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02
    • 经验0
    • 文章350
    • 注册2008-03-08
    生成课程(呼应课程)
    [size=3]出处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6653.htm 生成课程(呼应课程)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儿童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小朋友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 实现条件 (一)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表明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创生、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都会随着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境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做出调整。这一过程具有非线形、自组织性等特点。自组织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它是对学生内部力量的肯定并力求获得解放。实际上教学作为一自组织系统,干扰因素以及不确定性因素是其得以形成发展与运动的必要条件,否则它将沦为一种僵化的封闭系统。因此,它不受固定僵化程序的限制,允许“意外”以及“错误”的发生,并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样,课程实施就不再是一种确定的封闭系统,而成为一种充满变数的非线形的复杂系统。   由此看来,生成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提升他们的课程意识。   预设课程的运行机制采取一种“防教师”策略,教师被排斥在课程开发之外而没有发言权,他们无权对课程进行变动,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其任务只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致使出现课程即教材、教材统治课程的现象。在生成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课程主动的研究者和创造者,他不仅考虑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何教。这样,教师立足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对课程进行研究与创新的活动由此展开,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也因此形成。   在生成课程中,学生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建构者,不再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探究者,成为自我建构的文化主体,课程实施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地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学生的个人知识、生活履历、直接经验等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逐渐由课程的边缘人向中心发生根本性的位移。   (二)“我—你”取向的师生观   由于本质主义思维固守着一种二元对立以及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因此,预设课程中的师生关系表现出“我—它”主客体关系模式的特点。这一关系模式消泯了生活世界中的“主体间性”,致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蜕变为纯粹的主客体关系,其生命的完整性被简单地看作单纯的认知体而遭致肢解。而生成性思维是一种关系性思维,它根本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样,在生成课程中,师生就结成“我—你”主体间性对话关系。“我─你”关系并非意味着“双主体论”,因为当“双主体论”将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为学的主体时,教师与学生相对于对方来说仍是客体,它实际上仍是一种隐蔽的主客体模式。   “我—你”主体间性关系是对“我—它”关系的根本否定,它体现了生活世界观下的关系性思维,在力图打破笛卡尔勾勒的“单子”式主体观的同时而更为强调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这种主体间性关系消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识与控制关系,而代之以丰富的充满诗意的审美关系与精神关系。这样,师生也由抽象的主体落实为生活世界中具体的主体,他们从自我中心的狭隘视野中解放出来而处于更为广阔的范围。在这种关系下,教师与学生谁都不是中心,任何一方都不能将对方作为客体看待,这就真正将学生提升到了主体的地位,从而为生成课程提供了最为根本的条件。   同时,主体间性关系的形成也为生成课程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自由轻松的良好氛围。因为,它弃绝了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学生不只是倾听者,教师也不只是言说者,二者都可以是倾听者与言说者,从而将学生从教师独语控制的牢笼中彻底解放出来。这样,学生才可以自由想象并自由表达,课程内容才表现出具有多种可能的开放性,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引导者与激发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课程的理解者与创造者。   生成课程决非弱化甚至排斥教师的作用,而是相反,主体间性关系的形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成课程中,教师必须善于倾听。倾听作为一种交流行为,它是对话的基本前提,内容表现为倾听学生的情感、欲求、思想等。正是在“倾听”中,教师才感悟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从而树立起生命教学观。“倾听”决非单纯的听觉反应,而是意味着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以深潜到学生心灵的幽深之处,感悟其内在生命的震颤与跳动。“全身心”的“心”必须是一颗虚静之心,才能将学生的心灵从沉睡中“唤醒”,倾听到学生心灵中那具有深层妙境的“无声之乐”。师生在相互倾听、平等对话中积极思考并自由表达,从而最终孕育出“全新的果实”。   (三)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观   预设课程持一种行为目标取向的评价方式,这一评价取向有力地推进了课程评价的科学化进程。但是,其缺陷也相当明显,它奉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评价者视为主体而被评价者被作为客体,以致于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受到根本忽视,它简单地运用量化方法评价复杂的被评价对象,注重的是评价的判断、鉴定以及选拔功能,致使评价的促进与发展功能难以正常发挥。而生成课程评价强调提升被评价者的评价意识,以此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从而真正转到“为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上来。   首先,生成课程评价具有对话性。这主要是指生成性评价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组成评价的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协商对话进行评价,这一过程是个人做、群体评的循环回归过程,评价对象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它力求实现课程、教学、评价的整合,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生成课程评价的这一特性也吻合了当今世界课程评价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美国著名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E.G.Guba &; Y.S.Lincoln)看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评价领域进入“共同建构”时期,认为评价的本质是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一种主体间性对话关系。评价标准往往由双方依据教育情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制定,因此,其评价标准是生成性、对话性的。   其次,生成课程评价具有动态性。生成课程的动态性决定了课程评价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评价开始前只是个大致了弹性化的一般标准,随着评价的具体展开,评价标准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课程评价标准固定不变,就会丢失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会产生错误的信息而误解评价的对象。唯其如此,课程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改进与发展功能。评价的动态性表明了课程评价的复杂性,并意味着生成课程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进行长期的交往,从而获得被评价对象真实丰富而全面的信息。   最后,生成课程评价具有整体性。预设课程的目标取向的评价方式奉行“还原论”并对完整的人进行原子式分解,而生成课程是以完整人的生成为根本旨归的,学生是作为整体性的生命存在参与课程活动的,因此就不能简单地运用还原论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分析评价。评价应该是整体性的,它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 更多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6653.htm [/size] [此帖子已被 绿林飞鸽 在 2008-5-2 16:08:12 编辑过]
    [img]http://www.ep.net.cn/img/banna_9.gif[/img]<br><br>你的爱心,会给有需要的人,也给你自己,带来一分光,温暖,快乐,爱心事业离不开你的支持,关注和参与! <br>[fly]~v~ 奥运让海内外华人团结凝聚[/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