们是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与自己的幻想打交道,这自然比较容易。相处时,我们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从而能适当地放下自己,与那个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打交道,这的确更难。   执着于幻象,故意不看清事实   七年之痒,意味着婚恋的第7年会出现严重问题,譬如第三者、分手或离婚等一些标志性事件。不过,从感觉上而言,或许第6年更重要,我所了解的一些婚恋故事,都是在第6年出现了幻觉的破灭感。   一个叫“月凉”的网友在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wuzii)上的一个留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在留言中,她写道:“算一下,我今年正好结婚第7年,从去年发现自己的幻觉破灭了。别想着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幻觉破灭了,那么,她的幻觉是什么?   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可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她前不久与男友分手,两人正是相爱了7年。和“月凉”一样,她也是在去年有了一些破灭感,并预感他们的恋爱即将结束。   她的一个重要的破灭感是,她终于发现,男友是一个花心的男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其实,相恋的第一年,她曾离开广州一段时间,没想到她刚离开广州不到一个月,就听说男友和另一个女孩走到了一起。   显然,从事实上看,她的男友一开始就是花心的。然而,从感觉上看,她却一直到恋爱的第6年才“发现”这个事实,并尊重这个事实,接受了男友是个花心男人的真相。   任何自发的心理或行为都有道理,那么,她的这种感觉与事实的严重脱节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她是将自己现实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了这个男孩身上。   她对这个男孩一见钟情,后来她发现,这个男友许多方面像她父亲。但他毕竟不是父亲,并且还有一些关键性的差异,其中一个差异就是,她父亲对母亲非常忠诚。   她爱这个男孩。这种爱,势必会有这样的情形——把自己理想男人的形象投射到他头上,而她的理想男人的原型势必源自父亲,并且其中一个关键内容是对爱忠诚。   于是,当她看到这个男孩时,其实常常看到的不是他,而是她投射到他身上的幻象,而这个幻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忠诚。   因此,尽管这个男孩一开始就显得很不忠诚,并且以后也有一些信息显示他很花心,但她将这些不符合她的理想男人原型的信息都给过滤掉了,没有让它们进入她的意识。不过,她其实很在乎这些信息,她试图通过一些方式努力改造男友,这些方式的原则就是“对他好”,就像她的妈妈对她爸爸那样的好。   然而,这些改造努力几乎都会失败,一个花心的男子,很少会因为女友“对他好”而放弃花心的努力。她男友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逻辑——“我只把你当老婆,其他的女子都是玩玩而已”。他用这套自欺欺人的逻辑解决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于是可以一边很爱女友,一边可以非常花心。   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到了最后,她就不得不去直面这个事实。只是,直面事实的时间选在了第6年。   我这位朋友,她并非是简单地重复童年的苦难。毕竟,她的父亲不是花花公子,相反很忠诚,而她在家中也是最受宠的,爸爸妈妈都爱她胜于爱彼此。她也有过一些改造梦想,但都与忠诚无关。她花6年时间才接受男友花心的事实,可能反映的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和第一个童年一样,在恋爱的第二个童年,也是在第6年的时候才开始成熟,才能做到放弃自欺欺人,放弃幻想,直面并接受一些真相。   幻灭感产生之后,会有更多真爱   不是所有的婚恋都会经历七年之痒,有很多婚恋,还没到第6年或第7年就严重地痒了,甚至几天几个月就结束了。   然而,即便这些短命的婚恋,也常常可以发现是对童年的又一次重复。   一位男士谈过一次为时3年的恋爱,前两年尽管有些磕磕碰碰,但两人相处整体上是非常默契的。然而,到了第3年,一些严重的问题爆发出来,女友一度指责他自私,深谈之下,他发现女友是真的相信他是自私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责,这令他极其伤心,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宽容大度,而身边所有朋友也这样称赞他的。   之后,女友一次又一次误解他,并且还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最后,两人分手。   