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字/本报记者 武志红
1、COCO决定去看心理医生
阿军又一次威胁说要分手,COCO感觉自己快崩溃了。
两年前,COCO的丈夫刘雨死于一场车祸。之后的一年多时间,是COCO最黑暗的日子,几度想到自杀。直到一年前遇到阿军,他和刘雨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令她一见钟情。阿军也很快与她陷入爱河。
但同居不久,阿军就开始试图独占她。他先要求COCO断绝与所有男同事的办公室外的正常交往,否则就与她分手。COCO妥协了。接着,他又一次次以分手作威胁,强迫COCO不再和一般的男性朋友交往———因为他猜疑他们,不再和同性朋友交往———因为她们在离间他们……COCO都妥协了。
现在,阿军要求COCO和她的父母不再来往,因为他们都反对COCO和阿军交往。
这一次,COCO坚决地拒绝了阿军,而阿军给她下了最后通牒———给她一星期的时间,如果再不答应,他就会彻底离开她。
COCO就要崩溃了。但是,除了阿军,她已经没有了一切重要的人际关系,没有异性朋友,也没有同性朋友,父母也拒绝再听她和阿军的故事。她不知道该和谁诉说。
就在这个时候,她偶然听说,同事小林———一个每天洗手几十次,有严重洁癖的女孩正在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COCO心中一动,为什么不去试试看心理医生,听说他们一眼就知道别人是在想什么。或许,他们可以告诉她,阿军到底是怎么想的,应该怎么对付他。
对!就去找心理医生!COCO觉得她似乎抓到了最后一颗救命稻草。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心理医生是一个神秘的职业,只有在有了严重心理疾病的情况下才需要看心理医生。
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创始人、胡慎之咨询师说,他一天最多接待4个来访者,一个月最多接待80人次,其中大多数患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很少有人会因为恋爱、家庭等问题来找他求助。
他说,这是因为,患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的来访者都知道自己“生病了”,和一般人不一样,所以有找心理医生求助的意识。
譬如,小林每天洗手几十次,严重时甚至数百次,手洗破了都无法停止,这是明显的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现在,强迫症患者多数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强迫症,而且可以被心理医生医治,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会主动去找心理医生求助。
但COCO一样可以找心理医生求助。胡慎之说,在欧美国家,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都成了一种习惯,“吵架了,都会想到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类: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面对的问题是神经症、人格障碍及各种性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心理咨询面对的是一般的生活事件———像失恋、离婚、亲人去世等———给人带来的心理问题,国内知名的心理治疗学家徐浩渊博士称之为“心理伤痕”。
显然,小林的问题需要心理治疗,COCO的问题需要心理咨询。但是,像一般的心理伤痕,不是可以向朋友和亲人寻找帮助吗?找心理医生会有什么不同吗?
2、心理医生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心理学是个神秘的词汇,心理医生听起来更神秘。COCO还没有见过心理医生,她对心理医生的了解主要来自这样两部影片:《沉默的羔羊》和《无间道》。
在《沉默的羔羊》中,心理医生汉尼拔·勒克泰博士是个吃人肉的恶魔,但他有一眼就洞穿人的心理活动的本领。刚见到克拉丽斯的第一面,他通过蛛丝马迹就洞察了克拉丽斯的喜好、过去的心理故事和现在的心理活动。在《无间道》中,女心理医生与梁朝伟产生了一段爱情。
《沉默的羔羊》也罢,《无间道》也罢,里面的心理医生显然都有一种魔力———似乎有一双透视眼,可以看穿你在想什么。COCO想,她就要见的心理医生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冷酷的神情,说不出的魅力,还不等她开口,就说出了她要说的一切……
但当COCO进入心理诊所,见到心理医生张亮的时候,她感到非常失望。
心理诊所看起来一点都不特别,一个热情的女秘书先带COCO进入了候诊室。除了女秘书没有穿白大褂之外,这个候诊室似乎和医院里的候诊室没有太大分别———简洁、干净,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乳白色的墙壁上挂着一张看起来很舒服的抽象画,这是这个候诊室唯一一点有个性的地方了。
进行了简单的登记后,秘书帮COCO打开了治疗室的门,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站起来,热情又不失镇定地向她表示欢迎。
一点都不酷!COCO心里嘀咕说,眼前的这个男人个子约170厘米,头发浓密,偏瘦,是那种走在大街上绝不会吸引COCO注意力的男人。
