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失去对自己感觉和判断的信任与尊重,最终也失去创造力和自主性
    [size=3] 学校和家庭不是“养鸡场” [url=http://www.dayoo.com/]大洋新闻[/url] 时间: 2007-10-1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武志红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7-10/13/B16/res01_attpic_brief.jpg[/img] 我们不如孩子更了解他们自己。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7-10/13/B16/res03_attpic_brief.jpg[/img] 晓俊被母亲割掉双耳一案震惊全国。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7-10/13/B16/res05_attpic_brief.jpg[/img] 小鸡很乖,所以很可爱,但孩子很乖是个问题。   最近,高校对大学生的严格管理成了热点新闻。   在青岛海滨学院(民办大学),21名大学生被开除,原因是“搂抱”、“偎依”、“做得很近”、“牵手”等“不同程度的身体接触”;   在长三角,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发布规定,禁止新生自备电脑,以防止他们沉迷于网瘾而不能自拔。   因这两起新闻,有评论说,我们的大学校园越来越像是“养鸡场”,“不成熟的小鸡们”被圈养起来,以帮助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们“健康成长”。   “养鸡场”的逻辑是,小鸡们自己独立走路的话,会走歪,所以得由大人给他们划定一个活动范围和一个成长路线。   这个逻辑,在我们这个国家无处不在,并集中体现在学校和家中。如果说这些大学是超大型“养鸡场”,那么,我们的无数管理过分严格的中学、小学就是中小型“养鸡场”,而无数持有这个逻辑的家庭,则是迷你型“养鸡场”。   然而,无论“养鸡场”们的掌控者目的看似多么好,这个逻辑最终都会收获一个恶果:“培养”出无数缺乏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好孩子”,以及无数叛逆成性的“坏孩子”。   “坏孩子”会令人头疼,而“好孩子”则会令人失望,因为他们势必会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缺乏创造力。   因为,创造力的源头是自由意志,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信任与尊重。如果老有人替他做主,老有人安排他的人生,那其实就是在说,你的感觉是错的,你的判断是不可靠的,一旦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感觉和判断的尊重,就不可能会拥有丰沛的创造力。   我们的国策是自主和创新,这个国策可以放到每个人的身上来。一个人首先要有自主,然后才有创新。   如果我们国家变成了无数“养鸡场”的大集合,那我们收获的就是无数没有自主的青年,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本版文字 武志红)   最近一段时间,我做了十多场讲座,地点有企业、高校、机关和心理咨询机构,讲座的主题学术一点就是“从内在关系的角度看人格”,平常一点就是“从关系的角度看性格”,如果加点噱头就是“性格如何决定命运”。   概括而言,这个讲座主要是两句话:童年时与重要亲人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性格,所谓性格主要就是“内在的亲人”与“内在的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我们后来的一生就是不断将这个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人际关系上的过程,于是我们会把所有重要的外部人际关系都变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   于是,人生就像是一个轮回,我们不断重复一些幸福或苦难,这些幸福或苦难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而实现的,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   讲座中有一节的题目是“成为自己”。每讲到这一节,我都会请现场的听众思考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关系?”   答案很简单,关系就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我的整个讲座的着眼点就是关系。   然而,究竟有多少家长懂得“关系”这个词的真谛呢?   许多家长说,他们看了我的文章后,做了很深的反省,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的确存在着问题。   于是,他们会想,如果改变了自己,这个关系就改变了,而孩子也发生了改变。   这个反思很好。但是,这个反思常隐藏着这样一个逻辑——家长是这个关系中的决定者,他们怎么做,孩子就会有什么结果。   当持有这个逻辑时,一个家长必然是将自己当成了孩子的塑造者。他会想当然地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他怎么在这张白纸上书写,孩子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这种塑造论,在我们这个国家非常流行,不仅在家中,也在教育界占据着主流地位。   然而,一旦你持有这个潜在的逻辑,作为一个家长,你就彻底忽略了你与孩子的关系的真谛。   这个真谛就是,关系的双方,即孩子与家长,都是独立的人,他们在这个关系中占据着同样的分量。   可以说,在亲子关系中,孩子的精神分量,与家长一样重。   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比家长更重要。他的主动探索,比家长的安排和指导更重要。一个孩子必须通过他自己的独立探索,他才能成为自己,才会拥有强大的独立意志和高度的创造力。   只有尊重这一点,一个家庭或一所学校才不会变成“养鸡场”。   管教太多是扼杀孩子生命   这并非是我个人的呓语,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最核心概念——我们活着的终极目的,是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概念。