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859
    • 经验11183
    • 文章5047
    • 注册2005-04-18
    执著的根源乃是对彻底合一的渴望
    [size=3]解脱之道 作者:阿玛斯 观察一下你的人生,充斥着它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不论你在看什么,不论你在想什么,不论你在注意着什么,它都会出现,而且你一直想拥有更多的它。它是一个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容易到你不断地在累积它,你甚至无法想象生活中缺少了它是什么模样。缺少了它,所有的事都变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了。   每一个人最爱的这个东西就是"执著"(attachment)。如果你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人格、心智、感觉和关系,你会发现执著是无所不在的。你随时都在企图用一些你喜欢的东西来填满生活,然而这些东西你一向都不缺,所以你其实是以对它们的执著来填满自己。你执著于一个人、另一个人、第三个人、某辆车、另一辆车,不论你执著的东西是物质的、心智的或心灵的,你都不断地在换对象,然而执著的倾向一直都没改变。你永远都想用执著来填满自己,执著本身比你所执著的事物要巨大得多,它在你的生命中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它就是你的主宰。累积执著是很容易的事,你一生都在不断地累积它们。   执著的根源乃是对彻底合一的渴望   你能够从执著那儿得到什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你所认为的执著是什么,然后再来审视一下执著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层次以及如何解脱它。假设你正执著于某个人,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执著对象。让我说得更具体一点:你正执著于某人的身体。执著于某人或某个身体,跟喜欢某人或享受那个人的身体是不同的两回事,这也跟爱那个人是不同的。我们有时会说我们爱那个人,我们执著于他,但这份执著其实是一种造作或紧抓着某人不放的内在态度。   执著跟分离是相反的。当你执著于某个东西或某人时,你的行为就像糨糊一般,你不想失去你所执著的对象。你只想跟对方联结、融合或合一。如果你执著于某人的身体,你就会渴望跟那个身体合一。在歌曲、小说和故事里,这样的爱是被理想化的:找到你的另外一半,变得完整,结合成一体。你渴望的是与对方联结或融合到不再有主客之分,不再有你我之分。你希望这样的状态能永远不变,不论你对所执著的对象是爱还是恨,你都紧抓着对方不放。这便是执著之爱。   你会执著于任何一个你认为会带给你安全感或快乐的东西--梦想、理念、感觉、人、车子、房子等等,有的人甚至执著于恨。表面上你可能觉得你只是想要一个东西,但如果看进内心的执著活动,你会发现你渴望的其实是跟那个东西合一。有时这也被称为"八爪鱼心态",因为执著就是一种想要吃掉对方的欲望--"我爱你,你看起来可口极了。"那是一种黏着的机制作用,就像是想把对方吃下去一样。执著之爱是被一份想要融合、联结或合一的欲望所驱动的。你以为你会得到对方,其实你得到的只是你的执著罢了,因为真正的融合状态,不可能通过紧抓不放的态度而达到。   执著涉及的是某个东西执著于另一个东西,某个主体执著于一个客体。这是一种想要消除界限的欲望,可是处于执著之中,界限却被制造了出来。因为你制造出了两个人,其中的一个执著于另一个。我想要"那个",因此便有了我和"那个"的区分,而"我"竟然还想永远拥有"那个"。这其实是对合一或联结的一份误解。真正的合一意味着两人之间的界限彻底消除了,那时已经不再有某个人执著于另一个人,不再有八爪鱼和它的猎物之分,存在的只剩下一个东西。 理解智慧及认清事情的真相,能使人摆脱执著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执著是被欲望和恐惧制造出来的,我们渴望的是美好,恐惧不美好,我们渴望快乐害怕痛苦,乞求生而畏惧死。如果你检查一下恐惧和欲望,你会发现恐惧永远是基于欲望的。对死亡的恐惧就意味着对活着的渴望。反之,害怕活下去则会渴望死亡。会出现渴望是因为我们欠缺理解,只有理解、智慧或认清事情的真相才能使人摆脱执著。因此我们可以说,执著是源自于恐惧和欲望,而恐惧是源自于欲望,欲望则是源自于缺乏理解或无明。如果蒙昧无明,就会产生执著,看不清楚合一乃是一种界限消失的境界。我们的执著制造出了诸多的界限,令我们无法获得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从外表上看来,执著似乎是一种紧抓不放的态度,它势必会制造出主客之分。执著本是源自于一份信念--眼前存在的这两个东西是分开的,而你渴望的是让这两个东西合而为一。