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和心灵修炼
返回
用QQ等登录
家业长青的秘密——古代圣贤持家保富之道
楼主
华灵子 于 2008-11-10 13:50:08
家业长青的秘密——古代圣贤持家保富之道
[size=3]
[color=#884043]家业长青的秘密——古代圣贤持家保富之道[/color]
[color=#595959] 胡奎(2008-11-06 08:28:37)[/color]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fcd060100b7hv.html
基业长青,这是现代的企业家所追求的。而中国古人讲的是家业长青。人所众知的是,孔夫子的家族是人类最久远最繁盛的家族,孔家迄今为止近80代,代代长青,帝王莫及。而清代的林则徐、元代的耶律楚材、宋代的范仲淹,这些圣贤人物都是家业长青的榜样。而他们所谓家业长青的秘密,概而言之,不过是行善积德,无私而私,如此而矣。
[b] 林则徐持身保富之道 [/b]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2003年温家宝总理就职时引用的一句名言。它出自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他又是一个不肯发财,而子孙反而大发达的例子。
我曾在福州工作了三年。福州市中心有一座林则徐墓,至今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前来瞻仰者。林则徐的子孙亦很发达,遍布海内外。
林则徐谥号林文忠公,曾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主政广东。那个时候,林则徐如果要发财,是很容易的事。但他没有。他看到鸦片贻害人民,非常的严重,所以一再上书朝廷力请禁烟,“虎门销烟”一举烧毁了鸦片两万箱。后来,英国人攻广东,一年攻不进,以后攻陷了宁波、镇江。清朝不得已,就将林则徐革职充军,发配新疆,向英国人谢罪谈和。
林则徐死了以后,也是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都是书香不断,孙曾辈中尚有进士、举人,今天海内外林氏子孙满天下,其中学术与道德崇高之士。
与林则徐同一个时期,许多人靠鸦片发了财。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广东的伍氏及潘氏、孔氏。关于此三家之富,有一个说法:当时凡是海内有名的古字画碑帖,多数都盖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图章,也就是表明了此物曾经在三家收藏过,可见得他们的豪富。然而短短几十年之后,这些珍贵的物品,都一件件流到别家了。而伍氏、潘氏和孔氏三家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别家作装饰、木器了。他们的后人,一个闻达的也没有。这三家的主人,若非十分的精明能干,怎么会发这样的大财呢?而当时的林则徐却有财不肯发,反而弄到自己被革职办罪,在世俗人的眼里似乎有些太笨了!然而至数十年以后,看看他们的子孙后代,就知道林则徐实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而伍氏、潘氏、孔氏,其实是最愚笨的人了。此所谓天道不亏。
所以孔子也曾感慨:“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直,就是正直,顺道而为。罔,就是不正直,违道而行。这句话可以这么来理解:一个人只有顺应大道正直而为,才配得生存,才能够生存,因为他的人生会得道力所助;而那些违道而行的不正直的人之所以目前还能生存着,甚至看起来生存的很好,只不过是幸运地暂时免于灾祸罢了——报应未到而矣。如果以三代的眼光来衡量,这句话是从来没有落空的。
[b]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
[url=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b3fcd060100b7hv&url=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orignal/4b3fcd0606f7f8709c656]
[img]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bmiddle/4b3fcd0606f7f8709c656[/img]
[/url]
宋朝的大贤范仲淹,死后谥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曾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先生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他立刻将房子捐出来办了学堂。
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几十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后”,念念在利益群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他所得的俸钱,也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所以家用极为节俭。以至自己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皇帝批给他家70公顷田地作为陵园和家养之用。
范仲淹的儿子们曾经请他在京里购买一所花园宅第,以便退休养老时娱乐,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的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先生的四个儿子,平日在家,都是穿著布素衣服。照普通人的心理,以为这样,太不替子孙打算了,谁知道这才是替子孙打算最好的法子——这四个儿子,后来个个都成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继承父亲的作风,舍财救济民众。
范仲淹有一个儿子叫范纯仁,有一次按照父亲指令,押解五百斗的麦子从京城坐船回江苏老家。他在路上遇见了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这位老朋友此时家里出现了窘境,父母亲死了都无钱安葬,女儿很大了也没钱置嫁妆。范纯仁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就把五百斗的麦子卖掉,把钱给了父亲的这位老友。但钱还是不够,他便索性把船也卖掉了,才凑够了钱。回到京城后,范纯仁向报父亲报告这件事,当他说到:“我把五百斗麦子卖了之后,钱还是不够”,范仲淹抬起头来对儿子说:“那你就把船也卖了吧。”可见父子俩同是一颗纯仁之心。
正是范家的这种仁慈之心的承传,他的子子孙孙绵延至今将近一千年,已近30代,依然代代兴旺,贤人辈出。所以真正替人着想,一心积德行善,才是人生真正的积福之道。
[b]耶律楚材:子孙后代13人当宰相[/b]
[b]
[url=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b3fcd060100b7hv&url=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orignal/4b3fcd0645afb5233e266]
[img]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bmiddle/4b3fcd0645afb5233e266[/img]
[/url]
[/b]
元朝的耶律楚材,死后谥号耶律文正公,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军师,军事多数是由他来决策,他却是借此而救全了无数的人民。
元太祖好杀,耶律楚材善于说话,经常劝谏太祖不要屠杀。他身为宰相,却是布衣蔬食,自己生活非常的刻苦。他是个大佛学家,利欲心极为淡泊。
在攻破燕京的时候,元军将领们一窝蜂地闯到各大府库里搜寻财宝。而耶律楚材却只吩咐下属将库存的大黄数十担,送到他的营中。不久,就发生了瘟疫,他用大黄治疗疫病,获得了很大的效果。
耶律楚材也是一生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作宰相的,却有十三人之多。这也是一个不肯积财,而子孙反而大发达的范例。[/size]
回复
1
*滋神沐灵苑*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