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生命的感悟 >> [专题]心理专栏 >> 正文
全人观念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转)     
全人观念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转)
[ 作者:李永强,王蒙 | 转贴自:点击查看 | 点击数:956 | 更新时间:2007-01-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全人观念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 李永强

内蒙古草原知心姐姐教育发展中心 王蒙

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为新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属后现代的积极心理治疗取向,其中包括短期焦点解决、叙事治疗、家庭系统排列等。隐喻,是一种古老的沟通工具。原始先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年代,劳累一天的人们就有围着营火说故事的传统。古时候的谋臣志士也是用隐喻故事来对帝王将相做鉴言,从古至今的诗词歌赋里也随处可见隐喻,至于圣经、佛经上的隐喻故事就更多了。

所谓隐喻代表真实事物以影射、模拟的方式传递出来。比如日常生活中藉由故事表达或传递心情与想法,当疑惑时,隐喻故事可以成为良好的内在沟通方式,也可运用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协助当事人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被了解、被陪伴、甚至被帮助,让个案因而有新的能量或新的领悟,从中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全人观念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是遵循许金声教授的观点,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充分发挥潜能,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的时候,就是一个全人。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旨在辅助当事人尽可能地生活在存在水平,能更好地理解隐喻,理解音乐意象和诗歌意象以及音乐通心,藉由一人一故事剧场和个人神话探索,从而找到或发现心理情结并辅以内在小孩隐喻治疗,帮助当事人呼唤与平衡原型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说故事可以帮助当事人不断发现新的自我,从而全方位释放生命潜能,活出真正意义的精彩人生。

当然,人不必要非常整合,才会出现人性。人在不同的处境里,不同的状态,会有人性的来来去去。说故事可以找到自己的不同,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原型形象,让我们接受自己的不同与独特,从而满足追求形式的热情和一种参与美感的方式。在美感的背景下,人用一种更完整的自我去经验,将潜意识的题材意识化,达到修通的效果。

Metaphor Therapy(隐喻治疗、故事治疗)V.S Narrative Therapy(叙事治疗)之间是有差异的;相同的地方是二者皆是运用故事的方法作为治疗的媒藉,不同的地方是后者强调Life Story个体生命叙述,而隐喻的范围则较广。全人观念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在治疗取向上更灵活,在辅导工具上更加多样化,在治疗关系上更平等,特别强调当事人内在疗愈潜能的开发。这些内涵从全人观念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的治疗理念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理念一:世界没有高山,只有仰慕高山的人;世界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戴着完美面具的人。所以在我的课堂里,学生是老师,而老师是陪伴者。

理念二:本来就没有什幺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全靠我们自己。隐喻辅导是以人及其社会发展脉络为中心的。

理念三:每个活着的人都很了不起,因为在他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动机。老师要帮助学员找到并放大这个正向的动机。

理念四: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因为讲道理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价值观冲突的陷阱。

理念五: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令人着迷。因此我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学员达成高层次的同理与高品质的陪伴;有时在故事里加入empowerment或是reframing,使学员获得新的能量或新的领悟。

理念六:隐喻互动辅导不拘于法,在倾述与倾听过程里自然有能量的流动,辅导者遵循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能量规律,可以随心所欲地取用资源。

理念七:人不比一只毛毛虫高贵,一株小草也不比人卑微。道法自然的过程对生命抱持敬畏和感恩,与天地自然同体大悲即是人间净土。

理念八:恐惧是我们生命里的最大的资源。主宰创造与毁灭的时间在吞噬我们的恐惧,而当我们战胜恐惧的同时也就延长了我们的生命。

理念九:只要有敌人你就能够成长,因为是敌人磨砺了你的意志;只要有症状你就能够成功,因为是症状让你发展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理念十:隐喻治疗的任务就是要让案主彻底挫败到达极点,当案主有勇气在其中翻腾挣扎时,辅导者用隐喻介入为其治疗并包扎伤口,从而为案主找到一条重生之路。

一、走向人格新大陆

1、全人的人格特质

全人是善于通心的人,不但通自己的心,通他人的心,还通天地之心。(1)他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对方的情绪和状态:无论对方有怎样的情绪和状态都先承接了再说,相信没有不能相通的地方,如果暂时没通,等一下兴许一下子就通了;(2)同时清醒地保持自己的状态和立场:在沟通时内省自己,如果没有通路那便是自己哪里还没有打开,要进一步走自我觉察之路;(3)能以对方接受的方式来达成彼此的沟通:不只听见还要看见对方表情,不只看见,内心还要感受得到,不只有感受还要被感动。

2、人格的完整性

人格的完整性是指人格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人格中也许充满了对立的因素,比如说善与恶、激情与理智,在这里的恶与激情都应该算是阴影或本能的一部份。对于人格中对立的诸种因素,我们都应避免用否认、投射的方法去对待它们,而且所谓的丑恶的东西因为是原始本性的一部份,所以它们总要自发地寻求表现,人无法防备自己,正所谓不是我不小心,只是激情难以抗拒。正确的办法是寻求一种对立的统一,也就是获得人格的完整性。

3、全人的心灵成长观

(1)全人的身体、心智、精神整体健康观

许金声教授指出,全人心理学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心智、灵性或精神三个方面。身体方面的健康大家都很熟悉,心智方面的健康是指心理情结、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而灵性或精神方面的健康指的是人们在追求生命的充实感、完满感、意义感以及潜能的充分发挥方面的问题。一个人的全人真正独特和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本质是全面性的,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心智以及精神有可能透过共同协力而融合出更大的力量。而且这样融合出的整体力量大于个别部分加起来的总和,这样的身体——心智——精神三种力量所组成的圆融俱足的三合一状态便是宇宙的缩影,是我们的柔软中心(Soft tender Spot)能够接纳和包容宇宙万有,同时在心灵最深处对即将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把握,也相信在形而上的层次会有一股境界更高的力量来强化我们行动的意志。

柔软中心Center(Soft tender Spot)是Milton Erikson的弟子Stephen Gilligan在自我关系疗法里提出的主要概念,是一个透过呼吸与身体觉知连结到的内在宁静中心。莫莉杨布朗是这样形象地评价这个中心的,假想你是一个马车车轮,轮辐代表你的各种精神特质和专长,假设你的运转,仅用到轮子的边缘,你能发掘使用的资源也将局限于此部分的轮辐,但若你是从轴心运作,你就可平均且充分的使用每一个轮辐。

身体——心智——精神三种力量所组成的圆融俱足的三合一状态的柔软中心相对的状态是三种力量的离散,这样的离散状态也有一个身体中心(somatic center),这个身体中心也是Stephen Gilligan在自我关系疗法里提出的名词,意谓着某种情绪或心理情结可以在身体上找到一个映称的位置。治疗时要找到症状的身体中心,然后与当事人的身、心、灵三合一状态的柔软中心连接起来,而后找到下面要被释放出来的子人格,试着提供一个环境支持滋养之,使他能回到意识表层,回到生活中,这样的治疗是一种原型能量的整合。