后来,他了解到,这个女孩3岁时,她的父亲离家出走,与另一个女人组建了一个家庭,这对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可以理解为,这个女孩在重复她童年的经历。3岁时,她被父亲抛弃,恋爱3年时,她在潜意识力量推动下,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事,以再次重复这种被抛弃的经历,她说男友自私,其实不过是将她心中的父亲的自私形象投射到了男友身上。   当然,她并非是追求被抛弃。假若男友仍然一如既往地对她好,甚至对她更好,他们的关系能安全地度过这个第3年,那么,她童年被父亲抛弃的痛苦就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修复。可惜,她没有这个好运气。   我们多数人都没这个好运气,因为当我们因潜意识的指挥而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时,我们的另一半不会明白我们在干什么,他们最后也会和我们一样落入我们潜意识的圈套,认同我们的投射,然后和我们一起重复童年的苦难。   当然,特殊的三年之痒也罢,普遍的七年之痒也罢,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令我们放下加诸于幻象,从而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   看到了真实存在,就要做一个抉择:是继续幻想,还是和恋人的真实存在打交道。   假若继续维持幻想,那么这个亲密关系就只有瓦解,然后换一个人,继续幻想下去。   我一个已离婚的朋友回忆她的七年之痒说,她和前夫早就有了问题,但一直忍着,自己总说,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他也一样。但到了第6年,她和他都不想忍了,于是分居。分居一个月后,他好像放弃了幻想,不再渴望改变她,而开始改变自己,用一种新的方式与她相处。   然而,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她拒绝改变自己,仍渴望改变他。也就是说,她仍在坚持心中的幻想,而不愿也不能与真实的他打交道。   结果,到了第7年,他们离婚。现在,她有些后悔,她说,假若自己当时能懂得这一切,不再总想着改变他,而开始自我改变,那么他们也许不必离婚。   不过,看到了恋人的真实存在,并不意味着关系一定有救,有时结束反而是最好的选择。譬如,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女孩,她终于放弃了投射到男友身上的忠诚幻象,接受了男友是一个花花公子的事实,这个事实她绝对不能接受,那么分手对于她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当陷入七年之痒时,不必惶恐,也不必沮丧,相反应去认识到它的价值,并接受自己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一定是好的。只有当幻灭感产生后,接下来的相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爱,两个幻影,不管多么迷恋彼此,都不过是幻影而已。   七年之痒的由来   七年之痒是一个舶来词,源自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同名影片。这部影片是一个轻喜剧,讲述的故事是一个结婚7年的男子在妻子去乡间度假后,被刚搬来的一个风骚的女房客撩拨得心猿意马,整日对其想入非非,但最后还是幡然省悟,悬崖勒马,回到妻子身边。   按照词义,七年之痒很容易被理解为到婚恋第7年才产生的不轻不重的问题,一般常被称为是审美疲劳。   不过,在我看来,七年之痒并非指到了第七年才产生问题。常常是,问题早就产生了,但两人都在忍受,给对方也给自己留点机会。然而,到了第7年,再也不愿意忍受了。   所以,七年之痒并非仅仅是轻轻地痒,而可能是大问题,其实许多婚姻或恋爱是在第7年结束的。   幻觉的破灭常发生在第6年   在上一期“健康·心理”专栏的文章《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中,我写道: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   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童年美好,爱情就重复了美好;童年不幸,爱情就重复了不幸。   当然,很少有人会明确地期待不幸的爱情,我们一开始总是憧憬着爱情的幸福和快乐,只是到了后来才发现,所谓的爱情居然与童年如此相像,那个我们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异性,原来与令自己失望的异性父母那么相像。   在我的博客上,一个叫“愚者”的网友的回复也反映了这一心路历程。她写道:   我即将踏入婚姻的第7年,今年是第6年。我突然发现,我的丈夫仿佛重复着我父亲的足迹。我结婚时,下定决心选择一位爱我多过我爱的人,选择一位有责任心的丈夫,要和我父亲完全不同的人。我父亲事业曾遇到重大挫折,一蹶不振,弃家庭不顾。   现在,我丈夫也遇到了事业的瓶颈。