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转贴] 古希臘神話中之「命運」:以Oedipus 為例 (張學明編)
Oedipus the King 悲劇的「命運」是指Oedipus 會「弒父娶母」。各人都嘗試去改變 /逃避命運:
Queen Jocasta 曾說:「凡人沒有預言能力,我可以給你一個證明。King Laius 曾接到一個預言,說他命中詮定會死於他的兒子手上:即我和他生的兒子手中。但現在大家都知道,King Laius 在一個三叉路口被外來的強盜殺死」。
另一方面,King Oedipus 卻說:「我聽到預言指我會弒父聚母後,便逃離自已的城邦……我不再回家,令到可怕的預言無法實現。旅途中,我到過King Laius遇難的地方!當我走到交叉路口……我把馬車上的人殺了。」
Oedipus the King 的悲劇內有很多意志與命運對立的irony (反諷、矛盾、吊詭),互相抗拒,又互相依存:
1. 預言者Teiresias 始初不肯告訴Oedipus 真相,因而Oedipus罵他瞎眼;結果,Teiresias 反駁Oedipus他的辱罵會回到自已身上 (最後當真相大白時,Oedipus 是弄瞎雙眼而流放自已的)。
2. Queen Jocast 為了安慰Oedipus而說出Apollo 的神諭,並指出King Laius 卻死在三叉路口一個外地來的強盜手中;但是,Oedipus終於知道自已就是那個所謂「外地來的強盜」。
3. Oedipus得悉King Polybus of Corinth「當時他還以為是生父(其實只不過是養父)」得善終,因而否定了神諭,竟然驕傲地說:「Pythian 的火算什麼﹖」。之後,當牧羊人告訴他King Polybus 不是他的生父而再擔心神諭 / 厄運的降臨。
4. 當Coninth 的使者對Oedipus 說:「我何不算你解除恐懼」,並說出Oedipus 不是King Polybus 的親子時,反而使Queen Jocasta哭著說:「如果你還想話下去,便不要再追問了,我所受的折磨還不夠的嗎﹖」
很多學者都把Oedipus列為悲劇「英雄」,相信是他充滿強烈的意志,勇於面對命運。
此外,悲劇和英雄亦成為一個對立又互相依存的概念。Oedipus the King 常出現兩個不同立場的人:一個站在悲哀地逃避命運的位置,而另一個則站在勇敢地面對命運的位置,互相對話:
1. 牧羊人:「我真的要說出真相﹖」
Oedipus:「你必須要說,而我必須要聽。」
2. Chorus : 「你自瞎雙眼,自我放逐是不明智的,死去總比盲目活著好。」Oedipus:「我已盡我所能去做,不要教我其他的選擇。」
King Creon :「把Oedipus帶進去,至才不要讓親屬以外的人聽到這悲劇。」
Oedipus:「我求你把我立刻趕走,讓我離開此地,離開人們的視線範圍。」
總的來說,從Oedipus the King中,我們可以看到意志成為整個神話結構的中心、主角;命運既依附著意志,亦成為反角:這樣透過加入價值判斷的結構,令到悲劇傳達了意志的目的,近代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便是成功的演繹者。
無論如何,神話學家都認為:Oedipus the King 這悲劇神話十分強調命運的觀念。我認為:命運在Oedipus the King 中,如一個出色的反角 / 奸角,光華盡掩作為主角 / 忠角的意志。但這個神話如此受到(當代及現代)歡迎,相信是反映人們樂於見到主角:意志奮力迎戰反角:命運的觀念,希望亦反映我們的正面人生觀吧!
「紅日」:「命運就算顛沛流離,命運就算曲折離奇,命運就算恐嚇著你做人沒趣味,別流淚心酸,更不應捨棄…..」
-----------------
古希臘和中國神話中之命運(張學明編)
古希臘神話的命運似乎是不能逃避的,就算眾神之神:宙斯(Zeus)亦然。Zeus愛上一個凡間女子:Semele,並曾承諾願意為她做任何事情(「只要她說,他便做」),在Hera 詭計一下,Semele 要求Zeus顯現真面目,Zeus(亦是天神,雷神)因承諾在先,唯有答應,結果Semele 死在Zeus 的雷殛之下,可見古希臘神話之命運,連神也不能抗拒。
此外,Prometheus 因憐惜人類,偷天上的火種給人而被Zeus 懲罰。Prometheus 就這樣對命運作出以下的回應:「命運中註定了的事……對那些意識到必須承受暴力的人來說,那就應該樂於去承受。」(參看(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曹乃雲譯《希臘古典神話》。南京:譯林出版社,1996;頁7。可見神及英雄面對命運時亦是無可奈何。
中國古代神話亦類似:一方面命運似乎主宰一切,但另一方面,英雄人物卻奮力、頑強面對、甚至抗拒命運的挑戰。據《山海經》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至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參看:《山海經‧海外北經》。袁珂譯《山海經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頁214。)
「(冥王)後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山海經‧大荒北經》,轉引自袁珂《古神話選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頁147)。反映出夸父雖然奮力追日成功,卻無可奈何地渴死。
又據《山海經‧北海三經》載:「炎帝之小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參看袁珂《古神話選譯》,頁289)即:據說炎帝之幼女:女娃游東海而遇溺,死後化為一隻名精衛的小鳥,不斷含著西山的木石掉往東海,希望總有一天填平東海。可見神話中的神及 / 或人物都積極而對命運、宇宙之大秩序。
中國神話的女媧更能用五色石把天補好,用鰲的四腳頂住天,又殺黑龍除洪水之災;可見有時天命(宇宙秩序)也不一定不可違,女媧便是據理力爭,積極改變天命的成功例子。
總而言之,古希臘和中國的神話之命運,就好像一個網羅,把神和人都蓋著,Zeus, Prometheus, Heracles, Oedipus, Achilles, 夸父、女娃 /精衛都不能超出命運的網羅。不過,我們亦看到女媧成功修補宇宙大秩序 / 天命的例子。[/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