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的实施,首先应通过选择,明确认定想更改、除去或养成的行为,如社交恐怖、广场恐怖、焦虑症等,然后就其治疗目标的行为性质,选择一套可描述的事先拟定的治疗策略与方法进行治疗。行为治疗不关心所谓“潜意识”或“内在精神的症结”,也不管病情发生的动态和因果关系,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当前可观察的非适应性行为上。行为疗法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态度”及“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与其他流派的治疗方法相比,行为疗法对治疗过程关心得较少,他们更关心设立特定的治疗目标。而特定的治疗目标又是施治者通过对求治者的行为的观察,对其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后,帮助求治者制定的。因此治疗目标一经确定,新的以条件作用为前提的学习过程就可以开始进行了。 行为疗法从一开始就植根于实验的发现之中,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即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其适应症主要为: (1)首先是恐怖症,其次是强迫症和焦虑症等; (2)职业性肌肉痉挛、抽动症、口吃、咬手指(甲)、遗尿症、暴露发作等; (3)肥胖症、神经性厌食、慢性便秘、烟酒及药物成瘾等; (4)阳萎、早泄、阴道痉挛与性乐缺乏、手淫等; (5)恋物癖、窥阴癖、露阴癖、异装癖、同性恋等; (6)考试综合症、学习障碍、电视迷综合症、电子游艺综合症、办公室心理压迫综合症等; (7)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心身疾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