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壮美的图景正在离我们远去吗?
编者按:国家级的名胜景区之一,黄果树瀑布正面临着断流,令人扼腕痛惜。是我们不知道景区资源枯竭的原因?是观念问题?是机制问题?是利益问题?黄果树瀑布,何时才能恢复她灿烂的容颜,为人类旅游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孟海实地采访发来报道《谁为黄果树瀑布的断流负责?》,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的黄果树瀑布已远离了教科书中描写的辉煌,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黄果树瀑布面临断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长期不协调,使得风景区在建设和管理上的混乱日益突出。
壮美的黄果树瀑布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上了全国小学统一语文教材,在信息传播还不发达的年代,这种早早确立的“江湖地位”让很多游客不远千里都要赶来一睹“芳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贵州经济的亮点在旅游,而旅游的龙头非黄果树莫属了。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黄果树开始背上了悲情的色调。
断流之危
黄果树大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没有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的。只是,如此壮丽的景观在最近几年中出现的周期越来越短了。
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失望。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推介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放,更看不到所谓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与壮美了。
据有关部门介绍,在此期间,黄果树瀑布上游的河水平均每秒流量仅1立方米,而流量至少要达到每秒4立方米,瀑布的水帘才能覆盖1/3的瀑面形成最一般的景观。
作为贵州省的第一个国家级风景区,黄果树整个景区以大瀑布为中心,方圆450平方公里,皆为构造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黄果树大瀑布,哪怕是在冬季枯水期,水流量也相当可观;即使是在10年前,春夏之交的5月,白水如练飞珠溅玉,不大不小的水量使大瀑布显得清丽而秀美。而现在,每年的枯水期长达半年,尽管上游建了水库,夜蓄日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一个镜头已经永远烙在了贵州人民的心中:1992年,在经过历时一年的“精心”准备后,黄果树瀑布第一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称号。该组织受理了申请,经过一番认认真真的考察之后,联合国官员毫不客气地指出,景区植被覆盖率低、环境差、人工痕迹和商业化气息过重,希望黄果树景区加快绿化和保护生态的步伐……。联合国官员走了,但是,与此同时,同期申请并接受考察的张家界和九寨沟却一次过关,“世界自然遗产”的美冠使得当地旅游经济大幅攀升,这让更多的贵州人多少有后悔当初的意味在其中。
断流之因
事实上,“申遗”落败后,联合国官员对黄果树瀑布断流原因的评价是极其中肯和切中要害的:景区上游植被的大面积破坏,喀斯特地表日愈严重的石漠化,使得降雨量逐年减少,脆弱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长期不协调,使得风景区在建设和管理上的混乱日益突出。
在现行规划的165平方公里景区范围内,众多的喀斯特石林,大大小小的瀑布群,星罗棋布的溶洞,幽深的峡谷和深潭,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使黄果树成为我国内容最丰富、旅游价值和科研价值都很高的喀斯特瀑布群游览区。
但另一方面,由于景区内居住着3.5万多的布依族、苗族农民,过量的人口载荷和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垦荒量逐年增加,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现象严重。
尽管落选“世界自然遗产”称号后,景区加大了的植树造林力度,但专家认为,植被覆盖率(连灌木丛在内)到今年也仅仅达到20.5%,远远达不到恢复景观和涵养水土的功效。
从1999年开始,黄果树景区实施了外围绿化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绿化造林和封山育林近3万亩,退耕还林1.5万亩。但是几项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黄果树瀑布命运的大型项目:“黄果树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珠江上游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石漠化治理”等项目,耗资至少在5亿元以上,虽早已立项,却迄今也没有资金实施。如果按照计划,建成这些项目,预计用8至10年的时间,黄果树景区的森林覆盖率可达到55%。
当然,这仅仅体现了规划设想美好的一面。如果从黄果树瀑布面临断流危机的角度来看,不少专家认为,光光在景区内的喀斯特地貌上封山育林,等待小树苗在贫瘠的薄土上缓慢成长,根本解决不了大瀑布面临的断流危机,必须植上一定规模的大树林才能起到涵养水分的作用,但是为此每亩造林费用将翻上几倍。另一方面,仅仅在165平方公里的景区范围内植树造林也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专家认为,黄果树瀑布位于珠江水系北盘江支流打邦河上游,而这一河流上游地区又是贵州省生态破坏和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如果不能在上游地区实施大范围的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很难遏止瀑布水量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大量资金,而窘迫的财力显然对此力不从心。
门票之争
每年3000万以上的门票收入,该由政府——风景区管委会来收取,还是由企业——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来收取?在过去大约4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是困扰着黄果树风景区当事各方的一道难题。
更为尴尬的是,这道难题的出现,居然是在贵州省下决心理顺长期混乱的黄果树旅游管理体制之后。
争议的焦点在于门票是否经营性资产。
贵州省政府的文件提出了“经营性资产”的问题,但对作为景区主要收入来源的门票收入是否属于“经营性资产”并未作明确界定,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争议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几乎从双方分头挂牌的一开始,风景区管委会就一直对由旅游集团公司收取门票提出异议,两年来从未停息。双方各执一词,均通过各种渠道向上不断反映,大打笔墨口舌官司。
据悉,1999年9月2日,建设部城建司在对黄果树景区门票管理权属的答复中明确指出:“门票是政府对风景名胜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利益的惟一体现,也是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的重要经济来源……门票经营权的转移,不仅使政府失去了必要的保护管理资金,也使国家对风景名胜资源的所有权受到肢解,属于‘变相出让风景名胜区资源’的行为。”此外,建设部的其他一些文件也确认门票不属于经营内容。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来自政府方面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管委会负有组织实施风景区总体、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社会化服务事业等主要职责。然而,去年,管委会辖内财政税收仅400多万元,而辖区有近800名财政供养人员,门票收入旁落,使其根本没有财力支撑上述工作正常开展。
有人士为上述见解加以佐证: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不会也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对瀑布景观至关重要的周边生态进行建设,两年中安排给旅游公司的4000亩造林任务,1亩也未完成。由于公司对景区形成事实上的垄断经营,亦令其他投资商望而却步。
而据旅游公司方面称,1999年9月,甚至在动用了公安部门的情况下,管委会曾经收取了两天的门票,后经省里有关方面干涉,方将收票权交还公司。
“假设上海市政府缺钱,会否自己去卖桑塔纳?”对此,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有关领导用一个比喻开头向记者表示:门票该由谁来收,本不应成为问题。政府既然对门票收入征了税,就说明其已经承认门票是一种商品,如果人家投了资,政府却来坐收门票,哪个投资商还敢进入?既当管理者,又想当经营者,这才是真正的“垄断经营”,谈何政企分开?政府的职能应该是为企业搞好服务,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投资环境,企业发展了,政府的税收自然会多起来。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