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地震救援中的民间力量
---------------------------------------------------------------
作者:陈晓松;熊红明;董伟
地震来袭,国难当头,冲在第一线的是十万子弟兵以及医务人员感天动地的身影,而穿梭忙碌在他们中间的,还有国际国内各种自发性的民间救援力量。他们就像一个个出人意料的“游击小分队”,第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冒出来,与政府“正规军”一道,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篇章。
“中国首善”: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
5月12日,四川发生强烈地震。消息传出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他就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以慈善捐赠1.8亿人民币而名列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得知灾情后,他马上做出一个决定:去现场救灾。
当时公司正好有30辆工程车准备从南京江宁开往北京去做一个工程,这批车辆当即调整任务改去灾区;同时陈光标又将正在安徽施工的30辆工程车调配过来。离汶川灾情发生仅2个小时,陈光标率60辆挖掘机、吊车等大型工程机械和120多位操作人员组成救灾队伍出发了。日夜兼程,14日凌晨3点,车队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其速度让军事专家都赞叹不已。
到达第一站都江堰,陈光标和随去的救援人员顾不上吃饭、休息,争分夺秒地抢挖被埋群众。他们在现场挖出1000多个孩子,陈光标亲手抱出近200个孩子,有3个还活着。让陈光标特别欣慰的是,他带来的工程车在这里大显身手,“因为灾情严重,救援机械很紧缺。楼层坍塌很复杂,战士再多,光靠人力也是不够的!我们做拆迁工程多年,有经验!”陈光标和他员工们拿出了看家本领,成为救援现场的重要力量。
除了现场救援外,陈光标和他的公司还给灾区捐款785万元。他还随身带了20多万元现金,一路向灾民发放,100元、200元,“把钱用在刀刃上,只要灾民需要,我们就发!”
有着同样举动的不仅仅陈光标一人。5月13日下午,河南许昌就有三家民间救援队开往四川灾区参加救灾工作。其中,许昌市交通医院组织了30名医护人员参加的志愿者医疗救援队,分乘5辆汽车,满载价值25万元的药品,以及帐篷、方便面、被子等物品和10万元现金,赶赴灾区;“胖东来”商贸公司派出了由200名职工组成的救援队,分乘19辆汽车,携带了100万元现金、2000多箱方便面、2000多条被子和帐篷等救灾物资;该市的河南冷王公司也派出了由8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救援队,带着两台大型起重救援设备和2000箱方便面紧急奔赴灾区。
热血“驴友”:国难当头实际行动最重要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众多志愿者从全国涌向灾区,一些有着专业技能的民间救援队也开始行动,这其中有很多是爱好户外运动的“驴友”,相比于其他志愿者,“驴友”们除了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还有较为丰富的野外救援经验。
在四川灾区,来自广西的民间志愿者“阿迪”被称为救援专家,在这之前,他是南宁市户外救援队的队长,也是防城港“漂泊户外探险俱乐部”老板。地震发生后,“阿迪”在网络上发出号召“驴友”去四川救灾的召集帖。他说:“国难当头,说空话没用,实际行动最重要。”5月14日,“阿迪”坐上飞机抵达成都,与来自南京、重庆、香港等地的志愿者汇合,统一听从中国登山队的调配,他们10人为一小组,在灾区进行紧张救援。
到灾区第一天,阿迪就体验到在这里营救被困群众有多难。在都江堰市区的一座民房里,一名女医生被埋在废墟下,虽然她幸运地被卡在了一个由墙体和坍塌地板构成的狭小三角空间内,但她的左手被石块压住。“大型机械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劲也使不上,大家只能用手一点一点地挖。”阿迪和其他志愿者,协助云南消防战士和当地民兵,十几个人用了4个小时才将这名女医生救出来。
5月16日下午,阿迪又被派到绵竹市汉旺,前去营救被困在山里的灾民。当时,汉旺的情况是“每50米就有一处山体塌方,里面的人根本出不来”。在这次营救中,阿迪和伙伴们穿越了多处塌方地带,走进了那个与外界失去联系多日的村庄。这一次,他们救出了30多人,10个是老人,其中还有两名重伤员。
