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生命的故事 >> 才子才女及其成果 >> [专题]心理专栏 >> 正文
肯.威尔伯才华及其‘后人本心理学’     
肯.威尔伯才华及其‘后人本心理学’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点击查看 | 点击数:1155 | 更新时间:2007-01-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转:    从肯.威尔伯看后人本心理      

 

私苑斋的BLOG

一直以来,很喜欢心理学,虽非专业出身,只是兴趣使然。尤喜精神分析心理学,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有人用各心理学派和人的身体做比喻,行为心理学相当于人的躯体,应用心理学相当于人的手臂,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人的大脑,精神分析心理学则相当于人的心。曾以为心理学的深刻到精神分析心理学就终结了,不想《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一书让我清晰地看见,潜藏在心理学海底最深处的分明是后人本心理学。这无疑激起我本能中所蕴藏的强烈的神秘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肯•威尔伯,套用世俗的语言,确实是天才一样的人物。与我而言,他的天才来源于他拥有百科全书一样的知识和超强的分析归纳以及极度清晰的思维能力。他的语言,干脆利落又不乏幽默的绝妙;他的思维,清醒干净如西藏的空气;他的观点,似乎毫无偏差地一针见血;他的知识,广泛无边又处处展现了知识深处的共通之处,听他说话,看他的文字,醍醐灌顶、欢畅淋漓,他是个能让人觉悟的突然,清醒的痛快的人。


很难形容初遇到他的思想的感觉,他开阔的思维使人对人类已有的知识条分缕析,而不再彼此庞杂和互不关联,他是个看问题看本质的人,又是个疯狂涉猎知识的人,所以他能够毫无障碍地涉猎人类已有的所有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医学等等)、哲学、社会学、宗教、神秘学等,并能洞悉到所有科学和非科学领域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共通之处,从而发现人类的研究对象—世界的本原,包括人类自身的实相。


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和外倾,心理机能分为思维、直觉、情感、感觉,将人的意识分为个人意识、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佛洛伊德着重探讨因压抑而产生的个人潜意识,并将这种“力比多”的能流归于性的压抑,并认为其会以伪装的形式进入意识层面,而荣格则认为“力比多”是更广泛的心理能量,性欲只是其中的一种,此外最神秘和最深刻的领域集中在集体潜意识中,正是这种原则性的区别导致了两个人的分道扬镳。集体潜意识的神秘来源于人类自产生起所形成的神话原型,是一种原始信息在人类身上的传递。我始终认为,单纯从这种理论系统的想象、建立以及实验的验证来看,已经显示出了整个体系非凡的创造力。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虽然是科学建立的惯用方法,但体系建立之初的艰难也确实将天才和普通大众无情地分隔开来了。意象对话技术的临床应用,无数次地证明了荣格心理学的生命力之所在。性格的分析、梦的解析、心理的治疗、以及自我的认识等等,在荣格心理学理论和工具的支持下,均显得游刃有余,但在所有的荣格理论体系中,似乎并未涉及到灵性或灵魂的范畴,即超过意识之外更深处更广博的领域。


肯•威尔伯则早早地以超速度迈向了更深处,23岁时的论文《意识的光谱》已经显示了他思维惊人的广度和深度,据说是集合了物理科学、生物科学、人文科学的最通达、最广博的著作,后来陆续写出了十四本书,台湾有译本的只有《心无疆界》一书,据说该书综合了心理学、神秘体验论与东西方各大宗教的灵修,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和知识史,形成的意识“大统一场理论”。。。。。。总之,众多的评价使我们至少在真正接触其作品前就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思想的魅力和能量所在。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在某些领域,作为一个中国人,需要在时间上比其他人付出更大的耐性。不知何时才有机会阅读这些书籍,只能期盼那些翻译人士的行为能表现的更有效率一些了。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虽是讲述他和妻子共同对抗疾病的心理和灵修过程,但其中不乏肯•威尔伯对人类知识、以及世界本原、人的本原的观点的阐述。