他的眼神太温和了!他还笑嘻嘻的!他的眼镜那么老土!他还有一点点驼背……
天哪!心理医生原来就是这个样子!COCO非常失望地感叹道。
显然,从第一感觉上,COCO想象中的心理医生与真实的心理医生有很大的落差。除了“冷酷杀手”的形象外,人们还容易将心理医生想象成以下的几种形象:
一、点子专家,只要我们说出自己的问题,他就能开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处方。
二、“救世主”。一些来访者则把心理医生看成是“救世主”,认为只要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告诉给医生,医生有能力把它一一解开,而自己不需做什么努力。出于这种心理,有些患者常就诊一两次就要求心理医生能把所有的心结都打开,如果没有达到所希求的目的,便认为这个医生不行,就中断治疗并去寻找新的心理医生。
三、算命先生。人们很容易将治疗师想象成算命先生,以为他们能一眼洞穿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发现治疗师并不具备这种神力时,就感到非常失望。
这些形象都是对心理医生的神化,之所以出现这种神化,是源自人们对心理医生的巨大期望。心理治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希望心理学家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能够轻松地让求助者脱离心病的苦恼。其实,与生理医生不同,心理医生认为,最强大的治疗资源在来访者自己身上,香港的灵性治疗师素黑女士称“自爱才是最大的能量”。所以,心理医生轻易不提建议,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身上的潜力,从而最终靠自己解决问题。
那么,心理医生是谁?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刘兴华认为,心理医生首先是一个人,是掌握了心理学知识的平常人。生理医学有生理医学的规律,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就是生理医生。人的心理活动也有其规律,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就是心理医生。
天津的心理治疗师陈仲舜认为:“至于心理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和工程师、美容师一样,他们的设计修整技术都不一定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谁也不能指望心理医生一出手就会解百忧,他们也常常失误乃至违犯基本的行为原则。心理医生也有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的可能。他们想死谁也拉不住;他们得了精神分裂症照样会不承认有精神病。”
3、难道心理医生真的是巫师?
尽管很失望,但COCO知道已经别无选择,所以还是和张亮谈起了自己的问题。
很快,COCO忘记了自己的失望情绪。不知道为什么,她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安全,越来越愿意对张亮倾诉。她一开始只是谈了阿军,但不知不觉又谈起了死去的丈夫……忽然间,COCO的情绪完全失去了控制,在治疗室放声痛哭!
张亮没有阻止COCO哭泣。他只是递来一包纸巾,还鼓励COCO“哭吧,好好哭一下对你有好处。”慢慢地,COCO止住了哭泣。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COCO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痛快地哭过。她不好意思地抬起头来,看到治疗师张亮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她。那一刻,她发现他温和的眼神是那么温暖。
又谈了一会儿,张亮提醒她,这一次的咨询还有10分钟就要结束了。COCO吃了一惊,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还有时间限制。
在最后的10分钟里,张亮告诉COCO,她和阿军形成了情感敲诈的关系,阿军是敲诈者,COCO是被敲诈者。“对!就是敲诈,我有被敲诈的感觉!”COCO忍不住喊了起来。张亮给COCO讲了情感敲诈的概念和敲诈的程序,并让COCO用自己的语言重复了一遍。在确认COCO完全理解后,张亮给COCO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家庭作业:找一次她和阿军的典型冲突过程,清晰地梳理出它的过程来。
张亮问COCO愿不愿意下次再来咨询,COCO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
走出张亮的咨询中心后,COCO感到心里非常的舒畅,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了。但在回忆咨询过程时,她忽然间愣住了,这次咨询只有50分钟时间,扣除最后的10分钟,她只用了40分钟时间向咨询师讲自己的故事,但自己居然从阿军一直讲到了刘雨,好像这两年的故事就在这40分钟时间里讲完了,而以前给自己的朋友讲她的事情时,哪怕一个小插曲都要煲两三个小时的电话粥。
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心理医生真的是巫师?
