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生态危机的出路 >> 残存生态爱护游 >> 生态游记分享 >> [专题]珍惜宇宙罕有生态 >> 正文
我在唐家河的考察日记       
我在唐家河的考察日记
[ 作者:许扩军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326 | 更新时间:2003-09-21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我在唐家河的考察日记
                                                         7月13日  星期日  晴
   绵阳的早晨清新而又爽朗,在晨曦里我们踏上了唐家河寻梦之旅。
   晨光里的绵阳少了几分喧闹,却多了几份的宁静与安祥。我们一行九人从西科大出发,向我们心中圣地唐家河进发。
   我们辗转5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保护区本部——毛香坝。这里高山林立,树林茂密,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的世界。极目远眺,山涧升起白色的雾,微风吹过,露出更多的绿。保护区的本部就座落在一个平坝上,各色仿古建筑依地形错落有序的排列着。红顶白墙,绿树红花,烟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对于我这个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人而言,见到葱翠欲滴的大山,美妙的感觉自不必说。在这里没有城市里的浮尘与喧闹,这里是离自然最近的地方。我慢慢的闭上双眼,把自己完全置身与天地之间,大山之颠,陶醉在这绿色的国度里。在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街市,有的只是成群舞动的蜜蜂蝴蝶。在这绿的国度里,你可以暂时忘记烦恼。
   我们稍作停留之后,我们就开始参观岷山山系自然博物馆。岷山地区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区。这里山势险峻,气候宜人。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大熊猫,扭角羚,银杏,珙桐等珍贵动植物天然的庇护所。位于唐家河地区的岷山山系动植物博物馆是岷山地区建馆时间最早,藏品最丰富的自然博物馆。走进这里就好象走进一座自然的宝库。这里收藏了数以千计的动植物标本。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了唐唐的头骨标本。唐唐是生活在唐家河地区一只可爱的大熊猫。聪明伶俐的唐唐为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提供最直接原始信息,这些资料成为中外专家研究大熊猫生活习性、分布规律等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藏品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蝴蝶展区。这里陈列着各种蝴蝶标本,栩栩如生。整个展区仿佛一片蝶的海洋,美的港湾。在这里我发现一种珍贵的蝶类。这里有酷似枯叶的枯叶蝶,有美轮美奂的万贯蝶,有小家碧玉的青蝶,构成了蝶的国度。
第一天的生活新奇而又充实,在不知不觉中渡过了绿色营生活的快乐的一天。


7月14日  星期一  晴  
   天灰蒙蒙亮便起床,山上的空气清凉透肺,就如平时所吃的"縁箭"。简单吃过早餐,我们就准备出发。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野外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一条离本部比较比较近的路线——从保护区本部毛香坝到吴二沟。
   我们沿着河谷前行。路更滑,需相互搀扶才能前行。
风景是美,比我们想象中更美。在这苍翠的世界里,绿色主宰着一切,包容着一切。在这里,绿色所拥有的那份活力正是世人所欠缺和不及的。没想到一种颜色的世界也是美丽的。人也许也是如此,一个人活着,孤独并不可怕,只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一生也可以美丽。又忽然有一种异想,异想着如果这个世界只有绿色的春天,没有花落的时候,永葆那份纯洁的活力该是有多完美!
   久居闹市,终日被各种人造声充斥包围着,呆在这个阵阵风吹声掺和着隐隐约约虫鸣声的地方,自然界是缔造声音的主力军。在这里你可以听见山泉的呼吸,可以闻见泥土的芳香。置身于莽莽的山野之间,才发觉自己的渺小与可悲。相对于偌大的自然而言,人类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突然想起在一本书上看见的一句话:人多烦恼,只怨巢小。户外清新,生命不老。雄秀奇险,其乐陶陶。不息万里,不止寻找。"
   忘却闹市里的烦杂与喧闹,静静的去看,用一颗平静的心静静的去听去看这平静的自然……


