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广告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02
    • 经验0
    • 文章350
    • 注册2008-03-08
    “看破、放下、自在”与心理学---许金声
    [size=3]“看破、放下、自在”与心理学---许金声 出处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1461328&PostID=12716685 (前言:我在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没有发展到终极关切的程度,他的成长是不彻底的,很可能倒退。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很注意与宗教界的联系,特别是佛教。我在2004年,就撰写了《建议中国佛教寺院建立咨询室》的文章。近几年,我数次到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讲学,三次参加佛教夏令营。通过这些活动,我也更深地从佛教中汲取养料。佛教内部也有一些法师认同我倡导的全人心理学。已经有若干位法师参加全人心理学工作坊,甚至接受心理治疗。下面的文章是2005年我在湖北四祖寺“禅文化夏令营”的讲座记录。我已经把“看破、放下、自在”这六个字发挥、充实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成长公式”,并且有相应的帮助学员成长的多种具体的、效果显著的方法。)    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 下午好!本来我准备今天讲的题目叫“‘看破、放下、自在’与心理学”。  最近几年我感觉我研究的东西,跟佛学有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搞心理学,如果不研究佛学的话,是搞不深入的。我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特别欣赏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我觉得这六个非常精练地概括了人格修行的全部过程。而心理学呢,它也可以在这个全部过程中发挥它自己的作用。  那怎么样理解“看破、放下、自在”呢?所谓自在,我认为它是修行的最终目标。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活得自在。所谓自在,主要是指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从“看破、放下、自在”这六个字来看,凡是你感到有不自在的地方,都是因为你还有没放下的东西。今天中午,我在房间里面我也在做这个练习。感觉到自己比以前放下了很多,或者说也自在了很多,但感觉到还是没有完全做到放下。我就反思,感觉到要做到最后的自在,做到大自在,是非常困难的。所谓放下,就是指对束缚或阻碍我们的某些东西的摆脱,从心理学看就是解决我们的心理情结。凡是有没有放下的东西,都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些东西没有看破。所谓看破,就是指看清楚这些束缚、影响我们的东西以及心理情结。凡是还有没有看破的东西,都是因为这些东西我们还没有真正的看透,还没有真正的看清楚。而恰恰是在这个看透、看清楚这个问题上,也就是看破的问题上,心理学大有文章可做。  那佛教跟心理学应该是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我的体会就是,以佛学为本,以心理学为用。心理学本身可看成是佛教的一个法门。因为心理学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帮助人活得自在。心理学到现在为止总共有四大思潮。第一思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思潮是弗洛伊德心理学,第三思潮是人本心理学,第四思潮是后人本心理学。从人本心理学出现之后,它就突破了行为主义的唯科学主义。因为行为主义强调研究的科学性、精确性。为了做到这一点,因此它研究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可以控制的动物,就是用小白鼠、猴子等来做实验。另外呢,弗洛伊德心理学虽然是在研究人,但是它主要的对象是病人。弗洛伊德注重了人的深层的意识,但他对人的健康的理念研究不够。在人本性心理学出现之后,提出了心理学要以人为中心。不仅要以人为中心,而且要以健康的人为中心。马斯洛就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最优秀的自我实现的人作为范例。我认为这点和佛教是一致的,佛教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  整个佛教实际上围绕的中心问题就是成佛。研究佛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像佛陀那样有大自在的人。有一些对佛教有一定造诣的人,他们对心理学的作用有一定的看法,大致认为佛教博大精深什么都已经有了,不再需要其他的什么东西了。他们对心理学有一定的排斥态度。但我认为佛教的本质是开放的、解放的,佛教讲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不是说具体的这个数字,而是强调多。实际上法门可以是无限的,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能够帮助人成佛,帮助人得到解放,帮助人最后达到一种自由和自在的状态,都可以看成是佛教的法门。佛教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实际上已经是这样的胸怀了。  