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信仰·信仰危机
中文本来只有“信”字而没有“信仰”这个词。
信仰是佛门中语,手头有本1948年版的《辞海》,在“信仰”一条下注释得很清楚:“深信三宝而钦仰之也”。还有出处,唐译华严经:“人天等类同信仰”。也说道後来使用的范围扩大了,“凡所钦仰皆用之”,对“信徒”这一条便解释为:“对于宗教有信仰者之称,近称信仰某种主义者,亦云某主义之信徒”。而不管怎么说,这是翻译时借用了原来的信字,中国的“信”与宗教中的“信仰”不是一回事。
中文里的“信”字,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中就有出现。
汉朝许慎编的字书《说文》,对“信”字解释为“诚也,从言从人”。但金文的信字,是取人与长管乐器的形象构成,文字学专家解释为乐器是政府用它吹奏起来召集众人的,表示在大庭广众中公开说的话才可信。(见上图,据许进雄:古文谐声字根,1995,台湾商务印书馆第一版)
商鞅“徙木立信”大概就是在这种场合宣布的。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信”是“是做人的根本,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作为一个人,必须言而有信,即讲信用,所以有“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说法。作为一个国家,更必须上下左右大家都讲信用,互相信任。民无信不立。做君主的,更不能失信于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覆灭的故事便是告诫“天子无戏言”最有名的一个例子。
信仰是一种宗教语言,现在世界上一般还是如此认识,所以我用雅虎中文搜索“信仰”二字,出来的网站都是“宗教”一类,计1176个,基督教最多,598;佛教也不少,454。其他宗教办网站的就很少了。这个数字包括全球华文网站,使用简繁体字的都在内。如仅是简体字的,总共只有261个。这大体上反映出,在中国,信仰最热的地方在台湾省或者还有香港。这些地方和西方也有讲“信仰危机”的,指的是人们不那么相信宗教了,而不是说对某主义或某政党失去信任。
将信仰扩展到以某主义乃至某领袖为对象,不知道是不是属于中国特色,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开始了,1948年版《辞海》说的“近称”就是由此来的。
信仰是绝对的,对主义和领袖也搞信仰,这一来,自己无须开动脑筋,有领袖在那里思想就行了,我的同乡康泽就是推行这一套的积极分子,那时他曾回到老家一趟,其言行举止曾使乡亲们瞠目结舌,还有点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可能是邹韬奋,写过一篇“领袖脑壳论”,着实挖苦了一番。共产党人当然更是要反对将信仰扩展到主义甚至领袖人物,因为这明显地违背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
1948年我进了北大,同学中的地下党员冯钟广,邀我参加去他组织的学习小组,学了普列哈诺夫的《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还有剪伯赞的《中国通史》、华岗的《社会发展史纲》这些书,让我们根据历史去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自己去作出判断。
1949年暑期,我参加北平市大中学生暑期学习团,在那里听了许立群、孙定国、杨甫等多位理论家的讲课,还有一些领导人的讲话,都是这个精神,特别提到有些人把马克思主义当宗教是错误的,有的人甚至是恶意的污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这是列宁说的),宗教与马克思主义怎么能是一回事呢。结合中国实际,还批判了报恩思想,说这不是科学的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些话,几十年了还记得。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