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世俗化与无根化:变革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转贴]
    世俗化与无根化:变革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http://view.QQ.com   2006年08月23日17:47   论坛   萧功秦 相关专题: [url=http://view.news.qq.com/zt/2006/intelectual/index.htm]寻找中国的“知识分子”[/url] [url=http://view.qq.com/a/20060828/000071.htm]不是有“知识”就能叫“知识分子”[/url] [url=http://view.qq.com/a/20060829/000027.htm]知识分子:若隐若现的神话[/url]   [url=http://view.qq.com/a/20060823/000073.htm]中国新知识分子财富路径[/url] [url=http://view.qq.com/a/20060823/000060.htm]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最缺乏什么[/url]     [url=http://view.qq.com/a/20060823/000054.htm]近年来学界怪论批判[/url] [url=http://view.qq.com/a/20060821/000050.htm]德雷福斯冤案与“知识分子”诞生[/url]     [url=http://view.qq.com/a/20060828/000074.htm]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url]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在多大程度上导致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的直接生活相脱离,从而丧失了知识分子赖以维持其精神生命的意义资源,而变成不自觉的“无根人”?今天我要谈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即现代化与市场经济潮流引发的世俗化,如何冲击并挑战知识分子的人文激情,如何使知识分子可能变为丧失了意义感的“无根人”。 当然,在人类任何社会与任何时代,都会出现一批自我封闭的、自我中心的、脱离社会生活主流的人们。但我今天要讲的是由于现代化过程的影响而产生的知识分子“无根化”的问题。换言之,我们要讨论的无根化现象,与一个社会所经历的现代化与现代化导致的世俗化有关,与个人的品性并没有太大关系。     我之所以会产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我本人的经历与感受也许有些关系。一般而言,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读书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正处于青少年时代,我们或者在农村插队,或者在工厂当工人,这种经历使我们与民众生活有着自然的结合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在上海市郊的一家机械厂工作了整整十二年。我清楚地记得,1978年9月的一天,那时我已经得到了改变了我的命运的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通知书,我已经办好离厂手续,正准备出厂门时,遇到两位朝夕相处的老师傅,其中一位突然说出一句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话,他说,“阿萧,你将来不要忘记我们,我们工人的生活还是满苦的。”也许,正是基于对工厂生活的切身直接体验,自己总会觉得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在思考中国问题时,总会时进浮现出他们的朴质的形象。 我自1978年考上南京大学,读研究生以后,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进入大学任教以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对普通民众社会还多少保持着相当的了解,多年以来,我一直住在上海的老式里弄,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引车卖浆者”们在里弄里进进出出,可以感受到一般市民生活气氛。可以接触到不同阶层的人们。后来,迁入校内生活以后,从此就很少有与普通工人与农民有接触的机会。不久以前,我回到原来在嘉定的工厂去看看,很想看一眼那里的田野,但那里原来是一片葱绿的原野的地方,已经完全被新式的高楼代替了。为了了却这一心愿,我不得不骑车到嘉定以北十几公里外的唐行,在那里一个叫毛桥的村子,才看到久违了的农村风光。呼吸到了真正的田野上的空气。回上海的路上,我想的最多一个问题是,[b]现代化把我们城里人与农村分离得好远,我们对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到底知道多少?[/b] 你们在座的一定也清楚,就社会接触面而言,大学校园生活实际上还是相对封闭的。在今天的讲演中,我想分析现代化过程中的世俗化、分利化、社会分层化对于我们知识分子的影响,我们知识分子中的“无根化”的一些表现,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当前的精神处境。当然,首先要申明的是,我对知识分子的无根化的批判,并不意味着把自己除在外面,作为知识分子中人,我也处在于同样的困境中,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是让我们共同思考。在进入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行分析以前,让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知识分子。 [b]什么是知识分子 [/b] 这里所指的知识分子,并不是脑力劳动者的同义语,而是指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那些可以称之为人类价值的守护者的人们。有时人们也把这种“人类价值的守护者”称之为人文知识分子,或“纯知识分子”,以区别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仅以知识技能作为谋生手段的脑力劳动者。 在谈到这种纯知识分子时,我们要特别提到十九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传统。十九世纪俄国知识分子身上体现了我们所说的纯知识分子的一些典型特点。实际上,知识分子这一名词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才真正开始流传开来。[b]在俄国文学中,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批判性的思考性格或多少带有虚无主义性格,且依其观念而相结合为一些团体的青年。他们献身于传播某种主义、理念与生活态度。并愿为此而奋斗。[/b] 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在英文中是 Intelligentsia。这个名词是从俄文中转过来的。他们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思想观念性的精神群体”,而不是外在的职业类型或特定的经济利益阶层。他们迷恋于并献身于某种思想理念,他们完全能为思想理念而生活。由于他们对现存世界具有很深的疏离感,由于他们对传统价值的否定,这些人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之为“俄罗斯的大流浪者”,他们往往有一种如同宗教殉道者般的社会使命感。在他们的人格范型中,有一种对抗现世潮流的“精神贵族”的气质。 [b]俄国知识分子拉吉舍夫那句名言“我的心由于人类的痛苦而受伤”,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使命感的宣言与写照。[/b]他们始终有一种天国使者的气质与献身牺牲的精神勇气。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称拉吉舍夫是“俄国第一个知识分子”。人们常说,从拉吉舍夫开始,西北利亚的流放苦役成了俄国知识分子殉道的传统道路。别尔嘉耶夫说俄国知识分子甚至有自己特别的外表面貌,他们所怀有的神圣的信念,慈善博爱与刚毅不屈的气质,会在他们的外貌上自然体现出来。这使想起了前年看过的一部苏联电影《白痴》中的梅思金公爵的形象。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以上所说的纯知识分子只是理想类型。 [b]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社会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总觉得这些问题与困境需要他予以关注、思考与批判,不这样做他就会觉得于心不安。[/b]他总是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并在自己所从事的学术研究与思考中,去寻求他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的症结与起源,并力求运用自己的心智,为发现与解决这些时代性的问题而做出自己的思想探求与选择。[b]正如一位思想家所说的那样,知识分子就是那些对社会的困境与问题充满无法摆脱的内疚感的人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分子也被人们称之为人类价值的守护者与社会的良心。我们在这时使用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就是那些承担社会良知责任的人们。 [/b] 为什么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民族与不同的历史时代,总是会充当人类社会的良心的职能与社会使命?为什么人们总是把知识分子与人类的良知联系起来?没有人要求一个知识分子必须这样做,但只要他是知识分子,他就会担负起这种社会责任。 我想,概括起来,我们所说的纯知识分子有三个基本特点。 [b]知识分子的第一个特点是,由于他有较多的知识,由于他能运用他的知识进行思考与比较,他对身边的事物有比别人更强烈的敏感性,他能听到“草根在地底下发芽的声音”,他比一般人更能敏锐地发现社会面临的困境与矛盾,并力求运用他的知识,对他所发现的问题与矛盾在学理层面上做出独立的判断与解释,并向世人提出他所认为合理的解决与选择。[/b]西方知识分子是如此,中国也同样如此,我们可以以清中叶的龚自珍作为例子。一八一五年,在鸦片战争以前二十五年,龚自珍这个清代士人,就以一个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认识到中国文化所陷入的极度消沉与僵化状态,对于这个民族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历史后果。正是他所指出的人心混混的“衰世时代”,这个不但没有“才相”、“才将”,甚至连“才盗”、“才偷”都没有的平庸气氛,将是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断深化的原因之一。 [b]其次,知识分子具有学理上的抽象概括能力。[/b]知识分子所拥有的学理与知识资源,使他能在更为理性的层次上,对他所发现的文化与社会问题,做出整体性的概括性的解释。当然,一般人士也会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中,对社会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但这种判断与评价往往停留在较为具体的,就事论事的“感想式的议论”的层面上。而知识分子则可以运用符号、理论与概念思维,把这种分析与认识上升到一个更为普遍的层次。从一个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层次上,从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来把握问题。 [b]第三,知识分子更具有一种道德激情,更具体地说,知识分子具有一种超越感,他总是追求一种更为完满的社会理想[/b],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能实现,但他总是以这种他所认定的理想境界为尺度,来衡量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这就是说,知识分子往往有一种“终极关怀”,有一种基于所理解的美好的目标的追求,而采取的道德立场。 这种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激情有什么意义?基于这种道德激情,他总觉得他对社会有责任,社会上的问题与他有关,他总是要超越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地位,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思想,去为社会的问题与困境谋求解决之道。这种道德激情使他判断事物时,总有一个价值尺度,这一特点,体现了知识分子具有价值立场的独立性,因此,人们也把这种超越个体社会地位而关注社会普遍命运的知识分子称之为“游离态”( Flowing intellectual)的知识分子。 [b]所谓的游离态知识分子,就是超越了自己的阶级利益与集团利益的视野,能从人类的福祉的视野来评价事物,并以此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取舍。[/b]正如化学中的游离态分子一样,这种知识分子是特立独行的,他们不属于也不依附于任何阶级,然而,任何社会的统治者不管是不是喜欢他们,却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由于他们思想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因此,一个统治集团能否正确处理与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关系,可以说是判断一个社会是不是健康的社会的标准。 游离态知识分子这一观念中表达的意义却相当丰富,它从另一角度提出了知识分子在具有上面所说的三大特点的条件下,这种社会角色与社会的关系,难道不正是因为知识分子的特殊的敏感、对人类问题与生存困境的理论概括力、以及基于终极关怀的道德热忱,才使他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才使他游离于各种具体的利益集团之外,而能对问题具有自己的态度与立场?有人会说,“游离态知识分子”这一表述流露出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与自以为是,这一批评有一定道理。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我却更看重这一概念中表达的[b]知识分子在对社会承担责任时的那种独立态度与不依附权贵及世俗各种势力的精神[/b]。我们可以从屈原到谭嗣同这些近代知识分子先驱者身上,感受到这种独立不羁的精神气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正是这个意义上的伟大的知识分子。他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并以一种崇高的道德激情,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学理与知识去探究、分析这个社会的问题与矛盾,并力求在一个更为超越的层面上描绘人类更为美好的社会,他在中学毕业论文中的那句话,正体现了知识分子作为人类良知的纯真品格:“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职业,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却是在不断起作用的,在我们的骨骸上,未来的人们将留下的热情泪水”。 人们同样也可以从人类历史的不同时代与不同民族中,找到许多例证。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墨子、近代俄国的拉吉舍夫、托尔斯泰、法国的罗曼 . 罗兰,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知识者都以关注人类的命运、民族与国家的安危、关注平民百姓的疾苦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知识分子是一个来自西方的现代概念,使用这一概念来涵盖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未必完全适用,然而,就知识分子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而言,就其敏感地独立地去把握社会、批判社会、并作为社会良知的代言人而言,古今中外的文明社会都具有这种类型的人,从广义而言,他们都是我们所指的纯知识分子。 相关专题: [url=http://view.qq.com/zt/2006/intelectual/]寻找中国的“知识分子”[/url] 第 (1)[url=http://view.news.qq.com/a/20060823/000067_1.htm](2)[/url][url=http://view.news.qq.com/a/20060823/000067_2.htm](3)[/url] 页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