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继危地马拉出天坑之后,我国也多地出现几十个天坑
    [size=3]继危地马拉出天坑之后,我国也多地出现几十个天坑
    下个天坑会出现在哪里?
    发布: 2010-6-5 | 来源:http://news.panjk.com/201006/20100605243503.shtml

      近日继危地马拉出来天坑之后,我国也多地出现而且大小不一。对于天坑产生的原因解释众多,但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人类过多的改造自然只会加速灭绝。我想包括天坑在内的一切自然灾害只是对人类的一个预警,如果不付出行动保护地球文明将再次消失匿迹。

    [IMG]http://images.panjk.com/a1/images/201006/20100605160145424.jpg[/IMG]

    2010年6月4日 南昌也现“小天坑”

    四川长宁“天坑”增至43个 附近村民已及时疏散
    2010-05-20 16:0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从4月27日凌晨开始出现地层塌陷,形成20多个“天坑”后,截至5月20日,当地“天坑”数量已增至43个。目前居住在天坑周围的居民已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据此间媒体报道,今年4月底以来,四川长宁县硐底镇石垭村、红旗村一带因地面塌陷相继出现天坑43个。有关专家现场查勘后分析认为,出现天坑的地方属喀斯特地貌,地下溶岩多,此次塌陷主要表现为隐伏岩溶土洞的塌陷,初步判断为地下水位下降所致。

    在目前所现的这些天坑中,硐底镇石垭村一天坑坑口直径有60米左右,深度达到30多米,成为此次地面塌陷中形成的最大天坑。据硐底镇党委书记林兴权介绍,从宜宾兴文经江安红桥前往长宁龙头、硐底一带,属于喀斯特地貌,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天坑80多个,而硐底镇一带目前就占了40多个。

    对天坑突现而增加的险情,当地政府已在岩溶塌陷区域拉起了警戒线,设立了明显警戒标志,随时关注险情。目前居住在天坑周围的居民已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有关部门还向天坑涉及区域的住户发放“明白卡”,提醒民众增强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当地政府还组建了应急救援队和多个监测报警组,24小时监控。

    来源:邓京荆  编辑:中国新闻网

    [IMG]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attachement/jpg/site1/20100520/00221910dbda0d5f327906.jpg[/IMG]