张亮做了什么,让COCO痛快地说,痛快地哭,两年的故事在40分钟内讲完?这里有一些秘密,谁都知道的秘密,但除了合格的心理医生外,很少有人能做到。
这些秘密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真诚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大师罗杰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个“现象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现象场去评判他人和世界。但想理解另外一个人,我们就必须放下自己的现象场,进入对方的现象场,感他人所感,想他人所想,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
一般情况下,平常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现象场看他人。譬如,当COCO谈阿军时,她的朋友们是站在自己的现象场上看COCO的。所以,她们不会感她所感,想她所想,而是迫不及待地向她表达,她们对阿军的看法,她们对她的建议。于是,COCO觉得她们根本不理解自己,不得不一遍遍强调,她的感受是什么,她的想法是什么。但她们仍急着向她表达她们的看法、她们的建议。
结果就是,尽管电话粥煲了几小时,但COCO总感觉好像一件小事都说不清楚。
但治疗师就完全不同。当COCO讲话的一开始,他就设身处地地为她考虑。COCO只需要畅快地讲就可以了。无论她讲什么,治疗师都理解她。最终就是,她可以在40分钟内将两年的故事讲完。
分手、离异、亲人去世等生活事件都可能留下心理伤痕,没有受过心理学训练的亲友似乎都可以帮自己分忧。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够像合格的心理医生那样,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他人所感,想他人所想,让他人感到被理解。
对于治疗师来讲,理解来访者的感受是对治疗师的第一个要求。如果来访者觉得天就要塌下来了,治疗师会先和他站到一起感他所感,而不是超脱地说“你这是杞人忧天!”
治疗师张亮没有任何魔力,他只是理解了COCO而已。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治疗师才能与来访者建立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关系,而建立这个关系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4、COCO发现自己正被敲诈
回到家里,COCO忽然发现,自己忘了看心理医生的初衷:问阿军是怎么想的,请心理医生指导该怎么对待阿军。不过,COCO觉得这个初衷变得不重要了,她开始认真思考“情感敲诈”这个词汇,并决定迅速完成治疗师留下的作业:找出一次与阿军的冲突,把它理清楚。
第一次冲突最重要了!那一次,阿军要她断绝与男同事在办公室以外的正常交往。COCO发现,这个冲突的脉络很清晰,完全符合情感敲诈的六个步骤。
一、提出要求。阿军告诉COCO,她以后不能再和男同事有任何工作外来访。
二、抵制。COCO觉得这样做不对,因为她自己问心无愧。
三、施压。阿军生气地举了很多办公室恋情的例子。COCO打断说,这正是他自己的写照,事实上,阿军自己都承认自己有好几个性伙伴。阿军根本不理会COCO的反驳,只是激动地演讲。等演讲结束的时候,他才理直气壮地说,他之所以出去拈花惹草,是因为COCO无法满足他的性欲。COCO无话可说,因为她的确觉得自己不能满足他。
四、威胁。她指责阿军采取了双重标准,自己拈花惹草却要她断绝和同事的正常交往。阿军怒了,他开始收拾自己的衣物,准备离开COCO的家。
五、屈服。看着阿军收拾衣服,COCO的脑子里一下子回到了过去:丈夫逝世后,她一个人住在这个三室两厅的大房间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似乎空气都有了巨大的重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阿军还在收拾衣服,COCO看着他的动作,似乎看到他走出了房门,再也不会回来……她忽然间扑到他身上哭着说“我答应你,我……”
六、重复。后来的半年内,这个模式重复了好多次。阿军拈花惹草的事情越来越频繁,但他却命令COCO断绝了与男同事、女同事、好朋友等几乎所有社会关系。最后,她的社会关系就只有阿军一个人。
看着自己在电脑上打出的题目“情感敲诈的六个步骤”,COCO一阵发呆。她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怎么会如此愚蠢!”COCO决心不再让阿军敲诈自己。
但到了晚上和阿军再次发生冲突的时候,在最后的关头,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似乎压倒了COCO。她祈求阿军,再多给她一星期的时间做选择。阿军答应了。
5、COCO终于"告别"了刘雨
一个星期后,COCO再次出现在张亮的治疗室里。她拿出了自己的作业,非常沮丧地对张亮说,她明白自己很愚蠢,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继续了下去。张亮再次给了她温暖的微笑,对她说,她的家庭作业做得棒极了。看着这样的微笑,COCO也笑了。
和上次一样,COCO又忘情地倾诉起来。但她这次不再谈阿军,而是集中谈死去的丈夫,谈以前的幸福时光,谈刘雨死后的那一段“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这一次,她又哭了。但似乎和上次不同,上次她是为自己而哭,这次是为刘雨而哭。