(2)全人生活地图的四个方阵

关于全人的生活地图,我特别推崇玛莎贝克女士的职业发展课程所提出的生活变化的四方阵周期旅行。玛莎贝克女士认为在青少年未来的职业生涯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的改变,人际的更迭,岗位的变化,职务的升迁或自主创业的契机,他会经由以下四个方阵走出自己的探寻自性的内在子人格英雄之旅:

1、面对变化的混乱和困惑并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这是死亡和新生方阵。在这里主人公在经历了由天真者原型到孤儿原型的尴尬际遇之后,他要扮演混乱突击队的角色;

2、为适应新境遇做出切实可行的改变计划,这是梦想和计划方阵。处于这个方阵的青少年扮演大梦想家、小实干家的角色,他要为流浪者原型绘制藏宝图,因为他要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他要做好准备;

3、不但要戴上思考帽,还要穿上行动鞋,像斗士原型那样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这是英雄传奇方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是现实主义者,而非理想主义者;

4、殉道者原型般投入已经适应了的并已经技巧纯熟的工作领域,这就是第四方阵——希望之乡。呆在这里真的很不错,因为适应了,因为熟悉了,因为有安全感了,然而它缺少变化的新奇与刺激,于是那些喜欢冒险和洋溢创造力的人也把这个方阵命名为直布罗陀的岩石。

(3)全人零与一的最佳状态观

我们生命中的零状态是圆融俱足的,零是佛家说的,道家讲的,是的,零是空无,当我们把自己放空了,还会有烦恼跟压力吗?对零而言,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它包容一切宇宙万有,还有什幺会压倒它呢?当人格三要素高度整合,就会成为一个圆融俱足的圆,这个状态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心智和精神三合一的柔软中心状态。在这个状态的基础上,我们无论调用人格三要素中的哪种力量,都是非常有力量的,因为它已经溶入以及整合了其它两种人格力量,是一以贯之的。这里的一,是行动的意志,是不可阻挡的行为力量。

根植于地的状态即所谓零状态,因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承载和包容万物,芸芸众生和山石草木都成为它的儿女,大地或零便是一个这样的一个非常大气的肯接纳万物的容器,走的是土行和水行的能量。而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便是一的状态,因为二人成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涵盖了善意的意志,技巧的意志以及力量的意志,走的是气行与火行的能量。

(4)日本武士的禅心静修功课

想起美国禅修专家道格拉斯.哈丁的一段话:为了寻找另一个乐土上的智者,人们远离自己的家乡、亲人和家庭,踏破铁鞋四处寻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机会遇到这样的智者,最后郁郁而终。而如今这位智者就在你的身边,但你却抛弃了他。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找到他,因为自我迷失是一切灾难的根源,也就是说,紧张和挫败来源于我们内心中要扮演他人角色的冲动和欲望。是的,该是我们帮助迷失的自己寻找回家的路的时候了,而隐喻是一把智能的宝剑,它会将我们的问题摊开,然后深入,最后得以解决。这条仰赖内在智能通达幸福彼岸的道路,也就是佛禅所说的般若波罗密,于是我对日本武士的禅心静修功课发生了浓厚兴趣。

日本武士的禅心静修精神是建立在所谓的三心境界 基础上的:一心,活在当下,将脑子里的意识和思想,完全集中在某个单一的想法经验;无心,心里没有任何情绪思想、感官知觉,把不必要的杂念去掉;残心,对周遭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变化,都保持一颗敏锐的心,不受任何想法和期望的影响,也不会产生偏差。将三心的修炼化为实际的行动准则(ACTION)便是:接受(Accept)——在进场对决以前,先接受所有的损失;集中(Center)——让自己的身体、心智及精神合而为一;信任(Trust)——信任自己的武士技能及知觉;想象(Imagine)——用心灵之眼清楚的想象成功的景像;惟一(Only)——只存在于当下,以控制心灵的恐惧;绝不(Never)——一旦开始行动,就绝不停歇,也不再往回看。在隐喻辅导或叙事治疗的实践里,治疗师在一定时间所能承担的辅导工作的限度不取决于时间或体力,而取决于王理书老师所说的心灵容纳度,当我们透过有效率又有智能的武士禅修静心精神,适当地回应外在的变化时,便会提升我们的心灵容纳度,从而达致所谓无量心境界。

总之,日本武士的禅心静修功课鼓励的是一种超越物质拥有、不受物质影响的精神,强调身体心智精神三合一,由人必然会死的事实,明示毅然接受损失的可能性,接纳与拥抱现实人生,才有得到精彩活过的机会,看穿相反理论以及老子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思想,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契机,作为隐喻辅导治疗师才有可能在故事发展的脉络中铺陈出问题解决的路径。可见,武士的耐心和冷静的修为,可以产生明心见性,于峰回路转过程通达柳暗花明的境地,与禅宗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的无我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对人格状态的了解以及心理情结的洞悉

1、西天取经与回家的路

(1)陪伴与同理的生命探索

在叙事过程中接纳、同理并陪伴当事人的情绪,对于环境层次,通过故事的讲述架构一个将当事人的生活经验与内在感受连接的环境。

    对于行为层次,这故事中的主角,如何产生新行为?这样的行为可以连接到怎样的原型能量,进而陪伴当事人走到能力层次,使主角在故事的发展中拓展了他自我负责的意志与能力。

    对于信念层次,用意象或隐喻抓住当事人的信念或世界观,在故事里溶入这些信念(观念或价值观)。

    对于自我认同层次,透过当事人所说过的话语,寻找神秘的重复与相似性,谈话里的卡住、僵住以及关系里的冲突都视为存在的一部分,背后也都有心灵的表达,因此要不断地追问:心灵在要什幺?是谁渴望出来?主角在这段经验里,他是谁?他有怎样的自我认同?

进一步还要考虑这个故事是否涵盖到超越个人的精神层面,包含更大的主宰力量;人与人之间的传承或一体感;或是属于全人类共通的经验?探查命运的深情在哪里?