换成马斯洛的说法,就是自我实现。他们两个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手和灵魂,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人的生命的终极诉求。   如果换成存在主义哲学的术语,就是选择与自由。法国哲学家萨特称,自由最重要,而自由即选择,我为我的人生做选择,就是自由。   按照这些观点,孩子只有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他才是自由的,才能成为自己,走向自我实现。   相反,假若父母对孩子的干涉太多,频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并认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意志,这些看似有着良好意图的做法,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精神生命。   很多被管教太严的孩子,都有窒息感。国内一个心理学家曾让一个被管得太严的孩子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结果那孩子画的是一双手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这是孩子的真实感受——他的精神生命正在被管教者掐死。   这并不只是比喻或形容,而是实实在在的“被掐死”。最近几年,中学生和大学生自杀的事件越来越多,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们的控制欲望越来越强,他们安排孩子的一切,严重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最终令他们的精神生命越来越弱,他们看似活着,但却觉得好像不是活着。   管教太严的孩子,也许会成为一个特别焦虑、特别渴望成功从而特别努力的优秀人才。然而,他一定不会有卓越的创造力。   因为,创造力一定来自“内在的小孩”,如果“内在的父母”太强大,“内在的小孩”被严重压抑,创造力不可能高。   这一点可以用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的理论来解释。她认为,孩子一出生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而不是一张白纸,更不是一个空瓶子。这个精神胚胎会指引这个孩子自发地探索,这个探索越自由,这个孩子的感觉就越丰富,而感觉才是智力、情商和创造力最丰沛的源泉。   孩子了解自己,还是大人了解孩子?   自由成长才能令孩子有丰沛的创造力   持“塑造论”的“养鸡场”的大人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时,最常说的一个观点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做好,所以他们应该替孩子做主。就是说,这些大人们总以为,他们了解孩子,胜于孩子自己对自己的了解。   这个最流行的观点,也是一个最荒谬的观点。   3岁左右的孩子,有时会做这样的事:他要吃大饼,你撕一小块给他,他不干,把这一小块扔在地上,哇哇大哭,你把剩下的一大块给他,他也不干,只有一个完整的大饼才能让他破涕为笑。   温和的家长,或许会觉得很好笑,尽管顺应孩子的需要,给了他一张完整的大饼,但还是觉得孩子太奢侈。严厉的家长,则不会给孩子一张完整的大饼,相反会斥责孩子,甚至干脆揍他一顿,用暴力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节俭。   然而,在这样的例子中,自以为正确的大人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塑造孩子的节约,但他们可知道,孩子这样做,是因为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个完整的大饼是完美的,被撕开了就不再完美,孩子因而哇哇大哭,这哭是因为他对完美的追求遭到了破坏。   大人们会认为,一张大饼远远超出了孩子的胃口的需要。然而,究竟是胃口的需要重要呢,还是能形成完美感更重要呢?   其实,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而言,他根本没有奢侈与节约的概念。譬如,当他要饼干时,你给他一个小小的、完整的饼干,他也会像得到一张大饼一样心满意足。这种满足感不是源自贪婪,而是源自完美感得到满足。   “饼干碎了”是一个很流行的笑话,用来嘲笑一个人脆弱的承受能力。当持塑造论的大人们自以为是地嘲笑孩子甚至暴打“奢侈”的孩子时,有多少人真正懂得“饼干碎了”背后的真谛呢?   不要以为自己比孩子更懂孩子,哪怕对一个幼儿而言,也是他更懂自己,而不是你更懂他。   在蒙特梭利看来,孩子每一个自发行为都是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这时,大人们只要保护孩子、陪伴孩子就可以了,不必替孩子去做主。在一个家庭里,假若大人们都这样做,那么这个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出人意料地茁壮成长,大人们根本想象不到一个这样长大的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人。   塑造论的核心逻辑——“你不知道你,我们比你更了解你”——会渗透到无数家庭的很多琐细的生活细节中。   “啃老”的种子常是父母种下的   譬如,一个孩子摔倒了,摔疼了,他哇哇大哭,照料他的大人跑上来说:“不疼,不疼,好孩子不哭。”   当这样说时,大人就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头上。疼不疼,是孩子自己知道,还是大人知道?疼的感觉本来是大自然给一个人的馈赠,可以令他自动地懂得保护自己,从摔疼这一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但大人却试图让他忽略甚至歪曲这一感觉。   再如,孩子吃饱了,不想再吃了,但大人用各种方法诱惑孩子继续吃,于是孩子最终吃成小胖子,大人看着孩子胖胖的觉得很开心,但胖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大人的需要?吃少了,会觉得饿;吃够了,会觉得饱;吃多了,会觉得撑。这三种感觉自动会调节孩子的食量,但许多大人会自以为是地给孩子设定食量,于是许多孩子饮食失调。   