心理学跟“看破、放下、自在”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理论上的关系。人本心理学的创始者马斯洛,曾经提到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讲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他的晚期,他感觉到人本心理学还不够,又提出了“后人本心理学”的概念。后人本心理学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直译的话就是可以译成“超越个人的心理学”,意译的话可以译成是“后人本心理学”,因为这个“Trans”也有“后”的意思,“Personal”就是人嘛。“超越个人心理学”不容易让大家理解,由于它本身是在人本心理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还是译作“后人本心理学”好。  马斯洛在关于心理学上的思想上,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在一个只有一米五高的房间里量身高,所有的人都不会超过一米五。”大家体会一下这个是什么意思。按照他说的这个说法,他的五种需要层次论,还可以进一步地补充。补充什么呢?再补充两种需要,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加上“自我超越需要”和“大我实现需要”。到了“大我实现需要”,可以说就是人所能够达到的终极状态。所谓“大我”,就是佛陀之我,或者说是无我。我曾经请教过明尧老师,他说“大我实现”可以理解为“无我”。  什么叫“自我超越需要”呢?“自我实现需要”它是指人的潜能的发挥,人自身潜能的发挥就叫自我实现。而自我超越需要是在自我实现之后,还要进一步的发挥潜能,也就是除了关注自我之外,还要关注社会、人类,甚至把整个关注力扩展到地球和宇宙。  所谓“大我实现需要”是什么含义呢?实现“大我实现需要”它是这样一个意思,就是实现的主体已经发生变化了,已经不是“自我”了,而是转化为“大我”,或者说宇宙的本体、本源。实际上“大我实现”已经不是“我”在实现,而是整个“道”、“宇宙”在实现。  这个“大我实现”听起来好像是有一个遥远的感觉,实际上这种境界已经被证明是可以达到的。因为佛陀是历史上存在的真正的人。佛陀是人,我们也是人,佛陀可以做到,我们最后也可以做到。甚至毛泽东在早年时候对这此也有一点感悟。什么叫大我?他年青时候写的《伦理学笔记》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实际上有一点大我的意思。他就说:“个体之我,小我也;宇宙之我,大我也。个体之我,肉体之我也;宇宙之我,精神之我也。”历史上达到大我实现这个高度的人有的是,首先就是佛陀。另外其他有的宗教的先知,比如说耶酥。当然说到耶稣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我觉得他最后能够背负十字架的这种行为,实质上还是一种大我实现的行为。另外像老子、庄子,我都认为他们有大我。甚至现在的甘地,还有天主教的德雷莎修女,他们都有大我实现的这种境界。  说到“大我实现”,听起来一般人好像不容易挂上钩,怎么样和自己体验联系起来?实际上还是可以联系的。前天吴言生老师讲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借用这个话,“大我实现”确实很难了解,但并非“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只要仔细体会的话,还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没有达到大我实现的人,怎么样体验大我实现呢?我们就站在凡人的角度,只要尽量地放松,至少还是可以做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做到这个地步。  就拿写文章来说,陆游写过这样的两句诗,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说文字的排列组合,早就在那里存在了,好文章只是等着你去发现而已。“大我”早就在那里了,只不过成佛的人达到了它,以及正在成佛的人正在接近它。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有神”这三个字用得非常神。马斯洛讲,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就是“像神一样的人”。陆游、杜甫说的意思,含义都是好像不是自己在写文章,而是有个神仙推着自己的手在写,或者干脆就是神仙在写,这种状态也许能够表达一些我所说的大我实现的境界。总之,大我实现大家仔细体会,并不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  再举一个最日常的例子,不知道大家在座的有没有喜欢看足球看体育比赛的,大家喜欢看吗?喜欢看的举手啊。恩,还是有不少,前不久中国队和日本队打,大家都希望把日本给打败,结果输了个一比三,输得非常可惜。可能是输就输在太想打败日本了,太气不过了。正是由于太想胜了,有的时候就往往胜不了。显然看足球比赛的时候,我好几次注意到电视台的主持人,他的讲解:“哎呀,这个队简直打疯了!看,本来是输了一个球,又输一个球,二比零了;可是他越打越好,一比二,扳回一个球,二比二,又扳回一个球,打了平局,倒过来赢了一个球,三比二、四比二、五比二、六比二、七比二,哎呀,简直打疯了……”所谓“打疯了”,这就是一种大我实现的状态。这使感觉到这已经不是球队在打球,而是被一种说不出来的力量推动着在打。大我实现的感觉,就是已经不是我在实现,而是“道”在实现,是“规律”在实现,就是这个意思。  我刚才说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可以补充为七个层次,从需要层次论的角度来看,修行的过程就是需要满足不断上升的过程。