就这样层层深入,寻找当事人经验与内在的关联,影响以及重复模式,将找到的部分与身体柔软中心的能量连接。

(2)维持信任的互动状态

保持放松的存在状态,深呼吸,回归到柔软中心,根植于地的状态。让后敞开心灵,与当事人的内在连接,碰触到他原型的能量并使之呈流动状态。这样自在与开放的谈话关系,非常具有直觉的穿透力,使深层最纯真的内在小孩走出受伤和平日不信任的状态而出现在对话里。在这样的对话过程,我们对于生活里的各种冲突经验一次次去疏通并寻找其中的意义;对于过往的伤痛与失落,抱持大气的接纳与包容态度,找到其意义并感恩生命历炼;过程里感觉不孤单,对大我开放并邀请他的协助。

跳脱二元对立,认识到每个人都走在内在英雄自我探寻的旅程。这样的英雄之旅是一条内在独特的生命潜能开发之路,其主要历程是面对困难,出发冒险,如唐僧取经般踏平坎坷成大道,求取真经后找到返家的路。

这样的英雄旅程,也成就了一种转换的过程,将查里曼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三角关系,转化成英雄——英雄——英雄的关系。这样的转折在于重新架构的观点,穿透旧有的束缚人的认知框架,看见个人真实的旅程,这是转换的核心。当态度或观点转变了,许多地方的疗愈便自然发生了,这表现在生活上的小习惯或行动的改变。

2、心理情结的洞察与发现

心理疾病往往是人格力量中的智能力量出了问题,就像一面镜子蒙上了尘垢而无法看清楚周围的世界,从而导致认知的扭曲与变形;心理障碍往往是人格力量中的道德力出了问题,无法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于是戴上一副虚假的面具;而心理情结则是已经形成记忆神经链的类似心智图的结构,它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本原,强烈地制约了人格力量中意志力的发展与一个人成就的界限。

在寻找当事人的经验与内在的关联、影响以及重复模式的过程中可以觉察到心理情结。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要很有耐心地等待时机,对于当事人不能动的,不准备打开的,还没有成熟的部分需保持尊敬与联系,然后很机敏地抓住缝隙,卡住的就闪身躲过,能宣泄的就打开,能支持的就支持。

3、寻找自我同一性的恩宠与勇气

《西游记》故事里的唐僧代表了完整性倾向,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的人格的核心。故事里的唐僧能够将师徒几人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心中,完整性或自我同一性应该是核心和灵魂。唐僧最大的特点是取经信念坚定,然而唐僧一个人是无法取得真经的,但是如果没有他,就会弟子四散,各奔东西,这就意味着自我的分裂和丧失完整性。唐僧好象甘地一样,就是一个精神领袖。所以唐僧虽然柔弱无能,但孙悟空还是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保护了唐僧也就等于保护了人格的完整性,保护了追求人格统一的信念。而且在人内心深处最核心的部分都是柔弱的就比如我们的柔软中心,既是宇宙的缩影,是能量中心,最具包容与接纳的力量,是我们恩宠与勇气的发源地,同时这里也最柔弱,一经身体、心智、精神的力量发生离散就非常容易崩溃。

三、全人命运观、障碍观、成长观与生命格局

1、看破命运:魔镜的力量

接纳、尊敬以及与其合作的命运观:许金声教授指出,全人心理学的治疗方向是看破,放下,自在。凡是感到不自在时,都是由于有没有放下的东西;凡是不能真正放下,是因为有东西没有被真正看破。什幺地方没有看破,放下,什幺地方的能量就不通畅;看破,放下的地方越多,能量就越通畅。因此,全人心理学的命运观首先表现在对命运的尊敬与接纳;我们的工作也不是动手拔除症状,而是促成与产生疗愈状态;全人心理学的作用一如童话故事里的魔镜是要帮助人们看破,放下,从而使能量疏通,流动得更舒畅。

2、放下业力:遵循自然的生克制化法则

心疼、不忍与慈悲的障碍观:按照佛教说法,苦难与障碍是我们所造的业果。全人心理学主张,面对人生苦难,不视为要拔除的障碍,而是要走了解与彰显背后用意的路线并与之互动合作;愿意开放自我界限,同时坚持自己的状态与立场,坚持自然的生克制化法则,坚持苦难有其祝福面,坚持邪恶也可以被转化因此愿意与之共命的力量。

3、自在人生:白山黑水的隐喻

东北长白山和黑龙江所孕育的白山黑水文化隐喻了道德经内涵的传承。山为阳,水为阴;白为阳,黑为阴。山是雄健的,水知道山的雄健却能安守雌柔,甘做天下的溪涧,于是自然之德便与它常伴。知其白,守其黑,是说知道哪里是光明,却安守黑暗或阴影,这便是天下人的模式。成为天下人的模式,自然之德就会至诚不移,这样就能使人复归到无边无涯的境界,即美国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所说的心无疆界的情境。知道什幺是荣耀,却安守羞辱,胸襟便像山谷那般宽阔。只有虚静如谷,自然之德才能装足,这样人便可以复归到无边的厚朴。这浑圆虚空的朴,化开之后,就可以像器物一样为世人所用。

因此,白山黑水的渔猎与农耕文化隐喻了接纳与包容的自在成长观:既接纳自己的,也接纳自己的不好,这样的大气与包容就为成长提供了自我做主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个人掌控感与强大的行为意志力。白山黑水的渔猎农耕文化与信仰视成长为一种过程,这种过程一如农夫耕耘田地,庄稼的生长发育的转化是有季节性的,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也是阶段性的。正如捕鱼和狩猎需在警觉与清醒的放松状态等待时机那样,个人成长同样需要觉察环境与季节生态并形成一种和谐的共存。这样涵盖丰厚生命成长意义的农耕渔猎文化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台湾王理书老师提出的隐喻辅导中松开捕捉释放等独具魅惑力的治疗因子。

也就是说,我们明知社会上崇尚的是刚强,却偏要固守着雌弱,这样的雌弱不是真雌弱,就像老虎打盹一样,力量和雄劲在内而不在外。这样的虚静如谷,就如空空的葫芦一般,葫芦里没有药,有的只是一片虚静,而虚静是通向大道的门槛。当我们把葫芦破开,它就成了有用的器物;道不可以拿来用,变成器物就可以用了。当我们处于根植于地的状态便与道合一了,而当我们与来访者用双手连结成故事创作的场便是说故事的容器,这样二人成天流动状态可以连接上来访者原型的能量。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之渔猎与农耕文化哺育了我,使我的故事里有气行能量的流动与激荡,而火行能量在我父母那里,习惯童话思维的我总是把周围的自然环境拟人化,于是这里的树神、花精与水怪以及看不见的土行水行能量滋润着我的饮食,呼吸着我的呼吸,使我的筋脉与血液里写满了敬畏与感恩。

4、人格三要素决定生命格局

许金声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除了环境因素以外,成功取决于个体的人格三要素,即人的智能力、道德力和意志力。所谓智能力就是个体接受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的能力。"有效"是指有助于个体正常地满足需要,并且让需要的满足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和接近。道德力是指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宇宙以及存在本身的一种真诚的态度和能力。一个人对于自己、他人、人类、自然、整个宇宙以及""本身的态度越是真诚以及对这种真诚的表达能力越强,他的道德力量也就越强。 而意志力则是人在为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中,自觉行动、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

