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0
    • 文章60
    • 注册2008-05-22
    民族血脉必助灾区勇渡难关
    民族血脉必助灾区勇渡难关 2008年05月18日 燕赵都市报   评论员   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多年以来一直心存感恩,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十分惦念那些不幸与他有了相同命运的地震孤儿。5月14日,经由天津红十字会,他向灾区的地震孤儿捐出一千万元的善款。张祥青说,唐山汶川心相连,唐山地震孤儿愿意随时无私支援四川震区的地震孤儿。与此同时,曾经罹难的唐山人民迅速行动起来,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悲悯和关爱,越来越多的唐山人从家乡出发,关山迢迢,千里驰援,为那些灾难中可怜的生命送去帮助和信心。(见中新社及本报报道)   唐山大地震过去已经30多年了,这期间,我们也目睹了太多太多类似的感人情景。风流代代有兴替,此心绵绵无绝期。爱心细大不捐,贵乎出于本心。这样的来自民间最本真的爱心表示,每每让我们落泪,每每让我们辗转叹息,也每每让我们对那座废墟中崛起的城市和那些城市里的人民心生敬意。这一次,透过迷蒙的泪眼,我们再一次看到山崩地裂中那一副副弥合生命的臂膀,看到曾经被灾难磨砺出的坚忍和强健,也感受到灾难激发出来的朴素而热烈的民间热情。   没有动员,也不需要动员。汶川地震甫发,普普通通的唐山人就排起长队捐款献血,并自发组织救援队赶赴灾区。这些民间热情的后面,是斯土斯民渗透到血脉中的深深情谊。经由媒体报道出来的那些人、那些事,不过是广大民众中绽放出来的最璀璨的花朵。在刚刚过去的南方雪灾中,人们记住了唐山13义士自费挺身赴难的事迹,人们也惊异于燕赵大地何以能够产生如此高古的行为,其实,了解唐山的人都知道,斯土而有斯民,斯民而生于斯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与此番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相比,唐山大地震因为震中位于城市中心,其情景可能更为惨烈,等于是从地图上抹掉了一座庞大的工业城市。有资料显示,当时一位中央领导曾哭着说,几十万人,全没了……灾难猝然而至,唐山人民自救求生,却依然面临哀哀欲绝的危机,当此生命紧要关头,子弟兵的紧急赴难,全国各地民众的热忱救助让危难中的人们绝处逢生。当年历史的真实,与如今现实的场景交替闪回,互相见证,这种真实即使事隔多年,依然闪现出惨烈灾难无法湮没的纯美光芒。   这种记忆几乎成为唐山人民的集体记忆,如果我们将这种记忆称之为感恩的话,那么感恩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而更多的来自民间,来自一个个鲜活的人;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宏大叙事,同样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的个体记忆。但有机缘巧合,即蓬勃展现。   比如唐山人的自愿献血一直走高,比如唐山人的古道热肠,等等。我们可以把这种来自民间朴素的情愫理解为感恩,但这又不是惯常意义上的感恩。正像一位地震幸存者所说的那样:那恩情,实际上是还不完、没法还的。   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仍在继续,死难人数仍在上升,灾后防疫迫在眉睫,危难时刻远未过去。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的,更有无数的唐山一样的城市,唐山人民一样的人民。即以燕赵大地而言,各地民众迸发出来的滚滚热流就让人深深感动。这些天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这种滚烫的温度,这种滚烫,与看到灾区人民受难而产生的悲伤一起,冲击我们的感官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理性,一凉一热,冰火之间,血色微茫中的血脉相连,那是怎样的悲情和温暖!
    滋神沐灵苑感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