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专题]珍惜宇宙罕有生态 >> 正文
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学的一面旗帜       
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学的一面旗帜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7073 | 更新时间:2005-05-29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也许有人问,大家讨论的是“敬畏自然”,你为什么要“偷换”一个“尊重自然”的概念?我想说明两点,一是我认为“尊重自然”是比较准确的概念,大家可以查阅我二十年来的各种著作,我一贯把“尊重自然”看作自然哲学观,看作现代生态学的一面旗帜;其次,我赞成“敬畏自然”的说法,它和“尊重自然”有相通之处。现在 “敬畏自然”既然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我就不妨用更多人都能接受的“尊重自然”。我想何先生总不会再来一篇《人类无须尊重自然》吧。如果他退一步说:“我只反对敬畏自然,并不反对尊重自然。”那也算是到达了我作此文的目的,辩论不是为了面红耳赤,而是达到某种共识。我这样解释两句,也是希望大家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己的观点说透,不要纠缠在词语的辨析上。那样会造成给读者带来许多困惑的一场混战。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自然?

大自然太伟大了,生态太复杂了,生命太奥妙了,而我们的了解太少太少了,尚不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地球是个有机的统一体,丰富多彩,物象万千。一根草,一棵树,一个动物,一个群体,一个生态系统;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是自然不断进化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结果,既相区别,又相关联。伟大诗人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这话可能是抒发他自己的感情,天生我李白,就应该是有用的;也可以说,天生我们人类,就应该是有用的;我觉得还可以引申一步,天生动物,天生植物,天生所有生命,都是有用的。它们的存在,就说明有用。我们有些人也说“有用”,一看到森林,就想到木材;一看到河流,就想到发电;一看到草原,就想到牛羊肉和羊绒衫;一看到动物,就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用,能不能入药。不是这样想不对,而是光这样想就太狭隘了,客观世界要复杂得多。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生态系统必须保持循环,必须控制在其可能承载的范围内,必须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平衡。这些都是客观的规律,如果我们要保护人类的生命和人类的利益,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律。包括小面积的害虫防治、动物保护、山林管理,大面积的农业规划、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甚至全国性的国土整治,都需要从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考虑。生态系统理论是现代环境科学的基石。

何先生谈到建设水坝,也谈到海啸的问题。我就有一个联想,建设容量很大的高坝,大规模的核试验以及地震超音波的石油勘探等等,会不会诱发地震或者海啸。这二者之间,可能毫无关系,可能有点关系,可能关系很大。光从人的利益考虑,想不那么多,想不那么远;如果从自然生态的角度考虑,就值得研究。

同样的道理,目前流行的转基因产品,不是从外部,而是从物质的内部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因。按市场价值来看,它产量高,品质好,成本低,好处多多。但这种改造和商业性推广,会不会带来物质基因组织的紊乱和变异,会不会影响同类物种、异类物种乃至人体的安全。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不一,欧洲和日本是绝对禁止进入贸易,美国是允许作为食品业、畜牧业的原料——转基因大豆、玉米可以生产,中国是不仅允许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还正在考虑允许转基因水稻的商业性种植。水稻是中国的传统作物,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口粮,如果只看到市场价值而忽略了生态安全,一旦发生了问题就不得了。

自然界的规律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一个系统,有其系统的特征,它具有弹性规律、反馈规律、滞后规律、转换规律、稳定性规律等等。大自然的回应绝不是今天砍树,明天泥石流,后天山洪暴发;也不是今天吃了某种食物,明天生病,后天死人。它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年,可能是几十年,可能是几百年,而且是迂回曲折的。正因为有个过程,就更告诫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谦虚一些,谨慎一些,节制一些;多一些学习,少一些主观;多一些生态观点,少一些人类中心主义;既注意调整国家和世界的经济路线,也注意调整个人的生活方式。其基本思想就是“尊重自然”。

  (河海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敬畏自然”就是要尊重自然,把人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敬畏自然”并不等于“无所作为”。都江堰就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的经典范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人类”不顺应自然的“作为”太过分了。与近千年前的宋朝相比,我们已经从一个相对空旷的世界移至一个相对拥挤的世界,“人类的作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再是无足轻重。由于人的过分“作为”,地球已到了难以承载的境地。骄傲的人类究竟是以自我为中心可以无视自然,还是把人类的经济活动纳入整个生态系统中考虑,这一观念的根本变化正如天文学中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地球还是太阳,何者为宇宙的中心”一样意义重大。“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我们因不敬畏自然,吃得苦头还小吗?

    以人为本也不等于以人类的贪欲为本。就像这位院士曾举过的新加坡与泰国的交通例子一样,放纵人的欲望,不加限制,结果只能是高消耗,低效率;汽车越多,交通越堵塞,速度越慢。

地球上不能只关注和发展一个物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的几个观点
下一篇文章:如何界定是不是“真正的”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00]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684]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19]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672]
· NASA SOS[684]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31]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29]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34]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377]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43]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