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珍惜,自爱,感恩,报答 >> 正文
老外的节俭与国人的奢侈     
老外的节俭与国人的奢侈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人民网 | 点击数:2303 | 更新时间:2006-04-23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老外的节俭与国人的奢侈
http://news.QQ.com   2006年04月20日15:47   人民网  

瑞士是世界上的富国,人均年收入高达3万多美元,失业率仅3%,通货膨胀率为4%。然而,在如此富有的国度里,人们花钱从来不大手大脚,而以节俭闻名于世。

    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既然是靠一双手挣来的财富,就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

瑞士人这样说,也这样做。拿汽车来说,他们完全有条件买豪华的“奔驰”或“林肯”。然而,瑞士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是“丰田”、“雪铁龙”、“大众”等这类普及型汽车,以及一些叫不上名的甲壳车。至于手表,这个“手表王国”所产的“劳力士”、“梅花”、“英纳格”、“雷达”和“欧米伽”等品牌手表名扬全球,以他们的收入花上几千元买块“劳力士”应该说只是一笔很小的开支,但他们大多只戴普通手表,有的甚至戴连穷国普通百姓都早已不戴的塑料电子表。在吃方面,瑞士人也绝不摆阔。那里的餐馆不允许顾客浪费,要求吃多少买多少。对于浪费者,则可能处以罚款。因此,在瑞士几乎没有大吃大喝这类现象。

英国的富在全世界也是能排上号的,可富裕的英国人也都是十分的“小气”———甚至“小气”得不肯多用一张纸———所有大学的纸都是正反面书写的。教授是这样,学生也是这样。另外,英国的中小学生不用买课本,他们用的课本一般都是上一年级学生留下的。这样不仅减轻家长的负担,而且每年还节省了大量印教材的纸。另外,在英国一般家庭都有洗碗机,但他们平时是不用的,只是在周末或人多时用。这并非是英国人用不起电,而是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与英国相比,美国则更富一点。可富裕的美国人生活上的节俭也是出名的。如美国人请客,甭指望能吃到“满汉全席”,他们最多给客人叫一块牛排或一片肉饼,另外再搭配一些青菜沙拉。至于酒,要客人自带,美国人请客一向是不供应酒类的。

勤俭节约原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不,也就不会有《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这首歌。然而,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今天,勤俭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部分人的攀比、摆阔、排场、铺张、豪华、奢侈、挥霍、浪费……至于那些腐败分子,他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哪一件,哪一桩有一丝一毫勤俭的影子!几万元的“行头”,上百万元的别墅、“坐骑”,几万元、十几万元一桌的饭菜,上万元一宵的娱乐……如一个国企老总,一次午休费用竟相当于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至于慕马大案中那个马向东,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竟敢7次到澳门点击查看澳门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豪赌。可见,挥霍已成了这批蛀虫的嗜好。其次是某些“大款”,或许他们的钱来得太容易,所以花起来也一点不心疼。可见,贫穷的我们偏离节俭、勤俭这一中心已有多远!

今天,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贪官污吏的奢侈,不仅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乃至心理畸形,而且也给物质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消耗和浪费。作为一个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抛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是可悲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呼吁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的回归,有必要摒弃夜郎自大的病态心理,学学人家的“小气”,学习人家的节俭的生活方式。说实在话,“富起来”是好事,然而,才富了一点,就如此奢侈挥霍,不啻是文明的悲哀!

《人民论坛》 (2005年 第九期)

上一篇文章:电池没电了不要急于扔掉
下一篇文章:盖茨三道菜宴请胡锦涛,值得中国富豪品味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696]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681]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15]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667]
· NASA SOS[679]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26]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2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28]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369]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36]
 
· 盖茨三道菜宴请胡锦涛,值…[2637]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