我的丈夫,和当年我父亲一样想自己去做点买卖,同样地也缺少资金,同样地也想向我的亲戚借钱,同样一旦遭到拒绝就火冒三丈。   我感觉有点恐惧,因为我父亲当年在我母亲的帮助下借到了钱,但生意失败了,从此家四分五裂。当年年少的我,看到父亲弃家而不顾,我母亲为应付亲戚和各式各样的债主而痛苦不堪。   现在,究竟是我在重复我母亲的足迹还是我丈夫重复我父亲的经历?对此我感到迷惑。   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她想找一个与父亲完全不同的男子,但潜意识还是指引她找到了与父亲像极了的男子,甚至还令她与丈夫重复了与她的母亲与她的父亲几乎一样的历史。   究竟是她在重复她母亲的足迹,还是她丈夫重复她父亲的经历呢?这是一个双重问题,从她丈夫的角度看,想必他也在重复他的童年的一些历史,从她的角度而言,她显然是在重复她自己的童年时的一些历史。   这些可怕的命运重复是怎样发生的呢?   这是潜意识的力量。读了《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后,一些读者对我反映说,我漏写了一种情况——因为对父母不满,所以会对与父母完全不同的异性一见钟情。   这样的一见钟情,其实常常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意识上,我们好像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地方吸引了。潜意识上,我们还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相同的地方给深深地打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第一次爱上异性,一定是爱上异性父母。这种第一次产生的生命感觉留下的印刻是如此之深,所以当它再次在一个异性身上强烈重复时,几乎势必是因为这个异性像极了自己的异性父母。   在我此前的文章《迷恋:源自幻象的爱》中,我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H对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见钟情,他原来一直以为之所以对她一见钟情,是因为他一直憧憬外向快乐的女孩,但过了多年后他才突然明白,他对她一见钟情时,恰恰是因为她陷入了抑郁之中,而他的妈妈一直是抑郁的。H对现实妈妈的抑郁很不满,于是他从小就在心中勾勒了外向快乐的理想女性的形象,但当一见钟情发生之时,打动他的并非是那个女孩的活泼开朗,而是他早已习惯并曾一度严重抵触的忧伤。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然而,有趣的是,H也是到了第6年的时候,才突然明白了这一点——他的确非常喜欢她的活泼开朗,但真正令他一见钟情的,是她快乐背后藏着的深深的忧伤。   和前面的例子一样,H也是到了第6年,才做到了放弃幻想,直视真相。   心灵絮语   自我价值,为谁认可?   活着,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自我价值,为谁认可?   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著名影片《白》中,卡洛和妻子多明妮从波兰移居法国,因卡洛性无能,多明妮要求与他离婚,并在法庭上要求卡洛出示“性能力”。卡洛给不出证明,离婚成功。   第二天,卡洛思念多明妮,给她电话。她说:“电话来得正好,听着!”   卡洛听到的是多明妮与另一个男子做爱的声音,那呻吟逐渐升入高潮。听着这沉欢的声音,卡洛痛得弯下了腰。   他想对她说,我想你,我只是想你,但却遇到了最大的伤。   伤痛激发了卡洛的斗志,只剩下一个硬币的他藏在一个行李箱里,历尽艰辛回到波兰,并通过阴谋诡计和魄力发了横财,成为大富豪。   他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   只是,深夜里,他常常醒来。醒来时,他最想念法国,忍不住拨打那一个号码,尽管它深深伤害过他。电话通了,听到他的声音,那边立即挂掉电话。   必须用一切办法让她到波兰来,卡洛下了决心,而他向来是一个敢想敢做的男人。他诈死,为了把诈死弄得像真的似的,还从俄罗斯买来一具尸体,然后给多明妮发了电报,托生死之交的口说,大富豪卡洛死了,而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她,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于是,多明妮回到了波兰,是为了天文数字的财产,还是为了他?   葬礼结束,多明妮回到宾馆,突然发现卡洛躺在她的床上。   她惊讶,为这一切神奇的事情。   更神奇的是,卡洛的性能力恢复了。他们做爱,高潮声直达云霄,远胜于电话里曾经传来的呻吟。   成了大富豪,卡洛作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性能力恢复了,卡洛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也得到了体现。但这一切还不够,卡洛还有复仇的阴谋。   第二天,多明妮醒来,发现卡洛不见了,很快有一批警察出现,说有人指控她是杀夫凶手。   于是,多明妮被捕并被关在监狱里。   这时,换了身份的卡洛去探监。