当然,要你理解合一与二元对立之间的关系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合一境界通常并不是你所渴望的,你真正渴望的只是那合一境界的反映的反映的反映。如果你逐一揭露一层又一层的幻象,而终于认清你真正渴求的对象是什么,那时你才会彻底了解"一"与"二"之间的二元对立性。   你如果想买一辆车,你很难想象你渴望的其实是跟那辆车合一。然而在最深的层次上,合一才是你最想要的东西。但是你到底想从那辆车得到什么?你想要一份美好的感觉,对不对?你想要让某个人赞美你,把你看成是一个富有的人,然后让自己产生一份美好的感觉。然而你为什么想要这些东西?因为你渴望快乐和赞许。可是你为什么渴望这些东西?因为这样你心中才会有和谐。赞许会带来一种和谐感,也就是一种没有限制的解放状态。   所有的执著最终都是对这个状态的依恋。我们所执著的一切对象,都是对这个状态的情感转移。执著本是想达到合一的一种被误导的企图。你以为你想要某个东西,于是你开始对它产生执著,所以你会累积东西--你的衣物、你对外表的在乎、男友或女友、丈夫或妻子、孩子、父母、艺术品、创作、感觉、经验、本体、人格等。任何一个可以被客体化的事物都可以变成你执著的对象。执著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对象,一个可以执著的客体,然而主客对立就是合一境界的丧失。一旦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即使是上帝也会变成我们所执著的对象。   观察一下你日常的经验,里面的每一样事物都是客体,而且不论你喜不喜欢它,你都会执著于它。如果你喜欢某个东西,那是一种正向的执著,你会因此而紧抓着它不放。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东西,那就是一种负向的执著,而你会急着想把它推开。拒绝之中也有一份执著,因为当你企图推开某个东西时,你的心一定想抓住另一个东西。这便是执著向外所示现出来的样貌。但是在感觉上,执著并不是这些渴欲的觉受。譬如你误以为你不能失去某个人,如果失去了他,你会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因为你爱他。大部分的人只会注意到他们所执著的对象,但如果真的看见了执著本身,他们就会开始从热恋的感觉里解脱出来。 因此我们现在要问的是,执著到底是什么?首先你必须认清你所有的痛苦,尤其是情绪上的苦,都是源自于执著。只要你执著于某个东西,你就会因为害怕失去它而感到痛苦,因为无法拥有它而又感到挫败。这其中是不可能有宁静或祥和的,因为你必须竭力不让你所执著的对象跑掉,而这份挫败感、这份执著便是苦的本质。如果能直接感受到执著本身,你就会发现它和痛苦及地狱的关系。感觉上它就像是地狱之火一般炽热难挨。它正是苦的源头,因为它就是纯粹的挫败、纯粹的痛苦、纯粹的不满与焦虑,我们称这种状态为负向融合状态。   本来你所渴望的是真正的融合感,得到的却是负向的融合感。负向融合状态并不是真正的融合,那是二元对立企图变成一体,却仍然维持着二元对立。因为融合不可能发生,所以其中永远有挫败。这种负向融合状态便是地狱,但这并不意味从其中解脱出来就会进天堂。我们总以为天堂是毫无痛苦的、祥和的、舒适的、圆满的。上述这一切状态其实就是我们的圆满本体,但如果你执著于本体,你增加的会是什么?绝非天堂而是地狱。我们不可能因为想进天堂而从地狱之中解脱出来。   我们必须客观地认清执著的恶性循环的根由,必须如实看见痛苦的根本是什么。如果你不再把焦点放在你想拥有而紧抓不放的事物之上,而只是如实地经验执著的感觉,你就会发现那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一种深埋的苦恼,我们通常会借着转移焦点去逃避这种感觉。每当你在执著时,你都是处在这种痛苦里而不自知。因此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又出自何处呢?它显然是出自于趋乐避苦和逃避挫折的一种倾向,而这正是执著的本性,也是所有欲望的源头,就像吞吃自己尾巴的那条蛇一样。   若想认清这整件事并不容易,从这个恶性循环里解脱出来更非易事。你必须彻底理解整个情况,必须去感受每一件事,才会了解什么是执著。你现在即使听进去这番道理,仍然会以执著的态度来过你的生活,因为执著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你的无意识。这番讨论只不过是提出一个方向罢了。   痛苦与快乐是不可分的,天堂和地狱也是无法区隔的。心理上的痛苦正是源自于对快乐的执著,而这便是所有苦恼的源头。当然我们的心是不会这么想的。心总是认为只要你喜欢某个东西,就应该去追求它,这样你才会得到它。心并不认识真正的实相,因为它的运作是源自于无明。[/size]
    -----祝愿你在这里遇到有助于你心灵成长的东西,在得到启发、领悟,把认同的道理、方式贯彻到生活里(实修)提升你自己,促进自己心灵成长和与他人关系 !珍爱自己,珍爱你关心的生命 !
    微信公众号 xlcz-xx  
    https://www.douban.com/group/lingx/
    站长 华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