                                                             7月15日  星期二 多云
   今天我们选择的线路是从毛香坝本部出发,向白熊坪进发。白熊坪就是当年美国哺乳学专家夏勒博士,我国著名动植物专家胡锦矗等中外著名专家工作的地方。但是自1992年特大洪水把进入白熊坪保护站的道路冲毁之后,已经显有人迹。
我们吸取了昨天被蚂蝗袭击的教训,在临行前做好了充分的防御措施。我们穿上几层袜子,外部还用用绳子、塑料纸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严严实实,整个小腿仿佛金华火腿一般。这样应该算是固若金汤了吧!我们放心跟随着马导向白熊坪进发。
   昨夜小雨稀疏了下了一夜。也许是老天爷的怜爱吧,在清晨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从毛象坝到水池坪的路还算比较开阔。但是,山路走上去湿漉漉的,泥泞不堪,这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大约行进了1个小时,我们到达了水池坪。水池坪这里原本是伐木厂经营的一个果园。这里算显眼的当数当年伐木场时代留下的的两层小楼。保护区建立后,小楼逐渐荒废下来。马导指着这栋敝旧的小楼,风趣的说:“这里的名字叫牛羚宾馆。在夜间经常有牛羚光临此地,如果谁的胆子大可以考虑晚上在楼上露宿一晚,运气好的话应该可以看的见牛羚。” “ 牛羚又叫做扭角羚,是唐家河地区重点保护的动物之一。他的外形酷似牛,但是确长着象羊一样的犄角,在当地老百姓有称它为盘羊。它性情温顺,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但是他那几百斤的身体和锋利的犄角一旦撞到人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保护区里就有几个工作人员被他撞上过,所以一般我们还是不太敢轻易接近它的。”马导点了一只烟坐了下来,我们一群人也 围着马导坐了下来。马导指着墙角脱落的墙砖说:“牛羚这种动物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添食盐类。为了寻找盐类,他们通常会成群结队的聚集在建筑物或者河沿地区。在初冬时候经常有大批的牛羚从高山上下来,在通向保护区的公路上经常可以看见他们的足迹。”在马导的指引下我们发现了扭角羚留下的足迹,,粪便和食物残渣。有经验的人可以从这些痕迹中发现许多有用的信息,比如说种族的数量,年龄大体分布等。
   我们在水池坪稍作停留后我们就又继续赶路了。过了水池坪地势逐渐变得陡峭了许多。最令我们头痛的是渡河。昨天刚下过雨小河的雨水涨了不少,湍流的河水再加上那些水里突兀的石头,要渡河自然是难上加难。但是这点困难怎能把我们难倒。我们中有些人在马导的带领下挽起裤脚,全然不顾河水的刺骨。
   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白熊坪。这里已经丝毫看不见昨日的景象,映入我们眼帘只有只剩下被洪水冲毁的残垣断壁。望着眼前着荒凉的景象,我们真不愿意这里就是曾经创造了众多研究成果的白熊坪保护站。我们拿出自己的相机把镜头对准了这些残落的碎瓦片,我们想通过我们的镜头唤起更多人对白熊坪的关注,我真诚期待白熊坪早日恢复它昨天的面貌。
 

                                                              7月16日  星期三  晴
   看完昨天晚上的录像——唐家河92年抗洪纪实,我的心情久久难于平静。脑海里时时浮现出电影里那一幕幕悲惨而壮丽的抗洪画卷。我不禁开始反思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持水土流失,保护植被维护生态平衡等道理,已经广泛被民众认可和接受。但是,从近些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来看,一些大众常识并没有完全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去,乱砍乱伐,围湖造田,非法采食药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财之道,特别是在一些江河沿岸已经成为见怪不见的常事。
   越来越多的洪涝灾害使国人惊醒。痛定思痛,中央和四川省共同下决心从98年9月1日起,停止采伐四川省境内的天然林,四川的几万名伐木工人在一夜之间成为了营林工人。作出这些决定,无疑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要支付一笔巨额的财政补贴。国家自98年开始每年向四川省拨出4.9亿元,用于天然林工程的保护工作。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的体系,自87年已经开始在西北、华北、东北广阔的土地上开展开来。从新疆倒黑龙江横跨13个省.55个县市区,在广域的沙漠,沙地,戈壁上形成长达5000多公里的绿色屏障。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倒1994年已经造成了1788万公顷,约12%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的治理,1000万公顷的草地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恢复,30%的土地流失面积得到初步的有效控制,黄土高原每年可以有效的减少3亿顿的流沙流量,使万里风沙线的生态状况和自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亲爱的朋友,相信你使有智慧,有责任心的人,面对达自然的警钟我们能不动心吗,让我们携手共为美好的明天。