人格三要素是个体取得成功,达到自我实现的基本素质。3种人格力量发挥得越好,个体就越具有挫折超越力,就越容易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因此,三种人格力相互影响,互相转化,如何发挥这三种人格力量,乃是成功的关键。隐喻辅导同样要用到人格三要素理论作为评量和诊断意象的依据,如在欣赏《缘梦》这首曲子时,有位咨询师所呈现的意象是秋后的田野,新翻过的土地,有骡子和骆驼意象,驼峰有类似蝙蝠样的怪物;然后来到山坡看到三个洞口,第一个洞进入后有一点光亮,看到蟒蛇,继续往前走,洞口通天。出来后,左面是有荆棘花的田野,右面是悬崖绝壁。进入第三个洞后看见有骇人的幽灵。最后进入第二洞,先是害怕,不太敢进去。然后看见洞口有龟石,那龟石挺身走入海里并对当事人张开大口,然后一点点向后退……接下来当事人身后跟了一群乌龟……

这位咨询师的意象看上去有些复杂,然而当我们使用人格三要素这把心灵的度量尺就会很清楚地看到意象背后的端倪。人格在古时候的叫法是人品,那个字的三个口或者说是三个洞便分别代表了智能力、道德力和意志力。当事人走入的第一个洞,进入不久便有亮光而且看到蟒蛇,继续深入探索,直达另一端的通天洞口,这个意象隐喻了当事人寻找自性的探索,蛇是英雄母亲的原型,代表了当事人的智能力;进入第三个洞后看到幽灵表达了当事人意志力的倾向,能量还不够强大;第二洞是令当事人不敢真诚面对的,是戴了假面具的人格部分,显然是当事人道德力的发现,需要探寻的是那面具背后的真实。

洞悉到这些似乎仅仅完成了心理辅导的诊断部分,至于治疗我们可以选择走一个故事发展的脉络,不刻意分析意象代表什幺从而使当事人能够更加开放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比如可以讲蟒蛇呀乌龟呀幽灵呀等等的故事发展,把治疗轴线埋藏在故事里,因为动植物意象外化了当事人的问题,按照自然生克制化的规律可以走一个提供问题解决的故事发展脉络。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格三要素的魔力,它是透视纷繁复杂心理现象的魔镜,确切地说是三棱镜,因为它可以把可见光条分缕析地透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有了人格三要素这样的诊断工具,就大大简化了心理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并使这个过程更具方向性和指导性。

四、音乐意象与音乐通心以及情绪能量

1、千手观音的法器

我研究过诸多治疗模式,按照美国催眠大师史蒂芬.吉列根的说法,可以把心理助人模式分为四类。如给祝福的国王皇后原型就像北京社科院的祁桂荣老师尽管能量还不够强大但很容易与人建立亲和力;给承诺与立界限的战士原型是许金声老师的风格,他斗士般坚持不懈地与来访者的心魔作战,是独立不惧大风中的英雄原型;促成接纳以及沟通的爱人者原型似乎与张宝蕊老师的助人风格相似,我没参加过宝蕊老师的课但能感觉得到;达成转换与疗愈的魔法师原型好比林业大学的朱建军,美籍华人龚术等。然而,我不满足于这些治疗或辅导模式,在读了许金声教授的一篇文章后,我根据人格三要素原理总结了自己非常喜欢的千手观音助人模式。

千手观音有那幺多看世界的眼睛是谓大智能力,融会众生的眼睛贯通于寻声救苦是大道德力,能够把那幺多心灵的窗口捧在手上哦,千手即是众生的手,于是众志可以成城,这该是何等伟大的意志力呀!可见,千手观音的助人模式是把智能力、道德力、意志力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更高层次的融合力的表征,是人格三要素高度整合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彻底治疗

令人惊叹的是,这种治疗模式竟在许金声的工作坊里得到印证。许老师通过音乐、舞蹈、冥想、催眠等方式让学员把意象写下,那些意象就是参课学员看世界的眼睛呀,他把这些意象拿在手里,让我想到千手观音手里众生的眼睛,许老师用心呵护着那些眼睛,于是有了涅盘妙心,那是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的大圆满心,能够看破人间坎坷,能够放下悲苦喜乐的大自在心。许老师不但要把众生的眼睛捧在手里,还要激发众生意志力,让大家伸出救助的手帮助被辅导者解除烦恼和智障,使团体动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千手观音助人模式在许教授这里得到印证,使我更加增强了对这一助人模式的信心,并把它贯穿于我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工作。

助人是不拘于法的,在我眼里的音乐、舞蹈、信手涂鸦、诗歌、故事、戏剧等辅导工具就是千手观音手里的法器,是台湾王理书老师所说的能量捕捉器。我的隐喻辅导会不拘一格地使用各种介入方式让当事人进入故事的创作,同时帮助当事人做资源取向和问题解决导向的思考,这便是千手的妙用,当事人的故事被辅导者拿在手里用心呵护改写成更丰厚的生命故事,真诚的同理和陪伴便是涅盘妙心,重要的是尊重当事人价值观或者看世界的眼睛,而童话、神话、奇幻等隐喻故事则成为药草和伤痛膏,充分发挥千手千眼的助人理念,就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性的通路。

2、直觉的形变与原型能量

我在看到王理书老师课程目录有捕捉"形"的隐喻技巧以及"形"的敏感度时,曾伸出左手臂用手心里的那只眼睛看自己的,内心里想成为狮子形的我看到的竟然是蛇形。因为我像蛇一样喜欢静静地读书、写作,像蛇一样敏感和易紧张,像蛇一样喜欢吞咽食物和离不开水,像蛇一样积有怨毒

于是我继续用左手心里的眼睛审视蛇形的能量,哦,那能量凝聚成为。然而蛇的牙除了毒以外,是没有力量的。于是呀,蛇对自己的力量缺少自信,它的生命主题捕风捉影般选择逃离。还好呀这蛇形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它要提升自己的勇气和行动的意志力,它要让能量流动,流向它的胆魄……

我很想知道这蛇形的未来走向,于是我伸开右手臂看手心里的眼睛告诉我什幺。哦,那是一只孔雀,蛇毒的能量上升成为孔雀胆的能量,同样是毒,能量走到这里却强化了它的胆魄,蛇形也就转化成了孔雀形。那孔雀常常要开屏显示自己的美丽,其实为了掩饰它那丑陋的屁股,这样一个有胆有识的孔雀形似乎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带着完美面具的人。我想知道孔雀的胆识是从哪里来的,当我继续审视手心里的眼睛,我看到了孔雀羽毛上的眼睛。哦,是那幺多羽毛上的眼睛为孔雀打开许许多多看世界的窗口,于是它才具备了胆识和魄力以及不可阻挡的行动力吧?