在清平灾区,阿迪和救援队接到任务,到一个交通完全中断的村庄,为解放军空投做地理定位,并统计受灾人数,为进一步的援救摸底。余震不断,沿途塌方地区落石滚滚,阿迪和队员们一起四进四出,为受困灾民送去了急需的饮水和药品。救援队从灾区带回来的信息,直接提交给了正在灾区搜救的海军陆战队员,为营救灾民打下了基础。
为了能让民间志愿者在灾区能发挥更大的能量,19日晚上,志愿者们在聚集地召开了一个会议,希望能到政府部门注册,成立一个正式的志愿者机构。
唐山感恩:民间抗震力量源源不断赴灾区32年前,唐山地震,举国支援。唐山人从废墟中站了起来。而今,汶川地震,唐山人感同身受!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恩”情结,除了踊跃捐款捐物,许多人亲赴灾区,为救灾尽心尽力。
地震发生第二天,一支唐山地震老兵抗震小分队就从唐山正式出发,赶往四川救灾。该小分队的发起人是唐山市丰润区李树喜,他花1200元租了一辆旅行社的面包车,旅行社还派了两个司机,另外他准备了15000元路上用。他通过报纸媒体寻找伙伴一起去四川救灾,引来多位唐山人的响应。由于车载量有限,最后只有16人同李树喜踏上了援川抗震之路。他们中最大的50岁,最小的只有26岁,其中9人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老兵。“抗震不结束,绝不收兵!”45岁的董国祥斩钉截铁地说,他们经历过唐山地震,对抗震有经验,他们准备了锹、镐等工具和简单的医疗用品。“什么时候抗震抗完了,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就在同一天,唐山市又有一支队伍出发了。滦县杨柳庄镇西上五岭村的村民———李爱军、赵华民、孟凡明、梁宝春、梁宝利、吉红英组成唐山农民志愿救援队,各自带着家里3000元压箱底的积蓄,搭了一辆面包车走出村庄,踏上了赶往四川的道路。
唐山玉田县“宋志永爱心服务队”、丰南区抗震救灾救援队、开平区赵希博8人救援小分队……唐山民间抗震力量源源不断赶赴灾区。仅在北川,就有300多名来自唐山的志愿者为抗震救灾紧张地忙碌着。
普通群众:全民动员结成爱心联盟汶川地震不久,在通往四川重灾区的每条道路上都有这样的车队:里面有宝马也有奥拓,有卡车也有面包车,浩浩荡荡奔向同一个方向。车里装的是食品、药物、帐篷等物资。车厢上会贴着“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抗震有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字样。而这些人都是普通民众自发参与的支援灾区行动。
在这个庞大的爱心队伍中,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出租车司机们。在地震发生的10个小时内,成都市区的出租车司机们飞驰进了重灾区都江堰,把一个又一个伤员免费运到安全的后方。那个时候的都江堰全城停电,一片漆黑,天空正大雨倾盆,路两旁尽是损毁的房舍,大地仍在晃动。“一个用大棉被裹着的小男孩被送上了我的车,一同的还有一个腰部受伤的小伙子。”一位出租车司机回忆说,行车时,这位司机不停地鼓励着小男孩,还问出了小孩父母的电话号码。当他将小男孩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小男孩全身多处骨折,“再晚点可能就有生命危险。”那一夜,这辆的士往返都江堰4趟。出租车司机们自发的救援行动让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潸然落泪。
在重灾区什邡市的一个安置点,一家叫“春兰饭店”的馆子,用自家最大的锅蒸起了米饭,用自家最大的铲子炒出了土豆丝、酸豆角,免费摆在安置点的东南角,分给两天没有吃到东西的灾区群众。
在他们身旁,还有无数的人们都在尽自己所能为救灾出力。有不断送来各种生活用品的普通市民;有重庆厨师组建的“做饭大军”;有帮忙照顾伤者、转移灾民的大学生志愿者;有抚慰受重创心灵的民间心理援救队,还有一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志愿者……
在大家齐心协力救灾的这些天,无从统计到底有多少人为抗震救灾出了力,无从统计那一箱箱的矿泉水、一件件御寒衣、一盒盒药到底来自哪个家庭。灾难中喷发的民间温情,已经成为抗震救灾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最好注解。 [/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