                                                              7月1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就要告别保护区,前往本次活动的第二站——清溪。
    静停于岷山深处的清溪小镇,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带着对初来乍到的那份热忱我们踏上了寻访三国故迹的征途。
几经周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找了一个地点安顿下来之后,简单的补充了一点能量,迫不及待的去寻访传说中的清溪八景。
   在来清溪的路上,我们就远远看见山头上的有一大片古建筑群。从当地人口中得知那就是清溪八景之一的——石牛寺。而且更难得是今天还是农历的6月19日观音诞辰,是寺庙里一年最热闹的日子。
   寺庙是明代建筑,历经数百年能如此完整的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传说这里山上曾经经常有野兽出没,百姓常常被野兽咬上。自从在这里兴建石牛寺以后,再也没有发生村民被咬上的事情。从这久远的传说中不难看出人们对石牛寺的敬仰之情。
   这是一座依山而立的建筑群。寺庙的屋宇大多按井字形排列,随山势高低错落、曲折迥深,完好地保存着一大片自明清建筑。精致的窗棂、格扇、门雕与栏杆造型精巧,异象纷呈.飞檐翘角展翅欲飞;脊饰若庄严绚丽的冠冕。徜徉在这古建筑群中,每一座都令人感受着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惊叹先辈们仅以砖、木、石为材料,乃至连铁钉都不用一颗,就能建造出这一座座坚固、实用、美观的佳构,数百年后仍然屹立并愈加诗意盎然。
   青耳红墙,雕梁画栋,古香古色,苔藓苍苍,仿佛在翻开一页页古书,向我们诉说着小镇昨天辉煌。


                                                                7月18日 星期五 晴
   昨天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下午。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观音诞辰的日子,那种热闹的情景自不必说。我们还没有功夫来感受节日里的小城,就开始召集小朋友,准备在人流比较集中的石牛寺小广场前开展环境教育。
   我们的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就聚集了一大群好奇的人群,用一种好奇和友好的眼光打量着我们这群来自大山外的年轻人。
   我们从老乡那里借来了竹竿、长凳子等物品,有几位热心的村民帮着我们一起布置临时的舞台。说是舞台,难免有些牵强,实际上就是在广场的空地山放了几个长竹竿,周围错落有秩的摆放了几个长凳子而已。尽管我们的舞台很简单,甚至说有点原始,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热情。
   整个活动是在葵老大充满诱惑的嘹亮歌声中拉开了序目。一首优美的壮乡名歌,一段活泼的竹竿舞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把精彩节目、丰富多彩的游戏和环境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环境意识教育更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更加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山里人的纯真的笑容和质朴的言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做生态环境、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群落是什么概念……但是他们却懂得少罚一棵树、不能随便猎杀动物、不要随意往河流里倾倒废弃物,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诠释着对环境保护的理解。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确更有意义。是的,环保就得依靠我们的双手,只有双手才能改变地球的命运!
对于我们而言,他们更可爱的,更伟大的!


                                                                 7月19日 星期六 晴
   一路跋涉的疲倦还没有消逝,我们又投入新的工作之中。我们这次到达清溪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从保护区迁出户开展入户调查工作。
   在保护区的时候我们就了解到唐家河是全国众多保护区中唯一一个没有人类居住的保护区,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为大熊猫等珍贵动植物的保护提供了更好的外部条件。在这里面有着众多人的努力和牺牲,我们不会忘记舍离故土的关虎人。从保护区迁出快20年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怎样?他们是否已经完全适应和溶入当地人的生活?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这群年轻人。我们决定以他们为我们调查的对象,通过我们的多方面的调查来论证无人类居住这种方式的优劣,是否有向全国推广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的调查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首先从清溪镇的东方、清溪等村长那里了解到了部分迁出户的情况,对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9个人分成3组,分别前往东方、清溪、念平三个村进行调查。
   我们组前往的地点是东方村。这里是距集镇比较近的一个村子,经济水平、交通状况相对于其他的村子而言比较发达。这里共有9户迁出户,我们根据他们年龄层次、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有选择的拜访了5户。
   从整体而言,这里的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比较高,大部分居民都对现在的生活都表示比较满意,但是在我们走访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1.100%的迁出户表示,当年的搬迁补偿费用过低,无法真正弥补自己的损失。据悉,当年执行的标准是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这笔费用从整体上来说,在当时确实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值得注意的扣除居民搬迁所需的运输费用、落户费用、建房费用、相关生活必须品的购置等正常合理之出后,所剩下的费用是及其有限的,根本没有全额补偿居民的损失。
  2.耕地、户口等相关问题没有配套解决。大部分居民都是在清溪镇周遍的村子购买原居民住房,户口也是交纳一定费用之后,才落到当地的。由于政策原因,导致有许多居民没有土地。这也是造成了迁出户多从事交通或者第三产业的原因。
  3.环境教育体系不完善,不系统。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经常在当地的中小学开展环境意识教育。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对广大的中小学生而言吸引力自然不高。对于广大的农村居民而言,环境教育更是缺乏。我们建议保护区和当地的学校合作,设立环境教育专兼职教师,使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得以良性发展。
 