于是,我更加醉心于的考察……那幺,如果孔雀的羽毛成为手呢?我的心头一惊,霎时出现千手观音的形象,孔雀的和千手观音的何其相似呀!那幺,从孔雀到千手观音的转化需要怎样的魔法呢?这样的魔法促成了怎样的能量流动呢?孔雀怎样才能意识到让自己的羽毛成为手形?这一切需要怎样的智能?是的,让孔雀胆的能量流向那象征智能的头颅吧,剧毒的孔雀胆能量流向头颅……那是什幺?哦,丹顶鹤!

蛇形孔雀形丹顶鹤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有。所谓的,应该理解为能量。蛇形加上象征勇气和意志力的孔雀胆和象征智能的仙鹤的头以后,它的就得到了升华,产生了质变,发生了创造性转化。蛇的之所以能够最后转化为融合力,是因为经过了孔雀、丹顶鹤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也是人格力变化和增强的过程,也就是人格成长的过程。融合的结果,体现出一种完美:无论做什幺都非常自信,能够达到目的。这时我看到的便是千手观音,千手观音的是把智能力、道德力、意志力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更高层次的融合力的表征,是人格三要素高度整合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化身

在隐喻辅导中,直觉形变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来访者连接到原型的能量。比如在许金声教授的工作坊,当小梁表达自己对另一个女孩的嫉妒时说我想搬起石头砸天。哦,她的灵性出来了,用石头砸天不就是女娲补天吗?女娲补天是意志力的象征,女孩的灵性昭示她要发展的是意志力呀。还有在为丁女士做辅导时,我想到了她在生了女儿后就与丈夫有芥蒂了,她和丈夫都感到不爽,于是给女儿取名凉爽;她做妻子和做母亲的尊严受到伤害会更加让她不爽,于是灵性给了我一个月亮的,是的,我要送她一个凉爽的月亮,她是喜欢大道理的人,而在遇到烦恼困惑时那些大道理是无法帮她的,而圆融清凉安详慈悲的月亮意象却会使她清心明目。 

可见,直觉的形变可以帮助我们连接到原型的能量,因此,隐喻辅导里可以使用那些能够帮助能量流动的肢体方法。比如让创意流动的肢体舞蹈,辅助我们在流动里面对困局以及在流动里承接困局。做为隐喻辅导治疗师要培育自己对的敏感度,这样就可以捕捉别人说话与肢体语言里的,用来拟定治疗目标或者用来给故事。

3、生活意象的象征

许金声教授经常在他的工作坊放音乐给我们听,还要大家把联想到的画面写下来。记得有一次听《牧羊姑娘》,因为是在心灵成长工作坊,因为这里是我的精神家园,很自然的我的脑子里便出现碧绿的草原,蓝蓝的天以及洁白的云朵,牛羊悠闲地吃草,牧羊人在拉着马头琴……当低沉的大提琴响起,音乐变得哀婉起来,我想到一群不甘寂寞的野天鹅离开美丽的家园去外面的世界寻找精彩,不料却误入沙漠之中,他们听到家乡亲人的呼唤,于是寻寻觅觅飞往家的方向……是的,我们都曾经拥有美丽的家园,我们也都经历过人生的沙漠,我们来到许金声老师的工作坊,我们要寻找家的方向,而许老师则帮助我们踏上回家的路。聆听音乐时的自由联想有益于生活意象的浮现,而生活意象对我们隐喻辅导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音乐叙事、问题外化与重写生命故事

叙事辅导理论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辅导方式,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问题的辅导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所谓故事叙说即是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主要是先让习作者写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在经过辅导者的重写,丰富故事的内容并建构合乎文法的完形叙事语言。所谓问题外化即是将问题与人分开,问题外化之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与能量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由薄到厚指的是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因为习作者积极的资产有时会被自己压缩成薄片,甚至视而不见。如果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自己的觉察,这样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叙事总是与反思联系在一起,我们在叙说生命故事的过程中,也就审视了自己。这种反思或审视是一种内源性干预,使我们自律,变得对我们的生活负责。全人观念的叙事治疗走容格积极想象与Milton Erikson的隐喻倾向,重视文字的使用以及命名的影响力,给情绪一个适当的形象和名字,这样把问题外化了,往往就可以走一条透过情绪直达内在源头的路径。写作叙事形成习惯,便可以使书写成为一种身心连结的方式,手指出现的文字主要出于潜意识,而非纯粹理性的声音。为了促成自动书写的习惯,我们可以使用音乐意象的自由联想,着手音乐叙事,在这样的过程深入自己的潜意识,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在资源,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1、说故事的状态

治疗师和听故事的人慢慢建立起关系,每一位说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关系都不太一样,两人建立起特定的故事关系,隐喻着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好的故事关系,隐喻着人际关系的希望,若能和对方形成一种正向的人际关系,会带给他无穷的希望与力量。因此说故事前,说故事的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如果可以做一点自我放松的训练会好些。经由深呼吸的放松练习,说故事的人调整自己回归到柔软中心,进入一个根植于地的状态。当他进入到这种放松清明的状态时,进入故事的情感会流动得更舒畅。我们也可以如林业大学朱建军老师所说,应用心理意象改善说故事时的状态。比如张剑锋咨询师就在做咨询前通过想象宽阔的草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使之平静而开阔;通过想象大山,调节自己的心态使之稳定而自信等。隐喻故事有时候会引发很深的内在反应,许多治疗效果会在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的发生或被察觉到,因此一天最多说一个故事就好了。

2、故事的开始与承接

融入生命经验,由一个经验的述说开始,说出此时此刻自己情绪与状态。或者说出当下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童话故事,可闭上眼睛想象此时此刻映入脑海里的故事名称,分享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童话故事或符合目前心境的故事。也可以介入音乐意象的影像和声音让直觉来说话,或者干脆讲一个梦的故事。

故事的承接包括如下面向:

1)用放松接纳的语调单纯的重复,为了更好地同理当事人的心情,对视觉型的人,要多一些画面,感觉型的人多一些心里低诉,听觉型的人,就要多安排对话;

2)抓住重点脉络重复叙说,要强调情绪最浓、最易被感动的地方,对故事里呈现的及时予以诠释,重说时还要注意抓住故事里关系的互动与主角的行为模式以及阶段性的转变;

3)加入此时此地主角的表情以及与说故事有关的环境因素,治疗师此时此刻的真诚感动或正向情感与内在能量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加入故事里;

4)说出聆听到的故事层次,比如情感或情绪以及主角隐藏的渴望与未表达的期盼、信念、价值观和自我认同等;

5)说出主角没有说出的故事暗影与情绪以及主角行为模式与关系模式背后可能的功能;

6)抓住故事里的矛盾冲突点以及各种互动关系,特别是不放过可能有的大我关系,如背后的大自然,阴影或祝福等。

3、隐喻叙事背后的治疗因子

一个治疗性的隐喻故事,要在故事的发展脉络里面埋藏一个问题解决的途径,让故事中的主角的困境因此而有新的转机。这个问题解决途径也叫治疗轴线,它是隐喻故事中的治疗脉络,这样的脉络也就是剧情铺陈,在故事的情节中放进助人工作者预想可能有帮助的话语或治疗因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可以传达一种了解,有时候可以铺陈出一种出路,有时候也可以连结到当事人的潜意识资源,有时候则是上面这几个的组合。