又如,冬天来了,孩子自己加了件衣服准备出门,妈妈说:“天冷,再加一件吧。”孩子说:“我不冷。”妈妈则说:“我都冷,你怎么会不冷?!”   以上这些都是很奇怪的逻辑,这种事常发生的话,一个孩子就失去了依照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事情的能力,他只能通过别人或理性的分析来判断,但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信任与尊重,最终也失去了创造力和自主性。   创造力是很美的东西,但没有这一点仍然可以继续生活。然而,自主性却是很要命的事,一个总被安排总被否定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来没有得到过很好的发展,他自然就没有了自控能力,于是比较容易沉溺在网络游戏或者其他事情中。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接力赛——先是家长接管孩子的意志,接着是中小学老师接管,现在又多了大学接管。最终,当这个孩子进入社会后,又是谁接管他的意志?   一个最常见的结果是,家长只好继续接管。他们会抱怨孩子“啃老”,抱怨孩子没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但这个恶果的种子,一开始却是他们自己种下的。   感觉比理性可靠,身体比头脑可靠   在我们这个社会,拥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人太少了,于是我们不容易看到它们究竟有多重要,有多美。   我有幸看到不少这样的人,他们的故事可以表明,一个成为自己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   先说我一个朋友的故事,她和不少心理医生聊过天,也爱和我聊天。心理医生的话经常充满玄机,她怎么判断这些话是对还是错呢?   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用头脑,用缜密的逻辑,用科学的知识……她不是,她的办法是“身体的抖动”。   她说:“听到某句话,如果我的身体剧烈颤抖,说明这句话很对;如果只是抖动了一下,说明这句话有点道理;如果我一听就晕,说明这句话就没有什么道理。”   这种判断方式很简单,很直接,也很可靠。不过,这只是感觉,而不是真实的“身体的抖动”。哪怕再有道理的话,她听到了,别人也看不到她身体的剧烈抖动,这只是她自己的感觉而已。   这种评断过程,罗杰斯称为“机体评价过程”,或者可以说是“身体评价过程”。他认为,与理性相比,感觉更可靠;与头脑相比,身体更可靠。显然,我这个朋友就是典型的“机体评价过程”。   上周,我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申荷永的家中做客。他是国内著名的荣格派学者,对易经、解梦和中国文化都深有研究。   他的家在一个湖中的岛上,树木茂盛,蚊子很多。多年以来,只要和别人在一起,蚊子就很少咬我,而是咬别人。但这次,我们一行人走在岛上,蚊子咬我咬得很厉害,短短时间内已拍死数只蚊子。然而,我没看到申老师挥动过一次胳膊,于是好奇地问他,蚊子不咬你吗?   他回答说,不咬,已好多年没怎么挨过蚊子咬了。并且,即便蚊子咬他,他也不会打蚊子。   这一定有什么说法吧?我问。   他说,是的,他从小就不打蚊子,因为很小时他就想,蚊子能吸多少血,给它吸得了,说不定,蚊子的咬还有针灸的效果。   原来如此,看来是蚊子被你的善意打动了,它们不忍再攻击你。我开玩笑地说,这时大家都笑了。   接下来,申老师和夫人讲起了他的很多趣事。   一是,做知青时,他卖豆腐。豆腐一开始是一大块,老乡要买一斤,你一刀下去,切多了不好,切少了麻烦。他头疼这一点,潜心练了一星期,随后可以做到,不管老乡要多少,他只需切一刀,要9两他一刀下去就恰好9两,要一斤一刀下去就恰好一斤,再也不需要第二刀。   二是,参军时,拆卸步枪,他闭着眼睛比别人睁着眼睛还快。   ……   这些趣事引起大家很大的兴趣,于是纷纷议论,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专注”。   然而,我说,如果你要求自己专注,你就会失去专注。专注和幸福、快乐等一样,属于那种你越想抓住就越抓不住的事物。   他赞同这个说法。他说,专注的确不是努力来的,而是你沉浸在一件事物中,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关注。当你沉浸在其中时,你会产生“感应”,你是靠感应来切豆腐,靠感应来装卸步枪,而不是靠理性的分析和计算。当然,理性的分析和计算一定有,但最后当你砍下那一刀时,靠的不是理性,而是感应,或者可以说是感觉。   这就是所谓的“手感”,在无数领域,顶级高手们讲究的都是手感。譬如篮球比赛,一个选手投篮好时,他会说,有手感,当投篮不好时,他会说,没有手感。   什么样的人会有手感?一定是那种信任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人。   “养鸡场”是对孩子的否定   假若你在切豆腐时,心灵深处会有一个藏得很深的声音对你说,你的感觉不可靠,你得怎么怎么做才行。   或者,当你在最关键的时候投篮时,脑子里会有一个声音说,你要谨慎。   那么,结果都是,你会失去感觉。   这些藏得很深的声音从哪里来?多数时候,这是“内在的父母”或“内在的权威”在“内在的小孩”说三道四。   假若一个人小时候一直生活在被别人左右的环境中,那么,这个人很难拥有丰沛的感觉,因为每当感觉产生时,就会有一些声音否定它。   譬如申老师的例子,假若父母知道了他从不拍蚊子,于是对他说,你这个傻孩子,干吗不拍死他们?并且,在他的各个生活领域都试图安排他的生活,那他不会成为一个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感觉的人。   在我此前的文章《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中,我写道,感觉是我们的本相与世界的真相建立起联系时那一刹那的产物。如果我们很容易在许多方面有丰沛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我们能把握住这个世界的许多真相。   而这,就是所谓的创造力。   创造力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而不过是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相,并将它展现出来而已。   拥有丰沛的感觉,是一件非常非常美好的事。然而,要达到这一点,一个人就必须信任自己的感觉和判断。[/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