张亮的话明显比上次多了一些。等COCO的情绪稳定下来后,他轻轻地问“从来没有为他这样痛快地哭过?”COCO轻轻地点了点头,接着回忆说,那个时候,她告诉自己:坚强!坚强!一定要坚强!因为当时还有人比她更需要照顾,她必须坚强。
张亮声音很轻但很清晰:“没有人比你更伤心,没有人比你更需要照顾。”听到这句话,COCO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50分钟的咨询时间很快过去了。最后,张亮告诉COCO,哭也是治疗,畅快的哭会让破碎的心重新愈合。哭也是告别,“为刘雨好好哭一次吧,这样才能告别他”,张亮对COCO说,试着在一起生活过的地方、在心里对刘雨说一声“再见”,这是这一次的家庭作业。但不要勉强,如果觉得无法承受时,可以随时打电话到他的诊所里来。
很奇怪,在治疗室哭过后,阿军对COCO的威胁力丧失了,COCO似乎不再担心阿军离开他。回来的当天晚上,COCO向阿军摊牌了,告诉他自己绝不会答应与父母断绝来往。听COCO说得这样斩钉截铁,阿军的神情非常奇特,他盯着COCO的眼睛说“你不爱我了!”说完这句话,他收拾自己的东西离开了COCO家。
这天晚上,令COCO感到意外的是,尽管重新是一个人,但这个大房子却多了一点温暖。她似乎忘记了阿军,开始回忆刘雨留下的点点滴滴。仍然是一阵阵心酸、一阵阵难过,但回忆到刘雨做过的一些傻事的时候,COCO忍不住微笑了起来。她试着在客厅里、卧室里、厨房里依次对刘雨说着“再见”,眼泪也一次次地掉下来,但这些眼泪不再全是痛苦的眼泪……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COCO又做了几次咨询。在张亮的帮助下,她领悟到,对她来说,阿军只是刘雨的替身。阿军之所以每次发出威胁都能得逞,只是因为在COCO的下意识里,阿军的一次离去就等于是刘雨之死的重演。她之所以不惜一切代价让阿军留下来,只是因为她下意识里觉得这就像是刘雨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但COCO并不恨阿军,她知道阿军也很可怜,阿军之所以迫使COCO断绝一切人际关系,就是想让COCO给出证明:他比COCO身边的所有人都重要。阿军的拈花惹草,在一定程度上是报复,报复COCO并没有真正地爱过他,只是爱他像刘雨。
COCO逐渐恢复了与男同事、异性朋友和同性朋友的来往,她又找阿军仔细谈了几次,请阿军给她一个机会,她会试着去爱阿军本人。他们后来又生活了一段时间,但半年之后,明白两个人的确不合适,于是平静地分了手。
COCO的故事说明,治疗的最大能量在来访者的身上。但为什么COCO的亲朋好友不能激发她的潜力,而治疗师张亮却可以只用几次谈话就做到这一点。
罗杰斯认为,一个好的治疗师,当他做到设身处地地为来访者考虑时,他就是一面光滑、平整的镜子,来访者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问题,也看到了自己的能量。治疗师张亮做到了这一点,而COCO的亲朋好友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对COCO来说,就像是一面变形的哈哈镜,COCO从这面哈哈镜里,很可能越看越混乱。
世上没有完美的镜子,但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医生,作为镜子会光滑、平整得多。这正是我们应该有“吵架了,去看心理医生”的重要理由。
一个完整的咨询或治疗有两个阶段的目标:解决问题、改善人格。譬如像文中一开始提到的小林这样的强迫症患者,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消除强迫的症状,让小林不再一天洗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手。但症状底下肯定会隐藏着人格的缺陷,修补这个缺陷就是第二个阶段的目标。
有时候,找到“问题”并不容易。譬如,对于COCO这个咨询案例,一开始似乎要解决的问题是COCO与阿军的关系,但真正的问题却是COCO无法面对丈夫的死。至于COCO的人格缺陷,一开始似乎很明显,就是过于依赖。但当COCO和丈夫做了真正的告别后,这个假人格缺陷就立即消失了。
与亲朋好友不同,心理医生不会简单地劝说来访者忘记过去的不快。相反,心理医生会告诉你,面对比忘记更重要。人实际上不可能简单地忘记重大的生活事件,面对它们并与它们达成一种默契,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真正之道。
名词解释
来访者: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使用“患者”、“病人”这样的词来称呼求助者,无异于给他们贴了消极的标签,容易让求助者对自己抱以消极的态度。因此,他们拒绝使用“患者”“病人”这样的词汇,而是代之以“来访者”,其他常见的说法还有“咨客”、“当事人”等。
咨询师:尽管社会上习惯使用心理医生这个词,但在心理学界,习惯的用法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不过,鉴于方便读者阅读,本文仍使用心理医生一词。
情感敲诈:在情侣、亲子、兄弟姐妹、密友等亲密关系中,一方以情感为借口,强迫对方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人的原则甚至良心,向自己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