有关问题解决途径的治疗因子有很多,所有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中的那些可以帮得到人的方法与概念都可以用来做治疗因子,这与你相信的治疗学派或对人性的假设有关。比如一个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会针对一个情绪,让故事中的主角对问题先有一个认知上的改观,再透过一些行为来转换情绪,从中得到学习并建立新的情绪。一个精神分析取向的说故事者可能会在故事中安排智者的神奇际遇,使主角的困境得以和童年的发展有所连结,因而能解开困境。一个以来访者为中心取向的治疗师或许会在故事里,让主角得到一种无条件积极接纳与关怀,并因此在内在产生力量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困境。一个完形取向治疗师的故事里,主角会需要对现在困境中的当下,有了完全的体会与觉察,并得到一个顿悟,从而帮助他面对生命中的困境。

总之,我们可以自行安排故事的结局,甚至会在这样的故事结局里,更能认识到自己平时面对困境的方式或是了解自己对人的改变历程的假设。故事里促使改变的治疗因子可归纳如下:

(1)只使用承接,传达一种了解与同理(Empathy便可以促使改变发生;

(2)将主角已经呈现的正向特质具体化放入故事并使其反复出现以强化积极信念;

(3)引导主角寻找并连接上自己的内在正向资源,从而激励(Empowerment)主角在故事发展中铺陈出一条出路;

4)治疗师把自己放入故事里,成为故事中的角色与主角互动,寻求问题解决途径;

5)抓住故事中二元对立的因子,在情结发展过程中寻求相互了解,协调与整合;特别是将故事里被冷落和遗失的子人格找出,走一条回家的路;

6)治疗师拥有多元框架,使用探索的角度、接纳的不同层次或使用更大的空间、不同的时光以及角色互换等方法帮助当事人转换视角对问题做重新架构(Reframing),而治疗师一直就站在更大的信任状态里等待改变的发生。

4、音乐治疗能量的使用

我把隐喻故事看作能量的载体,许许多多的故事便承载了许许多多的能量,这些能量可以划分为土行、水行、火行和气行四大类,这些能量来自自然,也遵循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能量运行规律,只要能量在流动,就不会有郁结发生,此即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连接与流动可以获得正能量,而阻隔或郁结则促成了负面情绪的发生。通过音乐意象的使用,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能量来激发我们内在情绪,把音乐的能量融入故事里更有利于感受情绪和理解情绪以及释放情绪,让情绪为我们的生命带来积极的影响。是的,隐喻故事是能量,是我们与自己、他人、自然通心的管道,它的创作与发展代表了它的运行与流动,这个连接与流动的过程既可以带出郁积的能量,又可以使亏缺的能量得到回补,使人体本身更好地同步宇宙的生命律动,活出最佳状态,拥抱美好人生。

(1)土行的音乐充满感情,而我们的身体便是全部感情的容器。当土行音乐湿润且温暖时,会立刻挑起情感反应,也可能会勾起对爱与热情这类有强烈情感蕴藏的记忆。在许多文化及宗教意识中,鼓是最基本的、联系土地的乐器,它可以引起身体的自然的节奏反应,鼓声有时还被称为大地母亲的心跳。长久以来,那些巫医术士就是运用鼓声引领人进入治疗的恍惚状态,因为鼓声可以透过舞者的脚步感觉到土地的能量。当你感到极度虚幻浮躁时,可以听鼓乐、土行音乐,而更好的方法是自己打鼓,体验实实在在的感觉。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试着赤足步行在土地而不是柏油路上。

(2)水行音乐与灵魂中属于潜意识的部分有关,它可以在梦中或在视觉艺术、舞蹈以及音乐所引起的内心反应中显现出蛛丝马迹。人们天生气质里的水行是回旋运转的,它可以是内省与情绪化的,倾向幻想与沉思,有时甚至是忧郁的。水行音乐可以舒缓压力,平静心绪。当我们感觉疲惫,毫无生气或为世俗束缚心里有郁结时,就可以用水行音乐作为治疗的润滑剂,这样会使我们弱化极端情绪并消除紧张从而在情感上恢复清爽。偏执与情绪不稳意味着性情中有太多的水,具有火行、气行的音乐可与之抗衡,将自我拉进更大、更真实的神秘空间。

(3)气行音乐与精神、灵感、直觉以及呼吸有关,因为气代表着对意义与形式感兴趣的知性、倾向幻想以及气质的自省。气行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心无疆界地自由翱翔,尽情领略超凡脱俗与令人振奋的精神飨宴。特别是一些可以把我们从世间提升到超越境地的音乐,像佛瑞《安魂曲》中的天堂经,在你失去亲朋、经历病痛以及面临死亡时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4)火是加速事物变化的元素。创作、灵感以及热情之火是我们的情感、行动与动机的核心。爱之火可以将自私燃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净化。当然,每个元素都有两面性,或可以净化一切,也能摧毁一切。因此,火必须受到控制并限制在火炉里,而音乐便可以充当人们的火炉,让热情与冲突在里面安全地燃烧。火行音乐表现在音高上极具张力,兴奋的节奏,速度的加快与强弱对比等,它可以激发出让我们行动的火花,增强意志力并促使我们马上行动。

六、玩故事的方法

1、散布技巧与正向故事

故事散布的原则:美国学者西蒙斯在阐述故事散布原则时指出,你说的任何故事都源于你对自己说的远大故事,唯有自己感受到希望,你才能带给别人希望。如果你的故事装满了苦痛、怨恨或愤怒,你最好选择自我隔离,以免感染身边的人。说故事的目标是在你想影响的对象心中,散布能够创造实际行动和希望的情感。因此,我们宜说积极的正向故事,比如(1)放松的故事;(2)温暖的故事;(3)欣赏肯定的故事;(4)“我是谁”和“我为什么在这里”的故事。

正向故事的讲述可以帮助我们跳脱任何“我好可怜”的受害者生活脚本为我们设下的圈套,记住正向的“我是谁”和“我为什么在这里”的故事,并确信自己所说和实践的故事与我们的信念一致,生活压力自然减轻。任何一天,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可以实践我们的“我是谁”和“我为什么在这里”的故事,随着我们实践、述说和相信的故事日趋一致,我们就不再感到散乱、为难和受到外在事件拉扯。于是我们的心灵世界将变得更大,也更具意义。

2、开放的故事空间

(1)说出当下符合自己情况的故事;(2)说出符合自己目前阶段心境的故事;(3)说出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童话故事。

3、走入心中的故事

走入心中的故事方法除上面提到的音乐联想与意象外,还有如下诸多方式:

(1)诗歌意象孵梦故事

如《黄色的兔子》这首诗:一直想知道/从深草中窜出的/是什幺/兔子/一天早晨/又想知道/那天从深草中窜出的/是一只兔子吗/一只黄色的兔子/肯定是一只/黄色的兔子吗/是的,是一只/黄色的/绿眼睛的兔子/没有再问/或者是/兔子/高高的青草/无数条河道/很多只将要/窜出的兔子就生活/在里面。读这首诗恍如置身梦里,分析这个梦就可能建构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隐喻故事。如黄色的兔子白兔子灰兔子有何不同?是少了白兔子的自负清高?少了灰兔子的自卑自怜?黄色的兔子的眼睛是绿色,它眼里是和平安宁,而其它兔子是红眼病吗?高高的青草代表了滋养,那是母亲与大地的能量,而无数条河道也可以是自愿管道的象征。这样通过诗歌孵梦很容易找到故事的元素,从而建构出积极的隐喻叙事。

(2)一人一故事剧场

一人一故事剧场是一种即兴剧场,它开拓了一个互动真挚的空间,方法是找一个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故事的观众上来,说出他自己真实的经验和故事、亲身感受或经历,当观众讲完故事,演员采取活雕塑、即兴发挥的方式演绎这个或平凡或深刻的酸甜苦辣故事,这样就非常容易感动说故事的观众。

一人一故事剧场没有剧本和固定台词,也没有导演,参与者会轻松愉快地触及到故事后面的敏感神经与动人的元素。演员留心地聆听,真诚地演绎,使说故事的人感觉被尊重,被重视,也感觉被关心。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特别是那些积压着精神压力的故事,藉由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会镜子般反映、解构、整理、重组并抚慰说故事者的心灵。这样的演出一如播放录像带,反思自己的过去,检讨自己的现在,同时也可以辅助自己规划将来的路。在演出中还容许观众取代受压迫的主角,由观众自己发挥,寻求如何改变主角的命运,演员自发地介入原先准备好的文本将剧改变……

正如一人一故事剧场创始人Jonathan Fox所说,剧场最基本的元素是要让每个人为自己发言。现实生活却告诉我们,谁掌握了语言,谁便掌握权力,其声音亦是最响最大。一人一故事剧场正是要挑战这种权力关系,尝试在剧场的环境里,不论说故事的人表达能力高或低,演员同样着力演绎他的故事。Jonathan Fox还认为每个人天生都爱表演、具有演戏才华和关心别人的能力,而生活让我们精神疲惫、内心紧闭,通过表演一人一故事剧场,就可以把我们这样与生俱来的能力释放出来。可见“一人一故事剧场”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开拓了一个真挚的互动空间,实践人人平等的互相聆听和交流,从而确认人人皆有自己故事的一种尊重和敬意。

(3)个人神话与原型能量的连接

个人神话是我们深藏在潜意识的生命脚本,它可以帮助我们连接上原型的能量,因此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个人生命旅程首要的目标与发展脉络。我们最初的个人神话,建构于我们生命早期原生家庭的家族文化、个人成长的甜美与创伤背景以及后来追求梦想或逃离痛苦的意志与行为。个人神话通过不断地选择逃离痛苦与追寻人生理想,决定了我们早期的人生发展方向。而跟基于这样早期生活脚本的个人神话对提升我们心灵而言通常是片面的;特别是人到中年,这些曾经为我们所拥有,帮助我们早年生存或取得成功的人生信念可能会作为既成的框框成为束缚我们的禁锢。台湾王理书老师称之为过时的旧神话。尽管过时的旧神话曾经陪伴我们化解早年的内、外在冲突并突破那时的人生困境,然而在面对早期人生困局时,旧神话总会有些本来属于我们的部分被遗忘、忽略或压抑了。对于我们朝向一个整全的方向发展的心灵而言,当人生早期的困局已经不复存在,便会处处感受到过时旧神话的限制。这时候正是我们有意识觉察旧神话,进而藉由改写生命脚本,成为新神话的时候。

(4)原型能量的呼唤与平衡

我们无法控制或操作原型,然而原型能量都有其对立的极端,我们可以邀请它的对立面来平衡彼此能量。比如你的内在有一个受伤的小孩,而你不知如何拯救或或安慰他。这时你只需要找到自己内在“能够胜任”的母亲角色去同理和安慰“内在小孩”的痛。假如你的“内在小孩”总是孤单、悲伤和无依无靠,别忘了你的内在同样有一个直到如何陪伴受伤小孩玩耍的“神圣小孩”。是的,在我们的内在相对于每个恶鬼,也都肯定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天使。假如你发现自己失去平衡,就可以通过建构隐喻故事去平衡,比如你拥有强大的“阳性”能量,就邀请“阴性”的能量,假如你被太多负面的“黑暗阴性”所牵制,就召唤“英雄原型”来救你脱离困境。

4、六大基本故事

(1)“我是谁”故事;(2)“我为什么在这里”故事;(3)“愿景”故事;(4)“教诲”故事;(5)“现行价值”故事;(6)“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故事。

5、交互说故事的小组运作

(1)二人小组的运作:来访者为中心的隐喻,是以同理心陪伴来访者走一条自我探寻、自我发现的内在旅程。在走到隐喻事件探索时,陪伴者可以同理与发问并用,如问讲述者可以进去吗?这样的发问可以帮助当事人更容易进入故事。

(2)三人小组的运作:a.当事人担任主角,诉说一段生命故事;b.第二人听完故事之后负责同理当事人的情绪,说一段同理的话;c.第三人负责故事的承接与推展,也就是根据前两人的叙述,试着发展一个隐喻故事。

(3)四人小组的运作:a.当事人讲故事开头;b.陪伴者通过发问呈现更明确信息,进一步澄清隐喻;c.对于接收到的主角情绪摘要加以同理;d.问问题做表面故事探险,但最后回到生活的探索。

6、绘本故事小组的运作

    根据台湾培训师的经验,一般的操作流程是先做绘本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绘本,然后辅导者以一个主题比如害怕、分离、距离、要与给等,说一个绘本故事作为引发供大家来探索。再以自己的探索为素材,编一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例行的暖身活动包括阅读封面、封底,说说联想到的字词,预测书的内容。接着,成员边看插画,边听辅导者朗读文字。念到适当的地方就停下来,示范、说明用脑力激荡的方法,从事件的因果关系,来发展故事情节。这个环节一般给成员十五分钟的时间,请她们举一反三地推演事件的因果。然后,可以把成员分成三人组,没人分享自己四种不同的因果脉络。最后,三人达成共识,选一个脉络,用十分钟叙写故事。
    最精采的是故事分享时间,除了欣赏每个人唱作俱佳的说故事才华,更赞叹各组的创意。有温馨的亲情,有搞笑的情节,可以很有创意地加入其它元素……辅导者预留时间,将整个故事读完。同时,提醒成员对照自己叙写的故事,去发现自己是与作者英雄所见略同,还是各有创意。