在监狱的大院里,他用望远镜遥望一个窗户的灯光,他看到,多明妮用哑语对他说:   “等我,出去,我们,再来一次。”   卡洛泪如雨下。   无条件的爱最珍贵   最后这一幕是最动人的,我们会说,这是爱,他爱她,而她也爱他,以前有过错误,他们要重新再来一次恋爱。   这才是价值感的更高体现。   成为富甲天下的富豪,不够;有性能力,不够。必须有自己爱的人的认可,才够了,这是一种终极认可。   并且,那个人认可自己,不是因为自己富甲天下,更不是因为自己有值得夸耀的性能力,或者其他任何能力。   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小说《基地》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情节:骡丑陋,但可以操控其他人的情感,能像拨一个有刻度的罗盘那样精确地调动别人的情感,让他们听命于自己。凭这能力,他独步全宇宙,轻易就获得了无数人的服从。   然而,在骡心中,这无数人的分量加起来都没有一个女子重。并且,尽管他爱那女子,但却从不肯动用他的超能力操控她,以获得她的爱与垂青。   因为,这是他所遇到的唯一的这样一个人:一开始就对他无条件的好,没有因为他的丑陋而看不起他,也没有因为他伪装的弱势而可怜他,她一直将他当作一个人而给予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这称为“无条件的爱”。这样的爱很匮乏。   譬如,当骡以他的本来面目出现时,除了那女子,所有人都会看不起他或居高临下地可怜他;当骡用他的超能力操控了其他人时,所有人都崇拜他,哪怕为他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们崇拜他,他们热爱他,然而,这是有条件的爱。那意思是说,只有你强大,你的外在价值高,我们才爱你。   我们惧怕有条件的爱   我们很容易迷失在这样的爱中,像有了毒瘾一样渴求这种爱,但同时我们又抵触这样的爱,甚至惧怕这样的爱。   因我们知道,他们所爱的并非是自己,而是附着在自己身上的条件。假若没了这些条件,他们会收回这样的爱。   只是,有条件的爱大肆流行。于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爱,为了得到爱的保证,我们很容易拼命追求成功。   这些成功,更多时候只是爱的可怜的保证而已。   成功越多,爱越多。这时,我们也许会越恐慌:假若有一天,这些外在的条件都消失,只剩下了一个赤条条的自己,那个人,那些人,还爱自己吗?   在监狱大院里,一无所有的多明妮,对着一无所有的卡洛示爱,这样的爱才是真爱,才是最令人安心的爱。   所以,请不要迷失,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自我价值,而忽视了最值得珍视的关系。骡懂得这一点,所以他宁愿失去整个宇宙,也不忍心操控她、征服她。   一个男子,不到30岁,但他已有延续十多年的失眠,一个晚上只要能入睡一会儿,他就已心满意足了。   不能入睡,是因为不能放松。   是的,我的身体和精神是紧绷着的,我不能放松。他说,他正追求一个目标,他正用超出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去追求这个目标。   这个目标对他意义重大,他不愿意透露它。   好吧,我对他说,我们不谈你的目标,但我问你:你的自我价值,期待为谁认可?   这个问题击中了他,他愣住了。   我对他说,那目标不管是什么,肯定是为了体现你的自我价值。然而,请设想一下,那目标实现后,你设想的自我价值到了体现,你就真满足了吗?你还会有什么期待?别着急,试着闭上眼睛,慢慢想像一下,你还会期待什么……   他不能闭上眼睛,他仍然不能放松,但他在想象。   他想了一小会儿后,我给他讲了《白》的故事,这故事深深地触动了他。   山顶的风光没有那么好   追求自我价值,犹如爬珠穆朗玛峰。然而,你真期望,等你爬上峰顶时,那世界的最高端处,只有你一个人吗?   卡洛不是,这个男子虽然没说,但显然也不是。或许,大家都不是。   在我的博客上,一个男子留言说,他去爬青城山。没到山顶前,他觉得“无限风光在险峰”,对山顶风光充满了期待,但登顶之后才发现,山顶上并没有自己想像得那么好,很失望。   随即,他想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是苦苦追求的目标实现后,也像这次登山的感觉一样,那可就白过一生了。   于是,这个晚上,他打电话给他喜欢的一个女孩,对她说他一直喜欢她。她有男友了,但他还是要告诉她,他只是想告诉他,仅此而已。   另一个男子,官升一职,但意义重大,因为是从副转正,从二把手转为一个极有油水的单位的一把手。   随即,他给他喜欢的一个女子打电话,请她吃饭,并把这消息告诉她。   他渴望这个女子夸他。然而,这个女子只觉得难受。   我理解她的感受。她有罕见的品质:只看一个人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人的存在,她很少会因为一个人的外在条件的增减而调整自己对这个人的爱的多与少。所以,她现在也不愿因为这个朋友的外在条件“升值”了而给他多一点赞许。   不仅如此,因为这个朋友的做法,她感觉到他很市侩。   我想,假若像她这样的人多一些,那么这个世界上会去掉很多浮躁,而骡那样的人宁愿只做一个单纯的人,也不愿意去征服全宇宙。   (本版文字 武志红)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