                                                                7月20日 星期日 晴
   十天的生活,在紧张充实、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了。
   十天的团队生活,充实而又有趣。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参加团队的实践活动。在这10天里,我们的角色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这里,我们并不把自己单纯当成是一个实践者,更多的时候我们充当是唐家河保护区的主人。我们跟随寻山的师父一起寻山;同参与到保护区的工作例会;烈日下在村口为村民开展进行文艺演出、开展环境教育……我们的足迹遍布唐家河的角角落落。
十天的考察,使我们的感受颇多,归纳以下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学校时,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思考:究竟是教育重要还是行动重要。在考察中我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环保不要走秀,要实际的行动!我们的民众并不缺乏环境教育的意识,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餐着上还会摆上野生的珍贵动物?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湖海为什么会变黑变臭?我们眼睛里的大山为什么会渐渐变的光凸?为什么北京的天空总有沙尘的肆掠?我们不仅要问我们的强调还少吗?树不是年年植,可为什么年年少呢?
   2.学生环保社团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在许多学校的环保社团,形同虚设,要不是一年里有那么一次校园大清扫或者拿出有张泛黄的照片搞那么一次热闹的图片展,最重要的是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收一笔价值不菲的会费,我们可能真的觉不出他存在的气息!试问,这样的学生社团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吗?也许你会问在校园里哪有那么的事情可以做,那你可能就错了。请您暂时放下天之娇子的架子,跟我们在学校里随意走走。
   学校里的树木是否长势良好?校园绿地是否得到有效的管理?在没有人的教室里日光灯是否还在监守岗位?水龙头是否还在滴滴答答演奏着迷人的乐章?食堂里餐桌上的残羹冷炙是否还在留香?一张张洁白的纸张是否还在空空当当的校园里流浪?
……
留心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没有什么可做,而是我们是否愿意从这微小的事情做起。环保本来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有的只是点滴间的积累!
   3.绿色营将走向何方?
   绿色营作为一个年轻的环保组织,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同样倍受关注。
绿色营既不同于专业的环保组织,也不是单纯旅游爱好者的聚会的沙龙。他的营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激情、有韧性和冲劲。年轻是我们共同的本钱,因为同样的梦想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走到一起。
从云南苍翠欲滴的原始森林,到茫茫的新疆戈壁,再到九曲十八弯的若尔盖草原,我们一同走过,一同去见证绿色营的成长。作为在全国大学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环保组织,绿色营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但是在美丽光环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的忧虑。
   1.营队的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几十个人,规模在几年的时间里迅速膨胀。庞大的团队必然会诱发一系列的问题:资金的是否能够充分满足考察的需要,每个队员是否能够在营队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是否需要那么多双眼睛去发现和认识这些问题?
   2.文章科技含量有待遇提高(我们的文章多半集中在心情日记的层面,科技价值并没有完全得到重视,科研水平也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3.浪费许多资金和时间(多半营员居住地、绿色营开营的地点和实习考察并不在同一个地点,有时候相距很远)
   我觉得提供小额资金给地方大学就近举办绿色营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认识和发现问题的机会,有利于绿色营更好的宣传;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营员的地域优势。营员可以根据就近原则参加绿色营的考察活动。我们也可以邀请所在学校的专业老师、研究生随行,提升整个团队的科技攻关能力。同时因为营员考察的地点和自己的学校距离很近,生态特征也比较相似,有利于资料的整理和拜访有关的专家学者;最重要的原因是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率。

西南石油学院 许扩军
qq:64248693
xukuojun@yahoo.com.cn
上一篇文章:重新私会大地,心情竟是如此兴奋莫名
下一篇文章:长江魂——绝对隐私之大自然篇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699]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684]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19]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671]
· NASA SOS[68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31]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29]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32]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374]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40]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