而这个需要满足上升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的优势需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什么叫优势需要?优势需要是这样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们人同时存在着七种基本需要,但是在不同时期,它对我们的支配力是不一样的。在所有的需要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人要吃饭要生存;在所有需要都没有满足的情况下,人的优势需要是生理需要,就是这个意思。但人活在世界上,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我实现”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这是什么意思呢?“大我实现”我刚才已经讲了,也就是成为佛陀。  具体讲到心理学,它能够在人们修行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抓住“看破、放下、自在”这一条线路,在三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挥作用。所谓心理学的作用可用个比喻来说明,就好像是一条河流,时间长了,这条河流就会产生很多淤泥,淤泥多了以后,慢慢水的流动就不再畅通,淤泥越积越多的时候,水肯定就会往外漫,甚至会冲破河堤。心理情结、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及时地得到疏通,就有可能养成心理疾病。心理学的作用就是帮助人找到这些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情结,并且帮助疏通。就好像是疏通河流一样,从而使人的能量变得比较畅通。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大的能量,这就是大我实现的能量,人要自己真正解放的话,他的能量是很大、很大的。  具体怎么做呢?心理学的做法就是首先提高人的觉察力,或者说觉知力。觉知力提高了,对于情绪的敏感度提高了,然后我们的心理问题、我们的负面情绪对我们的支配力也就变小了。觉察力的不断提高,就是我们不断看破的过程。我们看破以后,心理情结就会逐渐的化解;心理情结化解以后,我们的能量就更加畅通,我们就越能够活在当下。  那么如何才能看破呢?禅宗里面有个方法,叫做参话头。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参话头跟心理学的方法有什么关系,结果我发现有很大的关系。参话头就是禅宗用来实现“看破”的一种方法。我觉得参话头这种方法如果再用心理学的方法加以丰富补充,它会发挥更大的威力。我对参话头的研究也不多,只看过赵州的一些语录,还有虚云和尚的一些开示。我发现虚云和尚特别喜欢用参话头。虚云和尚也就是净慧老和尚的师父,师父的师父。虚云和尚他甚至认为只要我们咬定一个话头,就可以开悟。他甚至于说过这样的话:“学人只要生死心切,咬定一句话头,不分行住坐”,这实际上都是谈的抓住一个话头,追问到底。虚云和尚认为抓住一个话头,不断追问,最后就可以发现我们的自性,获得开悟。我觉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虚云对待妄想的看法。虚云和尚他不回避妄想,他认为妄想也可以帮助我们开悟。他是这样说的:“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它,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着它。”这些话,都记载在净慧老和尚编著的《虚云和尚开示录》里面。  我觉得参话头,对于妄念也可以参。虚云和尚他非常重视“谁”字话头,认为它是参禅的妙法。也就是说“念佛的人是谁”,参这个话头,我现在参话头还可以不光是参“念佛的人是谁”。因为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常常我们会感觉到并不是一个人在念,有的时候是这个人在念,有的时候是那个人在念,有的时候是一个专心致志的人在念佛,有的时候又是一个心猿意马的人在念佛。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对此有一个看法,就是说我们的人格本身可以分成很多子人格,每个子人格它对我们的行为都有支配力。有的时候是这种子人格在支配我们,有的时候是那个子人格在支配我们。但是这种许许多多的子人格背后,都有一个最真实的人格,那就是真我的人格,或者说是大我的人格。照我的看法,就是当我们出现妄念的时候,比如说在念佛的时候,尽管嘴里在念但心里却在想其他事情,在走神,心猿意马。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来参:这个心猿意马的人是谁?追问这个心猿意马的人。因为妄念出现过后不是坏事情,恰恰是好事情。妄念出现,它就标志我们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情结开始暴露。如果把这个妄念的来源追问清楚,那么这个妄念它对我们的支配力就开始减少,我们对妄念看清楚一分,它对我们的支配力就减少一分。  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培训班,讲课的人是一个老教授。正在讲的过程中,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有一个女学员突然间就站起来提问。这个教授对她的问题当时没有怎么理解对,语气就有一点严厉,忽然这个学员就失声痛哭起来,大家都觉得非常意外。后来这个学员找我咨询,我就请她先放松,放松以后我就问她:“你在上课的时候那个哭的人是谁?”一般人在这样问的时候,往往都是用自己的理智在思维,她就回答说:“就是我在哭嘛,还有谁在哭?”我说:“不对,你现在仔细的体会,你不要急着回答,先体会在课上哭的感觉和郁闷的感觉。”她就仔细体会,她说:“那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在哭。”