    2010年6月4日,浙江衢州,高速公路出现大圆巨坑。
    [IMG]http://images.panjk.com/a1/images/201006/20100605160235581.jpg[/IMG][/size]
    [ 此贴最后由华灵子在2011-8-11 20:20:14编辑过 ]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size=3]山体滑坡 天坑频现 气候异常 我们生存的环境究竟怎么了? 2010-06-03  华西都市报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0-06/03/content_196307.htm  对话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李云贵  今年5月,我省开始进入汛期,地质灾害随各地降雨量的增加,呈增长之势。5月29日,汶川县雁门乡213国道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数千车辆被困。相关统计显示,全省发生的地质灾害还不止这一起,5月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32处,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地质条件复杂,极端气候异常,是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对的严峻形势。  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这样一些疑惑:从4月27日凌晨开始,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陆续出现多处地层塌陷,至今“天坑”数量已增至43个。5月21日,大邑县新场镇桐林村4组,田间惊现了一个如漏斗状的5米深坑。5月31日,崇州怀远镇德通村秧田突然喷水半小时后,出现“天坑”。  不少市民发出感叹:我们生存的环境究竟怎么了?是归咎于天灾还是人祸?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全国土地日。地质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因极端天气引发的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对四川是一个考验。  昨日,就这些热点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李云贵。  A热点事件解读  事件:汶川雁门乡213国道大面积山体滑坡问题:2010年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即使地震过后数年还会出现滑坡  华西都市报:汶川县雁门乡213国道大面积山体滑坡的原因是什么?2010年全省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李云贵:此次山体滑坡,是因为5月25日都江堰和彭州交界处发生5.0级地震,以及连续多日下雨引发的。汶川地震发生后,山体已经被震松动了,尽管这几天雨量不大,还是容易诱发塌方。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汛期,当降雨时间较长并伴有连续大暴雨时,各类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将明显增多。  根据四川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5—9月),我省川西高原中西部及盆地东北部和南部,总降水量正常偏多。由此来看,汛期川西高原西部、盆地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地震灾区的局部地区,地质灾害偏重。处于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重灾区的39个县(市区),防灾将是重中之重。可以预料,即使地震过后数年,这些地区还会出现类似滑坡。  华西都市报:近几年以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进行了灾害调查,也建立了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测预警范围之外,都不是我们进行监测的隐患点,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  李云贵:我认为,地质灾害单点监测预报难度不大。但是,对于地质灾害区域性的预报,就很困难了,可以说是世界难题。因为,地质、地貌等控制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区域,地质环境具有隐蔽性。而降雨、地震、工程活动等复杂性、随机性又很高,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准确进行预测的难度非常大。现在,我们能做到的仅仅是区域性的“警示”和对隐患点的避让撤离而已。  事件:宜宾、大邑、崇州等地纷纷惊现“天坑”问题:“天坑”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类活动强度过大导致天坑增多  华西都市报:近段时间来,宜宾、大邑、崇州等地,纷纷惊现老百姓所称的“天坑”,尤其是附近群众因此产生了极大的恐慌。你们现场勘察后,发现这些“天坑”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李云贵:宜宾长宁县属喀斯特地貌,地下溶岩多,初步判断地下水水位下降,是“天坑”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天坑”形成还与降雨有关,泥土被雨水浸泡后,其内聚力降低,容易发生坍塌。据宜宾当地村民反映,“天坑”所在地,以前有个煤矿,但现在已经停产了,不排除是过度采矿,打通了“天坑”下的暗河而引起。  至于崇州的天坑,是往外喷水后所致。大邑县的天坑,是“吞”进去大量的水后形成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考察,但无非是人工蓄水、过量抽采地下水,或是很多年前人工挖出的水井,回填时未填实,水渗入地下带走泥沙,致使地面塌陷的。  华西都市报:看来,这些所谓的“天坑”,除了自然因素外,大多都是不合理或强度过大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如何才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  李云贵:地面塌陷,不仅会破坏房屋、铁路、公路、矿山、水库、堤防等工程设施,还会破坏土地资源,使大量耕地被毁坏,一些城市和矿区环境恶化。当然,大家也不用过度惊慌。很多不必要的伤害,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不随意开挖坡脚、不随意在斜坡上堆弃土石,管理好引水和排水沟渠,避免在冲沟内排放垃圾,不人为改变河道路径等,都能够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  B地质灾害应对  问题:哪些先进设备可以用于应急响应?  远程会商和无人机提高灾害应急  华西都市报:今年,省国土资源厅应用无人遥感飞机,已经进行了数次野外试飞,为全省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反应做了充分的保障。面对今年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还有哪些先进的设备可以用于应急响应?  李云贵:4月26日,我们在成都市彭州熙玉村,进行过一次无人遥感飞机野外实际飞行项目的预演。无人飞机上,搭载有数字相机等遥感设备,能够远程获取详细直观、清晰准  确的航空遥感影像,连地面上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些影像数据,可提供给交通、地质、水利、测绘、电力等部门应用,为受损道路的抢通保通、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的防治、城镇的重新规划、工程设施的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四川是全国首批使用这个设备的省份。通过远程应急会商系统,我们希望每一处突发地质灾害的防治,都可能得到相关专家的技术服务。  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  开展隐患排查预警信号传递到人  华西都市报:去年汶川5·12特大地震后,留下了上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遇到极端气候和人为扰动,就容易发生灾害。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  李云贵:我记得地震发生后,我带着一个专家组,走访了几百户人家,逐户核实,最终才完成了震后的地质灾害调查。在灾后重建中,新选场址尽可能地避开江、河、湖(水库)、沟切割的陡坡,建在历史洪水位以上一定高位的平缓台地。其实,地质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是施工工地,现在都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对施工区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在未按评估意见和防灾措施落实到位前,不得开工或入住。  华西都市报:2010年我省地质灾害减灾防灾工作和“群测群防”体系是如何开展的?  李云贵:平时,我们的预警信息逐级传达至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乡、村、社和具体的监测人,同时还设有24小时值班的应急值班室。  今年4月20日,省国土资源厅组建了6个(共24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督导组及应急抢险小分队。按照今年我省地质灾害点防灾预案的要求,建立了地质灾害隐患防灾措施告知制度,向受威胁群众发放告知书,结合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将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告知到每一个受威胁群众,确保有险情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成功进行避让。  记者王蕾摄影报道 [/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