他认为所有宗教或神秘体验者都是共通的,最终都归根于通过真实的灵修(向内探索的体验和正悟)体验到最终的实相——大精神(其实大精神根本无法定义,我姑且叫做宇宙性的觉知),只是不同的宗教赋予不同的名称而已:道教——道,印度教——梵,佛教——空性,禅宗——佛性,基督教——耶和华等等,这种灵修不局限于宗教,爱因斯坦、薛定谔、马丁•路德•金等都属于灵性的,我甚至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之说也是灵性的,但肯•威尔伯似乎遗忘了他,所以“存在没有宗教的灵修,也存在没有灵修的宗教”,这是一位“奇迹课程”老师的话,言之有理。据我所知,大多数的宗教信徒都缺乏哲学的见地和心灵的静修,而徒有仪式+神话的宗教,这实在是舍本逐末。


肯•威尔伯以清晰而独到的逻辑展现了所有宗教或灵性体验者的修行路径:大精神是存在的——大精神就在我们心中——我们的界分感和二元对立的错觉造成人们没有领悟到内在的大精神——解脱有路可循(将私我扩大到无限或将私我减低到什么都不存在的状态)——循着这条路走到终点,就是再生、解脱或直接体验到内在的大精神——如此一来,罪恶感和痛苦便止息了——接着便开展出众生一体的慈悲行动。


肯•威尔伯对于宗教给予了很多定义,其中包括神话式的世俗宗教和神秘体验式的深奥宗教,与荣格不同,他在充分肯定了荣格心理学的分析理论和应用效果后,认为荣格心理学所谓的神秘之处并无神秘色彩,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等等)属于人类集体经验中的某些基本的神话结构,只是人类日常生活很普遍的经验面,这些神话的形象或“原型”和神秘的、灵性的、超越性的、后人本的觉察无关。只有找到了超越形象的明光,然后再找到超越明光的空无,才是神秘体验论的范畴。


进而,他认为意识的基本结构从人类的成长和发展先后经过了感官生理构造——幻影情绪——表象思维——具体规则-角色替代——形式反思——存在——通灵——微细光明——自性九个阶段,分属物质、肉体、心智、灵魂和灵性五个层面。第一层是物质层,第二层是生理层,第三、四、五层是心智层,第六层是身心的统合,第七、八层是灵魂的层次,第九层才是绝对的大精神。这是一条意识发展的路径,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走到底,只有那些精通灵修且能大彻大悟的人才能到达终点,相反,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也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性格病理。第一层次出了问题,会得精神病,第二层次是边缘症,第三层次是神经官能证,传统心理学领域就此为止了,而肯•威尔伯又天才地继续了剩下几个层次对应的病理:人生脚本病理学、认同官能症、存在病理学、通灵症、微细光明病理学、自性病理学,并以清晰的逻辑和专业的分析阐释了这些性格病理的产生原因及治疗模式,所以,在心理学领域,他无疑是走到最深处的人。


虽然,《超越死亡》只阅读了一半,但是我想我已经触及到了肯•威尔伯的后人本心理学最核心的部分,他虽然认为自己不属彻悟一类的灵性导师,而只是一个尊重知识的学者,对于灵性体验的实践,他也还处于一个新手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地是,他对于人类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后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对事物本质的区别和共通之处的极度敏锐的洞察能力,是他奉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他广博而缜密的逻辑和思辨的能力令人无懈可击、又觉通透彻底。


对于灵修的体验,各个宗教或非宗教都提供了一些方法,但他个人倾向于藏传佛教中的密宗修行,这一点我也深感赞同,禅宗虽然也是修行的法门,但直觉感到,其通透但不深刻,密宗,虽然只有幸通过《梦瑜珈》和《西藏生死书》窥探一二,但其深奥神秘的灵性觉知却可见一斑了,只是作为凡人的我们可接触到的这方面的信息和资源甚为有限,语言的障碍犹如天然的屏障将我们拒绝于很多的智慧之书的门外,但好在,机缘让自己知道了心灵前行的方向,而不会茫茫然于世俗桎梏的枷锁中。。。。。。 

上一篇文章:许金声及其全人心理学
下一篇文章:心理学大师生死之书:《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转)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697]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681]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15]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667]
· NASA SOS[681]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2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2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2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370]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37]
 
· 心理学大师生死之书:《超…[114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