又追问她:“为什么七岁的小女孩要哭?”“因为她感到委屈。”进一步又追问:“她为什么感到委屈呢?”因为她七岁的时候发生过一件事情,她的父亲有一次严重地误解了她,而且非常严厉地指责她,这件事情在她心里面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后来他的父亲对他一直很严厉,在她的心理形成了一个情结。那天在听课的时候,她从老教授的肢体语言、表情和语气里面,一下远远地联想到了她的父亲,她以前心里面的愤怒就立刻表现出来了,过后又觉得委屈。  帮助她看清楚这种负面情绪的来源以后,她感觉到对自己的愤怒情绪更加了解了,她就而且有了一定的控制力。像这种情况,再多做几次心理咨询,这人就不会那么容易愤怒了,愤怒这个情绪对她的支配力就开始减少了。心理学在看破的问题上往往是这样做的。这个说法和禅宗的参话头,有一点点的相似,也好像不完全相同。净慧老和尚在此,讲的要是不对,请批评。  我刚才说的是个体咨询。个体咨询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个体咨询好像也不够。因为个体咨询最容易发生问题,就是有的人咨询过后,当时好像是通了,但是回去以后容易反复。后来心理学家他们就研究,认为问题的症结,是在咨询的时候,没有对他所处的整个环境进行处理。每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面,他一回到家里面以后,跟爸爸妈妈一相处,跟自己的子女一相处,他的毛病又出来了。因为他的家人往往也有心理问题。后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进一步发展成用家庭剧和心理剧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 什么叫家庭剧呢?家庭剧属于心理剧的一种,更大的一种叫心理剧。大家根据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进行追溯,追溯到他比较早的发病的那个时候,找到一个事件,比如说我刚刚举的那个例子,她当时发生的时候就是在家里面,然后参与人有她的父亲。心理学上怎么做呢?它就找一个人扮演她的父亲,然后再找一个人扮演她,首先让她把当时的那个情况给大家讲清楚,比如她父亲当时是怎么说的,口气怎么样的,就让扮演她父亲的那个人照那样演。也许第一次扮演她父亲的那个人他不会演得很好,他就当场进行调整,这样反复几次之后,那个人就会扮演得很好。然后再找个人扮演她,也是用这个方法。比如当时什么样的表现、什么样的表情,把当时的那些话再重复一遍。她呢就作为第三者,站在旁边冷静的进行观察和体会。结果这样一演,他有的时候会突然顿悟,一下就看清楚自己的问题。有的人甚至在还没开始演之前,就把问题看清楚了。因为心理学也要制造布景,比如当时家里面家具是怎么摆放的,椅子是怎么摆放的……东西一布置好,还没开始演,他就眼泪开始哗哗地流,他就已经开始进入状态了。心理剧在帮助人看破上,威力还是很大的,迄今为止,它是被公认的最好的具有心理治疗功能的一种方法。  看破以后要放下。放下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为什么要采用家庭治疗和心理治疗,也就就是有很多人参加,从一个更大的系统来考虑,构成治疗?它为什么优于个体治疗或者个体咨询呢?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就是有的时候自以为看破了,但是不能放下。为什么?这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的看破,或者说你看破了只是某一个点,整个的面还没有看破。而心理剧就是要把看破从某一点扩展到整个面。所以在看破、放下这方面,我有个体会,就是要看破整个一个“面”,才能放下一个“点”,并不是你看破一个点就放下一个点,因为这个点常常是跟其他很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  关于看破,一定要避免一种误解。一种什么误解呢?看破不是仅仅获得一种知识。而最重要的是,要在体验上,要在生命上,最后在生活上要发生一种变化。讲这个问题时候,我常常爱举一个例子。就是关于一个人,一个病人,他老觉得自己是蚯蚓。这个案例我在柏林禅寺也讲过,在这个地方不妨再重复一遍,听过的人可以再更深的体会一下它的含义。就有一个人他老是觉得自己是蚯蚓,然后他就去看医生。医生就告诉他:“你不是蚯蚓,你是人。”他说:“不对,我还是觉得我是蚯蚓。”医生就告诉他:“你回去以后,每天背诵二百次‘我不是蚯蚓,我是人。”然后他就回去背诵,每天就“我不是蚯蚓,我是人;我不是蚯蚓,我是人……”过了一个礼拜,他去找医生,说医生:“我的问题解决了,我现在知道我不是蚯蚓我是人了。”就在这个时候,一只鸡跑过来了,大家都知道,鸡要吃蚯蚓,对吧?鸡一跑过来,这个人看到鸡过来了,他就啪的跑了,然后医生问他为什么要跑,他说:“我知道我不是蚯蚓,但是鸡不知道我不是蚯蚓啊。”就是说这个人没有真正看破。  怎么样才算真正的看破?看破就是要跟我们的基本需要联系起来,就是我刚才讲的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超越需要和大我实现需要,当一种认识它没有和我们的需要的满足联系起来,它是没有能量的,它是非常苍白无力的。当我们在认识上发生改变,看破一个东西,怎么样才算一种理解呢?和需要满足状态结合起来之后,也就是说,当回到现实生活中,而对生活有所改变的时候,这个人这个时候才算真正看破了,也就放下了。所谓放下的含义,也就是我们这种心理情结得到了疏通,它不再成为阻碍我们能量发挥的障碍。  (大家在许金声的引导下做练习。略……)[/size]
    [img]http://www.ep.net.cn/img/banna_9.gif[/img]<br><br>你的爱心,会给有需要的人,也给你自己,带来一分光,温暖,快乐,爱心事业离不开你的支持,关注和参与! <br>[fly]~v~ 奥运让海内外华人团结凝聚[/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