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科学救援心灵灾区
    科学救援心灵灾区 2008-06-27 17:34:34 来源: 人民网(北京)  http://bluecross.163.com/08/0627/17/4FFABU7200012NUO.html 因为有爱,所以我们才会被伤到了心。也因此,心灵救助亦是暖人之行。有爱为此行驱动,有科学为此行护航,相信彼岸就在不远处。 5·12汶川地震灾难突发性强、伤害性大,在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对人们的心理也有极强的冲击力。灾难会结束,但它给人们留下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心理学工作者肩负着严峻的使命——灾后心理救助。 灾民心理状态初期反应及长期影响 一般来说,重大灾难事件之后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极度震惊和恐慌,震惊之后人们会逐渐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有些人会出现否认、漠视、拒绝相信和接受现实,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慢慢认识到珍贵的人或物的失去,沉浸在深深的痛苦和悲伤中,同时可能伴随一系列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愤怒、内疚等。人们或多或少也会表现出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头痛、晕眩、心跳加快、胸闷、呼吸急促、难以入睡、疲倦及消化系统问题等。 然而,群体性公共危机事件对受灾民众的心理打击不仅仅存在于灾难当中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会对有些人造成长达几十年的深远影响。对一少部分人来说,灾难造成的丧失需要长期、艰难的身心重建,包括实际的丧失,如躯体健康被永久性损害,失去亲人和社会关系,基本生活条件被破坏;以及心理上的丧失,即人们以往长期建立的安全感、控制感被突来的灾难完全颠覆瓦解,因此心理救助工作需要有长期的准备计划。 心理救援诊断评估分类实施 当前灾区不断有余震在发生,仍然处于灾难期的民众正经历着灾难初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该阶段最重要的是给灾区人民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稳定情绪,给予安全感,并传递希望。 做好当前心理救援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评估人们当下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然后实施相应对策;切不可对所有人采用一样的救援策略和对待方式,否则方法再好,若使用不当也可能没有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加重心理创伤。 有些人会情绪反应激烈,痛哭不止,倾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给予积极关注,耐心倾听;在其情绪特别激动时,协助他做深呼吸帮助放松。 有些人表情僵木,不愿诉说,不愿回忆痛苦的经历。这时也不能强求他宣泄内心的痛苦,而是尊重并陪伴他,让他知道你愿意随时提供帮助。但是,需要根据不同人的情况给予专业性的帮助。 有的人表面看来非常镇静,在压抑巨大痛苦下仍投入超负荷的工作,身体和心理的感觉分离。对此类情况不能忽视,他有可能在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免于遭受太强烈的情绪冲击,但内心压抑着巨大痛苦。对于这一群体的心理援助不宜操之过急,要慢慢引导,让他们注意身体,让他们逐渐关注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释放伤楚。 此外,灾区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儿童青少年。他们的灾后心理反应也与成人有较大差异,需要区别对待。首先应当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安全感,尽量与灾难发生的残酷场景隔离,多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们,抱一抱或拍一拍等身体接触可以对他们有安抚作用。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画画、角色扮演、过家家等游戏是帮助他们的较好方法。例如,让幼儿园的孩子自由画画,孩子可能会画一些灾难场面,画完可以让他给老师、同学讲讲,这是很好的宣泄方式,同时要给予接纳和回应。 对于上学的孩子,可以尽量组织同班的学生参与活动。因为他们都有相似的经历,让他们一起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起进行身体运动,在唱唱跳跳或体育活动中,就能帮助孩子们调整情绪,并且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 心灵地震间接受难者 每一个见证到灾难的人均会被灾难影响,因此心灵灾区并不局限于灾区民众, 前方援助队伍。目前,包括救援、医护、交通、记者等各行各业的人员和大量志愿者深入灾区前线,他们直接面对灾区的惨烈景象,同时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这对他们的心理也会带来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如何在这样的创伤性环境里保护自己,继续工作?首先要确保休息和饮食,给自己自我调整的时间;允许自己有一些负面情绪,可以向同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同事间也要相互鼓励支持;另外,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利用好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与受难者直接接触的人如记者。他们的工作方式可能会对受难者有很大影响。采访时应该注意不要反复采访同一个(批)人;不要过多追问受难者经历痛苦的细节;可以提出一些正面问题,如“是什么让你坚持了这么久”。清楚自己报道和救助的双重角色——既要如实报道,也要考虑到可能会对被报道者产生影响。 后方广大群众。灾区的每一点进展每一点状况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一直关注新闻。长时间高强度地暴露于这些信息面前,人们会感受到自己情感上的复杂变化,有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创伤性影响。这时提醒大家,爱国心手足情使我们对受难者感同身受,但也要照顾到自己的身心。如,对新闻报告等相关信息的接收可以适当控制,如果你的生活已经被这类信息全部占据,那么应适当减少看电视、上网的时间;救助心情迫切却无法给与帮助也是一种危机,一方面,做好自己日常工作的本身就是间接地对灾区进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一些诸如捐款、哀悼等方式也能对焦急的心情有所缓解。另外,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相互交流感受和想法,相互支持,也是一个好办法。 量力而行心理援助志愿者 当前,包括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和其他领域工作者在内的很多人都充满热情,希望能够作为志愿者,给灾区人民提供心理援助,但是,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慎重考虑,才能在保障自身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必备的心理素质。坚强、开朗、外向、独立、善于表达和沟通、能够较好地调节自己心理和情绪等特征,为顺利地在前线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些特点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灾区严酷的现实和繁重的工作。 必需的知识。无论是否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在参与危机心理救助工作之前,都需要接受有关危机干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心理危机干预具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这是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仅凭热情,操作不当,有可能会是好心办坏事。 清醒的认识。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能对自己的身体负荷和健康,以及心理状况进行理性的认识和评估,才能做到自我保护。如果在生理和心理超载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可能会对自己和工作对象都产生消极影响。 明确的界限。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能力范围,作为非专业志愿者,在一定培训基础上,能够做诸如初期安抚和稳定的工作,能够对人们的状态进行初步的评估,并依此决定是否需要联系或报告给专业人员。 在此,援引卫生部心理干预队所提出的灾后心理救援基本原则,以帮助我们科学有效地进行灾后心理救援——“只帮忙,不添乱;先培训,后进川;和大家,一起干;多倾听,不帖签;防再伤,择语言;播希望,不间断;内支持,外救援;重管理,保安全”。 因为有爱,因为我们在乎,所以我们才会被伤到了心。也因此,心灵救助亦是暖人之行。有爱为此行驱动,有科学为此行护航,相信彼岸就在不远处。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