    若绘本是以对话铺陈故事,操作时可邀请小组成员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来朗读文字内容。然后大家很快地逐页翻书迅速阅读插画,再合上书,请她们闭上眼睛回想绘本故事,当第一个画面跳出来的时候就张开眼睛。对于跳出相同画面的成员划作同一组分享感受,也可依颜色、情境分专题讨论。结束后每组各派一位代表,分享她们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时候辅导者可通过发问陪伴成员,如针对绘本《月光》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妈妈不相信海滩上有东西,还愿意陪伴小女孩去寻找?如果你是小女孩,当妈妈答应陪你去寻找小白猫时,你会有什么心情?为什么?如果你是书中的妈妈,你会陪着小女孩在夜里去寻找小猫吗?为什么?再比如“月光”想告诉我们什么?或是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什么?在你过往的生命中,你曾经被这样的陪伴过吗?你曾经这样的陪伴过你的孩子吗?赏读了《月光》,对你日后有什么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以《月光》为例,经过上面的讨论成员会达成共识,每个妈妈心中都有爱,只是夹带了生命过程中尚未释放的诸多情绪、伤害、有毒的教条以至变得不纯净了。参加绘本成长辅导课程或读书会、听演讲等无非是帮助我们将杂质拿掉,如此一来孩子就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爱了。孩子最需要的是妈妈愿意花时间在他/她这个人身上,那是一种以孩子为主体、看得见孩子需要的陪伴。就像《月光》里的妈妈,愿意无条件、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去做她想做的事。

7、寻找故事的七种方法

(1)寻找模式:建立起“我是谁”故事的循环主题,以此证明你方向正确的得意结果,从而融合出当我们反复面临挫折情况时坚信“我为什么在这里”的价值观原则,以及在生命的光荣时刻,这些信念和价值观原则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意义的。

(2)寻找结果:回忆过去为生活和事业付出的种种努力所达成的特别好或特别坏的结果,觉察它们对你现在选择故事的方法的影响,通过自我反思考虑那些影响你培育关系方式的或好或坏的结果,此外阅读童话故事并作相应的精神分析,可以活化我们对生命中类似事件的记忆。

(3)寻找珍贵的教训:记住生活中那些让你痛苦的危机时刻并清楚明白地表达出你从中学到的教训,回忆你犯过的最大错误和听从父母规劝的时刻,以及事业的重大转折点和学到的教训,回顾并思考你可能有不同做法的更具自由度和发展空间的事件。

(4)寻找效用:记住那个对你影响最大和曾经改变你的故事,编造一个新的更具效能的故事取代旧故事,记住你听过似乎有用的故事,审视那些对家里有用的故事能否用在工作上或在工作中有用的故事能否用在家里,对影响其他人的故事抱持浓厚兴趣,并积极探求故事的影响过程同时征求使用的许可。

(5)寻找弱点:说出自己的弱点比如曾经哭泣的情况《那次,我真的哭了》,高兴到手舞足蹈时刻的《快乐小事》,尴尬或羞愧得想要钻到桌子底下的《后悔的事》以及碰触你至爱家人的亲情故事。

(6)寻找未来的经验:将那些“如果我是……”和“假如……”以及“未来的……”等白日梦发展成完整的故事,并加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也可以将你的忧虑发展成完整的故事,同时加上潜在的负面结果以及它们将如何结束和谁会受到影响等等。

(7)寻找故事的回忆:寻找一个难以忘怀的《难忘的事》并探讨它对你的意义,探寻自己为什么喜欢某部影片或某本书,尝试用自己的观点重新讲述那个你非常感兴趣的故事,并挖掘其中的意义。

七、结束语

看破,放下,自在……文章写到这里,许金声老师的话在我耳边回响,引起我深深思索。如何看破?我想到千手观音的隐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该是看破了吧?怎样看破,要用千手千眼的大智能力,大慈悲心来看破,看破悲喜愁苦背后的情绪拈连,不以物喜,亦不以己悲;看破我与众生并没有差别,众生苦即我苦,我苦亦众生苦,众生乐则我乐,我乐众生亦乐,此所谓同体大悲,可以照见天地之心。怎样放下?怎样卸下自我防御的盔甲?摘下面具,真诚做人的隐喻便是济公和尚,接纳自己的丑陋以及破帽破袈裟,放下戒酒戒肉的陈规陋俗,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大道自然而物我两忘。何谓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做到锲而不舍便是自在,做到这样便是成就了不可阻挡的意志力,用一个恰当的隐喻则是身体力行女娲补天倾的豪情壮志……哦,看破,放下,自在,这便是全人观念的隐喻辅导与叙事治疗的涅盘妙心呀。

作者简介:

李永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博思天宇文化交流公司金三角人格教练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白山黑水隐喻叙事疗法工作室故事教练。2005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班,曾任北京开心妈妈家庭教育中心青少年潜能开发培训助理,擅长童话精神分析和隐喻故事辅导以及儿童叙事治疗,现供职吉林省磐石市科学技术局并任吉林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他常年开设自己的培训课火狐狸故事作文英雄之旅,以其独具魅力的诗歌孵梦的隐喻建构一人一故事剧场生活叙事打动无数参课学员,同时他还把人格三要素系统整合与童话剧治疗溶入到他的培训课中。

老师独立研究开发了“金三角人格再造系统工程”教练技术,NLP隐喻叙事和故事催眠疗法与诗歌隐喻治疗以及童话剧治疗等多项心理辅导与培训项目。他精心打造的课程品牌包括企业教练项目“员工金三角人格效能培训”、隐喻叙事治疗师培训“火狐狸故事作文英雄之旅”和中小学生培训“TQP作文效能训练”以及亲子关系培训“凤凰浴火童话剧英雄之旅”。李老师有两个人生大梦,一个是“中国故事培训万里行”,另一个是“中国故事节”。他虔诚善待每一个汉字,设有kjzk@163.com心理信箱并主持故事网站火狐狸的故事花园mypaper.pchome.com.tw/news/hhldgshy通过写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圣徒般用语言推动着自己以及周围人的生活。

王蒙,内蒙古草原知心姐姐教育发展中心首席培训师,2005年5月北京开心妈妈家庭教育中心高级讲师班结业,2006年2月在哈尔滨跟随台湾导师钟思嘉学习和研究美国父母效能训练课程,著作有《出神入化的当代伊索》、《醉饮白山黑水的故事英雄》,擅长童话精神分析和隐喻故事辅导以及内在小孩治疗,并主持火凤凰的故事花园家庭隐喻互动辅导工作坊,深受广大牧区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上一篇文章: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道
下一篇文章:肯恩·威尔伯与超个人心理学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许金声及其全人心理学[102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