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探索生命的奥秘 >> 创造 >> 正文
怎样培养孩子积极把握机遇     
怎样培养孩子积极把握机遇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555 | 更新时间:2003-11-01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怎样培养孩子积极把握机遇

    从前,有一个周朝人,一直没有碰上被提拔作用作官的机会。这时,他年事已高,白发苍苍,便函在路旁哭泣。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泣呢?”他抹了一把鼻涕回答:“我一直没有遇到提拔任用作官的机会,伤心自己年事已高错过了大好时机,所以哭泣。”路人又问:“你为什么一次都没有被提拔呢?”他停住了泪水终于说出原因:“我年轻时,学习做文官,文官方面的修养已经具备,刚要准备做官时,国群却喜欢任用老年人。后来,用老年人的君主死了,后主又喜欢用武将,我就改学武官,当武官的标准基本达到时,后主又死了。少主刚刚即位,就又欢喜年轻人,可我的年龄又老了。所以,我一次都没有遇到被提拔任用做官的机会啊!”

    这们老先生的命运,令人同情,努力一生,也未跻上官阶。一生遇到三个机遇又都与他无缘。终于“年老白首,泣涕于途”。尽管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勤勤奋奋地努力,但他却没有机智地把握好机遇,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因为,愚蠢的人总是浪费掉机遇,消极的人只会等待机遇,平常的人能够把握住机遇,聪明的人善于创造出机遇。“周人”只能跟在形势的后面亦趋,只会等待机遇又总是浪费掉机遇,直至创造出机遇,以自己的努力和机智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仅做一个平常人,更要做一个聪明。

    “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古话,也道出了把握住机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史记》里记叙了一则“卞庄刺虎“的故事,说明了聪明的人抓住矛盾焦点,往往能一举二得,事半功倍——

    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勇士叫卞庄。有一天,卞庄在一家旅店附近遇见两头恶虎争食一头牛。他想要刺杀老虎,旅店的仆人劝阻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吃美味的食物,必然要争,一争定要斗,一斗就会大的受伤、小的被咬死。小虎死了,大虎也伤了,你再去刺杀受了伤的老虎,必然能获得杀死双虎的名声呀!”卞庄以为他说得很对,就站在那儿等待。过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起来,大的果然受了伤,小的果真被咬死了。卞庄这时去刺杀了那只受伤的老虎,一卞子果然获得了捕杀双虎的威名。

    孩子升学,是孩子们所共同遇到的最大的机遇。家长要引导孩子们搞好学习,积极提高竞争力,那么在升学的公平竞争中“跃上龙门”,则不仅是把握住机遇,也是创造了机遇。孩子爱好写作,且在教师的辛勤指导下,小小年纪便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就可积极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更上一层楼。孩子身体好,反应机敏,航空部队来校招生,家长可积极配合学校教师,送自己的孩子让部队选招。孩子当一名人民的空军或一名飞机驾驭员,不是能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吗?而且孩子到部队后还可以报考军校入大学门的。家长切莫漠视此事,使孩子具有超强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条件而失去被选招的机遇。即使孩子上大学无望,家长也要针对孩子的实情,教育孩子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学习科技知识,报考各种技校,或学习科学种田的本领。切不要丧失信心,对孩子失望而听之任之。所有这些,则都是家长教育孩子积极主动把握机遇的范例。

    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把握机遇,也等于创造机遇。学会创造机遇,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和远大见识,即在机遇来临前,便已意识到了看到了它的必然,不象“周人”那样只能跟着感觉走,而且“感觉”还是麻木的迟钝的。不能盲目浅见,也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损人利己。除升学外,还有不少成才的机遇,如孩子从事音乐、美术、体育、文学、艺术、发明、招飞、上技校、学农技等。孩子走上生活,步入成年,一生遇到的机遇一定不少,家长要教育孩子把握机遇,还要顺其自然地像“卞庄刺虎”那样,聪明地创造出新的机遇。

上一篇文章:认识你的创造潜力
下一篇文章:有关创造学著作汇总1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691]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67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10]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662]
· NASA SOS[676]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21]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17]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21]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365]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29]
 
· 成材必读:哈佛成功金句[3136]
· 成功的真谛[1918]
· 艾莫-成功激励故事[2071]
·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1973]
· 成功如此简单[164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